袁春华;徐劲松;宋宁燕;赵青峰;郭洋琴
目的 探讨代谢综合征与心房纤颤的关系.方法 选取2006年5月~2007年9月在本院心内科门诊随诊及住院治疗的患者200例,根据美国NCEP-ATPⅢ和国际糖尿病联盟(IDF)的代谢综合症诊断标准,分为代谢综合征组(MS组)和非代谢综合征组(NMS组).入选患者每3个月进行一次常规心电图检查,如出现新发的心房纤颤情况,则作出相应的记录,终随访时间为2年.观察比较MS组与非MS组间心房纤颤发生率.结果 在NCEP-ATPⅢ标准下,MS组发生心房纤颤的患者为84例,无发生者为36例,非MS组发生心房纤颤的患者为9例,无发生者为71例,MS组与NMS组间的心房纤颤发生率存在显著差异(P<0.001).在IDF标准下,MS组发生心房纤颤的患者为74例,无发生者为67例,NMS组发生心房纤颤的患者为19例,无发生者为40例,MS组与NMS组间的心房纤颤发生率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 代谢综合征患者发生心房纤颤的可能性明显高于非代谢综合征者.代谢综合征是心房纤颤发生的危险因素之一.
作者:李莺 刊期: 2010年第02期
1卒中危险因素除了传统的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血脂紊乱等危险因素外,已提出不少新的危险因素,2009年国际卒中会上又有新的提示:1.1 快餐店与卒中 Morgenstern等介绍了有关卒中风险与周围快餐店相关性的一项研究结果:周围快餐店密集区(平均33家快餐店)的卒中发病率较快餐店稀少地区(平均12家快餐店)增高13%,几乎每增加1家快餐店,卒中发病率就会增高1%.
作者:吴裕臣 刊期: 2010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应用吻合器行痔上黏膜环切吻合术(PPH)治疗重度痔(Ⅱ~Ⅳ度)的效果.方法 将184例需手术治疗的重度痔患者分成2组.PPH组104例采用吻合器行PPH,对照组80例采用传统内扎外剥术.比较2组患者疗效及术后出血、黏膜脱出及疼痛情况.结果 PPH组治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93.3%vs52.5%,P<0.01).PPH组术后出血2例(1.92%),对照组8例(10.00%).PPH组术后黏膜脱出1例(0.96%),对照组7例(8.75%).PPH组术后疼痛第1d 39例(37.50%),第2d 2例(1.92%),第5d始没有疼痛病例;对照组术后疼痛第1d 80例(100%),第2d80例(100%),第5d 18例(22.50%),第9d 5例(6.25%).PPH组术后出血、黏膜脱出及疼痛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应用吻合器行PPH治疗重度痔优于传统的内扎外剥术,疗效满意.
作者:蒋珂;隋志刚;袁堂战;郭会文;陈嘉希 刊期: 2010年第02期
目的 比较两种麻醉在脑血管疾病介入术中的效果.方法 对两组各15例麻醉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气管内插管全身麻醉组优于后者.结论 脑血管疾病介入术拟选用气管内插管全身麻醉.
作者:董桃花;黄乐林;李伟 刊期: 2010年第02期
1病历摘要患者,女,54岁.因反复腹痛、腹胀、腹泻伴发热3个月余,加重伴视物模糊2周于2007年2月2日入本院.患者于3个月余前无明显诱因出现腹痛、腹胀、腹泻,伴畏寒、发热,体温高达40℃,盗汗.曾在我市多家医院就诊,症状无好转.
作者:谢萍;范惠珍;付鑫 刊期: 2010年第02期
目的 研究血清镁浓度与AMI的关系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MTB法分别测定109例AMI患者及60例同期健康体检者(对照组)的血清镁浓度.结果 AMI组血清镁浓度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1.05±0.18mmol/Lvs0.87±0.21mmol/L,P<0.05).结论 AMI组的血清镁浓度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AMI早期适量使用镁剂治疗可能对患者有益.
作者:黎兰芳 刊期: 2010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16层螺旋CT对脊柱爆裂性骨折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分析脊柱爆裂性骨折患者298例,男174例,女124例,年龄17~86岁,平均为49.8岁.均行16层螺旋CT扫描资料,并将扫描原始数据采用容积再现(VR)、大密度投影(MIP)、多平面重组(MPR)处理.结果 多平面重组(MPR)明确显示骨折线累及范围和椎管的关系,VR能立体显示;MIP对椎管狭窄精确测量颇有价值.结论 16层螺旋CT对脊柱爆裂性骨折、术后复查较为理想的影像技术.
作者:李奎生;赵正发;张来顺 刊期: 2010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经岩骨乙状窦前入路显微外科手术治疗岩斜脑膜瘤的手术效果及术后并发症.方法 回顾性分析自2005年1月~2009年5月,经岩骨乙状窦前入路显微外科手术治疗的25例岩斜脑膜瘤患者的临床症状(头痛13例,面部麻木和,或面部疼痛12例,耳鸣和/或听力减退9例,饮水呛咳5例,肢体无力4例,复视3例,行走不稳3例,口角歪斜3例,癫痫2例)、手术效果及术后并发症.结果 肿瘤全切除14例,次全切除7例,部分切除3例,死亡1例.术后症状和体征缓解6例,不变4例,颅神经受损或症状加重者14例,消化道出血6例,肺部感染4例,意识障碍1例,皮下积液1例(2周后自愈),1例老年患者2周后死于因后组颅神经麻痹引起的肺炎.结论 经岩骨乙状窦前入路可全切除岩斜区脑膜瘤.扎实的解剖学基础、充分的手术暴露,娴熟的手术技术等,有利于提高肿瘤切除程度和减轻术后并发症.
作者:段剑;周东伟;洪涛;邹安琪;李美华;况建国 刊期: 2010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胆管细胞癌的超声图像特征及超声探查体会.方法 对2005年1月~2006年1月我院11例胆管细胞癌的超声图像回顾性进行分析总结,并与手术、病理结果对照.结果 (1)11例胆管细胞癌经手术和病理证实;(2)术前超声检查出9例,漏诊2例;(3)声像图多表现为单发的实性肿块,经线不大,边界欠清,形态不规则,回声中等、偏高或偏低;(4)可见胆管扩张、穿过肿块、或包绕肿块;(5)CDFI:血流信号不明显;(6)本组超声诊断符合率为81.82%.结论 超声是一种有价值的胆管细胞癌的检测方法.
作者:胡云怀 刊期: 2010年第02期
目的 比较腹腔镜下脑室-腹腔分流术与常规脑室-腹腔分流术的疗效.方法 分析2003年6月~2007年3月收治的92例脑积水患者资料,其中腹腔镜治疗组61例,常规手术组31例.结果 腹腔镜组分流管腹腔端梗阻发生率为6.5%,常规手术组梗阻发生率为29.0%(P<0.05).术后感染率分别为4.91%和19.3%,χ2检验无显著差异.随访调查karnofsky评分,腹腔镜治疗组平均值(70.2.±11.2),常规手术组(56.3±10.2),(P<0.05).结论 电视腹腔镜下脑室腹腔分流术治疗脑积水并发症少,是一种安全有效、值得推广的治疗方法.
作者:蒋秋华;黄锦庆;方传发;何春明;杨瑞金;汤涛;王小玲;刘祥璐;李卫 刊期: 2010年第02期
目前全世界有80%以上的尿毒症患者依靠血液透析来维持生命.随着透析技术的不断完善,患者的生存时间不断延长,追求较长的生存时间和较好的生活质量成为终末期肾病患者的大愿望.有研究发现,尿毒症患者大部分有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
作者:陈秀君;李青春;吴琼 刊期: 2010年第02期
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是在冠状动脉病变的基础上,发生冠状动脉血供急剧减少或中断,相应的心肌严重而持久的急性缺血所致.常出现一系列严重的临床症状,预后较差,属于冠心病的严重类型.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该病目前呈上升趋势,尤其老年男性增长较快.急性心肌梗塞早期死亡率高,因此一旦确诊,应紧急处理.在临床护理工作中,严密观察病情变化,早期协助医生进行溶栓治疗,防止心力衰竭、心律失常及心源性休克等并发症发生.
作者:魏苗青 刊期: 2010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神经内镜辅助显微外科治疗颈内动脉动脉瘤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择未破裂的动脉瘤和已破裂的、但蛛网膜下腔出血已吸收的Hunt-Hess Ⅰ~Ⅱ级的病例22例共25个动脉瘤.经翼点锁孔入路5例,眶上锁孔入路3例,常规翼点入路14例.经一侧同时夹闭对侧颈内动脉动脉瘤2例.手术显微镜下初步暴露动脉瘤,置入不同视角的硬性内镜,辨认出手术显微镜下为死角的载瘤动脉的重要分支,分离瘤颈并夹闭动脉瘤,在内镜下检查夹闭的效果.术后常规复查DSA或CTA.结果 本组均完全夹闭动脉瘤,在夹闭动脉瘤前或后神经内镜能提供有用的信息为18例,占81.8%,夹闭后经神经内镜调整的有4例,占16%,术中2例动脉瘤破裂,术后1例暂时性动眼神经麻痹,无手术死亡病例.结论 神经内镜辅助显微外科治疗颈内动脉动脉瘤可减少显微镜下的死角,保留载瘤动脉的重要分支,减少术中动脉瘤的破裂及载瘤动脉的阻断时间,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疗效.
作者:周东伟;洪涛;李东海;段剑;黄学锋 刊期: 2010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手指高压电击伤临床治疗方案.方法 应用手背筋膜蒂皮瓣转移修复手指高压电击伤.结果 8例全部治愈,手指功能恢复良好.结论 手背筋膜蒂皮瓣修复手高压电击伤,损伤小,疗程短,基本功能恢复,还可以减少病人固定体位及再次手术痛苦.
作者:曾彪;张惠玲 刊期: 2010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促胃液素与多种消化道疾病的相关性及在胰腺炎等胃肠道疾病病情评估中的价值.方法 应用放射性免疫分析方法检测患者外周静脉血促胃液素的含量.结果 急性胰腺炎外周静脉血促胃液素值高,与多种其他消化道疾病存在显著性差异.胆石症组促胃液素值低,IBS、不全性肠梗阻、消化性溃疡、急性肠炎、胃肠道息肉、胃炎组与其均存在显著性差异.不同性别、年龄之间无明显差异.结论 不同消化道疾病外周血促胃液素水平存在一定差异.外周血促胃液素的检测可能有助于诊断胰腺炎及判断病情预后.
作者:万娟;李国华;吕农华;张青;吴平安 刊期: 2010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糖调节受损者(IRG)及2型糖尿病患者(DM)的糖化血红蛋白与血脂水平.方法 采用挪威NYCOCARDREADERⅡ多功能全定量金标检测仪检测102例健康人、55例IRG、45例DM的糖化血红蛋白并同时用英诺华D280型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进行FPG、TG、TC、HDL-C、LDL-C检测.结果 IRG组、DM组HbAic、TC、TG、HDL-C、LDL-C均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而IGR、DM组的TC、TG、HDL-C、LDL-C并没有差别;DM组的HbAic明显高于IRG组,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早期监控糖化血红蛋白及血脂的水平有利于高危人群的早期预防治疗.
作者:魏永春 刊期: 2010年第02期
脑脊液鼻漏多见于外伤、肿瘤、感染和先天性畸形,是神经外科常见的并发症,易引起颅内感染,危及患者的生命.因此,积极预防,早期发现、早期治疗,促进漏口愈合,防止逆行感染,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我科于2005年3月~2008年11月共收治脑脊液鼻漏患者13例,经密切观察与精心细致的护理,病人均顺利康复,无1例出现并发症.
作者:卢小红;卢艳萍;罗霞 刊期: 2010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重建接骨板和记忆合金环抱器治疗锁骨骨折的手术技巧和佳适应证.方法 新鲜锁骨骨折90例,随机分成记忆合金环抱器组(46例)和重建接骨组(44例),探索手术操作技巧,观察手术时间,骨折愈合时间.结果 两组患者均顺利愈合.肩关节功能恢复良好.记忆合金环抱器组手术时间少于钢板组(P<0.01),但愈合时间稍长,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重建接骨板和记忆合金治疗锁骨骨折效果良好.
作者:刘胜才;李红;方冰;刘建 刊期: 2010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双肺同期大容量肺灌洗治疗尘肺前后临床症状及肺功能的变化.方法 在灌洗过程中于第3、6、9次引流末进行加压通气,以提高PaO2,每侧肺灌洗前常规做肺功能,灌洗后1周观察病人症状,3~12个月复查肺功能.结果 双肺同期大容量灌洗治疗尘肺是安全的,灌洗后1周绝大部分病人临床症状好转,但大部分病人灌洗后仍继续接尘作业,故3~12个月复查肺功能无明显改善.结论 双肺同期大容量灌洗治疗尘肺病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作者:张志平;赵月明;陈小刚;胡健 刊期: 2010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哮喘大鼠模型中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与气道重构的关系及丹参干预对气道重构的影响.方法 重复雾化吸入卵蛋白8周建立大鼠哮喘气道重构模型.实验分为对照组,哮喘组,丹参干预组(每组8只大鼠).免疫组化方法结合显微图像分析检测MMP-9表达.半定量PCR检测MMP-9 mRNA水平.结果 哮喘组动物出现管壁增厚,平滑肌增生,粘液分泌增加等气道重构的特征性改变,MMP-9 mRNA水平和蛋白表达明显增高.丹参组与哮喘组比较,炎症反应较轻微,平滑肌增生,粘液分泌不明显.MMP-9 mRNA水平和蛋白表达均降低,与对照组差异无显著性.结论 少量多次变应原吸入可导致气道重构,MMP-9在气道重构中发挥作用,丹参干预可缓解气道重构的发生.
作者:李陈;况九龙 刊期: 2010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