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玉华;陈小春;高梅兰
目的 总结手术摘除联合爱宝疗液治疗宫颈息肉疗效.方法 选取30例诊断为官颈息肉的病例行宫颈息肉摘除术,术后即以浸有爱宝疗液的小棉签敷于手术出血创面并达宫颈内口约1cm,保持1~2min.结果 30例患者均术后无阴道出血,随访24~30个月未见复发.结论 手术摘除联合爱宝疗液治疗宫颈息肉方法可行,能达到手术中止血并预防术后宫颈息肉复发的目的.
作者:费晓俊 刊期: 2010年第04期
老年痴呆属慢性病,在疾病的晚期,患者生活不能自理,需要长期专人护理,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本研究对老年痴呆患者连续6个月运用系统干预法进行护理,提高了患者生活质量.现将我们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黎清香;刘小丰;黄琪 刊期: 2010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在下肢深静脉血栓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52例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进行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检测,观察血栓形成的部位、大小及栓塞程度.结果 左下肢33例,右下肢13例,双下肢6例.急性血栓36例,亚急性及慢性血栓16例.结论 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具有准确、无创、实时、可重复应用、费用相对较低的特点,是诊断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首选方法.
作者:吴龚丽莉;曾广源;王征 刊期: 2010年第04期
目的 检测细胞表面抗原CD123(IL-3受体α链)在急性白血病(AL)患者骨髓干祖细胞中的表达,并探讨其与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 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43例初治的AL患者及13例正常对照组的骨髓CD34阳性细胞中CD123的表达情况;同时根据AL患者的年龄、细胞遗传学改变、发病时外周血白细胞数量将其按不同预后分为高危、标危、低危3组,其中高危15例,标危15例,低危13例,分析CD123表达与AL患者预后的相关性.结果 43例AL患者CD34+CDl23+/CD34+平均水平为38.24%,显著高于对照组平均表达水平1.90%;3组AL患者CD34+CDl23+/CD34+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高危组患者CD34+CDl23+/CD34+显著高于标危组和低危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标危组患者CD34+CDl23+/CD34+显著高于低危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AL患者骨髓干祖细胞中,CD123异常过度表达;在高危组、标危组、低危组的表达逐渐降低,提示CD123的表达与AL患者的预后相关,临床可通过检测该指标判断AL患者预后.
作者:宋兵;张荣艳 刊期: 2010年第04期
脑胶质瘤呈侵袭性生长,手术很难将肿瘤彻底切除.目前,我们采取三维适形放射治疗,有效地控制脑胶质瘤局部肿瘤的扩散,减少了脑肿瘤放射治疗的并发症与后遗症.2005年6月~2008年9月,我们对赣州市人民医院脑外科32例脑胶质瘤患者给予三维适形放疗及护理干预,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作者:曾敏;张祖琼;赖景春 刊期: 2010年第04期
目的 观察封闭负压引流(vacuum sealing drainage,VSD)治疗复杂创面的疗效.方法 对2009年1月~2009年12月临床收治的34例复杂创面病例分为VSD治疗组15例和常规治疗组19例,VSD治疗组于清创后应用VSD敷料覆盖创面,持续负压吸引5~7d后除去VSD敷料,常规治疗组清创后创面常规换药,后期未愈创面均行清创植皮术.结果 常规治疗组19例,一次植皮后创面愈合11例,两次植皮后创面愈合3例,多次植皮后愈合5例.平均愈合时间20.3±12.4d.VSD组15例,一次植皮后创面愈合15例,两次植皮后创面愈合0例,多次植皮后愈合0例.平均愈合时间16.5±10..5d.结论 VSD治疗复杂创面疗效优于传统方法.
作者:王霞;余群洪;黄卫虎;王仁斌 刊期: 2010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磁共振三维快速容积扫描(LAVA)诊断门静脉海绵样变性(CTPV)的价值及临床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18例CTPV患者的磁共振平扫及LAVA图像,观察其特征性的磁共振门静脉成像的表现,所有病例均经手术病理、彩超或DSA证实.结果 MRI平扫可见门静脉闭塞,闭塞门静脉周围见由侧支静脉形成的团块状、网状异常软组织信号影.LAVA直观显示肝实质灌注异常及门静脉周围异常侧支静脉,还可显示腹部原发病变及其强化规律.结论 磁共振平扫及LAVA对CTPV具有重要的诊断价值.
作者:杨志宏;吕敦召;钟美花;黎旭英 刊期: 2010年第04期
目的 了解抗结核药物副作用发生情况.方法 对2002~2008年住院肺结核患者1386例进行临床分析.结果 抗结核药物副作用453例(32.68%),以胃肠反应、肝损害、位听神经损害为主(72.68%),76.40%的副作用出现于给药的2个月内.结论 抗结核药物引起的副作用常见,分布较广,应引起临床工作者高度重视.
作者:高星;欧阳松;林鸳 刊期: 2010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低场磁共振在骶管囊肿诊断的价值.方法 本组26例,男22例,女4例,年龄34~68岁,平均47.2岁,应用常规T1WI、T2WI矢状位,轴位T2WI及冠状位重T2加权椎管水成像(MRM).结果 骶管囊肿常规MRI表现为骶管内典型的长T1、长T2均匀信号,与脑脊液一致,一般为类圆形或椭圆形,囊壁菲薄,边界清晰,囊肿位于骶1-骶3椎体水平.MRM表现更为直观,囊肿信号与椎管内脑脊液相似,并沿椎管内脑脊液侧下方分布,呈单发或多发,部分病例囊肿内可见等信号细线条状神经根影.结论 MR扫描能检出并诊断骶管囊肿,其影像表现具有特征性,是目前检查骶管囊肿好的方法.
作者:王达进;周晟;谢志丹;胡明华 刊期: 2010年第04期
目的 探索异丙托溴铵在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急性加重期的疗效.方法 将我院于2007年1 月~2009年10月收治的103例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期患者随机分为A、B、C3组.A组为异丙托溴铵雾化组,B组为联合治疗组,C组为对照组.A组:雾化吸入异丙托溴铵500μg/2ml+生理盐水4ml治疗,每日3次,连续14d;B组:依次雾化吸人异丙托溴铵500μg/2ml+生理盐水4ml及沙丁胺醇200μg/1ml+生理盐水2ml,每日3次,连续14d;C组雾化吸人生理盐水4 ml,雾化方法同A组.观察雾化前后心率、呼吸频率和FEV1变化情况.结果 雾化前后心率、呼吸频率和FEV1显示:(1)异丙托溴铵治疗组在雾化吸入后30min,1h,3d,14d结束时心率、呼吸频率均有显著好转(P<0.05);(2)异丙托溴铵治疗组在雾化吸人后.1h,3d,14d结束时FEV1占预计值百分比较对照组增高明显,PaO2升高、PaCO2降低均较对照组显著(P<0.05).而联合用药组则优于单纯异丙托溴铵治疗组,两组副反应发生率比较联合组较对照组及单纯异丙托溴铵组高(16.7%vs3.6%,P<0.05),主要为心悸、手抖,均为一过性,且轻微.结论 雾化吸入异丙托溴铵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期对缓解喘息症状方面疗效明确,尤其是与受体联合应用效果更佳,为一种有效的辅助治疗手段.
作者:孙祥 刊期: 2010年第04期
全膝关节置换(total knee anhroplastv,TKA)已成为治疗中老年终末期膝关节疾病的有效方式之一,是患者恢复运动机能,提高生活质量的常用术式.术后早期功能锻炼离不开充分的术后镇痛.有效的术后镇痛并非单纯在于减轻疼痛,还在于帮助患者早日下床活动,尽可能地恢复膝关节活动度并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等并发症的发生.除此之外,有效的术后镇痛可减轻患者的焦虑,提高生活质量.术后疼痛是TKA患者的主要顾虑,充分、有效的术后镇痛能够减轻患者痛苦,进行早期功能锻炼,直接关系到功能恢复和手术效果.
作者:胡健;蒋土垚;万俊明 刊期: 2010年第04期
室性心律失常是指起源于希氏柬以下的异位激动,心电图表现为宽QRS波.包括了缓慢型室性心律失常和快速型室心律失常.缓慢型室性心律失常包括室性逸搏和室性逸搏心律.常合并有其它的心律失常.快速型室心律失常包括室性早搏(简称室早)、室性心动过速(简称室速)、心室扑动和心室颤动.而室性早搏和室速是临床常见的一组心律失常,其病理基础和预后差异很大.可以是良性的,也可以危及到人体的生命,近年来在诊断和治疗上取得了不少进展,现就室早和室速的诊断治疗及其进展作一介绍.
作者:罗骏;黄清 刊期: 2010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米索前列醇在绝经后妇女困难取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15例绝经后妇女初次取环失败行再次取环前2~3h阴道放置米索前列醇后取环.结果 15例取环者中14例宫口松弛.结论 米索前列醇可明显减轻绝经妇女取环者的痛苦,降低取环失败率.
作者:邵爱萍 刊期: 2010年第04期
目的 观察坎地沙坦酯对高血压病合并阵发性房颤患者的临床疗效,并初步探讨其中的机制.方法 选择60例高血压病合并阵发性房颤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降压药使用坎地沙坦酯,对照组使用氨氯地平,如血压控制不理想,加用利尿剂,随访2年,观察两组患者的疗效及超声心动图(左房内径)变化.结果 观察组房颤发作次数显著少于对照组,左房结构功能改善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坎地沙坦酯可以延缓高血压病合并阵发性房颤患者左心房增大,减少房颤发作.
作者:刘爱民;刘洪涛;张远平;谢启海 刊期: 2010年第04期
目的 评价子宫输卵管造影在诊断女性不孕症的价值.方法 选择47例临床诊断不孕症中的患者,先后行HSG和宫腹腔镜联合检查,对其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HSG对于输卵管通畅性检查的灵敏度为93.9%,特异度为88.1%,阳性预测值为81.5%,阴性预测值为96.3%,误诊率为11.9%,漏诊率为6.0%;与宫腹腔镜联合检查相比诊断符合率为90.2%.不符合率为9.8%.结论 HSG在输卵管通畅性检查上仍有一定价值,对HSG无异常未孕的患者有必要行宫腹腔镜联合检查.
作者:黄风雷;夏思兰;黄欧平 刊期: 2010年第04期
白血病目前化疗药物口服种类少,静脉给药是药物摄入的一个主要途径.皮肤渗漏是恶性肿瘤化疗过程中常见并发症之一,加之不可避免的多次反复化疗,不可避免出现化疗药外渗,从而给病人增加诸多痛苦,影响病人康复和化疗的顺利进行.为此我科从2007年以来用中美天津史克制药有限公司生产的百多邦莫匹罗星软膏,对88例化疗药物外渗病例进行外敷,并与传统的硫酸镁湿热敷进行对照,现报告如下.
作者:陈月仙;李小春;刘玲;平晓丽 刊期: 2010年第04期
国内调查表明:各期癌症患者中伴有不同程度疼痛的占51%~61.6%,癌症疼痛是一个普遍的世界性问题[1].癌痛严重影响着癌症患者的生存质量和治疗的依从性.药物治疗是癌痛止痛重要的方法之一,因而做好癌症药物镇痛的护理,达到有效止痛,对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和治疗依从性有着重要意义.
作者:李庆萍;马熙天 刊期: 2010年第04期
目的 明确急迫性尿失禁患者的ICIQ-SF评分与尿动力学检查结果之间的相关性并了解抗胆碱能治疗前后这些参数的变化情况.方法 我们对2007年8月~2009年7月间北京大学深圳医院泌尿外科就诊的急迫性尿失禁女性患者进行研究.常规采集病史、查体后,每个患者均完成ICIQ-SF问卷,然后接受尿动力学检查,尿动力学检查结果表现为逼尿肌过度活动性尿失禁的患者给予3个月的抗胆碱能药物治疗.治疗后,每个患者再次完成ICIQ-SF问卷并接受尿动力学检查.结果 患者年龄介于43~70(58.8±13.6)岁之间.我们发现治疗前后的平均ICIQ-SF评分、初始感觉容量、大膀胱容量、大逼尿肌压力、膀胱顺应性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治疗前平均ICIQ-SF评分和初始感觉容量之间存在负相关(相关系数-0.275,P<0.05).治疗前平均ICIO-SF评分与大逼尿肌压力呈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412,P<0.01).结论 ICIQ-SF问卷是急迫性尿失禁患者治疗前和治疗后可靠且易于使用的评价工具.ICIQ-SF评分和尿动力学检查参数之间存在显著地相关性.ICIQ-SF问卷在临床实践中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作者:来永庆;陈泽波;曹群朵;杨尚琪;关志忱;叶炯贤;蔡志明 刊期: 2010年第04期
乳腺癌是一种严重影响妇女身心健康甚至危及生命的疾病,近年来发病率逐年上升并趋于年轻化,成为导致妇女死亡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1].到目前为止,所有调查资料显示,外科手术为乳腺癌的主要治疗手段,然而不论是根治术还是改良根治术,都将破坏患者的形体美;因为身体缺陷、疾病本身、家庭问题、社会问题等,患者在自我形象、心理等许多方面存在巨大的负性评价,导致生活质量降低[2,3].心理干预是护理人员在护理过程中应用心理学的方法和理论通过语言引导、情感支持、鼓励启发等手段,使病人保持良好的心态,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对病人的康复、治疗效果以及以后的生活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将乳腺癌术后乳房缺失患者心理特点及心理护理进行综述.
作者:项素艳;周慧洁;瞿建闪;程洁 刊期: 2010年第04期
儿童浅静脉输液药物外漏是儿科护理工作中的常见并发症,它的发生可导致患儿穿刺部位的疼痛、感染,并引起患儿家属的焦虑.2006年1月~2008年12月我们对75例头皮静脉输注1:4含钠液外漏的患儿进行了治疗,现报告如下.
作者:周艳妮;邓汝玲;梁紫玲 刊期: 2010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