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永丰;许永武;夏剑;万爱国
慢性肝病是危害人类健康的一种重要的感染性疾病,特别是进展到肝衰竭(hepatic failure,HF)的患者预后极差.而真实、客观地判断HF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准确估计预后.预测行人工肝和肝移植的疗效,有助于指导临床医生选择正确的治疗方案,这就需要我们引入肝功能评价系统和预后判断模式.
作者:周锡进;杨文龙;何金秋 刊期: 2009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鼻内镜直视下应用微型电动切割系统对腺样体肥大的手术方法及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在我院施行腺样体切除术52例病例的临床资料.结果 52例患者均为一次完整切除,无腺样残留及并发症发生,且对局部并发症,通过术后的药物治疗均取得r满意的治疗效果.结论 鼻内镜直视电动切割系统腺样体切除术是一种微创、安全、有效的手术方法,对于应腺样体肥大引起的并发症.通过手术及术后药物治疗,均能取得满意的治疗效果.
作者:袁祖均;周井松;刘小飞 刊期: 2009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卡介苗DNA抗肿瘤免疫的效果及其免疫机制.方法 纯化提取卡介苗菌DNA,建立荷瘤裸鼠模型,将24只荷瘤裸鼠随机分为3组,每组8只.于接种A549细胞株后第15d,分别腹腔注射TES液、BCG液、DNA液各0.3 ml,隔2 d 1次,共8次.结果 DNA、BCG可抑制肿瘤生长,DNA增强NK/Mψ杀伤活性,提高荷瘤裸鼠血清IFN-γ和TNF-α水平.结论 DNA与卡介苗都具有抗肿瘤免疫效果,DNA比卡介苗抗肿瘤效果更强.
作者:周文清;历风元;朱链敏 刊期: 2009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颅内蛛网膜囊肿腹腔分流术和术后拔除分流管的可行性.方法 回顾分析我院近4年来15例手术治疗患者临床资料.11例行了囊肿一腹腔分流术,其中6例手术后施行了分流管拔除术.结果 11例患者术后均恢复良好,3~12个月复查头部CT囊肿消失,症状消失或改善.6例施行了分流管拔除术,术后随访6~12个月囊肿未见复发.结论 囊肿-腹腔分流术+分流管拔除术治疗蛛网膜囊肿是安全、有效、较为简单可行的方法.治愈率高,并且能提高患者术后生活质量.
作者:江峰;祝新根;江自强 刊期: 2009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胃癌患者肿瘤相关性贫血与胃癌病理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利用SPSS13.0统计软件包,分析胃癌患者肿瘤相关件贫血与胃癌病理之间的关系.结果 胃癌病理组织学分型与贫血发生无统计学意义(P>0.05);胃癌大体类型、病理分期与贫血的发生有统计学意义(P<0.05);Ⅲ、Ⅳ期胃癌贫血程度构成比明显高于Ⅰ、Ⅱ期胃癌(P<0.05);不同分化程度胃癌中贫血程度构成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贫血与胃癌大体类型、病理分期问存在相关性,可以根据贫血的发生及贫血的程度大致估计胃癌的病理分期.因此贫血是胃癌的一个预后因素.
作者:陈飞云;邓钺涛;钟飞庄 刊期: 2009年第05期
目的 总结单臂外固定器结合皮瓣对胫腓骨Ⅲ度开放性骨折的治疗效果.方法 采朋单臂外周定器结合腓肠肌肌皮瓣、小腿前外侧皮瓣、腓肠神经营养血管逆行岛状皮瓣治疗胫腓骨Ⅲ度开放性骨折34例.结果 34例患者术后随访1~2年,均达骨性愈合,术后皮瓣均顺利成活,30例切口Ⅰ期愈合,4例切口远端皮缘坏死.经换药Ⅱ期愈合,供区植皮成活.切口均Ⅰ期愈合.结论 单臂外固定器结合皮瓣治疗胫腓骨Ⅲ度开放性骨折是行之有效的方法.
作者:肖峰;肖宏;郭筱秋 刊期: 2009年第05期
目的 分析慢性前列腺患者厌氧与需氧菌情况.方法 对慢性前列腺患者进行分离.结果 需氧菌占38.9%,厌氧菌占31.5%.结论 细菌分离对指导治疗有一定作用.
作者:邱永生;邱富生;邱华生;胡有长;宋矿余 刊期: 2009年第05期
目的 总结腔镜下甲状腺手术经验.方法 对58例腔镜甲状腺手术患者采用胸部乳晕三孔法,通过胸前穿刺孔分离胸前皮下和颈阔肌深面,并注入CO2,压力5~6mmHg,建立手术操作窄问;用超声刀切割,分离甲状腺组织和甲状腺血管;术中解剖保护喉返神经.结论 58例手术均获成功,无中转颈部切开,无手术并发症.经胸乳途径行腔镜甲状腺手术是安全,可靠的,颈部无瘢痕具有极佳的美容效果.
作者:蒋珂;朱湘南;宁国强;李铂;郭会文;郑杨 刊期: 2009年第05期
目的 分析组织活检对非典型鳞状上皮细胞患者的临床价值.方法 分析2004年1月~2008年12月我院细胞学检查报告为ASC的1035例患者活检的临床资料.结果 1035例患者中,有598例为慢性宫颈炎(56.23%);CIN 437例(42.22%),其中CIN1级296例(28.60%),CIN2级76例(7.34%),CIN3级65例(6.28%),鳞癌16例(1.55%).结论 在细胞学检查为ASC的患者中,其组织病理结果从慢性宫颈炎到宫颈癌均有分布,临床处理应引起重视.
作者:邹鹏;李琴艳;刘蔚;付雯 刊期: 2009年第05期
目的 评价LASEK治疗LASIK术后残余近视散光远期疗效.方法 收集2002年3月~2005年8月已行LASIK术后残留近视散光的患者,行LASIK5个月后残留近视散光,再行LASEK治疗其残留近视散光.随访2年,观察术中及术后并发症、术眼屈光度变化,探讨LASEK治疗LASIK屈光手术后回退及欠矫的安全性、疗效及二次于术时机的选择.结果 26例(30眼)术中术后无严重不良反应,术后取隐形眼镜时间为4~6d,LASEK术后2年,屈光度在士0.50D25眼,27只眼裸眼视力大于或等于1.0,29只眼术后佳矫正视力大于或等于LASEK术前佳矫正视力,2只跟Haze反应1级.结论 IASEK治疗LASIK屈光手术后回退或欠矫的疗效满意,预测性好,安全可靠.
作者:付劲松;李定章;许小毛;周水莲 刊期: 2009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在糖尿病肾病中的作用及他汀类药物对其的干预效果.方法 采用链脲佐菌素(STZ)一次性腹腔注射建立糖尿病大鼠模型,给予氟伐他汀进行干预治疗8周,并设立相应对照组.观察药物对大鼠血糖、m脂、尿蛋白、肾功能以及血清和肾脏中TNF-α表达的影响.结果 氟伐他汀对各组大鼠血糖(P>0.10)、血脂(P>0.10)无明显影响,但能减少糖尿病大鼠的尿蛋白排泄量(P<0.01)、降低血清TNF-α(<0.05)和肾脏TNF-α的表达(P<0.01),减轻肾小球肥大和系膜增生.结论 氟伐他汀可能通过对TNF-α的抑制减少糖尿病大鼠的尿蛋白排泄,减轻肾脏病变,延缓糖尿病肾病的发展,且此作用不依赖于他汀类药物的凋脂作用.
作者:熊狄;李赟 刊期: 2009年第05期
目的 观察慢性阻塞性肺病急件加重期(AECOPD)患者的血清淀粉样蛋白A(SAA)、C反应蛋白(CRP)水平变化以及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56例AECOPD患者,检测入院时、缓解时、稳定期及对健康对照者SAA、CRP.结果 (1)人院时SAA、CRP显著高于稳定期及正常对照组(P值均<0.05):(2)Ⅲ级组入院时SAA水平较Ⅰ/Ⅱ级组显著升高(P<0.05),CRP无显著差异:(3)治疗失败组入院时SAA水平较治疗缓解组显著升高(P<0.05),CRP无显著差异;(4)入院时SAA水平与住院时间有显著正相天性,CRP无相关性.结论 本研究表明SAA可作为AECOPD的炎症标志物.
作者:熊小明;颜春松 刊期: 2009年第05期
目的 了解戊型病毒性肝炎的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3年1月~2008年10月我院住院的225例戊型病毒性肝炎患者的临床资料.以年龄<50岁和≥50岁分组,比较两组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血清总胆红素(TBil)、碱性磷酸酶(ALP)、γ-谷氨酰转肽酶(GGT)、胆碱脂酶(CHE)、凝血酶原活动度(PTA)的差异;以单纯戊型肝炎和重叠乙型戊型肝炎分组,分析比较两组间重型肝炎和低蛋白血症的发生率.结果 (1)比较两组TBil、CHE、GGT、PTA均有显著性差异(P<0.001),ALP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2)在单纯戊型肝炎组和戊、乙型重叠感染肝炎组之间,莺型肝炎和低蛋白血症的发生率均有显著性差异(P<0.001).结论 50岁以上戊型肝炎患者肝脏受损比较重;戊、乙型病毒重叠感染比单纯戊型肝炎病毒感染更易进展至重型肝炎,且容易发生低蛋白血症.
作者:陈芳 刊期: 2009年第05期
目的 比较微创全肘关节置换术与常规全肘关节置换术的疗效.方法 分为常规组和微创组,分析两组的临床资料.结果 术后随访6~36个月,微创组与常规组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术后3d分别的疼痛评分、术后1个月的Mayo肘关节功能评分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在恰当选择假体及手术适应症的前提下,微创全肘关节置换术能通过减少软组织和骨质的损伤,达到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减轻术后疼痛、加快术后康复和缩短住院时间的目的 .
作者:徐永丰;许永武;夏剑;万爱国 刊期: 2009年第05期
目的 比较经皮全自动肝活检枪两个档次所得肝组织质量及不良反应.方法 使用美国巴德(Bardl)公司生产的Bard MAGNUM全自动复用型活检枪及配套的16~18G切割式活检针进行肝穿刺活检.术前常规应用维生素K120mg qd,肌肉或静脉注射2~3d,测定血型,凝血酶原时间、血小板、出凝血时间;B超检查肝脏与邻近器官和穿刺点定位,以及穿刺点体表至肝包膜间的软组织厚度.结果 22mm档与15mm档穿刺所得肝组织的平均长度分别为15_88mm和10.23mm.不良反应术后疼痛分别为8.7%与10.4%,神经性低血雎为0.48%与0.41%,两个档次的不良反应率发生无显著差异.结论 使用全自动复用型活检枪肝活检不同取档对不良反应无影响,且22mm档所获取的肝组织标本较长.更符合组织切片的要求,故宜选用22mm档进行肝活检.
作者:龙涛;徐龙;幸泽斌 刊期: 2009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甘精胰岛素治疗围手术期2型糖尿病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对120例需行择期手术的2型糖尿病患者围手术期分别给予甘精胰岛素皮下注射(Glar组)、胰岛素泵持续泵人胰岛索(CSⅡ组)及早晚皮下注射中效胰岛素(NPH组)控制空腹血糖.3组三餐前均给予短效胰岛素控制餐后血糖.结果 Glar组控制血糖达标所需时间较CSⅡ组为长,但血糖控制情况、切口愈合情况无明显差异,相比NPH组血糖达标时间更短,血糖控制情况更好.结论 使用甘精胰岛素控制围手术期血糖是安全、有效、方便的方法之一.
作者:王先桥;文彩虹;韦敏锋 刊期: 2009年第05期
目的 了解丙氨酸转氨酶(ALT)在正常值上限2倍以内的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的肝组织学变化.方法 142例CHB患者B超定位经皮肝穿刺,全部患者病程超过6个月,血清HBsAg均为(+),ALT小于100u/L,肝组织切片由两个病理医生盲法阅片.结果 所有患者肝组织学显示肝内均有炎症,肝细胞变形、坏死和不同程度的纤维化存在.炎症活动度G2~G4121例(85.21%).纤维化程度S2~S4为112例(78.87%).结论 ALT轻度升高的CHB绝大部分患者存在肝脏组织学变化,对其应该重视肝活检,明确肝脏的炎症、纤维化程度.指导患者进行抗病毒、抗纤维化治疗.
作者:龙庆华;廖九女;涂德幸;孙秀光;付小一;涂利民 刊期: 2009年第05期
目的 分析64例肝内外胆管结石的CT表现,以探讨螺旋CT在肝内外胆管结石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我院经手术证实的64例肝内外胆管结石的螺旋CT征象进行回顺性分析.结果 肝左叶胆管内结石者15例,肝右叶肝内胆管结石者10例,肝左、右叶肝内胆管多发结石者20例,胆总管结石19例,伴胆囊结石、胆囊炎者9例,肝内胆管伴胆总管结石者23例,肝内胆管积气者6例,伴肝癌4例、伴肝硬化者2例.结论 螺旋CT是肝内外胆管结石及合并症有效的无创检查手段,其中薄层CT及MPR重建技术分析对肝内外胆管结石的诊断、治疗方案的制订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张国良;刘伟萍;谢礼阳 刊期: 2009年第05期
目的 观察镜下关节清理术结合玻璃酸钠注射治疗膝关节骨件关节炎效果.方法 分析45 例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优良40例,优良率88%.结论 该手术是一种安全、有效、创伤小的手术.江西医药 2009年5月第44卷第5期Jiangxi Medical Journal,May 2009,Vol.44,No.5
作者:邓学胜;付晓玲;吴凯;邱睿韫;吴庆 刊期: 2009年第05期
骨折愈合是一个极其复杂的生物修复过程.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其中.骨折端适当的微动及应力刺激能显著促进骨痂的生长、增加骨痂的强度和刚度,加速骨折的愈合[1].Goodship等[2]、Kenwright[3]、R.Hente[4]等研究证实,可控的微动与坚强内固定相比.
作者:彭明东;丁真奇 刊期: 2009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