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颅内蛛网膜囊肿腹腔分流术和术后拔除分流管的研究

江峰;祝新根;江自强

关键词:蛛网膜囊肿, 外科治疗, 囊肿-腹腔分流术+分流管拔除术
摘要:目的 探讨颅内蛛网膜囊肿腹腔分流术和术后拔除分流管的可行性.方法 回顾分析我院近4年来15例手术治疗患者临床资料.11例行了囊肿一腹腔分流术,其中6例手术后施行了分流管拔除术.结果 11例患者术后均恢复良好,3~12个月复查头部CT囊肿消失,症状消失或改善.6例施行了分流管拔除术,术后随访6~12个月囊肿未见复发.结论 囊肿-腹腔分流术+分流管拔除术治疗蛛网膜囊肿是安全、有效、较为简单可行的方法.治愈率高,并且能提高患者术后生活质量.
江西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慢性前列腺炎前列腺液微需氧菌和厌氧菌的分离

    目的 分析慢性前列腺患者厌氧与需氧菌情况.方法 对慢性前列腺患者进行分离.结果 需氧菌占38.9%,厌氧菌占31.5%.结论 细菌分离对指导治疗有一定作用.

    作者:邱永生;邱富生;邱华生;胡有长;宋矿余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微创全肘关节置换术的临床研究

    目的 比较微创全肘关节置换术与常规全肘关节置换术的疗效.方法 分为常规组和微创组,分析两组的临床资料.结果 术后随访6~36个月,微创组与常规组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术后3d分别的疼痛评分、术后1个月的Mayo肘关节功能评分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在恰当选择假体及手术适应症的前提下,微创全肘关节置换术能通过减少软组织和骨质的损伤,达到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减轻术后疼痛、加快术后康复和缩短住院时间的目的 .

    作者:徐永丰;许永武;夏剑;万爱国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我院2006~2008年麻醉性镇痛药应用分析

    目的 了解我院麻醉性镇痛药的应用情况及趋势.方法 对我院2006~2008年麻醉性镇痛药的应用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我院麻醉性镇痛药的用量呈逐年上升趋势,吗啡制剂用量增幅较大,哌替啶用量逐年减少.结论 我院麻醉性镇痛药使用基本合理,但仍需进一步加强监管.

    作者:魏洪霞;张秀芝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鼻内镜下腺样体切除术52例

    目的 探讨鼻内镜直视下应用微型电动切割系统对腺样体肥大的手术方法及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在我院施行腺样体切除术52例病例的临床资料.结果 52例患者均为一次完整切除,无腺样残留及并发症发生,且对局部并发症,通过术后的药物治疗均取得r满意的治疗效果.结论 鼻内镜直视电动切割系统腺样体切除术是一种微创、安全、有效的手术方法,对于应腺样体肥大引起的并发症.通过手术及术后药物治疗,均能取得满意的治疗效果.

    作者:袁祖均;周井松;刘小飞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根治性膀胱切除原位新膀胱术的护理

    膀胱癌是泌尿系统常见的肿瘤.至今仍不清楚发病原因,但已肯定β-萘胺、联苯胺、α-苯胺、4-氨基双联苯是该病的致癌物,其潜伏期可达15~40年[1].

    作者:舒玉兰;刘莲英;康小冬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新辅助化疗对大肠癌细胞凋亡的研究

    目的 根据奥沙利铂+5-FU+CF新辅助化疗方案对大肠癌细胞凋亡的变化,判断大肠癌患者对该方案的敏感程度.方法 大肠癌患者40例,分为低分化(含未分化)、中分化、高分化3组,根据同-患者化疗前、后的肿瘤细胞凋亡率(AI)变化,评估三组不同分化程度大肠癌患者对化疗方案的敏感性.结论 化疗后的AI(29.4%)明显高于化疗前(13.5%),提示新辅助化疗对肿瘤细胞有显著的治疗作用,同时证实了奥沙利铂+5-FU+CF这一化疗方案对低、中、高分化大肠癌的疗效是确切的,并且分化程度与对化疗的敏感性成反比.

    作者:袁春雷;牛佳木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两种药物治疗方法的比较

    目的 评价脑垂体后叶素与欣母沛治疗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疗效、实用价值.方法 对2005年1月~2009年1月间,我院住院分娩的5425例产妇中因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233例,分别用缩宫素治疗165例(对照组),脑乖体后叶素治疗36(观察组)与欣母沛(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治疗32例(观察组),比较其疗效、实用价值.结果 观察组止血效果显著,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 脑垂体后叶素及欣母沛治疗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均为安全可靠,不良反应轻微、疗效确切的治疗方法,但脑垂体后叶素宜推广在基层医院产后出血中应用,欣母沛可用于城市经济条件稍好患者.

    作者:刘霄妮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肝脏储备功能相关评价系统在终末期肝病中的应用进展

    慢性肝病是危害人类健康的一种重要的感染性疾病,特别是进展到肝衰竭(hepatic failure,HF)的患者预后极差.而真实、客观地判断HF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准确估计预后.预测行人工肝和肝移植的疗效,有助于指导临床医生选择正确的治疗方案,这就需要我们引入肝功能评价系统和预后判断模式.

    作者:周锡进;杨文龙;何金秋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1035例非典型鳞状上皮细胞病理结果分析

    目的 分析组织活检对非典型鳞状上皮细胞患者的临床价值.方法 分析2004年1月~2008年12月我院细胞学检查报告为ASC的1035例患者活检的临床资料.结果 1035例患者中,有598例为慢性宫颈炎(56.23%);CIN 437例(42.22%),其中CIN1级296例(28.60%),CIN2级76例(7.34%),CIN3级65例(6.28%),鳞癌16例(1.55%).结论 在细胞学检查为ASC的患者中,其组织病理结果从慢性宫颈炎到宫颈癌均有分布,临床处理应引起重视.

    作者:邹鹏;李琴艳;刘蔚;付雯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不同浓度罗哌卡因复合利多卡因在成人臂丛神经阻滞中的比较

    目的 探讨3种不同浓度罗哌卡因复合利多卡因臂从神经阻滞在成人上肢手术中的镇痛效果和运动阻滞程度.方法 上肢手术患者120例,ASA Ⅰ~Ⅱ级,随机分为Ⅰ、Ⅱ、Ⅲ3组,每组40例.穿刺成功后,Ⅰ、Ⅱ、Ⅲ组分别注人0.25%岁哌卡因+1%利多卡因、0.45%罗哌卡因+1%利多卡因、0.75%罗哌卡因+1%利多卡因.每组均注入30 ml.结果 三组感觉神经阻滞起效时间感觉神经阻滞维持时间及运动神经阻滞起效时间相似:Ⅰ组运动神经阻滞维持时间明显短于Ⅱ、Ⅲ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0.25%罗哌卡因+1%利多卡因臂丛神经阻滞适用于上肢手术,镇痛效果满意,不仅可以满足手术麻醉,而且可以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提高麻醉安全系数,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唐爱平;陈金保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原发性结肠腺癌中E-cadherin基因异常甲基化及蛋白表达的研究

    目的 探讨原发性结肠腺癌组织与相应癌旁组织中E-cadherin(E-cad)基因异常甲基化改变及其蛋白表达的特点,以及其与结肠腺癌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 分别采用甲基化特异PCR(MSP)和免疫组化SP法检测40例原发性结肠腺癌和相应癌旁组织中E-cad基因甲基化状态及蛋白表达水平,并结合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结肠腺癌中E-cad甲基化率为70.0%,癌旁组织中为10.0%,两者有显著差异性(P<0.01);结肠腺癌中E-cad蛋白的表达率为32.5%,癌旁组织中为80.0%;两者有显著差异性(P<0.01).E-cad蛋白缺失的27例标本中有24例甲基化阳性,甲基化与蛋白缺失有明显关系(P<0.01).E-cad甲基化程度与患者的性别、年龄、肿瘤的大小之间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但与肿瘤浸润深度、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之间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 E-cad基因的异常甲基化可影响蛋白的表达,它们与结肠腺癌的发生发展有关,E-cad甲基化和蛋白表达可能作为结肠腺癌预后的候选标志物之一.

    作者:李想;徐斌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CT引导下胸部穿刺活检临床应用

    目的 CT引导下胸部穿刺活检获得标本,为临床作出病理学诊断.方法 回顾分析13例CT引导下经皮胸部穿刺活检经验体会.结果 13例胸部穿刺活检均获得成功,其中11例肺部病变中良性3例,恶性8例,2例胸膜病变中良、恶性各1例.结论 CT引导下胸部穿刺活检,该技术微创,简单有效且病发症少,是一种比较理想的检查方法.

    作者:王卫斌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针孔眼罩对假性近视视力变化的初步观察

    目的 观察针孔眼罩对假性近视的视力改善效果.方法 采用由日本世界健康视力协会所提供的名为利目良(眼筋力)的针孔跟罩进行家庭作业,嘱患者每天看电视和读写时坚持戴罩,每次20~30min,每天2~3次,1~2个月后复查视力.诊断为假性近视者共计210例(373眼),其视力为4.8~4.9(国际视力表为0.6~0.8),近视力正常:屈光度为-0.5DS~0.75DS之间;年龄5~12岁.结果 1个月后的视力有效率共计141眼占37.8%,其中49眼续戴罩2个月后的有效率为51.0%(25眼),未出现剐作用.结论 针孔眼罩对防治假性近视有一定疗效,值得推广.

    作者:颜玉娥;龚美蓉;周朝辉;李定章;钟修梁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足月新生儿脐血瘦素水平测定及其与甲状腺激素关系的研究

    目的 探讨甲状腺激素和瘦素水平对胎儿生长发育的影响.方法 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足月新生儿共70例脐血中的甲状腺激素、瘦素水平,测量新生儿出生体重、身长、记录性别及分娩方式并计算体重指数(BMl),评估新生儿营养状态.结果 足月新生儿脐血瘦素质量浓度为(10.68±5.23)μg/L性别间、不同分娩方式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瘦素质量浓度与体重指数呈正相关(r=0.535,P<0.01),瘦素质量浓度在大于胎龄(LGA)儿、适于胎龄(AGA)儿、小于胎龄(SGA)儿,3组间差异有显著性(P<0.01),AGA儿组明显低于LGA儿组,而高于SGA儿组.脐血瘦索质量浓度与T3、T4呈正相关,TSH呈负相关,(r=0.777.r=0.605,r=-0.76,均为P<0.01).结论 胎儿生长发育与脐血甲状腺激素及瘦索水平均有密切关系.对评估胎儿体重和生长发育均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邓英华;闵杰;冯承芸;陈笑辉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卡介苗DNA抗肿瘤免疫的实验研究

    目的 探讨卡介苗DNA抗肿瘤免疫的效果及其免疫机制.方法 纯化提取卡介苗菌DNA,建立荷瘤裸鼠模型,将24只荷瘤裸鼠随机分为3组,每组8只.于接种A549细胞株后第15d,分别腹腔注射TES液、BCG液、DNA液各0.3 ml,隔2 d 1次,共8次.结果 DNA、BCG可抑制肿瘤生长,DNA增强NK/Mψ杀伤活性,提高荷瘤裸鼠血清IFN-γ和TNF-α水平.结论 DNA与卡介苗都具有抗肿瘤免疫效果,DNA比卡介苗抗肿瘤效果更强.

    作者:周文清;历风元;朱链敏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缩宫素和妇宁康治疗药物流产后出血

    目的 评价缩宫素与妇宁康治疗药物流产后出血的疗效.方法 194例采用口服米非司酮和米索前列醇的方法终止妊娠.对于药物流产后阴道出血,治疗组108例采用缩宫素与妇宁康配合治疗;对照组86例不用任何药.结果 治疗组药物流产后阴道出血评分2分占90%(97/108),1分占6%(7/108),2分占4%(4/108);对照组药物流产后阴道出血评分2分占53%(46/86),1分占5%(4/86),0分占42%(36/86)(P值<0.05).结论 缩宫素与妇宁康配合治疗药物流产后出血.有可能减少阴道出血量.

    作者:王晓岚;李冬梅;龙雪娇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高容量静脉静脉血液滤过在重度颅脑损伤合并多脏器衰竭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高容量静脉静脉血液滤过在重度颅脑损伤合并多脏器衰竭中的应用.方法 对22例重型颅脑损伤合并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患者进行高容量静脉静脉血液滤过治疗.比较使用前后的疗效,并进行分析.结果 表明高容量静脉静脉血液滤过在重型颅脑损伤合并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治疗中对清除创伤应激激素及炎症介质,以期减轻创伤反应程度,缩短创伤反应时间,提高重度创伤救治成功率有确实疗效,且能明显改善预后.结论 高容量静脉静脉血液滤过是重度颅脑损伤合并多脏器衰竭治疗中有希望的一种方法.

    作者:宋波;刘奇;章志明;王硕;万新红;刘隆茂;罗云华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颅内蛛网膜囊肿腹腔分流术和术后拔除分流管的研究

    目的 探讨颅内蛛网膜囊肿腹腔分流术和术后拔除分流管的可行性.方法 回顾分析我院近4年来15例手术治疗患者临床资料.11例行了囊肿一腹腔分流术,其中6例手术后施行了分流管拔除术.结果 11例患者术后均恢复良好,3~12个月复查头部CT囊肿消失,症状消失或改善.6例施行了分流管拔除术,术后随访6~12个月囊肿未见复发.结论 囊肿-腹腔分流术+分流管拔除术治疗蛛网膜囊肿是安全、有效、较为简单可行的方法.治愈率高,并且能提高患者术后生活质量.

    作者:江峰;祝新根;江自强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壳聚糖对损伤大鼠胃壁细胞的保护作用

    目的 研究壳聚糖对损伤大鼠急性胃壁细胞的保护作用.方法 采用大鼠幽门结扎法建立大鼠损伤模型,并与对照组比较.结果 (1)实验组胃内游离酸和总酸度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2)实验组的iNOS表达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3)电镜下实验组壁细胞旱静息状态,对照组壁细胞呈分泌状态.结论 壳聚糖处理可明显减轻大鼠幽门结扎所致的胃壁细胞损伤,对胃黏膜具有很好的保护作用.

    作者:周晚霞;谢大泽;周南进;杨慧;俞红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225例戊型病毒性肝炎的临床分析

    目的 了解戊型病毒性肝炎的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3年1月~2008年10月我院住院的225例戊型病毒性肝炎患者的临床资料.以年龄<50岁和≥50岁分组,比较两组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血清总胆红素(TBil)、碱性磷酸酶(ALP)、γ-谷氨酰转肽酶(GGT)、胆碱脂酶(CHE)、凝血酶原活动度(PTA)的差异;以单纯戊型肝炎和重叠乙型戊型肝炎分组,分析比较两组间重型肝炎和低蛋白血症的发生率.结果 (1)比较两组TBil、CHE、GGT、PTA均有显著性差异(P<0.001),ALP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2)在单纯戊型肝炎组和戊、乙型重叠感染肝炎组之间,莺型肝炎和低蛋白血症的发生率均有显著性差异(P<0.001).结论 50岁以上戊型肝炎患者肝脏受损比较重;戊、乙型病毒重叠感染比单纯戊型肝炎病毒感染更易进展至重型肝炎,且容易发生低蛋白血症.

    作者:陈芳 刊期: 2009年第05期

江西医药杂志

江西医药杂志

主管:江西省卫生厅

主办:江西省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