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白介素-1受体拮抗剂与缺血性脑损伤

占钻;黄亮

关键词:IL-1β, IL-1Ra, 缺血性脑损伤
摘要:脑缺血是当今社会一重要的致残性和致死性疾病,严重威胁人类的健康,但目前对于缺血后脑损害的具体机制尚不尽明确.
江西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二孔法腹腔镜胆囊切除32例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二孔法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回顾分析32例二孔法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临床资料.结果 采用该术式32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手术时间为30~100min,平均47min;平均住院时间为3d,无近期并发症,全部治愈出院.随访未见远期并发症.结论 具有熟练三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技术即可安全开展二孔法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此术可大程度满足患者对手术微创、疤痕小等要求,具有推广价值.

    作者:吴神天;尹西峰;李晓明;王水贵 刊期: 2009年第11期

  • 派特灵治疗宫颈尖锐湿疣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派特灵治疗和预防尖锐湿疣复发的疗效.方法 将69例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用蘸有派特灵液带尾纱棉球放至宫颈疣体处,8h后取出,连用3d停4d;对照组采用CO2激光烧灼去除宫颈疣体后,口服消炎药.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后观察3~6个月,治疗组复发率(10.81%)明显低于对照组复发率(37.5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派特灵对治疗和预防尖锐湿疣复发有独特疗效,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黄丽萍 刊期: 2009年第11期

  • Seldinger技术指导心包穿刺置管在心包积液诊治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Seldinger技术指导心包穿刺置管在心包积液诊治中的安全性及疗效.方法 采用Seldinger法心包穿刺,待抽出液体后停止进针,送人导丝,沿导丝送扩张管以扩张通道,之后拔出扩张管.再沿导丝送中心静脉导管入心包腔内,撤除导丝,用缝线固定导管,抽液留标本化验,末端连接无菌引流袋引流积液.结果 56例患者心包穿刺留置中心静脉导管引流均一次成功,术中、术后无1例发生任何并发症.留置时间1~5d,引流量为250~1750ml,经超声心动图或胸部CT检查证实极微量心包积液,可拔出深静脉留置管.结论 采用Seldinger技术,在超声心动图定位指导下行心包穿刺并置管引流操作简便、安全、引流彻底、疗效确切,可避免心肌损伤及反复心包穿刺.

    作者:林生庚;鄢爱梅;曾小庆 刊期: 2009年第11期

  • 门诊儿科输液病人的安全管理

    静脉输液是常用的治疗手段.尤其是儿科病人,门急诊输液量大、风险性高,患儿及家属极易焦虚,是护理差错纠纷多发地.

    作者:叶诚 刊期: 2009年第11期

  • 胫骨钻孔及后期自体皮移植治疗大面积胫骨外露

    目的 探讨经骨表面钻孔及后期自体皮移植治疗大面积胫骨外露的方法.方法 34例因各种原因使胫骨表面皮肤及软组织大面积缺损致胫骨大面积外露的患者,彻底清创后,在胫骨表面钻孔,肉芽组织覆盖外露骨面后行肉芽创面清创植自体皮术.结果 34例患者均治愈,住院时间为2~5个月,平均住院时间3个月.结论 在胫骨表面钻孔,后期植自体皮可治愈大面积胫骨外露.

    作者:陈剑平;毛远桂;刘德伍;林尊文;蓝蔚;刘文通 刊期: 2009年第11期

  • 经鼻孔蝶窦入路显微切除垂体腺瘤的手术分析

    目的 探讨经鼻孔蝶窦入路显微手术切除垂体腺瘤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于2006年1月~2008年12月收住的、经鼻孔蝶窦人路切除术治疗的46例垂体腺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经过鼻孔蝶窦人路显微手术切除垂体腺瘤,患者视力、视野及内分泌功能等症状术后均有改善.结论 经鼻孔蝶窦人路显微手术切除垂体腺瘤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值得推广.

    作者:陈兆哲;陈昕 刊期: 2009年第11期

  • 结节病1例报告

    结节病(sarcoiclosis)是一种多系统器官受累的肉芽肿性疾病,其特征为病变部位T细胞和单核巨噬细胞积聚、活化和非干酪性类上皮肉芽肿代替正常组织结构;常侵犯肺、双侧肺门淋巴结,也可以侵犯几乎全身每个器官;部分病例呈自限性,大多预后良好.

    作者:蓝芬 刊期: 2009年第11期

  • 颅内动脉瘤破裂早期手术护理

    颅内动脉瘤是一种常见的脑血管疾病,动脉瘤破裂出血是该类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因此凡发生破裂的颅内动脉瘤,应尽快行手术治疗.

    作者:谢素云 刊期: 2009年第11期

  • 低蛋白血症对抗结核药物肝损害的影响

    目的 探讨低蛋白血症对抗结核药物性肝损害的影响.方法 对2004年7月~2009年8月我院合并低蛋白血症的212例初治肺结核患者,采用标准规化抗结核药物治疗方案,观察药物性肝损害情况.并以同期治疗的非低蛋白血症的仞治肺结核患者1138例为对照.结果 合并低蛋白血症初治肺结核患者,在治疗第1个月出现药物性肝损害较对照组高.结论 在肺结核并低蛋白血症的患者治疗过程中,较容易出现药物性肝损害.因此在临床治疗上,应注意监测其肝功能变化以及注意改善其营养状态,减少药物性肝损害发生.

    作者:俞怀远 刊期: 2009年第11期

  • 364例烧伤早期修复与康复一体化治疗报告

    目的 用整形外科手术方法早期修复功能及特殊部位深度烧伤,使早期修复与后期康复一次完成.方法 包括大面积烧伤早期切削痂自体异种皮混合移植防止瘢痕增生挛缩,皮肤软组织扩张术早期修复,大张中厚、全厚自体皮功能部位移值以及各种皮瓣肌皮瓣移植术.结果 364例严重烧伤,尤其是功能及特殊部位烧伤早期切削痂整形外科手术修复均获得理想效果.结论 严重烧伤、功能及特殊部位烧伤,早期修复方式方法与后期康复效果影响密切.

    作者:杨晋杰 刊期: 2009年第11期

  • 雷公藤多甙和维生素E联合潘生丁治疗慢性肾炎的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雷公藤多甙片和维生素E胶丸联合潘生丁片治疗慢性肾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慢性肾炎随机分为2组,2组均给潘生丁75mg/d口服及对症等常规基础治疗,治疗组加用雷公藤多甙60mg/d和维生素E0.3g/d口服.结果 2组均治疗12周后,治疗组尿蛋白明显减少,与治疗前比较差异高度显著(P<0.01),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显著(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治疗组85.71%,对照组57.14%,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雷公藤多甙和维生素E联合潘生丁治疗慢性肾炎疗效较好,不良反应较少.

    作者:黎伟;唐爱国;李爱华 刊期: 2009年第11期

  • 胞二磷胆碱联合灯盏花素治疗脑梗死的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 比较胞二磷胆碱注射液联合灯盏花素与单纯灯盏花素注射液治疗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0例入院治疗的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0例,用胞二磷胆碱0.75g联合灯盏花素75mg静脉点滴给药,对照组用灯盏花素75mg静滴.两组均为15d一疗程,同时配以常规治疗(控制血压,降颅压及对症支持治疗的辅助用药).结果 治疗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0%和66.7%,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胞二磷胆碱联合灯盏花素治疗脑梗死优于单纯灯盏花素.

    作者:李丽华 刊期: 2009年第11期

  • 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术后妊娠合并卵巢蒂扭转1例

    卵巢肿瘤蒂扭转是临床妇科常见急腹症之一,约占卵巢肿瘤的10%,扭转发生在孕期较非孕期增加5~8倍[1].它以急性下腹部疼痛为突出的临床症状,如不及时处理,扭转严重者,可危及患者生命.因此,早期诊断至关重要,是决定治疗及预后的关键.

    作者:何锦霞;赵琰 刊期: 2009年第11期

  • 恶性肿瘤化疗后应用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的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临床肿瘤患者化疗后不同时期应用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hG-CSF)的疗效.方法 选择上一周期化疗后中性粒细胞数(ANC)降至1.5×109/L以下的肿瘤患者共50例,分为A组与B组,分别在下一周期化疗结束48h后和中性粒细胞计数(ANC)<1.5×109/L时使用rhG-CSF,连续2d ANC>2.0×109/L停药,观察ANC变化情况及感染的发生率.结果 A组ANC持续<1.5×109/L的天数,ANC恢复至≥2.0×109/L所需的天数均小于B组(P<0.01),ANC低值高于B组(P<0.05),用药天数较B组少(P<0.05),感染的发生率低于B组(P<0.05).结论 对恶性肿瘤患者化疗后可能发生粒细胞减少倾向的患者建议化疗结束48h后立即使用rhG-CSF.

    作者:周建伟;孔繁兴;易旻庐 刊期: 2009年第11期

  • 超声误诊肌肉结核1例

    1 病例报告患者,女,56岁,因发现双小腿多个包块5个月余而来我院就诊.查体:神清,一般情况好,心肺无异常,腹平软,肝脾未见异常,全身浅表淋巴结未触及.

    作者:刘霞;肖金燕 刊期: 2009年第11期

  • 毕Ⅱ式胃切除术后胆总管结石的治疗体会

    目的 探讨胆总管十二指肠残端吻合术对毕Ⅱ式胃切除术后胆总管结石的治疗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5例毕Ⅱ式胃切除术后因胆总管结石行胆总管十二指肠残端吻合术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5例患者手术效果满意,无明显手术并发症.结论 胆总管十二指肠残端吻合术不失为毕Ⅱ式胃切除术后胆总管结石患者较为理想的术式.

    作者:谢晓峰;戴金军;余明;郑耀权 刊期: 2009年第11期

  • 58例糖尿病烧伤创面的修复

    目的 观察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rhEGF)和胰岛素(RI)局部应用治疗糖尿病烧伤创面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采用随机自身对照法,选择同体、同深度、相近或对称部位烧伤创面,在正规治疗的基础上,局部应用rhEGF、RI和1%磺胺嘧啶银霜(治疗组)或生理盐水和1%磺胺嘧啶银霜(对照组),以创面愈合为指标,判断创面愈合时间,并观察创面动态愈合率及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组创面愈合时间及动态愈合率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未见不良反应.结论 rhEGF和RI能够有效地促进浅Ⅱ度、深Ⅱ度、Ⅲ度创面的愈合,未发现药物不良反应.

    作者:潘拥军;宗艳霞;柏士平;张守忠;杨华 刊期: 2009年第11期

  • 艾滋病合并肺部感染15例分析

    目的 提高对艾滋病合并肺部感染的临床认识.方法 对2004年2月~2008年10月我院收治的15例AIDS合并肺部感染患者的临床表现,影像学等特点进行分析.结果 临床症状主要有发热,胸闷;典型的胸部影像学表现为双侧肺野毛玻璃样,网格样间质性改变.结论 对于有主要的临床表现及典型的胸部影像学改变,应常规行血清抗艾滋病病毒抗体(HIV)检查,以便尽早明确诊断.

    作者:余晶晶;张伟 刊期: 2009年第11期

  • 烧伤并中重度吸入性损伤诊治分析

    目的 总结烧伤并中重度吸入性损伤的救治经验.方法 对1978年12月~2008年12月我院收治的37例烧伤并重度吸人性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同顾性分析.结果 烧伤合并中重度吸人性损伤的死亡率较高(43.2%).结论 预防性气管切开可提高教治成功率,中重度吸人性损伤仍是临床救治难点.

    作者:罗文亮;吴自忠;马玲妹;张学宏 刊期: 2009年第11期

  • 江西省血站与临床输血网络信息共享的探讨

    将江西省卫生主管部门、血站和医疗单位通过网络建设进行联接,对区域内的血液进行现代化管理,以采供用血安全、质量管理分析和医疗卫生信息资源开发利用为核心,以数字化、网络化卫生信息平台建设为主体,建立覆盖采、供、用血全过程的血液信息管理系统,为保证我省临床用血和血液安全奠定基础.

    作者:余薇;黄智君;熊林 刊期: 2009年第11期

江西医药杂志

江西医药杂志

主管:江西省卫生厅

主办:江西省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