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志芳;陈艰
败血症无特异的临床表现,轻者具有一般感染症状,重者可发生心、肺、肝、肾等脏器损害及感染性休克等,临床上病死率高,因此,早诊断、早治疗是降低本病死亡率的关键.血培养目前仍然是感染确诊的重要依据,但其阳性率的高低及药敏试验的准确性对临床治疗有很大影响.
作者:陈慧君;陈贤君;张颖;郭玲娇 刊期: 2008年第06期
目的 比较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MPCNL)与经尿道输尿管镜碎石术URL)治疗输尿管上段嵌顿结石的疗效.方法 68例单侧输尿管上段嵌顿结石的患者,34例采用URL治疗(URL组),34例采用PCNL治疗(PCNL组),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结石清除率.结果 MPCNL组术后3d结石清除率为91.2%(31/34),术后1个月结石清除率为100%(34/34):URL组术后3d结石清除率为61.8%(21/34),术后1个月结石清除率为82.4%(28/34).URL组的结石清除率明显低于MPCNL组(P<0.05).结论 MPCNL治疗输尿管上段嵌顿结石有很高的结石清除率;URL治疗效果稍差;MPCNL可作为输尿管上段嵌顿结石的首选治疗方法.
作者:陈辉;韩子华;孙方浒 刊期: 2008年第06期
目的 观察干扰素配合微波及单纯干扰素、单纯微波治疗重度宫颈糜烂的疗效.方法 将295例重度宫颈糜烂患者随机分成3组,A组单纯微波灼烧糜烂面治疗99例;B组单纯干扰素栓阴道上药治疗98例,隔日1次,15d为1疗程,连用3个疗程,月经期停用;C组干扰素配合微波治疗98例,除用微波治疗外给与干扰素栓1粒阴道上药,隔日1次,15d为1个疗程.结果 C组治愈率与A组、8组治愈率统计学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A组、C组总有效率统计学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与B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C组与A组相比副反应明显减少P<0.05;3组中均以单纯型疗效佳,乳突型疗效差;单纯型3组疗效统计学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颗粒型C组、A组总有效率无显著差异(P>0.05),与B组相比总有效率有显著差异(P<0.05);乳突型C组、A组总有效率无显著差异(P>0.05),但治愈率与显效率有显著差异(P<0.05)C组与8组相比总有效率、治愈率、显效率均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 干扰素配合微波治疗重度宫颈糜烂,治愈率显著提高,尤其对难治的乳突型,且副作用较单纯微波治疗显著降低,是目前治疗重度宫颈糜烂的理想方法.
作者:戴金娣 刊期: 2008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应用弹性绷带填塞止血救治严重肝损伤腔内大出血临床效果.方法 对本院近10年来收治的25例严重肝损伤手术中止血困难的患者,应用弹性绷带进行填塞止血的临床资料进行总结分析.结果 全部病例止血成功.结论 对于术中止血困难的严重肝损伤患者行弹性绷带填塞止血是一种积极有效的救治方法.
作者:王朝荣;项爱青;朱柳娇;胡培阳;王轶宁 刊期: 2008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循环水变温毯在手术中保温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择期行全身麻醉的直肠癌手术病人60例,随机分为保温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保温组术中使用循环水变温毯保温措施;对照组按常规进行手术,不进行保温处理.术中分别观察两组拔管时间和清醒时间及麻醉苏醒期寒颤发生情况,同时持续监测并比较两组食管温度的变化.结果 保温组和对照组患者拔管时间分别为(21±6)min和(28±5)min,清醒时间分别为925±13)min和(32±15)min,两组比较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差异(P<0.05).两组患者体温在入室时、手术开始时无统计学差异(P>0.05),手术开始后各时点及手术结束时,保温组和对照组各自相对时点比较有统计学差(P<0.05).对照组入室时体温为(36.5±0.3)℃,手术结束时体温为(35.5±0.4)℃,两组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而保温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保温组患者的寒战有3例,而对照组患者的寒颤有18例,两组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1).结论 术中使用循环水变温毯保温措施可以对手术患者起到很好的保温作用,预防术中低体温的发生,减少并发症及平稳渡过围手术期.
作者:黄婵娟;缪霜霜;倪剑武;陈超萍;麻仲敏;徐雯莉 刊期: 2008年第06期
目的 评价中期妊娠胎盘前置状态利凡诺尔引产前行子宫动脉栓塞术的疗效.方法 采用Seldinger技术对9例中期妊娠前置胎盘状态患者进行超选择性双侧子宫动脉栓塞术.同时应用利凡诺尔终止妊娠,引产后24h应用低分子右旋糖酐、复方丹参促进子宫侧支循环建立.结果 8例孕妇于利凡诺尔引产后3.5~49h(中位时间27h)娩出胎儿及附属物,1例引产失败.7例引产平均出血100ml.1例引产后大出血.引产后平均41d恢复月经.7例经量减少,1例于术后5个月妊娠,孕19周时自然流产.结论 子宫动脉栓塞术预防中期妊娠胎盘前置状态引产出血疗效可靠.
作者:王依满 刊期: 2008年第06期
目的 观察异维A酸胶丸联合丹参酮胶囊治疗结节囊肿性痤疮的疗效.方法 将患者随机分为异维A酸组(A组)、丹参酮组(B组)和联合治疗组(C组).A组口服异维A酸胶丸10mg,2次/d; B组121服丹参酮胶囊4粒,3次/d; C组口服异维A酸胶丸10mg,2次/d和丹参酮胶囊4粒,3次/d.连续观察8周.结果 A、B、C组的痊愈率分别为53.75%,43.75%和77.50%,有效率分别为76.30%,67.50%和90.00%(P<0.05).结论 异维A酸胶丸联合丹参酮胶囊治疗结节囊肿性痤疮能增强疗效、缩短起效时间和疗程,提高治愈率,减少复发和不良反应
作者:肖桂林 刊期: 2008年第06期
<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出台,我院自2003年10月已将护理记录纳入住院患者病历中.护理记录是护士是根据医嘱和病情对患者在住院期间护理过程中的客观记录.护理记录不仅具有法律依据的的作用,还具有提高护理水平和具有护理研究、积累教学资源的作用.
作者:钟汝梅 刊期: 2008年第06期
神经胶质瘤是男性常见的颅内原发性肿瘤,占全部脑肿瘤的60%以上,其中恶性程度高的多形性恶性胶质瘤(glioblastoma multiforme, GBM)具有很强的抗拒放化疗能力,患者平均生存期非常短[1].近年,随着现代分子生物技术的发展,对脑肿瘤的研究也逐步深入并取得长足进步,但其发生发展的确切机制依然未知,尚待进一步阐明.
作者:胡福军;凌志强 刊期: 2008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子宫内膜异位症MRI表现,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 22例子宫内膜异位症行MRI扫描.结果 病灶呈出血性囊肿表现,呈圆形或类圆形,多发,双侧,多个病灶常相互聚拢,T1加权像呈脂肪样高信号,T2加权像呈液性高信号,囊壁环形征,周围粘连征是其常见典型表现.结论 综合分析MRI表现并结合临床表现、病史,大部分能作出子宫内膜异位症诊断,是理想的影像检查工具.
作者:姚建飞 刊期: 2008年第06期
目的 介绍一种在螺旋CT上测量经皮椎板关节突螺钉长度和方向的方法,为该螺钉的微创置人提供影像学指导.方法 随机选取腰骶椎64排CT扫描数据30例.对扫描数据行三维重建,在重建的图形上确定螺钉的进钉点和出钉点.建立螺钉空间走行立体图形,利用几何知识测量、计算得到椎板关节突螺钉钉道的长度、外侧倾斜角(与矢状面的夹角)和尾侧角(与横断面的夹角).结果 在重建图形上根据拟定的椎板关节突螺钉进、出点可以构建理想的螺钉空间走行立体图形,并能准确计算出钉的长度和方向.从L1/2到Lc5/S1:椎板螺钉钉道逐渐增长,为43.2±2.0~53.7±2.6mm;钉道的内倾角逐渐增大,为40.7±1.40~44.7±1.90;尾侧角逐渐减小,为27.5±1.60~23.0±2.20.结论 在螺旋CT三维重建上能准确计算出手术时所需椎板关节突螺钉的长度,可以精确地拟定术中螺钉的方向,从而为术前椎板关节突螺钉的选择和术中进钉方向的确定提供影像学依据.
作者:郭海波;兰小勇;周初松;敖俊;薛忠林;刘军 刊期: 2008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角膜穿孔伤合并外伤性白内障患者,人工晶体植入术手术时机及效果.方法 对46例(46眼)角膜穿孔伤合并外伤性白内障患者根据病情分期行角膜修补术、白内障囊外摘除术、人工晶体植入术.第一种术式10眼,采用一期修补角膜,二期行白内障囊外摘除术+人工晶体植入术;第二种术式24眼一期采用角膜修补术+白内障囊外摘除术,二期行人工晶体植入术;第三种术式12眼一期行角膜修补术+白内障囊外摘除术+人工晶体植入联合手术.结果 术后随访3~6个月,视力>1.0者4例,占8.69%,0.5~0.9者24例占52.17%,0.1~0.4者13例占28.2%,<0.1以下者5例,占10.87%.结论 角膜穿孔伤合并外伤性白内障患者,白内障囊外摘除术及人工晶体植入术手术时机及术式选择非常重要.
作者:王家祥;梁纳;朱月莹;袁钊华;胡贵球 刊期: 2008年第06期
1 病例介绍患者,女,55岁.因右侧肢体活动障碍,心功能一级,平卧位1个月.于2007年3月19日到我院接受康复治疗,10月13日出院.
作者:李艳芳;徐全英 刊期: 2008年第06期
1990年Spencer[1]等在颈内动脉剥脱术中发现在血流中通过的血小板或血栓碎片等固体颗粒能被经颅多普勒超声(TCD)检测到,表现为短暂出现在血流频谱中单方的高强度信号-微栓子信号(MES).
作者:周利胜;吴晓牧 刊期: 2008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支气管肺泡灌洗结合病灶局部注药在治疗重型颅脑损伤并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疗效.方法 对比常规治疗与常规治疗加纤维支气管镜支气管肺泡灌洗结合病灶局部注药在治疗重型颅脑损伤并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临床疗效.结果 BAL治疗组比常规对照组获得更多的细菌学依据.两者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7d和10d时肺部炎性病变吸收≥2/3者,BAL组为28.9%和73.7%,对照组为7.5%和30%,两组数据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10d疗效评价,BAL治疗有效率89.5%,对照组治疗有效率75%.两者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重型颅脑损伤合并呼吸机相关性肺炎,通过纤支镜经Swivel adapter Y型接头套管进行肺泡灌洗结合病灶局部注药的方法,可较安全、方便、快捷、有效地控制肺部感染,改善氧合,降低血中二氧化碳浓度,减轻脑水肿,降低颅内压,促进脑损害康复,减少重型颅脑损伤病死率的效果.
作者:金烈洲;茅尧生;王晓梅;吕铁 刊期: 2008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米氮平(商品名:瑞美隆)治疗老年脑卒中后抑郁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收集我院老年病房脑卒中后抑郁患者77例,随机分为米氮平组和阿米替林组治疗6周,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抑郁自评量表(SDS)和副反应量表(IESS)于治疗前和治疗后1、2、4、6周末分别评定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 两组治疗后各周HAMD、SDS评分均较治疗前下降(P均<0.05),其中治疗后1周末米氮平组评分下降较阿米替林组更明显,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但治疗老年脑卒中后抑郁2、4、6周末,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米氮平组不良反应较阿米替林组少而轻.结论 米氮平治疗老年脑卒中后抑郁疗效与阿米替林相当,但起效快,安全性高,不良反应轻微.
作者:郑成应;朱文波 刊期: 2008年第06期
目的 评价细胞保护剂氨磷汀在淋巴瘤患者化疗中对机体的保护作用.方法 采用随机、开放、对照的原则,选择25例淋巴瘤患者,化疗60例次,分两组,观察组化疗前应用氨磷汀,对照组不用,比较两组间化疗后血细胞及肝肾功能的变化情况.结果 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化疗后血液毒性和肝损明显减轻,统计学处理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氨磷汀对淋巴瘤化疗患者的机体功能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尤其对骨髓造血细胞有较好的保护作用.
作者:潘胜美;薛宏怡;王信娟;郭勇;邱雷;杨序春 刊期: 2008年第06期
目的 总结我院2006年全年门诊处方的使用情况的调查,针对性地探讨合理用药的国际指标干预的影响.方法 抽查2006年全年门诊处方,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我院门诊处方平均品种数2006年全年呈稍有下降趋势,平均药费也有一定降低.注射剂的使用比例在2006年第一季度高达39.22%,到2006年第四季度为30.95%.抗生素使用率从32.5%降到21.63%.国家基本药物用药在2006年第一季度占45.74%,第四季度为54.92%,通用名的使用率48.45%升到51.58%.结论 书写通用名的不合格处方还需加强改进.注射剂使用率和抗生素使用率合理,说明我院抗生素使用的干预措施行之有效.
作者:胡莉荣 刊期: 2008年第06期
据文献报道,输注化疗药物静脉炎发生率可达57.6%[1].发生化疗后静脉炎不仅增添肿瘤患者的痛苦,影响以后多个疗程的化疗,也增添了患者的经济负担.如何有效预防化疗后静脉炎,降低其发生率及减轻其严重程度,是肿瘤护理实践值得探讨的课题.
作者:肖超兰 刊期: 2008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血浆TPS水平的测定(肝素钠抗凝)在肺部肿瘤外科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分别于手术当天和术后第14d,采用ELISA法测定63例肺部肿瘤患者血浆TPS水平.结果 肺部良性肿瘤组,手术前后血浆,TPS水平相比较,差别无显著意义(P>0.05);肺癌彻底切除肿瘤组术后血浆TPS水平显著降低(P<0.01);肺癌Ⅲ期血浆TPS水平相对I~Ⅱ期较高,发生淋巴结转移(N1、N2)的患者其血浆TPS水平相对无淋巴结转移的患者较高,但差异均无显著意义(P>0.05);肺癌剖胸探查及姑息切除组术前血浆TPS的值明显高于彻底切除肿瘤组(P<0.05),术后TPS水平变化相对不明显.结论 测肺癌患者血浆TPS有助于判断手术效果.
作者:熊国江;熊汉鹏;陈光媛;凌东进;熊国亮 刊期: 2008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