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洗必泰浸泡疗法治疗头皮烧伤

曾彪;张惠玲

关键词:洗必泰, 浸泡, 头皮烧伤
摘要:目的 探讨头皮烧伤的治疗方法.方法 应用洗必泰浸泡疗法,1次/d,拭干后给予SD-Ag霜外敷,创面暴露.结果 创面洁净度高,愈合时间缩短,浅Ⅱ°5~7d,深Ⅱ°10~18d,Ⅲ°20~30d.结论 洗必泰浸泡疗法是治疗头皮烧伤的较佳方案.
江西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新农合乡镇卫生院小儿全凭静脉麻醉行短小手术临床方案的探讨

    目的 探讨实施新农合的乡镇卫生院采用小儿全凭静脉麻醉按照既定的临床方案行短小手术的应用效果.方法 需行短小手术的患儿共21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n=127)和对照组(n=85).分别观察两组患儿嗣术期心率(HR)、呼吸(RR)、血氧饱和度(SPO2)、不同年龄段的麻醉效果、术中术后并发症及术后苏醒时间、留室时间.结果 两组患儿围术期的各时段HR、RR、SPO2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均>0.05);两组患儿术中术后均未发生严重并发症:治疗组比对照组术中追加的麻醉药量少、苏醒快、留室短(P均<0.05).结论 采用氯胺酮一异丙酚为主、芬太尼一地塞米松一纳洛酮为辅的小儿全凭静脉麻醉方案安全有效易操作,可充分发挥乡镇医疗资源,帮扶带教乡村医护人员,更好地服务新农村.

    作者:李跃兵;尧建辉;周江华;袁勇辉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脊髓损伤的药物治疗

    脊髓损伤重者可致残甚至丧失生命.给家庭和社会带来了沉重的负担.对脊髓损伤行减压治疗、局部冷疗来高压氧治疗等虽均有一定的治疗效果,但减压治疗及局部冷疗需要早期完成,伤员可因运输等种种条件的限制不能在24h内早期得到手术治疗,同样高压氧治疗也需要高压氧舱设备.

    作者:郭春钰;徐聪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上睑皮肤松弛矫正

    目的 探讨上睑皮肤松弛矫正的不同术式的适应症.方法 根据上睑松弛不同的眼睑条件.分别采用上睑皮肤切除并重睑成形术、眉弓下缘皮肤弧形切除术、切眉术及眉弓上缘皮肤弧形切除术矫正上睑松弛.结果 各手术组患者术后重睑外形均良好.结论 施行上睑松弛矫正术时,需针对不同的上睑条件采取适宜的手术方式,才能达到矫正的佳效果.

    作者:周佳;陶佩玉;宋华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正常BMI中腹型肥胖患者胰岛素原水平与胰岛素抵抗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和正常糖代谢者中正常BMI腹型肥胖患者胰岛素原水平及其与胰岛素抵抗关系.方法 对体重指数(BMI)<24kg/m2的130例2型糖尿病和正常糖代谢组分为腹型肥胖及非腹型肥胖两个亚组,测定空腹血糖、胰岛素、胰岛素原和C肽.结果 (1)亚组间:在T2DM组中,腹型肥胖组胰岛素原及HOMA-IR值显著高于非腹型肥胖组.经协方差校正BMI后.HOMA-IR值仍存在显著差异.(2)T2DM组与NGT组间:A组C肽、胰岛素原和HOMA-IR值均显著高于C组:B组C肽和HOMA-IR值均显著高于D组.(3)相关性分析:腰围与胰岛素、胰岛素原和HOMA-IR值均呈正相关.胰岛素原与HOMA-IR值呈正相关.结论 (1)即使在正常BMI中,2型糖尿病中腹型肥胖患者表现出更显著的胰岛素抵抗.(2)胰岛素原可能是一个胰岛素抵抗的指标.

    作者:曾竹青;刘精东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脊柱结核外科术式选择

    目的 总结脊柱结核各术式的优缺点和适应症.方法 2001年1月~2007年12月共手术治疗胸、腰、骶椎脊柱结核104例,98例获有效随访.根据不同的术式分组:A组(21例)采用单纯病灶清除术;B组(16例)采用病灶清除并植骨融合+前路内固定术;C组(49例)采用一期前路病灶清除、后路植骨融合并内同定术;D组(12例)采用单纯后路植骨融合并内固定术.结果 所有患者切口均一期愈合,无慢性窦道形成.除6例失访外,其余98例均获得0.6~7年随访,平均3.6年.75例有后凸畸彤者,后凸畸形平均矫正18.3°.随访期内丢失3~5°.除A组2例2二次手术治愈,其余患者均一次治愈.45例有神经损害的患者术后均获得明显改善.组间两两比较x2检验,A/D组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B/C组(P<0.05).结论 在有效抗结核化疗基础上.脊柱稳定性在脊柱结核治疗中具有较大意义.单纯后路椎弓根钉内固定和后外侧脊柱融合术可有效稳定脊柱,治疗神经损害较轻的脊柱结核,具有手术创伤小,技术较易开展的优点.

    作者:陈华龙;张小明;丁水红;廖琦;陈云生;过慧敏;陈路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喉罩通气下七氟醚全凭吸入麻醉在小儿浅表手术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喉罩通气下七氟醚全凭吸入麻醉在小儿浅表手术中应用的可行性和效果.方法 选择60例8月~9岁择期手术的住院患儿.面罩七氟醚吸入麻醉快诱导后置入喉罩,并以七氟醚吸入维持麻醉.记录麻醉诱导前(T1)、诱导后(T2)、喉罩置入时(T3)、手术开始时(T4)和喉罩拔除时(T5)各时点患儿BP、HR的变化,记录睁眼时间和完全清醒的时间.结果 60例息儿喉罩均成功置人,麻醉过程总体平稳,无见麻醉相关并发症.患儿平均睁眼时间为10.5±3.6min.完全清醒时间为15.0±3.8min.结论 喉罩通气下七氟醚全凭吸人麻醉在小儿浅表手术中应用是安全有效的.

    作者:高特生;张树保;沈跃;朱渡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腹腔镜卵巢囊肿切除护理体会

    卵巢囊肿是妇科常见疾病,传统手术治疗后会在下腹部留下较为明显的疤痕,成为患者的心理顾虑.

    作者:宋亦平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应用DR后处理软件对86例肺内结节病灶进行分析

    目的 探讨DR后处理软件在发现和诊断肺内结节病灶方面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对86例肺内结节病灶患者胸片进行分析.在计算机上对图像进行一系列后处理后.由3位高年资放射诊断医师对处理前后的DR图像的病灶显示能力、病灶定性能力进行分析及评价.结果 DR后处理图像能清楚显示结节病灶,病灶的定性能力明显优于处理前图像.结论 应用胸部DR后处理软件进行分析,能提高肺内结节病灶及其定性征象的显示,有助于提高诊断.

    作者:黄华福;刘由军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大肠癌微转移肿瘤标记物检测的应用

    大肠癌是人类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目前对大肠癌局部原发肿瘤主要采取手术治疗,但根治术后的患者有30~50%在5年内出现转移和复发.转移和复发是导致大肠癌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而这些患者在手术前后的常规检查(包括手术探查、B超、CT、病理切片等)并未发现转移,因此,微转移灶是客观存在的.

    作者:熊兴华;祝金泉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龙虎山风景区甲肝疫情流行病学分析

    目的 探讨龙虎山风景区甲肝流行原因.方法 对该地区甲肝流行进行流行病学调查.结果 该次流行主要原因是传染源没有得到有效隔离导致密切接触传播和水传播所致.结论 农村地区甲肝疫情控制要加强农改水建设、传染源隔离和疫苗接种.

    作者:吴莉华;付俊杰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平衡电针结合中药熏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平衡电针结合中药熏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143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72例,对照组71例,治疗组采用平衡电针结合中药熏蒸方法,对照组只使用普通推拿手法治疗.两组均连续治疗20次后评定疗效.结果 治疗组和对照组有效率分别为94.52%和83.3%,治愈显效分别为67.12%、41.6%.两者相比前者差异有显著性(P<0.05),后者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结论 平衡电针结合中药熏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较好.

    作者:杨绍武;雷教育;朱裔成;任镇民;龙玲;毛亚南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颅脑肿瘤的印片细胞学进展

    在神经外科领域中.立体定向活检诊断技术具有定位准确、损伤小的优点,特别是在CT、MRI的引导下更安全可靠.

    作者:赵浪平;傅新文;邹安琪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人股骨颈骨折的观察

    目的 观察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我院收治新鲜股骨颈骨折的老年患者120例随机分为内固定组58例和全髋关节置换组62例.分别给予内固定治疗和全髋关节置换治疗,随访比较两组的并发症和髋关节功能.结果 2例因死亡而失访.内固定组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组的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26.32%,19.67%,且全髋关节置换组患者髋关节功能的保留程度方面优于内固定组.结论 全髋关节跫换是治疗老年人股骨颈骨折的一种有效的、理想的方法.

    作者:王磊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股骨髁钢板内固定治疗股骨远端C型骨折(附19例报告)

    目的 探讨解剖型股骨髁钢板内同定结合CPM治疗股骨远端C型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解剖型股骨髁钢板内固定治疗股骨远端C型骨折19例.术后早期使用CPM锻炼膝关节.结果 19例患者经9个月至3年的随访,平均1.5年,骨折全部愈合,膝关节功能恢复良好.按Kolmer标准:优5例,良12例,可2例,优良率89.5%.结论 解剖型股骨髁钢板在治疗股骨远端C型骨折中有其独特的优越性,其外形与股骨髁相一致,固定坚强,术后早期行CPM锻炼,膝关节功能恢复好,并发症少,是临床治疗股骨远端C型骨折较理想的选择.

    作者:程仁发;徐可江;李晓军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彩色多普勒超声在下肢深静脉疾病诊断中的应用

    目的 评价彩色多普勒超声在下肢深静脉疾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利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患者深静脉的走行、管壁内膜、管腔内有无异常回声、血流充盈情况、瓣膜功能等进行检测.结果 在本组82例检查者中,正常者39例,原发性下肢深静脉瓣功能不全者28例.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15例.上述患者经手术或药物治疗后.病情均有明显好转.结论 彩色多普勒超声可以比较准确地检测下肢深静脉疾病.并适用于治疗效果的随访.

    作者:邓萍;温晓明;晏彩红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脑地形图对分裂样精神病症状的观察分析

    目的 探讨精神分裂症患者阴、阳症状与额叶、颞叶之间的联系.方法 多功能脑电图仪对26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检查的资料.结果 患者组与正常对照组差异显著.结论 患者阴性症状与大脑右额叶损害有关,阳性症状与颞叶的高代谢状态关系密切.

    作者:罗连英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Elispot检测抗原特异性IFN-γ反应在肺外结核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 评价酶联免疫斑点(Elispot)检测外周血中结核分枝杆菌性抗原特异性γ干扰素(IFN-γ)水平在肺外结核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利用Elispot技术分别对24例肺外结核患者(肺外结核组)和97健康对照(对照组)外周血中产生结核菌抗原特异性IFN-γ的水平进行定量检测.对其中20例肺外结核病人和20例健康者同时采用澳大利亚CELLESTIS公司生产的全血干扰素试剂(OFT-G)进行IFN-γ分泌水平的平行检测.结果 肺外结核组中IFN-γ水平和应答的阳性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Elispot、QFT-G检测肺外结核组和健康者的反应阳性率分别是:76.1%、84.2%,健康者中分别为10%、20%;两种方法检测结果没有统计学差异(X2=1.1250,p>0.05).结论 Elispot试剂的检测结果与QFT-G基本一致,可用于肺外结核的辅助诊断.

    作者:李炜;杨倩婷;黄华;周伯平;陈心春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胎儿宫内生长迟缓临床治疗观察

    目的 总结临床治疗胎儿宫内生长迟缓的经验.方法 应用组织细胞活化剂(ATP.CO-A,肌苷)、血管解痉剂(复方丹参注射剂)、复方氨基酸和葡萄糖注射液配伍治疗胎儿宫内生长迟缓,以宫高和胎头双顶径增长为观察指标.结果 治疗组有效率达93.8%.显著高于对照组(32%),新生儿体重治疗组为208±207g(P<0.001).结论 配伍治疗胎儿宫内生长迟缓可明显改善围产儿预后.

    作者:李根凤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重症急性胰腺炎早期治疗分析

    目的 探讨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早期治疗体会.方法 分析 1998~2006年8年中34例SAP的临床资料.结果 SAP早期的急性炎症反应期,手术只能加重对机体的打击,加重SAP全身炎症反应,增加手术死亡率.结论 SAP早期治疗应以非手术疗法为主,而手术时机的掌握更为重要.

    作者:唐典文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角膜Q值研究和应用进展

    角膜Q值(corneal Q value)作为描述角膜非球面性特征的参数,是用来反映人眼角膜形态的.

    作者:古学军;易敬林 刊期: 2008年第08期

江西医药杂志

江西医药杂志

主管:江西省卫生厅

主办:江西省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