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UG-PTBD技术在胆系疾病中的应用

江涛;罗慧军;陈梦宇;张惠媛;刘艳

关键词:超声引导经皮肝胆道置管引流术, 胆系疾病
摘要:目的 评价超声引导经皮肝胆道置管引流术(UG-PTBD)在胆系疾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8例胆道梗阻患者行UG-PTBD术.结果 8例行UG-PTBD术均一次置管引流成功,手术成功率100%.8例中,肝门部胆管阻塞2例,胆总管下段梗阻6例,均术后一周黄疸明显减退,血浆胆红素下降5g/L以下.结论 UG-PTBD能有效地降低胆管阻塞患者血浆胆红素,是阻塞性黄疸患者术前减轻黄疸与姑息治疗的有效方法.
江西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血浆置换治疗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临床观察(附5例报告)

    目的 探讨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TTP)的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00年10月-2008年4月血浆置换(PE)治疗TTP患者5例的临床资料.结果 1例死亡,4例好转出院.结论 TTP易误诊,治疗首选血浆置换.

    作者:杨静;李锐 刊期: 2008年第11期

  • 补肾活血法干预管性不孕生殖道感染所致免疫失衡的观察

    目的 研究输卵管介入再通术后补肾活血法对输卵管不孕生殖道感染所致免疫失衡的干预作用.方法 两组均于月经干净后3~7d内行输卵管介入术.并于下个月经周期常规行宫腔输卵管通液术1次,注入香丹注射液40ml.治疗组于月经周期第5d开始加服补肾活血剂.每天1剂,每月连服14剂.3个月为1个疗程,共观察4个疗程.结果 两组治疗后卵泡发育情况、子宫内膜厚度、排卵前期血清雌二醇(E2)值与本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P<0.01),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P<0.01).治疗组免疫抗体转阴率、妊娠率高于对照组,两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输卵管介入术后通过补肾活血法能明显改善输卵管阻塞性不孕患者生殖道感染所致免疫失衡状况,从而提高妊娠率.

    作者:王慧民;梁瑞宁;胡丽莎 刊期: 2008年第11期

  • 腹腔镜根治性膀胱切除术10例初步报告

    目的 总结腹腔镜根治性膀胱切除术的临床效果.方法 2007年6月~2008年10月,10例浸润性膀胱癌患者行腹腔镜根治性切除术,男9例,女1例,平均年龄为65.8岁;回肠新膀胱术9例,Bricker术1例.结果 手术全部成功,平均手术时间6.5h(5.5~11h),术中平均出血量210ml(150~400ml).术后3~4d恢复肠蠕动.1例出现术后尿漏,引流6d后停止.未出现感染、肠粘连和出血等并发症.平均随访4个月,未见肿瘤复发或转移.术后排尿基本正常.结论 腹腔镜根治性膀胱切除术创伤小,出血少,恢复快,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作者:傅斌;王共先;曹润福;陈卫民;孙庭;陈庆科;崔苏萍;冯亮;孙翔;习海波;刘通;匡仁锐;钟柯兆;谢平 刊期: 2008年第11期

  • 超声雾化辅佐治疗婴儿支气管肺炎的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在抗炎或抗病毒基础上,辅以超声雾化治疗婴儿支气管炎的疗效.方法 通过对我院300例支气管肺炎患儿分组进行不同治疗,不同时期疗效方面的观察.其中120例为常规治疗,即对照组,其6、10、14d治愈例数为52、44、24;180例为常规内科治疗辅助以雾化吸人疗法,其6、10、14d治愈例数为56、60、64.结果 常规内科治疗根据其住院天数的不同,治愈率分别为43%、37%、20%;常规治疗辅以雾化吸入疗法,其治愈率分别为31%、30%、36%.应用卡方检验,P<0.05,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超声雾化吸入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 常规内科治疗辅以超声雾化吸入有利于婴幼儿支气管肺炎痊愈,缩短病程,经济实用,深受家长的好评.

    作者:康瑞华 刊期: 2008年第11期

  • 乳腺癌组织中多药耐药基因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目的 探讨多药耐药基因蛋白P-糖蛋白(P-gP)、谷胱甘肽-S-转移酶-π(GST-π)及DNA拓扑异构酶Ⅱ(Topo Ⅱ)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I临床意义.方法 用免疫组化法检测78例原发乳腺癌组织中P-gp、GST-π及TopoⅡ的表达水平.结果 (1)78例乳腺癌组织中P-gp、GST-π和TopoⅡ表达率分别为28.2%、38.5%和52.8%.(2)P-gp和GST-π表达与年龄、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临床分期、组织学类型无显著差异(P>0.05),TopoⅡ表达与肿瘤大小、远处转移、临床分期、组织学类型无显著差异(P>0.05),但与年龄、淋巴结转移有显著差异(P<0.05).P-gp和GST-π的表达呈正相关(P<0.05),P-gp和TopoⅡ的表达呈明显负相关(P<0.05),GST-π和TopoⅡ呈明显负相关(P<0.05).结论 (1)部分乳腺癌患者体内原发存在耐药基因,对抗癌药物已产生耐药性.(2)乳腺癌化疗前检测耐药基因P-gp、GST-π与TopoⅡ,对肿瘤的化疗药物选择具有指导作用,对判断预后及研究耐药逆转提供参考价值.

    作者:周建伟;邓觐云 刊期: 2008年第11期

  • 阑尾切除术残端处理体会(附156例报告)

    目的 总结阑尾切除术中残端处理的经验.方法 2004~2006年我院行阑尾切除术156例,其中采用阑尾根部单纯结扎法118例(75.6%),根部结扎后埋入盲肠法24例(15.4%),根部单纯埋人盲肠法10例(6.4%),阑尾全切除法4例(2.6%).对上述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I期治愈148例(94.9%),8例出现并发症(5.1%),其中应用阑尾根部单纯结扎法术后出现粪瘘1例:阑尾根部单纯埋入法术后出现粪瘘2例,残端出血2例;阑尾根部结扎后埋人盲肠法术后出现粘连性肠梗阻1例,右下腹疼痛1例,粪瘘1例.以上均经保守治疗痊愈.结论 阑尾根部单纯结扎法能较有效地防止阑尾切除术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梁卫春;熊谟远 刊期: 2008年第11期

  • 产科护生带教方法的改进及效果分析

    产科作为一个特殊的专科,对产科护生的带教要求有所不同,不但要求护生掌握标准、熟练护理操作技术,还要求护生掌握专科护理技术.

    作者:谢成涛;吴清芬 刊期: 2008年第11期

  • 重症监护室院内感染临床分析

    目的 分析我院重症监护病房(ICU)院内感染情况,为防治ICU院内感染提供临床依据.方法 对我院ICU收治的住院时间大于2d的326例患者的病历资料进行回顾性总结分析.结果 326例患者中,发生院内感染87例(26.7%).其巾APACHEII≥20分的147例患者中发生院感76例(51.7%),APACHEII<20分的179例患者中发生院感11例(6.1%).院感发生在不同性别患者间无差异(P>0.05),而在不同年龄、病情危重度间差异有显著性(P<0.01).87例感染者中,47例为下呼吸道感染(占54%),其中呼吸机相关肺炎(VAP)33例,占肺部感染中70.2%,21例为胃肠道感染(24.1%),泌尿道14例(16.2),全身感染5例(5.7%).常见的病原菌依次为肺炎克雷伯杆菌(28.5%)、鲍曼不动杆菌(26.4%)、铜绿假单胞菌(18.3%)、真菌(12.5%)、嗜麦芽窄食单胞菌(6.2%)、肠杆菌(5.1%)、葡萄球菌(2.1%)、其他(0.9%).各病原菌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性均较严重.结论 ICU院内感染发生率较高,与年龄、病情危重度、ICU住院时间、机械通气时间等危险因素相关;尽早控制病情、缩短机械通气时间、严格无菌操作、合理应用抗生素是防止耐药菌产生、控制和降低院内感染的关健.

    作者:李福强;李晓斌;朱建辉;贺爱民;陈文萍 刊期: 2008年第11期

  • 微创中心静脉导管留置胸腔内注药治疗恶性胸腔积液的观察

    目的 探讨利用微创中心静脉导管留置胸腔内注入不同药物治疗恶性胸腔积液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选择由组织学和(或)细胞学诊断的恶性胸腔积液病人107例,随机分成顺铂+乌体林斯组、单用乌体林斯组、单用顺铂组3组,利用微创技术应用中心静脉导管留置胸腔给予胸腔注药.结果 (1)顺铂+乌体林斯组、单用乌体林斯组、单用顺铂组有效率分别为92.5%,85.7%,53.1%;而联合组及单用乌体林斯组的疗效均明显优于单用顺铂组(P<0.05);(2)顺铂+乌体林斯组与顺铂组各种毒副反应差别无显著性(P>0.05),乌体林斯组各种毒副反应均较顺铂+乌体林斯组和顺铂组少见,其中胸痛,胃肠道反应、白细胞下降的发生率差别极有显著性(p<0.01).结论 微创中心静脉导管留置胸腔内注入乌体林斯是种治疗恶性胸腔积液安全有效,且毒副反应少的方法.

    作者:淦鑫;李杰;况九龙;彭珊珊 刊期: 2008年第11期

  • 三磷酸腺苷治疗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

    目的 探讨三磷酸腺苷终止阵发性室卜件心动过速的有效剂量及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21例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患者,初始剂量5mg快速静脉推注,如无效逐渐递增至10mg,15mg,20mg.结果 20例复律,1例末复律,不良反应轻微,均为一过性.结论 三磷酸腺苷治疗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疗效好,安全性高.

    作者:季雪峰 刊期: 2008年第11期

  • 护理病历书写的三级质量管理

    护理病历反映了护理工作的内涵,是护理人员对病人病情观察和实施护理的原始文字记载,是护士应用护理程序为病人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与结果的具体体现及凭证,是重要的法律文书[1].

    作者:袁文娟 刊期: 2008年第11期

  • 超声观察临床治疗外科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研究

    目的 探讨应用二维及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下肢静脉血栓并观察抗凝、溶栓治疗后的临床转归.方法 应用二维及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76例拟诊为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测量其下肢深静脉管径、血栓大小范围,观察血流变化,检测静脉瓣功能并进行随访.结果 治疗后本组病例症状均缓解,彩色多普勒超声观察血栓状况均有改善.结论 本病一经确诊,应及时进行抗凝、溶栓治疗,早期诊断早期治疗能获得更好的疗效,彩色多普勒超声可作为诊断本病的首选.

    作者:饶文康;王洁萍;胡迎 刊期: 2008年第11期

  • 晚期胸食管瘘的外科治疗

    目的 探讨积极外科治疗在晚期胸食管瘘的作用.方法 回顾性分析12例行积极外科治疗晚期胸食管瘘患者的治疗经过,总结治疗经验.结果 11例手术患者痊愈;1例恢复经121进食,但有慢性脓胸.结论 积极的手术治疗能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

    作者:喻东亮;周琼;王一明;吴永兵 刊期: 2008年第11期

  • 颅骨钻孔引流治疗硬膜外血肿38例临床分析

    目的 评价颅骨钻孔引流术在硬膜外血肿的效果.方法 应用颅骨钻孔经引流管注入尿激酶溶解血肿方法选择性治疗硬膜外血肿38例.结果 对38例硬膜外血肿钻孔引流术治疗,除早期1例术后血肿增大,接受骨瓣开颅清除血肿术外,其余患者均一次治愈.结论 颅骨钻孔尿激酶冲洗引流治疗硬膜外血肿具有手术操作简便、创伤小、经济、疗妓佳等优点.

    作者:熊飞龙;肖小军;沈斌 刊期: 2008年第11期

  • 剖宫产术麻醉前后留置尿管的相关性研究

    留置导尿是剖宫产术前一项必要的护理措施,目的是排空膀胱尿液,避免术中器官误伤,有利于手术野的暴露,目前,国内对剖官产术留置尿管的时机和舒适度研究较多,而对剖宫产产妇因体内激素的作刚引起的生理变化,胎先露入盆压迫膀胱等影响置管成功的因素研究较少.我院2008年3~7月对200例择期剖官产术留置导尿产妇进行了对比研究,现报告如下.

    作者:罗月英;刘敏;钱华丽 刊期: 2008年第11期

  • 低浓度罗哌卡因复合芬太尼用于可行走硬膜外分娩镇痛的比较

    目的 观察低浓度罗哌卡因复合小剂量芬太尼施行可行走硬膜外分娩镇痛,比较其镇痛效果以及对母婴的影响.方法 选择自愿要求行分娩镇痛的初产妇80例作为镇痛组,随机分为A1、A2两组,罗哌卡因的浓度分别为0.075%、0.125%,均复合2μg/ml芬太尼,于宫口开至2~3cm时,L2-3硬膜外穿刺向头端置管,注1%利多卡因,5min后给负荷量8~10ml(A1、A2镇痛液),确定镇痛平面,疼痛明显减轻后接电子镇痛泵.持续输注药液6~8ml/h,单次按压量3ml,间隔时间15min,宫口开全停药.另选40例同等条件未行分娩镇痛的初产妇作为对照组(0组).结果 镇痛组用药10min疼痛明显减轻,15min VAS评分3分左右,均达到满意镇痛,两镇痛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1).两组镇痛对下肢运动无明显影响.对产程无明显影响.两镇痛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催产素使用两镇痛组高于对照组(P<0.05).3组新生儿Apgar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0.075%和0.125%岁哌卡因两种浓度复合2μg/ml芬太尼用于可行走硬膜外分娩镇痛均效果确切,对母胎无不良影响,不影响产程、产力,且能增加顺产率,降低剖宫产率.

    作者:赵贞春;黄伶仙 刊期: 2008年第11期

  • 头颈肩网膜在上胸部野放疗中应用的价值

    目的 探讨头颈肩网膜在固定上胸部野放疗中的价值,并比较常规用真空袋固定方式的优劣性.方法 将我院放疗科的20例上胸部野恶性肿瘤患者随机分为2组:常规使用真空袋固定组和使用头颈肩网膜同定组.摄取10×10cm大小前野和侧野定位参照图像和定位验证图像,测量相同解剖参考点到野边界之间的距离.结果 与常规使用真空袋固定组比较,使用头颈肩网膜固定组町明显减少上胸部野放疗中前后方向、头脚方向和三维摆位误差及≥5mm三维移位丛集率(P<0.05),但未减少左右方向的摆位误差(P>0.05).结论 头颈肩网膜固定上胸部患者放疗的摆位效果比常规使用的真空袋固定法得到了明显的提高,推荐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应惟良;曹舜翔;丁生苟 刊期: 2008年第11期

  • 术中输尿管镜钬激光治疗肝内胆管结石

    目的 探讨肝内胆管结石手术中应用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的方法、疗效及其安全性.方法 在肝内胆管结石传统开腹手术中使用输尿管镜联合钬激光将结石粉碎后注水冲出.结果 21例均完全清除结石,无胆道出血、胆漏等并发症.随访半年,腹部B超等检查,未发现结石残留、复发及胆道狭窄.结论 输尿管镜联合钬激光治疗肝内胆管结石,具有创伤小、恢复快、操作容易、碎石彻底、并发症少等优点.

    作者:匡萃文;郭胜华;刘荣华;赖华栋;冯宇 刊期: 2008年第11期

  • 腔内冲洗加玻璃酸钠注射联合物理疗法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

    目的 观察腔内冲洗加玻璃酸钠注射联合物理疗法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疗效.方法 150例患者分为3组,每组50例,A组采用关节腔内注射玻璃酸钠2ml,每周1次,4周为1疗程:B组在行关节腔冲洗后再配合关节腔内注射玻璃酸钠;C组在关节腔冲洗后行玻璃酸钠注射,再联合超声波、超短波等物理疗法.3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后1、3、6个月均行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结果 3组患者在治疗前评分差异无显著性;A、B两组评分在治疗后1、3个月呈上升表现,在6个月时呈下降表现,C组评分在治疗后1、3、6个月时均呈上升表现;治疗后的3个时间点,3组间比较,C组评分均为高,B组次之,A组差.结论 关节腔冲洗加玻璃酸钠注射联合物理疗法能明显缓解临床症状,提高关节功能,疗效优于一般常规治疗.

    作者:彭炳龙;林小小;颜志婷;文毅英;贾芝和 刊期: 2008年第11期

  • 脂肪肝患者血清脂联素与胰岛素抵抗的相关性分析

    目的 探讨脂肪肝患者血清脂联素与胰岛索抵抗的关系.方法 选择B超诊断为脂肪肝的患者132例与健康体检者157例,对体重指数(BMI)、腰臀比(WHR)、空腹血糖(FBG)、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同醇(HDL)、低密度脂蛋白胆同醇(LDL)、空腹胰岛素(FINS)及血清脂联索水平进行检测,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并进行对照分析.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脂肪肝组FBG、TC、LDL水平升高(P<0.05),BMI、WHR、TG、FINS水平及HOMA-IR明显升高(P<0.01),而血清脂联素水平明娃下降(P<0.01).应用Sperman等级相关分析研究显示脂联素与HDL呈正相关(r值为+0.36,P<0.05),与BMI、WHR、TG、HOMA-IR、LDL呈负相关(r值分别为-0.31、-0.27、-0.40、-0.79、-0.57,P<0.05).结论 脂肪肝患者存在胰岛素抵抗,而血清脂联素水平与胰岛素抵抗密切相关.

    作者:方继伟;尹林 刊期: 2008年第11期

江西医药杂志

江西医药杂志

主管:江西省卫生厅

主办:江西省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