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产科护生带教方法的改进及效果分析

谢成涛;吴清芬

关键词:产科护生, 带教方法
摘要:产科作为一个特殊的专科,对产科护生的带教要求有所不同,不但要求护生掌握标准、熟练护理操作技术,还要求护生掌握专科护理技术.
江西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脐静脉推注催产素联合卡孕栓与米索前列醇预防产后出血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采用脐静脉推注催产素联合卡孕栓与米索前列醇预防产后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 随机分成3组,A为试验组,脐静脉推注催产素20Iu+20ml生理盐水,同时肛塞卡孕栓1枚,并含服米索前列醇1~2片;B为对照组1肌注或静滴催产素20Iu(从莫非管内加入);C为对照组2,静注催产索20Iu,B组及C组在胎盘娩出后肛塞卡孕栓1枚与含服米索前列醇1~2片.结果 3组胎盘娩出时间比较:A组比B组及C组差异非常显著(P<0.01);3组胎盘娩出不完整及探查官腔儿率比较:A组比B组及C组差异显著(P<0.05);3组产后2h出血比较:3组产后出血量A组比B组及C组差异非常显著(P<0.01);其中A组较B组及C组产后出血发生率分别降低10.4%(P<0.05).结论 对既往有人流史、引产史、分娩史,尤其对同时有并发症的孕产妇,在胎儿娩出断脐后行脐静脉推注催产素,并同时联合应用卡孕栓与米索町缩短胎盘娩出时间,促使胎盘完整娩出,减少探查官腔几率.预防胎盘性产后出血.

    作者:熊冬娥 刊期: 2008年第11期

  • 吗叮啉与四磨汤辅助治疗母乳性黄疸疗效比较

    目的 探讨吗叮啉与四磨汤辅助治疗母乳性黄疸疗效及差异.方法 将我科2007年1月~2008年8月收住院的母乳性黄疸患儿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予常规治疗;吗叮啉组在常规治疗的同时,加用吗叮啉口服,0.3mg/kg,3次/d;四磨汤组在常规治疗的同时,加用四磨汤口服5ml/1次,3次/d.结果 吗叮啉组和四磨汤组胆红素下降明显,有显著性疗效(P<0.01),而吗叮啉组和四磨汤组相比,疗效无差异(P>0.05).结论 吗叮啉和四磨汤治疗母乳性黄疸有显著疗效,吗叮啉和四磨汤可作为治疗母乳性黄疽的辅助用药.

    作者:彭文;曾啟连;邹机朝;甘露 刊期: 2008年第11期

  • UG-PTBD技术在胆系疾病中的应用

    目的 评价超声引导经皮肝胆道置管引流术(UG-PTBD)在胆系疾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8例胆道梗阻患者行UG-PTBD术.结果 8例行UG-PTBD术均一次置管引流成功,手术成功率100%.8例中,肝门部胆管阻塞2例,胆总管下段梗阻6例,均术后一周黄疸明显减退,血浆胆红素下降5g/L以下.结论 UG-PTBD能有效地降低胆管阻塞患者血浆胆红素,是阻塞性黄疸患者术前减轻黄疸与姑息治疗的有效方法.

    作者:江涛;罗慧军;陈梦宇;张惠媛;刘艳 刊期: 2008年第11期

  • 青原区2004~2007年乙型肝炎疫情分析

    目的 了解青原区近4年来乙肝发病的规律,为乙肝防控和免疫策略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通过流行病学的人群和季节分布分析、动态数列比较等方法,分析乙肝发病的发展和变化规律.结果 4年来乙肝报告发病率呈显著的逐年下降趋势.且发病高峰在20~40岁年龄段的人群,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结论 虽然乙肝报告发病率逐年显著下降,但发病高峰人群为20岁以上的青壮年,所以预防乙肝病毒感染将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过程.

    作者:毛积平 刊期: 2008年第11期

  • 米非司酮联合中药治疗异位妊娠的疗效观察

    目的 总结米非司酮联合中药治疗异位妊娠的经验.方法 将88例患者分为两组,米非司酮联合中药治疗为研究组,单服米非司酮的患者为对照组.结果 研究组较对照组明显缩短血B-HCG降为正常范围内的时间,明显缩短包块消失所需时间.结论 米非司酮联合中药治疗异位妊娠安全简便,经济有效,不良反应少.

    作者:刘红秀 刊期: 2008年第11期

  • 高频超声对小儿肠系膜急性淋巴结炎的诊断价值

    目的 探讨儿童急性淋巴结炎临床特点和高频超声的此症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40例诊断为肠系膜淋巴结炎患儿临床和高频超声探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40例患儿均在腹腔内探测到5~8个椭圆形低回声结节,以右下腹为主.结论 高频超声对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诊断及治疗后随访有重要价值.

    作者:黄庆 刊期: 2008年第11期

  • 重建钢板与骨圆针加钢丝袢内固定治疗锁骨骨折的疗效比较(附195例报告)

    目的 对重建钢板与骨圆针加钢丝袢内同定治疗锁骨骨折的疗效进行比较.方法 将195例锁骨骨折分为重建铜板组(A组84例)和骨圆针加钢丝袢组(B组111例),对骨折愈合时间、并发症等方面进行对比.结果 A组的平均愈合时间明显缩短.结论 重建钢板同定的效果优于骨圆针加钢丝袢固定.

    作者:黄海根 刊期: 2008年第11期

  • 低浓度罗哌卡因复合芬太尼用于可行走硬膜外分娩镇痛的比较

    目的 观察低浓度罗哌卡因复合小剂量芬太尼施行可行走硬膜外分娩镇痛,比较其镇痛效果以及对母婴的影响.方法 选择自愿要求行分娩镇痛的初产妇80例作为镇痛组,随机分为A1、A2两组,罗哌卡因的浓度分别为0.075%、0.125%,均复合2μg/ml芬太尼,于宫口开至2~3cm时,L2-3硬膜外穿刺向头端置管,注1%利多卡因,5min后给负荷量8~10ml(A1、A2镇痛液),确定镇痛平面,疼痛明显减轻后接电子镇痛泵.持续输注药液6~8ml/h,单次按压量3ml,间隔时间15min,宫口开全停药.另选40例同等条件未行分娩镇痛的初产妇作为对照组(0组).结果 镇痛组用药10min疼痛明显减轻,15min VAS评分3分左右,均达到满意镇痛,两镇痛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1).两组镇痛对下肢运动无明显影响.对产程无明显影响.两镇痛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催产素使用两镇痛组高于对照组(P<0.05).3组新生儿Apgar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0.075%和0.125%岁哌卡因两种浓度复合2μg/ml芬太尼用于可行走硬膜外分娩镇痛均效果确切,对母胎无不良影响,不影响产程、产力,且能增加顺产率,降低剖宫产率.

    作者:赵贞春;黄伶仙 刊期: 2008年第11期

  • 卡米可林在青光眼小梁切除术中的应用

    近年来,我们将卡米可林药尝试应用在41例46眼青光眼小梁切除术中,取得较满意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罗能明;黄南翔;戴汉生;罗兴中 刊期: 2008年第11期

  • 鲎试验测定谷氨酸诺氟沙星氯化钠注射液中的细菌内毒素

    目的 建立快速的谷氨酸诺氟沙星氯化钠注射液的细菌内毒素检查合.方法 用不同厂家的鲎试剂对不同批号的谷氨酸诺氟沙星氯化钠注射液分别进行干扰试验,考察确立谷氨酸诺氟沙星氯化钠注射液的内毒素检查法.结果 将谷氨酸诺氟沙星氯化钠注射液稀释至0.8mg/ml可消除干扰作用.结论 利用细菌内毒索检查法检查谷氨酸诺氟沙星氯化钠注射液中的内毒素可行.

    作者:孙阳 刊期: 2008年第11期

  • 内窥镜下睫状体光凝术的护理对策

    内窥镜下睫状体光凝术是近年来出现的一种治疗青光眼的新的手术方式,主要是利用内窥镜技术联合520倍频激光直接光凝睫状突,使房水产生减少,从而达到降低眼压的效果.

    作者:万明玉;周敏 刊期: 2008年第11期

  • 腹腔镜治疗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的应用体会

    目的 探讨腹腔镜治疗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的应用价值.方法 应用腹腔镜对24例胃十二指肠溃疡急性穿孔行穿孔修补手术,腹腔引流手术.结果 手术均获成功,平均手术时间90min,3~5d进流汁饮食,术后5~7d出院,未发生并发症,出院后继续抗溃疡治疗,3个月后复查,临床症状全部消失,饮食基本正常,体重增加1~3kg.胃镜检查活检报告未见恶性肿瘸细胞.结论 腹腔镜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修补术具有创伤小,恢复快,脏器干扰小,腹腔冲洗方便彻底,术后并发症少,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姜永明;吴自忠;许泽峰 刊期: 2008年第11期

  • 股骨远端C型骨折手术治疗并发症分析

    目的 探讨股骨远端C型骨折与手术方式的选择对手术效果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 回顾分析我院2002年6月-2007年8月收治的42例股骨远端C型骨折的手术方式及效果,并分析产生并发症的相关因素.结果 随访8个月~4年,平均21个月,参照shellDollnle疗效标准,优14例,良15例,一般6例,差7例.结论 骨折粉碎程度和能否有效的坚强内固定是影响疗效的根本原因.改善内固定的稳定性和弥补骨缺损,重视围手术期处理可以减少并发症.

    作者:邢跃刚;崔文锋;孙宝群;杨锋 刊期: 2008年第11期

  • 螺内酯与β-受体阻滞剂联合治疗慢性心衰32例

    目的 总结螺内酯与β-受体阻滞剂联合治疗慢性心衰的疗效.方法 将60例慢性心衰病人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28例给予休息、限盐、强心、利尿(氢氯噻嗪)及扩血管治疗,治疔组32例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螺内酯与β-受体阻滞剂治疗,治疗8周后判断两组疗效.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96.9%,对照组总有效率67.8%,两组比较总有效率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螺内酯与β-受体阻滞剂联合治疗慢性心衰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樊考林;王和平;陈文龙 刊期: 2008年第11期

  • 老年人大肠息肉的临床病理特点及治疗随访

    目的 探讨老年人大肠息肉的临床特点及结肠镜在诊治中的价值.方法 同顾性分析476例老年大肠息肉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直肠、乙状结肠是老年人大肠息肉的好发部位,横结肠息肉发生率呈渐增多趋势.病理类型以炎性息肉为多见,肿瘤性息肉发病率高于普人群.结论 老年人行结肠镜的适应证应适当放宽,并尽量行全结肠检查;老老年人在结肠息肉摘除后,必须进行随访.

    作者:宋晓琴 刊期: 2008年第11期

  • 经面罩机械通气结合纤支镜治疗严重肺挫伤

    目的 观察经面罩机械通气结合纤支镜治疗肺挫伤合并急性肺损伤病人的疗效.方法 20例病人采用FMMV结合纤支镜治疗,观察动脉血气和氧合指数变化.结果 治疗后临床症状明显改善,PaO2和氧合指数升高,20例病人均痊愈,2例发展为ARDS,改有创机械通气,无1例死亡.结论 FMMV结合纤支镜治疗严重肺挫伤合并急性肺损伤病人有较好的疗效.

    作者:王联群;詹以安;夏亮;聂成;钱克俭 刊期: 2008年第11期

  • 双能量减影技术对气胸的诊断价值

    目的 探讨直接数字化摄影(DR)的应用软件双能量减影(DES)技术对气胸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2007年10月~2008年5月我院诊治的53例气胸患者分别做常规DR和双能量减影(DES)检查,并做对比分析.结果 直接数字化摄影(DR)双能减影对气胸的显示率明显好于常规DR胸片,对轻度气胸的诊断率由41.6%提高到100%,对肋骨骨折的诊断率也有所提高.结论 DR双能量减影技术的软组织像明显提高了气胸的诊断率,减少了误诊和漏诊.

    作者:舒信勇;邓秋华 刊期: 2008年第11期

  • 采血人员职业暴露危险因素及防护对策

    目的 了解采血人员职业暴露的危险因素,提出相应的防护对策,增强采血人员的防护意识.方法 对10名采血操作人员于2006年1月~2007年12月期间职业暴露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总结.结果 采血人员共发生职业暴露42人次,其中血液接触27人次占64%,针头刺破皮肤8人次占19%,皮肤擦伤5人次占12%,化学因素2人次占5%.结论 应强化采血人员的职业暴露防护意识,做好防范措施,减少职业暴露的发生减轻职业暴露的危害.

    作者:阮蓬英;段国松 刊期: 2008年第11期

  • 汶川地震灾害后医疗救治与防疫体会

    在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上,地震作为世界性的重大自然灾害之一,已经引起地震发生各国的高度重视.

    作者:杨丽霞 刊期: 2008年第11期

  • 锁定钢板并植骨治疗骨不连18例

    目的 评价锁定钢板并植骨治疗骨不连的疗效.方法 我院于2006~2008年治疗骨不连18例,均取出初始内固定,清理骨折断端纤维肉芽及硬化骨,打通闭塞的髓腔,重新内固定;均采用锁定钢板,并自身骼骨植骨治疗.结果 18例患者均获随访,时间6-18个月,平均9.2个月;根据X片均达到临床愈合时间 3.6~6个月,平均4.5个月,疗效满意.结论 锁定钢板并植骨治疗骨不连同定牢固,疗效满意,能减少关节僵硬、关节病的发生.

    作者:舒敏锐 刊期: 2008年第11期

江西医药杂志

江西医药杂志

主管:江西省卫生厅

主办:江西省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