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积平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人们健康意识的提高,心理护理越来越受到重视.有研究显示,手术病人普遍存在心理问题,焦虑、紧张、恐惧、担忧等心理贯穿于手术的始终[1].因此,手术室护士应加强对手术病人术前访视、术后随访工作.现将我院近年实施的术前访视、术后随访的应用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卢葵花;刘思东 刊期: 2008年第11期
目的 总结麻疹患儿的临床诊治经验.方法 对我院2002年2月~2008年1月收治的252例麻疹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52例住院儿童麻疹中,男162例,女90例,男多于女;年龄3个月~14岁,以幼儿及学龄前儿童发病率较高,1岁以内主要集中在5~9个月龄:以农村人口及流动人口为主,占79.37%;免疫接种史者仅34例,占15.08%,无免疫接种史者206例,占81.75%:有明确麻疹接触史者212例,占84.13%,反复到疾院就诊而先后被确诊为麻疹者76例,占30.16%;临床以典型麻疹为主,并发症以麻疹肺炎常见.结论 住院儿童麻疹患者中大多数属流动人口,多为年龄5~9个月.建议加强流动人口中儿童免疫接种的管理,婴儿的麻疹免疫接种起始年龄可适当提前,力求接种率达到100%.
作者:朱小明 刊期: 2008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电视胸腔镜手术(VATS)在胸外科疾病诊断和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分析我院2005年5月以来应用VATS诊治的31例胸部疾病患者的I临床资料.结果 全部病例均无严重并发症,诊断符合率为100%,除恶性肿瘤者外均无复发.结论 应用VATS诊断和治疗胸外科疾病,创伤小、痛苦轻、恢复快.如能正确选择适应症,具备相应条件的基层医院均能常规开展.
作者:杜强;占胜福;张福庆;叶旸;纪刚;余燕傧 刊期: 2008年第11期
目的 总结儿科急诊的特点,以降低患儿的死亡率.方法 对2005年10月~2008年3月我院收治的5218例危重儿进行临床分析.结果 新生儿疾病、神经系统疾病、重症肺炎是儿科急诊的三大病种.结论 降低危重儿的病死率的关键是重视对三大病种的诊治.
作者:王爱红;徐南平 刊期: 2008年第11期
护士与病人接触密切,由于受到包括责任、技术、心理、制度、管理等诸多因素影响,在工作过程中难以避免地产生诸多潜在的风险.本研究旨在调查临床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的相关因素,探讨减少临床护理风险发生的应对策略.
作者:缪健;王祎 刊期: 2008年第11期
产科作为一个特殊的专科,对产科护生的带教要求有所不同,不但要求护生掌握标准、熟练护理操作技术,还要求护生掌握专科护理技术.
作者:谢成涛;吴清芬 刊期: 2008年第11期
目的 总结阑尾切除术中残端处理的经验.方法 2004~2006年我院行阑尾切除术156例,其中采用阑尾根部单纯结扎法118例(75.6%),根部结扎后埋入盲肠法24例(15.4%),根部单纯埋人盲肠法10例(6.4%),阑尾全切除法4例(2.6%).对上述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I期治愈148例(94.9%),8例出现并发症(5.1%),其中应用阑尾根部单纯结扎法术后出现粪瘘1例:阑尾根部单纯埋入法术后出现粪瘘2例,残端出血2例;阑尾根部结扎后埋人盲肠法术后出现粘连性肠梗阻1例,右下腹疼痛1例,粪瘘1例.以上均经保守治疗痊愈.结论 阑尾根部单纯结扎法能较有效地防止阑尾切除术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梁卫春;熊谟远 刊期: 2008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直接数字化摄影(DR)的应用软件双能量减影(DES)技术对气胸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2007年10月~2008年5月我院诊治的53例气胸患者分别做常规DR和双能量减影(DES)检查,并做对比分析.结果 直接数字化摄影(DR)双能减影对气胸的显示率明显好于常规DR胸片,对轻度气胸的诊断率由41.6%提高到100%,对肋骨骨折的诊断率也有所提高.结论 DR双能量减影技术的软组织像明显提高了气胸的诊断率,减少了误诊和漏诊.
作者:舒信勇;邓秋华 刊期: 2008年第11期
目的 研究藜芦及其与玄参合用对P450同工酶CYP3A1/2酶活性的影响.方法 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大鼠肝微粒体细胞色索P450与细胞色素b5含量及CYP3A1/2酶活性.结果 玄参与藜芦合用町明显降低P450蛋白含量,藜芦对CYP3A1/2酶活性有一定的诱导作用,配伍应用时恢复到正常水平.结论 玄参与藜芦配伍前后对CYP3A1/2亚型调控作用发生明显变化.可能存在基于药物代谢酶机理的相互作用,需进一步结合代谢研究加以综合分析,阐明相互作用的机理.
作者:边向阳;徐彭;金科涛 刊期: 2008年第11期
目的 总结微创治疗慢性硬脑膜下血肿的疗效.方法 应用YL-I型颅内血肿粉碎针对32例慢性硬脑膜下血肿行穿刺引流术.结果 所有患者均痊愈.结论 应用YL-I型微创穿刺治疗硬脑膜下血肿值得I临床推广.
作者:吴敏 刊期: 2008年第11期
目的 为加强药品管理,减少临床退药提供参考.方法 对2008年1~3月的退药申请单,按退药科室、退药原因和退药品种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退药较多的为妇科及肿瘤科,占退药次数40.47%与22.39%.退药原因录入错误占43.54%、更改医嘱占14.39%、患者用药不依从性占12.55%.录入错误与更改医嘱两者相加退药总数的57.93%.退药品种以抗生素居首.结论 提高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规范退药行为,降低退药率,确保临床用药安全有效.
作者:江莉;龚福根 刊期: 2008年第11期
留置导尿是剖宫产术前一项必要的护理措施,目的是排空膀胱尿液,避免术中器官误伤,有利于手术野的暴露,目前,国内对剖官产术留置尿管的时机和舒适度研究较多,而对剖宫产产妇因体内激素的作刚引起的生理变化,胎先露入盆压迫膀胱等影响置管成功的因素研究较少.我院2008年3~7月对200例择期剖官产术留置导尿产妇进行了对比研究,现报告如下.
作者:罗月英;刘敏;钱华丽 刊期: 2008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我院就诊儿童血铅与锌、铁、钙之间的关系.方法 按年龄分为0~3岁组和4~14岁组,采用电位溶出法测定血铅,原子吸收法测定锌、铁、钙.结果 南昌地区儿童铅中毒率为20.3%;血铅0~3岁组与4~14岁组均值无显著性差异(P>0.05);在高、低血铅组0~3岁组、4~14岁组血铅与锌均呈显著性负相关(r=-0.47,P<0.001),有显著性差异;0~3岁组血铅与钙呈负相关性,有显著性差异(r=-0.21,P<0.01),而血铅与铁无相关性(r=-0.105,P>0.05);4~14岁组血铅与铁呈负相关性(r=-0.23,P<0.01),而血铅与钙无相关性(r=0.091,P>0.05).结论 锌、铁、钙与铅存在相互拮抗的效应能竞争地置换铅,减少铅在人体内吸收,所以进食高锌、铁、钙及维生素的食物,可降低血铅水平,预防儿童铅中毒的发生.
作者:董春华;李鸿玮 刊期: 2008年第11期
目的 了解青原区近4年来乙肝发病的规律,为乙肝防控和免疫策略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通过流行病学的人群和季节分布分析、动态数列比较等方法,分析乙肝发病的发展和变化规律.结果 4年来乙肝报告发病率呈显著的逐年下降趋势.且发病高峰在20~40岁年龄段的人群,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结论 虽然乙肝报告发病率逐年显著下降,但发病高峰人群为20岁以上的青壮年,所以预防乙肝病毒感染将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过程.
作者:毛积平 刊期: 2008年第11期
目的 观察采用脐静脉推注催产素联合卡孕栓与米索前列醇预防产后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 随机分成3组,A为试验组,脐静脉推注催产素20Iu+20ml生理盐水,同时肛塞卡孕栓1枚,并含服米索前列醇1~2片;B为对照组1肌注或静滴催产素20Iu(从莫非管内加入);C为对照组2,静注催产索20Iu,B组及C组在胎盘娩出后肛塞卡孕栓1枚与含服米索前列醇1~2片.结果 3组胎盘娩出时间比较:A组比B组及C组差异非常显著(P<0.01);3组胎盘娩出不完整及探查官腔儿率比较:A组比B组及C组差异显著(P<0.05);3组产后2h出血比较:3组产后出血量A组比B组及C组差异非常显著(P<0.01);其中A组较B组及C组产后出血发生率分别降低10.4%(P<0.05).结论 对既往有人流史、引产史、分娩史,尤其对同时有并发症的孕产妇,在胎儿娩出断脐后行脐静脉推注催产素,并同时联合应用卡孕栓与米索町缩短胎盘娩出时间,促使胎盘完整娩出,减少探查官腔几率.预防胎盘性产后出血.
作者:熊冬娥 刊期: 2008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肝内胆管结石手术中应用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的方法、疗效及其安全性.方法 在肝内胆管结石传统开腹手术中使用输尿管镜联合钬激光将结石粉碎后注水冲出.结果 21例均完全清除结石,无胆道出血、胆漏等并发症.随访半年,腹部B超等检查,未发现结石残留、复发及胆道狭窄.结论 输尿管镜联合钬激光治疗肝内胆管结石,具有创伤小、恢复快、操作容易、碎石彻底、并发症少等优点.
作者:匡萃文;郭胜华;刘荣华;赖华栋;冯宇 刊期: 2008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膀胱癌中S100A4的表达及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65例膀胱癌中S100A4的表达情况,分析其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结果 S100A4的表达与组织学分级、淋巴结转移呈正相关(P<0.05).结论 膀胱癌中S100A4的表达与肿瘤的进展密切相关,是判断膀胱癌生物学行为、预测转移趋势的有价值的指标.
作者:刘通;郭昌平 刊期: 2008年第11期
目的 观察腔内冲洗加玻璃酸钠注射联合物理疗法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疗效.方法 150例患者分为3组,每组50例,A组采用关节腔内注射玻璃酸钠2ml,每周1次,4周为1疗程:B组在行关节腔冲洗后再配合关节腔内注射玻璃酸钠;C组在关节腔冲洗后行玻璃酸钠注射,再联合超声波、超短波等物理疗法.3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后1、3、6个月均行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结果 3组患者在治疗前评分差异无显著性;A、B两组评分在治疗后1、3个月呈上升表现,在6个月时呈下降表现,C组评分在治疗后1、3、6个月时均呈上升表现;治疗后的3个时间点,3组间比较,C组评分均为高,B组次之,A组差.结论 关节腔冲洗加玻璃酸钠注射联合物理疗法能明显缓解临床症状,提高关节功能,疗效优于一般常规治疗.
作者:彭炳龙;林小小;颜志婷;文毅英;贾芝和 刊期: 2008年第11期
目的 评价颅骨钻孔引流术在硬膜外血肿的效果.方法 应用颅骨钻孔经引流管注入尿激酶溶解血肿方法选择性治疗硬膜外血肿38例.结果 对38例硬膜外血肿钻孔引流术治疗,除早期1例术后血肿增大,接受骨瓣开颅清除血肿术外,其余患者均一次治愈.结论 颅骨钻孔尿激酶冲洗引流治疗硬膜外血肿具有手术操作简便、创伤小、经济、疗妓佳等优点.
作者:熊飞龙;肖小军;沈斌 刊期: 2008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江西省农村地区胃癌发病的影响因素,为今后制定胃癌的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江西中北部地区共7个乡镇40岁以上居民共40508人进行前瞻性队列研究,从1995年6月1日随访至2002年12月31日.对资料应用SPSS软件进行分析.结果 随访7年多期间,共获得胃癌病例134例(男89例,女45例),胃癌发病密度为48.9/10万(男为63.96/10万,女为32.49/10万).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随着年龄的增长,胃癌的发病也显著增加,其中经常喝酒RR=6.509,95%CI为2.591~16.350.P<0.01、经常吃咸鱼腊菜RR=4.956,95%CI为1.086~22.626,P<0.05、坚持每天吃早饭RR=0.117,95%CI为0.083~0.166.P<0.01.结论 经常吃成鱼腊菜以及经常喝酒为胃癌的危险因素,而坚持每天吃早饭则为胃癌的保护因素.
作者:乐萍;陈修文;梅家模;朱丽萍 刊期: 2008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