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S100A4蛋白在膀胱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刘通;郭昌平

关键词:膀胱肿瘤, S100A4基因, 免疫组织化学
摘要:目的 探讨膀胱癌中S100A4的表达及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65例膀胱癌中S100A4的表达情况,分析其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结果 S100A4的表达与组织学分级、淋巴结转移呈正相关(P<0.05).结论 膀胱癌中S100A4的表达与肿瘤的进展密切相关,是判断膀胱癌生物学行为、预测转移趋势的有价值的指标.
江西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螺内酯与β-受体阻滞剂联合治疗慢性心衰32例

    目的 总结螺内酯与β-受体阻滞剂联合治疗慢性心衰的疗效.方法 将60例慢性心衰病人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28例给予休息、限盐、强心、利尿(氢氯噻嗪)及扩血管治疗,治疔组32例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螺内酯与β-受体阻滞剂治疗,治疗8周后判断两组疗效.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96.9%,对照组总有效率67.8%,两组比较总有效率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螺内酯与β-受体阻滞剂联合治疗慢性心衰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樊考林;王和平;陈文龙 刊期: 2008年第11期

  • 两种静脉采血方法的临床比较

    以往临床上一直使用注射器静脉采血法,现在推广真空负压静脉采血法,发现真空负压静脉采血法标本溶血发生率及血污染例数均低于注射器静脉采血法.

    作者:万雪群 刊期: 2008年第11期

  • 经面罩机械通气结合纤支镜治疗严重肺挫伤

    目的 观察经面罩机械通气结合纤支镜治疗肺挫伤合并急性肺损伤病人的疗效.方法 20例病人采用FMMV结合纤支镜治疗,观察动脉血气和氧合指数变化.结果 治疗后临床症状明显改善,PaO2和氧合指数升高,20例病人均痊愈,2例发展为ARDS,改有创机械通气,无1例死亡.结论 FMMV结合纤支镜治疗严重肺挫伤合并急性肺损伤病人有较好的疗效.

    作者:王联群;詹以安;夏亮;聂成;钱克俭 刊期: 2008年第11期

  • 胸腔镜在胸外科临床初期的应用体会

    目的 探讨电视胸腔镜手术(VATS)在胸外科疾病诊断和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分析我院2005年5月以来应用VATS诊治的31例胸部疾病患者的I临床资料.结果 全部病例均无严重并发症,诊断符合率为100%,除恶性肿瘤者外均无复发.结论 应用VATS诊断和治疗胸外科疾病,创伤小、痛苦轻、恢复快.如能正确选择适应症,具备相应条件的基层医院均能常规开展.

    作者:杜强;占胜福;张福庆;叶旸;纪刚;余燕傧 刊期: 2008年第11期

  • 微创中心静脉导管留置胸腔内注药治疗恶性胸腔积液的观察

    目的 探讨利用微创中心静脉导管留置胸腔内注入不同药物治疗恶性胸腔积液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选择由组织学和(或)细胞学诊断的恶性胸腔积液病人107例,随机分成顺铂+乌体林斯组、单用乌体林斯组、单用顺铂组3组,利用微创技术应用中心静脉导管留置胸腔给予胸腔注药.结果 (1)顺铂+乌体林斯组、单用乌体林斯组、单用顺铂组有效率分别为92.5%,85.7%,53.1%;而联合组及单用乌体林斯组的疗效均明显优于单用顺铂组(P<0.05);(2)顺铂+乌体林斯组与顺铂组各种毒副反应差别无显著性(P>0.05),乌体林斯组各种毒副反应均较顺铂+乌体林斯组和顺铂组少见,其中胸痛,胃肠道反应、白细胞下降的发生率差别极有显著性(p<0.01).结论 微创中心静脉导管留置胸腔内注入乌体林斯是种治疗恶性胸腔积液安全有效,且毒副反应少的方法.

    作者:淦鑫;李杰;况九龙;彭珊珊 刊期: 2008年第11期

  • 临床护理风险因素调查与分析

    护士与病人接触密切,由于受到包括责任、技术、心理、制度、管理等诸多因素影响,在工作过程中难以避免地产生诸多潜在的风险.本研究旨在调查临床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的相关因素,探讨减少临床护理风险发生的应对策略.

    作者:缪健;王祎 刊期: 2008年第11期

  • 肠石性肠梗阻3例报告

    肠梗阻因肠石阻塞引起的较为少见,其梗阻症状常不典型,易延误手术时机,引起严重后果.我院近5年来,收治肠石梗阻3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冯高鸿 刊期: 2008年第11期

  • 直肠间质瘤12例诊治分析

    目的 探讨直肠问质瘤的临床特点、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 结合国内外文献的复习,对12例直肠问质瘤的治疗进行总结分析.结果 患者均痊愈出院,无手术死亡病例.术后发生肝转移经再次手术治疗者1例,局部复发再次行手术治疗者2例.结论 直肠间质瘤临床表现无特异性,肠镜联合活检,辅以CD117免疫组化检查是诊断的必要手段.手术切除联合靶向药物治疗是直肠问质瘤目前有效的治疗方法.

    作者:付荣明 刊期: 2008年第11期

  • 吗叮啉与四磨汤辅助治疗母乳性黄疸疗效比较

    目的 探讨吗叮啉与四磨汤辅助治疗母乳性黄疸疗效及差异.方法 将我科2007年1月~2008年8月收住院的母乳性黄疸患儿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予常规治疗;吗叮啉组在常规治疗的同时,加用吗叮啉口服,0.3mg/kg,3次/d;四磨汤组在常规治疗的同时,加用四磨汤口服5ml/1次,3次/d.结果 吗叮啉组和四磨汤组胆红素下降明显,有显著性疗效(P<0.01),而吗叮啉组和四磨汤组相比,疗效无差异(P>0.05).结论 吗叮啉和四磨汤治疗母乳性黄疸有显著疗效,吗叮啉和四磨汤可作为治疗母乳性黄疽的辅助用药.

    作者:彭文;曾啟连;邹机朝;甘露 刊期: 2008年第11期

  • 吉西他滨联合长春瑞滨、顺铂治疗耐药的晚期乳腺癌的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吉西他滨联合长春瑞滨、顺铂治疗耐药的晚期乳腺癌的疗效及毒副反应.方法 2006年8月~2008年4月,序贯入组22例对蒽环类和,或紫杉类化疗药耐药的晚期乳腺癌患者,应用化疗方案为吉西他滨1.0/m2,静脉点滴,第1d;长春瑞滨25mg/m2静脉推注,第1d;顺铂35mg/m2,静脉点滴,第1d,15d为1周期,3周期后评价疗效,有效者化疗3周期以上.结果 22例患者中,治疗完全缓解(CR)1例,部分缓解(PR)9例,稳定(SD)6例,进展(PD)6例,有效率(CR+PR)45.4%(10//22),中位疾病进展时间为7.2个月;主要毒剐反应为骨髓抑制,其巾Ⅲ、Ⅳ度占总周期数的31.8%和9.1%,其它不良反应为恶心、呕吐、疲乏、脱发、静脉炎等,但多为轻、巾度反应.结论 吉西他滨联合长春瑞滨、顺铂治疗耐药的晚期乳腺癌疗效确切,毒副反应可耐受.

    作者:刘冬兰;邓觐云 刊期: 2008年第11期

  • 端粒和端粒酶与消化道恶性肿瘤的研究进展

    近年来,随着端粒和端粒酶结构、功能及调控的深入研究,人们对端粒酶在细胞永生化以及肿瘤癌变进程中的作用有了新的认识.

    作者:安学健;陆伟 刊期: 2008年第11期

  • 输尿管镜取石和气压弹道碎石在肝内外胆管结石术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输尿管镜取石和气压弹道碎石(ureteroscopice lithotomy and pneumatic lithotdpsy under ureteroscope)在肝内外胆管结石术中应用的疗效,为治疗肝内外胆管结石探索新的手术方式.方法 回顾分析21例肝内外胆管结石患者应用硬性输尿管镜及气压弹道碎石,在腹腔镜下或开放手术的基础上完成取石手术.结果 中转开腹1例(4.7%);2例术后仍有残石(9.5%);结石完全清除18例(85.7%).无胆道出血、胆汁漏等情况发生.结论 输尿管镜取石和气压弹道碎石可以处理二级以上肝胆管结石一这个一直以来无论是传统开放手术.还是胆道镜手术都比较棘手的难题,这种方法安全可行,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朱柏青;王小勇;刘文萍;刘祥;陈建军;赖炳旺 刊期: 2008年第11期

  • 20例原发性骶骨肿瘤的围手术期护理

    原发性骶骨肿瘤少见,外科手术切除是治疗骶骨肿瘤的主要手段.由于肿瘤部位深在,四周解剖关系复杂,肿瘤血供丰富,本手术有术中出血量大、术后伤口易发生感染及伤口不愈合等缺点.

    作者:叶艳华;邓巍 刊期: 2008年第11期

  • 我院中心药房退药情况调查及分析

    目的 为加强药品管理,减少临床退药提供参考.方法 对2008年1~3月的退药申请单,按退药科室、退药原因和退药品种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退药较多的为妇科及肿瘤科,占退药次数40.47%与22.39%.退药原因录入错误占43.54%、更改医嘱占14.39%、患者用药不依从性占12.55%.录入错误与更改医嘱两者相加退药总数的57.93%.退药品种以抗生素居首.结论 提高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规范退药行为,降低退药率,确保临床用药安全有效.

    作者:江莉;龚福根 刊期: 2008年第11期

  • B超定位微创经皮肾取石术的并发症及其处理

    目的 探讨B超定位微创经皮肾取石术(MPCNL)治疗复杂性上尿路结石的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接受MPCNL治疗53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有165例(30.78%)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结石残留,11例(2.05%)输尿管支架管放置不到位,15例(2.80%)肾造瘘管脱出,液气胸2例(0.37%),大出血9例(1.68%),术后发生感染29例(5.4l%).结论 手术经验的积累,适应症的掌握和术前的充分准备有助于减少并发症并能及时处理.

    作者:袁剑;欧阳唐锋;钟少云;章静;刘江 刊期: 2008年第11期

  • 阑尾切除术残端处理体会(附156例报告)

    目的 总结阑尾切除术中残端处理的经验.方法 2004~2006年我院行阑尾切除术156例,其中采用阑尾根部单纯结扎法118例(75.6%),根部结扎后埋入盲肠法24例(15.4%),根部单纯埋人盲肠法10例(6.4%),阑尾全切除法4例(2.6%).对上述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I期治愈148例(94.9%),8例出现并发症(5.1%),其中应用阑尾根部单纯结扎法术后出现粪瘘1例:阑尾根部单纯埋入法术后出现粪瘘2例,残端出血2例;阑尾根部结扎后埋人盲肠法术后出现粘连性肠梗阻1例,右下腹疼痛1例,粪瘘1例.以上均经保守治疗痊愈.结论 阑尾根部单纯结扎法能较有效地防止阑尾切除术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梁卫春;熊谟远 刊期: 2008年第11期

  • 阿德福韦酯治疗拉米夫定耐药HBeAg阳性患者初步疗效分析

    目的 观察阿德福韦酯(ADV)与拉米夫定(LAM)联合治疗和ADV单药治疗LAM耐药HBeAg(+)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LAM耐药HBeAg(+)慢性乙型肝炎患者43例,随机分为A、B两组,A组(24)予以ADV与LAM联合治疗,B组单独朋ADV治疗.分别在12、24、36、48周观察HBVDNA转阴率、ALT复常率、HBeAg转阴率及血清学转换率、再次发生病毒学突破率及不良反应等.结果 48周时,A、B两组间HBVDNA转阴率、ALT复常率,HBeAg转阴及血清转换率,再次发生病毒学突破率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优于B组;A、B两组均未发现与药物相关的不良反应.结论 ADV单药及ADV与LAM联合用于LAM耐药HBeAg(+)患者均有较好疗效;同时ADV与LAM联合治疗效果优于ADV单药治疗,并可明显减少病毒学突破,提高血清学转换率,安全性好.

    作者:谭英;吴锦瑜;高素香;杜美英;陈志勇;黄华 刊期: 2008年第11期

  • 106例不明原因发热的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不明原因发热(FUO)的病因.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科收治的106例符合不明原因发热诊断标准的病例.结果 106例不明原因发热病例终确诊94例,确诊率88.7%;感染性疾病65例(61.3%),其中普通细菌感染47例,占72.3%(47/65);败血症24例,占36.9%(24/65);结核感染7例,占10.8%(7/65);非感染性疾病29例(27.4%),结缔组织疾病有19例,占65.5%(19/29):其中成人still病7例,占36.8%(7/19);肿瘤性疾病7例,占24.1%(7/29);出院时仍未确诊12例,占11.3%(12/106).结论 FUO的病因巾感染性疾病发病率远高于非感染性疾病,其中败血症病例数占第一位;而非感染性疾病中,结缔组织疾病的发病率高.经详细而全面的临床资料采集和分析,大部分不明原因发热可以确诊.

    作者:蔡洁;陈念;王瑞云 刊期: 2008年第11期

  • 老年人大肠息肉的临床病理特点及治疗随访

    目的 探讨老年人大肠息肉的临床特点及结肠镜在诊治中的价值.方法 同顾性分析476例老年大肠息肉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直肠、乙状结肠是老年人大肠息肉的好发部位,横结肠息肉发生率呈渐增多趋势.病理类型以炎性息肉为多见,肿瘤性息肉发病率高于普人群.结论 老年人行结肠镜的适应证应适当放宽,并尽量行全结肠检查;老老年人在结肠息肉摘除后,必须进行随访.

    作者:宋晓琴 刊期: 2008年第11期

  • 胆道镜下钬激光碎石治疗难治性胆道残石体会

    目的 介绍纤维胆道镜下钬激光碎石治疗难治性胆道残石的经验体会.方法 回顾分析3年来纤维胆道镜下钬激光碎石治疗难治性胆道残石临床资料.结果 21例病例中胆残石取净者20例,胆残石未能取净者1例.全组无重大并发症.结论 纤维胆道镜下钬激光碎石治疗难治性胆道残石不仅能降低结石残留,避免病人多次手术,而且具有安全性高、创伤小、费用低、术后恢复快等优点.

    作者:胡洪 刊期: 2008年第11期

江西医药杂志

江西医药杂志

主管:江西省卫生厅

主办:江西省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