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施平;黄玲萍;张永成
目的 了解2型糖尿病患者的颈动脉内中膜结构变化.方法 采用GE LOGIQ5彩色超声多普勒诊断仪观察33例单纯2型糖尿病患者、21例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和30例体检健康者的颈总动脉IMT值及其内斑块发生情况.结果 单纯2型糖尿病患者的IMT值高于对照组.合并高血压组IMT值增大更为显著:糖尿病患者颈动脉内斑块检出率为72.2%,斑块检出率及斑块数量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而合并高血压组的斑块检出率、斑块数目及严重程度均高于单纯糖尿病组(P<0.05).结论 颈动脉的超声检测能早期发现糖尿病患者的颈动脉病变,尽早进行干预治疗,对于预防糖尿病血管并发症及心脑血管突发事件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黄春;刘蓓 刊期: 2008年第12期
目的 总结深静脉穿刺置管经验.方法 总结分析10086例深静脉穿刺置管的临床资料.结果 (1)颈内静脉穿刺误伤动脉发生率6.4%,锁骨下静脉穿刺误伤动脉发生率6.0%.(2)锁骨下静脉穿刺术中死亡 2例,导管误置入胸腔4例.颈内静脉穿刺动-静脉瘘+血,气胸1例,锁骨下静脉穿刺、颈外静脉穿刺致颈内静脉血栓各1例.结论 深静脉穿刺严重并发症的发生多与操作不当或对病情认识不足有关,穿刺过程不顺利进行胸片等必要的检查可及时发现问题并及早处理以避免发生更严重的不良后果.
作者:张明生;钟文胜 刊期: 2008年第12期
目的 调查分析我院门诊麻醉镇痛药的用药现状,为临床合理应用提供参考.方法 对我院2007年4月~2008年4月开出的48份除痛病历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麻醉性镇痛药的用药以口服吗啡控、缓释制剂用量居首位.针剂DDDS排序:强痛定针>杜冷丁针>吗啡针.结论 杜冷丁针剂的用量大于吗啡针剂还存在使用上的误区有待改善.口服麻醉性镇痛药使用合理.
作者:胡莉荣 刊期: 2008年第12期
颈淋巴清扫术后发生乳糜漏虽不多见,但它是颈部手术后严重并发症之一.随着手术水平的不断提高,术后发生此类并发症日益减少.
作者:查春红;饶坚;林兰香 刊期: 2008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粉尘接触量与矽肺之间关系.方法 选择某一大型铜矿矿山1975~1980年间工作1年以上的13721li 6接尘工人进行列队研究.将列队成员按累积总粉尘接触量进行分层.统计矽肺患者人数及矽肺发病率.结果 追访到2007年底,检出矽肺459例(33.5%).在累积总粉尘接触量达到每年87.7±64.8mg/m3,时即发生矽肺.结论 累积总粉尘接触量与矽肺发生有明显的剂量关系,累积总粉尘接触量每年>150mg/m3的矽肺发病率是累积总粉尘接触量每年<10mg/m3的约156倍.
作者:赵宏;严建平;董武忠 刊期: 2008年第12期
目的 了解我院腹膜透析相关腹膜炎发生性质.方法 对18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腹膜炎发生率为每年每位患者0.45次.结论 腹膜透析需严格无菌操作.
作者:邹艳;李赟;蒋琼 刊期: 2008年第12期
目的 观察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加重期的疗效.方法 将56例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分为布地奈德治疗组30例.对照组26例,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同时治疗组给予布地奈德雾化吸人.观察两组呼吸困难及运动耐力改善情况.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呼吸闲难及运动耐力改善情况均比对照组好,(P<0.05).结论 在抗感染、祛痰、支气管扩张剂、吸氧的基础上,吸入布地奈德能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和生活质量.
作者:汪术华;阳力 刊期: 2008年第12期
代谢综合征通常包括肥胖、葡萄糖耐受不良、血脂障碍和高血压,从而导致心血管发病率和死亡率增高[1].
作者:喻芳菊 刊期: 2008年第12期
自1982年Coleman[1]首次报道使用可卡因致心绞痛的心肌梗死以来,在国外因滥用可卡因来医院就诊的患者逐年增多,除致中枢神经系统损害以外,心血管系统相关事件也明显增多,包括心绞痛、心肌梗死、心肌病、感染性心内膜炎、心源性猝死等[2].
作者:姜醒华;程晓曙;吴延庆;吴清华;李运德;俞建华;许美珍 刊期: 2008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术前访视对普胸外科手术患者心理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 128例普胸外科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64例)和对照组(64例),实验组行术前访视,对照组行常规术前准备及宣教,比较2组患者的焦虑值、血压、心率及满意度.结果 实验组焦虑值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实验组收缩甩及心率的变化亦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而满意度则较对照组明显为高(P<0.01).结论 术前访视能有效缓解普胸外科手术患者术前焦虑,减少血压及心率的波动,使患者以佳状态接受手术,并提高手术室护理的满意度.
作者:曾娟琴 刊期: 2008年第12期
退变性腰椎侧凸(degenerative lumbar seoliosis)主要是由椎间盘、关节突的退变所致的腰椎退变性疾患,临床主要表现为腰背疼痛及下肢神经压迫症状,常发生于40~5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其发病并非由青少年时期存在特发性侧凸的基础上发展而来,
作者:陈云生;廖琦;陈路 刊期: 2008年第12期
当今,糖尿病已成为危害人民健康的常见病,其大的危害是其各种急慢性并发症.而糖尿病足是糖尿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据报道,在全球约1.5亿糖尿病患者中有15%以上将发生足溃疡或坏疽,因糖尿病造成的截肢者是非糖尿病患者的15倍[1].
作者:吴红艳;章玉玲;黄北南 刊期: 2008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葡萄糖酸钙、催产素、卡孕栓联合应用预防产后出血的效果.方法 将300例有发生产后出血高危因素的产妇随机分为3组,Ⅰ组(催产素组)100例,Ⅱ组(催产素加卡孕栓组)100例,Ⅲ组(葡萄糖酸钙加催产素加卡孕栓组)100例.3组产妇年龄、孕周、孕次等方面无差异(P>0.05).结果 测得产后2h阴道出血量:Ⅰ组(250±50)ml,Ⅱ组(200±30)ml,Ⅲ组(120±40)ml;测得产后24h阴道累计出血量:Ⅰ组(350±50)ml,Ⅱ组(240~40)ml,Ⅲ组(190±50)ml.各组出血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3药联合应用能更好地预防产后出血,效果明显,副作用小,用药安全,方便,经济有效,值得临床特别是基层医院推广应用.
作者:刘红秀 刊期: 2008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CT引导下肺穿刺活检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对56例因肺部病变住院的患者进行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采用美国产BARD全自动活检枪,活检针型号为18G、20G,取材送组织学检查.结果 本组确诊率100%(56/56).活检组织病理检查结果显示:鳞癌27例,腺癌20例,小细胞未分化癌1例,肺泡癌1例,炎性假瘤4例,结核3例.所有患者术后均有轻度胸壁穿刺部位疼痛,并发小量气胸5例(8.92%),少量出血2例(3.57%).结论 CT引导下肺穿刺活检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检查手段,对肺部病变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作者:黄益群;匡树根 刊期: 2008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机械通气(MV)撤机困难可能原因,并提出临床处理对策.方法 分析27例COPD合并呼吸衰竭进行有创机械通气在病情缓解后撤离呼吸机失败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肺部感染控制不力16例;营养状态差10例:心理因素对呼吸机依赖导致撤机困难7例;撤机时机掌握不当2例.心功能不全4例,呼吸道管理不善2例.多因素并存15例.结论 撤机困难有多种因素参与,医疗工作者应积极采取相应措施,制定合理方案,做到MV患者能脱机、早脱机、易脱机.
作者:曾清华;许飞;温桂兰;张伟 刊期: 2008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螺旋CT低张增强扫描对胆囊十二指肠瘘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2004~2006年CT平扫高度怀疑胆囊十二指肠瘘的9例病人进行低张增强扫描,然后利用软件进行后处理,得出诊断,与手术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9例病人中,螺旋CT直接发现瘘口的6例,3例未发现瘘口,其中2例发现结石掉人肠道,1例高度怀疑,经手术确诊.结论 螺旋CT能较好地发现胆囊十二指肠瘘,其中低张增强扫描能很好地直接显示瘘口.
作者:何升校 刊期: 2008年第12期
目的 总结重度硫化氢中毒的治疗经验.方法 分析中毒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5例病人全部痊愈.结果 有条件者应尽快进行高压氧治疗.
作者:向礼欣;万建平 刊期: 2008年第12期
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SBP)是肝硬化失代偿期的常见并发症,是病情加重的标志,预后不良,病死率达50%[1].
作者:尧敏之 刊期: 2008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普通U型网膜与头颈肩网膜固定在头颈部肿瘤放疗中对摆位精度及重复性的影响.方法 随机抽取头颈部肿瘤患者10例,6例采用普通U型网膜同定.共治疗摆位120次,4例采用头颈肩网膜固定,共治疗摆位80次.每次摆位重复性及精确度的优劣以相对于标示在固定网膜上的肿瘤中心十字线的位移来评价,分析两种不同的固定方法对摆位重复性及精确度的影响.结果 采用普通U型网膜同定的患者在120次治疗摆位过程中,每次与肿瘤中心十字线的位移≥2mm的在Z方向为20次,在Y方向为23次.<2mm的在Z方向为100次,在Y方向为97次.采用头颈肩网膜固定的患者在80次治疗摆位过程中,位移≥2mm的在Z方向为5次,在Y方向为6次.<2mm的在Z方向为75次,在Y方向为74次.两种同定方法对摆位精确度和重复性的影响具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 在头颈部肿瘤放疗中,采用头颈肩网膜固定比采用普通U型网膜固定具有更好的摆位精确度和重复性.
作者:黄焱秋;林红;周舂骏;张祥义 刊期: 2008年第12期
目的 了解目前使用的冻干人用狂犬病纯化疫苗(Vero细胞)在15岁以下人群的免疫效果.方法 依照我国卫生部<狂犬病暴露后处置工作规范(试行)>的要求全程免疫接种259例15岁以下狂犬病暴露者.完成全程接种后14d检测接种者血清中狂犬病抗体.并对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59例接种者中,狂犬病抗体检测阳性241例,抗体阳性率为93.05%;其中男孩189例.抗体阳性175例,阳性率92.59%:女孩70例,抗体阳性66例,阳性率94.29%.男女之间狂犬病抗体阳性率无显著性差异(x2=0.04,P>0.05).按年龄分组看:幼儿组(3岁以下)40例,学龄前儿童组(3~6岁)39例,学龄组(6~10岁)104例,少年组(10~15岁)76例,狂犬病抗体阳性人数分别为33、37、97、74例,阳性率分别为82.50%、94.87%、93.27%、97.37%.其中幼儿组与其他年龄组之间狂犬抗体阳性率有显著性差异(χ2=10.19,P<0.05).结论 冻干人用狂犬病纯化疫苗Vero细胞)在15岁以下狂犬病暴露者中应用总免疫效果良好.
作者:熊飞宇 刊期: 2008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