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明生;钟文胜
近年来.多耐药结核病仍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疾病,尤其是严重耐多药结核病(XDR)的出现,大有成为新的不治之症的可能.由于不规范的治疗是产生耐药结核病的重要原因之一,而规范化的治疗方案又取决于早期快速、准确的耐药性检测.为此,研究者们建立了多种结核分枝杆菌耐药性快速检测新技术,现将其综述如下:
作者:付佑辉;高星;钭方芳 刊期: 2008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新生儿锁骨骨折的相关因素及早期诊断方法.方法 对近7年在我院分娩的2130例活产婴儿中发生锁骨骨折的27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新生儿锁骨产伤骨折相关因素为孕产妇年龄、胎方位及分娩方式等;27例骨折均获早期诊断.结论 新生儿锁骨产伤骨折通过生产史、症状及体征来进行有效的早期诊断,X线检查为确诊手段.
作者:李小鹏;李素玲;林少龙 刊期: 2008年第12期
脑腔隙综合症是急性脑血管病的一种类型.病理表现为局部脑梗塞,其梗塞部位多见于内囊或中桥侧腔隙.
作者:胡辽宁;符根华 刊期: 2008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中浆患者的眼底荧光血管造影与图形视觉诱发电位检查的临床意义.方法 对50例68眼中浆患者行眼底荧光血管造影检查和图形视觉诱发电位检查.结果 FFA:(1)根据渗漏形态分:墨渍样弥散型36眼,炊烟喷出型20眼,不典型渗漏12眼.(2)根据渗漏部位分:A区14眼,B区28眼,C区20眼,其中有6例病变位于视盘黄斑束间.P-VEP:(1)渗漏部位位于黄斑区和视盘黄斑束同的20眼P-VEP中P100波潜伏期明显延长.振幅显著下降;(2)旁黄斑区者20眼,视力影响较小,P100波潜伏期轻度延长、振幅轻度下降或不明显;(3)黄斑周围区者28眼,视力几乎不受影响,P100波潜伏期和振幅基本在正常值范围内.结论 眼底荧光血管造影检查和图形视觉诱发电位检查对中浆患者的视力损害和预后情况都能作出很好的临床评估,两者之间相辅相成.可以为中浆的治疗起到指导作用.对恢复时间的长短起到预示作用.
作者:周妍丽;黄毅;饶杰 刊期: 2008年第12期
目的 总结血吸虫病的诊断经验.方法 分析9例被误诊的儿童血吸虫病的临床资料.结果 误诊为细菌性痢疾3例,误诊为肝炎3例,误诊为肺炎1例,误诊为败血症1例,不明诊断1例.结论 加强对本病的认识,对町疑患者应通过仔细体检和相关实验室检查逐一排查.
作者:王峰 刊期: 2008年第12期
微量泵是由微电脑自动控制的输液装置.使用微量泵可将小剂量的药液精确、持续、均匀、定时、定量地输入静脉,操作便捷.
作者:陆鹏芳 刊期: 2008年第12期
血液灌流技术于20世纪70年代末引进我国,主要用于治疗某些急性药物或毒物中毒,并可联合其他净化手段治疗肝、肾功能损害.我院课题组2003年在我市率先引进该技术救治急性重度毒(药)物中毒和重症急性胰腺炎,同时在操作、护理等方面进行改进,并取得满意效果.现总结如下:
作者:姚水梅;聂小洁;汪美玲 刊期: 2008年第12期
胆管癌为临床常见恶性肿瘤.近年来胆管癌的诊断术得不断的提高,但是发现胆管癌往往在晚期.
作者:李惠珍;Aqeel ahmed;傅华群 刊期: 2008年第12期
颈部瘢痕挛缩畸形多为深度烧伤或外伤后瘢痕形成引起的后遗症,严重影响患者颈部功能和外形.我科于2005年1月~2008年5月采用中厚皮片移植术修复颈部瘢痕挛缩畸形126例,现将其护理总结报告如下.
作者:方意娟 刊期: 2008年第12期
目的 总结医用通明质酸钠凝胶在人工晶体悬吊术中应用经验.方法 对32例不完整破裂的囊膜或无囊膜眼球行人工晶体植入悬吊术.结果 32例30眼术后视力达0.15-1.0之间,眼压均小于20mmHg,人工晶体位正,瞳孔圆形.另有2例引起继发性青光眼致失明.讨论 该手术简便易行,减少患者手术费用.适用基层医院.
作者:罗能明;黄南翔;戴汉生;罗兴中 刊期: 2008年第12期
目的 观察多西他赛联合顺铂(DP方案)治疗晚期头颈部肿瘤的近期疗效和毒性反应.方法 对42例晚期头颈部肿瘤患者给予DP方案化疗,多西他赛75mg/m2.静脉滴注,第1d;顺铂25mg/m2,静脉滴注,第1~3d.21d为1周期,完成2周期后评价疗效.结果 42例中CR 8例,PR 14例,SD 11例,PD 9例.总有效率(CR+PR)为52.4%.中位无进展生存7.1个月,1年无进展生存及1年总生存分别为23%及31%.结论 DP方案治疗晚期头颈部肿瘤临床疗效较好.
作者:王一凤 刊期: 2008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难治性心衰并发低氧血症患者使用无创性正压通气治疗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 选取急诊ICU内20例顽同性心力衰竭患者,合并有低氧血症.观测指标包括动脉血气、氧合指数、呼吸频率(RR)、心率(HR)、收缩压、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舒张末容积(LVEDV(治疗前后).结果 无创性机械通气(NPPV)显著提高患者动脉血氧分压、氧合指数和动脉血氧饱和度(血氧饱和度)(P<0.05,P<0.01),并能降低RR、HR(P<0.01).NPPV显著增加LVEF(P<0.05).减少LVED(P<0.01).动脉血氧分压与LVEF呈正相关,r=0.78,P值=0.040.LVEDV亦与动脉血氧分压呈相关性r=-0.66,P=0.040.结论 对于难治性心衰导致低氧血症患者而言,NPPV是安全和有效的治疗方式.
作者:孙拮;王瑞兰 刊期: 2008年第12期
如何提高紧急的术的效率和质量,保证手术病人的安全是医疗急求永恒的主题.
作者:陈新莲 刊期: 2008年第12期
目的 了解我院腹膜透析相关腹膜炎发生性质.方法 对18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腹膜炎发生率为每年每位患者0.45次.结论 腹膜透析需严格无菌操作.
作者:邹艳;李赟;蒋琼 刊期: 2008年第12期
目的 了解2型糖尿病患者的颈动脉内中膜结构变化.方法 采用GE LOGIQ5彩色超声多普勒诊断仪观察33例单纯2型糖尿病患者、21例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和30例体检健康者的颈总动脉IMT值及其内斑块发生情况.结果 单纯2型糖尿病患者的IMT值高于对照组.合并高血压组IMT值增大更为显著:糖尿病患者颈动脉内斑块检出率为72.2%,斑块检出率及斑块数量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而合并高血压组的斑块检出率、斑块数目及严重程度均高于单纯糖尿病组(P<0.05).结论 颈动脉的超声检测能早期发现糖尿病患者的颈动脉病变,尽早进行干预治疗,对于预防糖尿病血管并发症及心脑血管突发事件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黄春;刘蓓 刊期: 2008年第12期
随着医学科学技术和护理学科的不断发展,患者对护士的综合素质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在新护士完成护理专业院校基础育后,接受规范的护理专业化培训[1]是适应新形势发展的需要.长期以来,新护士的培训一直延续经验式-由科室护士长和指导老师直接面授的方式进行带教,其结果是造成了新护士的综合素质难以得到保证.
作者:万伟英;王霞;王建宁;刘炎玲;吴黎华;赖跃宁 刊期: 2008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吉西他滨联合氟尿嘧啶治疗晚期肝内胆管细胞癌的近期疗效.方法 39例晚期肝内胆管细胞癌患者采用GLF方案化疗:吉两他滨1000mg/m2.静脉滴注30~60min,第1,8 d给药;亚叶酸钙200mg/m2,静脉滴注,第1~5d;氟尿嘧啶500mg/m2,静脉滴注6h.第1~5d.21 d为一个周期.结果 39例中无一例达完全缓解,部分缓解9例(23.1%),疾病稳定15例(38.5%),21例(53.8%)患者疼痛得到缓解,生活质量提高.结论 吉两他滨联合氟尿嘧啶治疗晚期无法手术的肝内胆管细胞癌具有较好的近期疗效且不良反应可以耐受.
作者:龙剑;查国华;梅浪华;郑奇;李鹰飞;饶晓军 刊期: 2008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抗结核药物致药物热的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科近3年来因抗结核治疗致药物热的患者资料.结果 共35例(1.64%)出现药物热,均在2个月内出现,其中单纯型21例(60%).利福平发生率高(48.57%).结论 药物热是抗结核治疗中常见的不良反应,临床医师应熟悉并重视.
作者:彭亦平 刊期: 2008年第12期
目的 临床观察自体干细胞移植术在糖尿病足治疗中的应用.方法 (1)应用动员剂(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3~5d将血液中的WBC升为30~50×109个几:(2)抽取患者自体骨髓200ml;(3)分离出单个核细胞悬浊液50ml;(4)有溃疡者,麻醉下仔细清创,清除坏死组织,敞开创面;(5)硬膜外麻醉下.小腿肌肉多点注射,溃疡周围注射.结果 应用自体干细胞移植治疗的糖尿病足病患者溃疡愈合,效果满意.避免了致残性手术,减轻了病人的痛苦.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在成功应用自体干细胞移植术后,下肢感觉异常.麻木灼热感均消失.结论 干细胞移植有潜在风险,只要严格掌握适应症,对糖尿病足病无法应用手术搭桥或腔内球囊扩张,支架植入等技术解决时,干细胞移植术可作为治疗的首选.
作者:胡玲;陆君;王宁;邱荣飞 刊期: 2008年第12期
目的 观察泮托拉唑、左氧氟沙星、阿莫西林三联疗法根除幽门螺杆菌(HP)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将9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5例.用泮托拉唑(40mg,2次/d),左氧氟沙星(0.2g,.2次/d),阿莫西林(1.0g,2次/d),治疗7d,溃疡患者继续用泮托拉唑40mg,每日1次,共3周.对照组45例,用奥美拉唑(20mg,2次,d),阿莫西林(1.0g,2次/d),替硝唑(0.5g,2次/d).治疗7d,溃疡患者继续用奥美拉唑20mg,每日1次,共3周.治疗结束后4周复查.结果 治疗组HP根除率93.3%,对照组HP根除率77.8%(P<0.05).治疗组溃疡愈合率、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95.7%.4.4%,对照组溃疡愈合率、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91.3%.6.7%(P>0.05).结论 治疗组三联疗法根除HP是有效的方案.
作者:李龙华;张金良 刊期: 2008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