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璟;宋国良;肖建纲
目的 探讨全胃切除术后合理的消化道重建方式.方法 自2002年6月~2005年6月,对105例全胃切除术分别采用Schlatter式、Orr式及SS式3种不同的消化道重建方式,对术中消化道重建时间、术后6个月和24个月病人饮食情况、消化道症状和营养指标进行对比观察.结果 3种术式术中消化道重建时间元显著差异(P>0.05).术后6个月,Schlatter式术组病人返流性食管炎和营养不良的发生率明显高于Orr式术组及SS式术组(P<0.01).术后6个月,3组病人体重增加、血红蛋白、血清总蛋白和血清白蛋白指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但在术后24个月,SS式术组病人的上述指标有明显提高(P<0.0P).结论 全胃切除术后采用SS式间置空肠代胃,操作简便可行,可保留食物十二指肠通道连续性,能降低术后并发症和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李学明;邓小荣;肖卫东;揭志刚 刊期: 2007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CRP作为肝硬变和重型肝炎继发感染的早期诊断价值.方法 用速率散射比浊法检测60例肝炎肝硬化、重型肝炎继发感染前后血清C反应蛋白(CRP)浓度.结果 继发感染前后CRP水平呈显著正相关,而感染控制前后则呈显著负相关,感染未能控制导致死亡患者持续高水平.结论 血清C反应蛋白水平变化与感染密切相关,动态观察血清CRP水平有助于肝炎肝硬化和重型肝炎继发感染的早期诊断.
作者:程乾刚 刊期: 2007年第07期
目的 总结大面积脑梗死去骨瓣减压术后护理经验.方法 我院于1999~2006年间对22例大面积脑梗死患者行去骨瓣减压术,术后我们对这些患者进行密切观察临床症状、体位护理、气道护理、饮食及基础护理等一系列护理措施.结果 本组病人经治疗及护理后7例手术后意识清楚、偏瘫,生活能自理,8例呈植物生存状态,死亡7例.结论 通过积极抢救与高质量、全方位护理,大部分危重患者的病情得到有效控制,大大降低死亡率,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叶丹茹;金小慧;俞继芳;邱俏檬;卢中秋 刊期: 2007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显微血管减压术治疗面肌痉挛的手术方法和效果.方法 收集采用显微血管减压术治疗的8例面肌痉挛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和总结手术方法和效果.采用乳突后发际内小切口,小骨窗入颅,寻找和判断责任血管,将责任血管从面神经出脑干区分离,置入Teflon棉絮减压.术后记录手术效果和并发症,出院后进行电话随访.结果 责任血管为迂曲的小脑前下动脉或小脑后下动脉,8例患者术后面肌痉挛立即消失,随访至术后3个月,遗有轻度耳鸣、听力下降1例,轻度眩晕1例,无面肌痉挛复发.结论 显微血管减压术治疗面肌痉挛治愈率高,创伤小,远期并发症少.
作者:裘伟光;李金星;滕斌;马勇;王炳勇;胡勇;殷和平;黄海鹰;刘如恩 刊期: 2007年第07期
目的 考察不同温度下贮存时间对过氧乙酸稳定性的影响.方法 用间接碘量法测定过氧乙酸的含量,观察分别置于2~5 ℃、18~22 ℃、32~34 ℃贮存温度中过氧乙酸的含量.结果 放置贮存过程中,过氧乙酸逐渐分解,随着贮存时间的增加,其含量呈下降趋势.结论 过氧乙酸在不同温度和储存条件下,其有效期也不同.
作者:王美红 刊期: 2007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后牙纵裂保存治疗方法及预后.方法 采用冠外结扎,冠内固定,根管治疗加全冠修复治疗后牙纵裂.结果 39例44颗后牙,其中活髓牙10颗(22.7%),无髓牙34颗(77.3%);42颗使用正常(成功率95.5%),失败2颗(4.5%).结论 通过完善的根管治疗并以全冠修复,绝大数患牙是可以修复的.
作者:熊道行 刊期: 2007年第07期
目的 比较腰麻(EA)、腰-硬联合麻醉(CSEA)用于高龄患者髋关节置换术的临床效应.方法 随机选取择期髋关节置换术患者60例,年龄70~96岁,ASAⅡ~Ⅲ级,分为EA组和CSEA组两组,每组30例.CSEA组用0.5%布比卡因1~1.5 ml(0.75%布比卡因2ml+脑脊液1ml),以20~30 s时间注入蛛网膜下隙.两组均在平卧后硬膜外导管内注入1.5%利多卡因5ml作试验剂量,硬膜外用药的配制均为0.5%布比卡因.CSEA组根据术中腰麻减退情况加局麻药.EA组常规用药.比较两组诱导时间、手术时间、硬膜外局麻药用量、麻黄碱用量及麻醉效果.结果 CSEA组与EA组相比诱导时间短,手术时间短,硬膜外局麻药用量少,麻醉优良者占多数,而血压下降,麻黄碱的用量两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意义.CSEA组与EA组相比有明显的优点(P<0.05).结论 EA与CSEA均可用于高龄患者的髋关节置换术,但CSEA与EA比较有明显的优点.
作者:张海萍 刊期: 2007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老年糖尿病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与肱动脉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和粥样斑块的关系.方法 对36例正常人(NC组)和76例2型糖尿病人(DM组)的血浆Hcy、体重指数(BMI)、血压、甘油三脂(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空腹和餐后2h血糖(FPG、2h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肱动脉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IMT和颈动脉粥样斑块Crous积分等分别进行测定;同时将76例2型糖尿病人根据Hcy水平分为Hcy增高组(Ⅰ组36例)和Hcy正常组(Ⅱ组40例).结果 (1)DM组与NC组比较:DM组Hcy、FPG、2hPG、HbA1C、收缩压(SBP)、IMT、斑块Crous积分均高于NC组(均P<0.05);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低于NC组(P<0.01).(2)Ⅰ、Ⅱ和NC组间比较:3组之间年龄、BMI、TG、TC、HDL-c、LDL-c无统计学差异;Hcy在Ⅰ组高于Ⅱ组和NC组(均P<0.01);SBP、FPG、2hPG、HbA1c在Ⅰ、Ⅱ组均高于NC组(均P<0.05).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在Ⅰ组明显低于Ⅱ组和NC组(均P<0.01),Ⅱ组又低于NC组(P<0.05);IMT、斑块Crous积分在Ⅰ组大于Ⅱ组和NC组(均P<0.05).(3)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肱动脉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与血浆Hcy水平、年龄、收缩压呈负相关(分别r=0.48,P<0.01;r=0.27,P<0.05;r=0.26,P<0.05);斑块Crous积分与血浆Hcy、年龄呈正相关(分别r=0.56,P<0.05;r=0.39,P<0.05).结论 糖尿病患者易合并高Hcy血症;高Hcy血症可影响动脉硬化的各个阶段,可能是2型糖尿病易合并动脉粥样硬化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
作者:霍亚南;冯利利;周淑兰;汪鸿彬;张明;章志玲 刊期: 2007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磁共振胆胰管成像(MRCP)对先天性胆管囊肿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14例上腹部不适和/或出现黄疸的患者进行MRI常规及MRCP检查,8例与手术病理结果进行对照.结果 MRCP能准确地做出胆管囊肿的诊断并能进行准确的分型,定位和定性准确率达100%.结论 MRCP对先天性胆囊肿的诊断及手术方案的确定具有重要的价值,是一种安全可靠且无创伤的检查方法.
作者:李水根;龚良庚 刊期: 2007年第07期
目的 观察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患者淋巴组织及外周血血清中VEGF的表达水平的临床意义.方法 以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患者及正常人淋巴组织中VEGF表达水平,以酶联免疫法(ELISA)检测患者与健康成人外周血血清中VEGF表达量.结果 VEGF在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患者和健康成人淋巴组织及血清均有表达,但淋巴瘤患者淋巴组织和血清中VEGF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健康成人对照组(P<0.05,P<0.01).结论 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患者淋巴组织和外周血血清中存在高于正常水平的VEGF表达,为临床治疗提供了重要的作用靶点及疗效检测指标.
作者:周宁 刊期: 2007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外周血脆性X智力低下蛋白(fragile X mental retardation protein,FMRP)表达对脆性X综合征(fragile X syndrome,FXS)的诊断价值.方法 运用免疫细胞化学方法对38例不明原因的智力低下男性患儿的FMRP进行外周血淋巴细胞FMRP表达检测,并与38例年龄相近、智商或发育商均大于85的正常男性患儿比较,同时对FXS儿童FMRP表达水平与智力水平进行相关分析.结果 通过FMRP检测,智力低下组符合FXS诊断标准者5例,正常对照组外周血淋巴细胞FMRP表达均未达到诊断标准(P=0.022);FXS患儿FMRP表达率与发育商或智商间的相关性没有统计学意义(r=-0.610,P=0.275).结论 外周血淋巴细胞FMRP免疫细胞化学检测方法是一种具有快速、简便、价廉等优点的FXS实验诊断方法,可以用作FXS的诊断和筛查.
作者:钟建民;吴华平;陈勇;柯江维;邹时朴;李建华;蔡兰云;段荣;邹音;谢基华 刊期: 2007年第07期
目的 评价外科手术治疗预激综合征(WPW)合并心脏病变的治疗效果.方法 2006年9月~2007年6月,对我院收治的4例预激综合征(WPW)合并心脏病变,一期施行心脏病变根治及预激综合征旁路心内膜手术切断术.结果 4例病人均恢复正常心律,未出现房室传导阻滞等现象;随访1个月~半年,均未有心动过速复发,心功能恢复Ⅰ级.结论 一期手术治疗预激综合征合并心脏病变疗效肯定,熟悉附加旁路的解剖特点和手术技巧是成功的关键.
作者:李勇;吴永兵;张小强;吁东亮;徐建军 刊期: 2007年第07期
目的 评价联合应用小剂量氢氯噻嗪抗老年人单纯收缩期高血压的疗效.方法 选择86例血压控制不良的单纯收缩期高血压的老年人,联合应用小剂量氢氯噻嗪(12.5~25 mg/d)治疗,与另外80例不应用利尿剂的单纯收缩期高血压的老年人进行同期和治疗前后对照比较.结果 治疗6个月后,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脉压差、平均动脉压均有下降,但联合应用小剂量氢氯噻嗪组的脉压差、平均动脉压较不用利尿剂组下降更显著(P<0.01).结论 联合应用小剂量氢氯噻嗪治疗老年人单纯收缩期高血压可获得更满意的疗效.
作者:陈荣彪;赵岳军;郑晓亮 刊期: 2007年第07期
1 病例报告患儿,男,9岁.因左耳疼痛伴流脓2个月就诊入院.患儿于2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左耳疼痛,自己挖耳后出现流脓性分泌物症状,无发热病史,经当地医院抗感染治疗后,症状无明显缓解.
作者:王彤;吴英龙 刊期: 2007年第07期
目的 了解尺神经肘腕两处嵌压的发病和诊断、治疗特点.方法 回顾分析6例尺神经两处嵌压病例的临床资料.结果 6例尺神经两处嵌压的病例均得到正确诊断,获得了及时的治疗,获得了满意疗效.结论 明确尺神经的解剖特点,了解发病因素,增强对两处嵌压的警惕性,并熟悉尺神经的检查方法,仔细分辨与单处嵌压的区别,是防止漏诊的关键.
作者:王力刚;赵玉驰 刊期: 2007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低钠血症在肝硬化腹水患者中的临床意义,为肝硬化腹水的合理治疗提供参考.方法 分析南昌大学一附院消化科2005年间住院的肝硬化腹水合并低钠血症89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在肝功能Child-Pugh分级C级百分比、肝性脑病发生率及腹水治疗效果方面,低钠血症重度组与轻中度组之间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在病死率上低钠血症中度组与轻度组比较两者之间差异显著(P<0.05),且重度组与中度组之间也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低钠血症与肝硬化腹水患者的肝功能Child-Pugh分级、肝性脑病发生率及腹水治疗效果相关,尤其是重度低血钠,且其病死率与低钠血症的程度呈正相关.
作者:熊良圣;祝金泉 刊期: 2007年第07期
目的 比较人工肱骨头置换与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老年肱骨近端骨折临床疗效,了解两种手术方法的临床适应证.方法 随机将48例老年肱骨近端骨折患者分为人工肱骨头置换组和锁定钢板固定组分别进行手术,术后评估肩关节功能,并对两组患者进行疗效比较.结果 术后经6到24个月的随访,平均18.5个月随访,肩关节的功能评估采用肩关节疼痛和功能障碍指数(shoulder pain and disability index,SPADI)进行评分.两组数据经t检验,P>0.01,表明两组在疗效上无明显差异.结论 锁定钢板固定组和人工肱骨头置换组虽然在总体疗效上无统计学意义,但在具体临床操作上还是存在一些选择上的不同点.
作者:吴刚;蒋中海;李宁健 刊期: 2007年第07期
医疗事故技术鉴定,是适用《医疗事故处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的重要环节,是解决医疗事故纠纷的重要前提,也是解决医患矛盾的核心问题,其鉴定结论是卫生行政部门处理医疗纠纷及人民法院审理医疗纠纷赔偿案件的重要依据.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结论是否客观、公正,直接关系到医患双方的合法权益能否得到有效保护.而《条例》及《医疗事故技术鉴定暂行办法》(以下简称《暂行办法》)有些条款的规定不太明确,有的操作难度较大.针对《条例》实施后出现的一些难点问题本人在此谈谈拙见.
作者:王向军;万里涛 刊期: 2007年第07期
目的 总结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治疗冠心病(CAD)的外科治疗经验.方法 回顾分析2001年6月~2006年6月经我院行CABG治疗的32例CAD的临床资料.结果 31例均痊愈出院(97%),1例因术后渗血多,行2次开胸止血后出现多器官功能衰竭而死亡.结论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是目前治疗冠心病的一种安全、有效方法.
作者:吴起才;万于华;刘季春;凌翔 刊期: 2007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心理干预对子宫肌瘤患者术后性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子宫肌瘤患者分为干预组和非干预组,对干预组的患者进行术前的认知行为治疗,采用女性性功能调查表对干预组和非干预组手术前后性功能进行评估.结果 干预组术后性功能评分显著优于非干预组.结论 手术前心理干预对于子宫肌瘤患者术后性功能的改善有重要作用.
作者:张晓玲;程玉芬 刊期: 2007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