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有创机械通气联合镇静剂救治急性左心衰竭的临床探讨

聂增新

关键词:机械通气, 镇静剂, 联合, 急性左心衰竭
摘要:目的 探讨有创机械通气联合镇静剂救治急性左心衰竭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我院2000年1月~2006年10月因急性左心衰竭造成严重肺水肿患者18例,行气管插管、呼吸机正压通气,同时用异丙酚镇静治疗,比较有创机械通气治疗前后各项监测指标变化.结果 机械通气后动脉血氧分压(PaO2)、血氧饱和度(SaO2)及心率(HR)值明显改善,与通气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机械通气后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呼吸频率(R)、收缩压(SBP)及pH值较机械通气前改善(P<0.05).本组18例均得到有效救治.结论 合并严重肺水肿的急性左心衰竭患者,在常规治疗方法 无效时,可行有创机械通气联合镇静剂救治.
江西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萍乡地区HBV前C区和BCP区基因突变研究

    乙型肝炎病毒是一个双链DNA病毒.HBV感染能导致急、慢性的肝病,其中全球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超过3.6亿.每年由于HBV慢性感染引起的肝硬化、肝细胞癌死亡患者超过47万人[1].而由于HBV病毒的复制过程缺乏校对机制,在慢性感染的过程中发生基因突变的几率很高,相关研究多的HBV突变株主要有:一是发生在翻译水平的前C突变(G1896A):二是发生在核心启动子区(BCP区),即A1762T和G1764A的联合突变;三是发生在HBV DNA聚合酶(反转录酶)区的变异包括P区528、552位点的突变.我们采用生物芯片技术检测,对113例乙型病人HBV前C区和BCP区基因多态性进行分析,以探讨其临床意义,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长奇;陈燕萍;罗娜;林志铭;龙承明;唐向荣;王康 刊期: 2007年第09期

  • 小剂量甲基强的松龙静脉滴注联合肝素雾化吸入对小儿支气管哮喘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应用小剂量甲基强的松龙静脉滴注联合肝素雾化吸入对小儿支气管哮喘的疗效.方法 对收治的支气管哮喘患儿60例分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两组患儿年龄性别临床表现及入院前病程基本相同,经统计学处理,P>0.05,差异无显著性意义.两组患儿一般治疗采用均给予抗感染及平喘补液对症处理,治疗组给予甲基强的松龙1~2mg/kg加入10%GS 50m1,每6~8 h静滴1次,共3d,同时每次给予肝素100u/kg雾化吸入,每日2次,连用3d.结果 治疗组在止咳平喘,肺部罗音消失,平均住院日优于对照组,P<0.01,差异有显著性意义.结论 小剂量甲基强的松龙静脉滴注联合肝素雾化吸人对小儿支气管哮喘能及时缓解喘息症状,缩短病程具有良好效果.

    作者:魏金芬;李廷俊;苏青弟 刊期: 2007年第09期

  • 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实验室观察指标研究进展

    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acute organic phosphorus pesticides poisoning,AOPP)是我国目前中毒发生率高的化学毒物种类之一,病死率高达10%以上,准确、快速诊断,对中毒程度判断在实际临床中都有非常大的意义.现就近年国内外的一些实验室观察指标综述如下:

    作者:王建峰;赖登攀 刊期: 2007年第09期

  • 支气管镜下微波热凝和局部注药治疗支气管结核

    目的 探讨支气管镜下微波热凝和局部注药治疗支气管结核的疗效.方法 以2005~2006年我科收治的支气管结核患者40例为研究对象,在正规抗痨的基础上,对病变部位采用支气管镜下微波热凝和局部注射卡那霉素0.5 g,雷米封0.2 g,完成疗程后观察疗效.结果 40例病人在治疗后显效31例,有效38例,总有效率95%.结论 支气管镜下微波热凝和局部注药治疗支气管结核疗效显著,安全性好.

    作者:戴希友;易彩琼;林富生;魏尤良 刊期: 2007年第09期

  • 环核苷酸与组织纤维化

    组织纤维化是常见的临床病症,以病变组织中纤维化效应细胞如间质细胞、纤维原细胞和成纤维细胞等异常分化、增殖,细胞外基质(ECM)异常增多、过度沉积并终导致该组织器官功能丧失为主要特征,目前尚无特效诊疗手段,急待加强基础和临床研究.

    作者:朱志农;温桂兰 刊期: 2007年第09期

  • 小梁切除术后浅前房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小梁切除术后浅前房的原因.方法 回顾分析112例(128眼)行小梁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34例40眼浅前房主要原因为引流过畅和脉络膜脱离.结论 针对小梁切除术后浅前房的原因采取相应的措施可防止浅前房发生.

    作者:沈平宇 刊期: 2007年第09期

  • 阿魏酸钠佐治年幼儿喘息性疾病50例疗效分析及其对血小板参数的影响

    目的 探讨阿魏酸钠(川芎素)治疗喘息性疾病的效果及作用机制.方法 阿魏酸钠治疗组、常规治疗组、正常对照组各50例,阿魏酸钠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阿魏酸钠5~6mg/(kg.d)静滴,连用4~6d;两组喘息性疾病患儿均在疾病高峰期(入院时)、恢复期分别取末梢血测血小板4项参数,即血小板计数(PLT)、平均血小板体积(MPV)、血小板分布宽度(PDW)、大血小板比率(P-LCR).结果 阿魏酸钠治疗组在P-LCR下降、MPV、PDW减少程度均低于常规治疗组,说明阿魏酸钠能抑制血小板的聚集、激活和释放.结论 阿魏酸钠能抑制血小板活化和颗粒释放,抗炎、平喘疗效明显.

    作者:陈熊秀;赵映敏;王晨虎 刊期: 2007年第09期

  • 输尿管肾镜钬激光碎石术治疗输尿管结石156例报告

    目的 总结经输尿管肾镜钬激光腔内治疗输尿管结石的临床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5年3月~2006年11月收治的经输尿管镜钬激光治疗输尿管结石156例的临床资料.结果 本组156例中154例均1次手术碎石成功,单次结石粉碎率达98.7%(154/156).2例输尿管上段结石在钬激光碎石过程中移位于肾盏,术后再行ESWL治疗,无输尿管损伤,撕脱等并发症.结论 输尿管肾镜钬激光碎石术治疗输尿管结石安全、有效.

    作者:张建文;杨友清 刊期: 2007年第09期

  • 食管癌术后胸胃穿孔的治疗体会

    目的 探讨食管癌术后胸胃穿孔的发生原因及治疗方法.方法 食管癌术后发生胸胃穿孔 5例,均采取胸腔闭式引流、胃造瘘、空肠造瘘、抗感染及加强营养支持等相对保守治疗.结果 全组患者均痊愈出院.结论 食管癌术后胸胃穿孔是一种严重的术后并发症,采取恰当的保守治疗方法 ,可以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作者:吴永兵;徐建军;喻东亮;李勇 刊期: 2007年第09期

  • Ⅰ期非小细胞肺癌病灶中nm23的表达与淋巴结微转移的关系

    目的 探讨Ⅰ期非小细胞肺癌原发癌灶nm23基因表达与淋巴结微转移之间的关系.方法 对40例根治性切除的Ⅰ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原发癌灶石蜡标本采用免疫组化方法 进行nm23基因表达蛋白检测,对常规病理检查阴性的淋巴结应用免疫组化方法 以Ck为标志物进行微转移检测,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1)本组40例非小细胞肺癌中nm23蛋白阳性表达57.5%(23/40),阴性表达42.5%(17/40).(2)常规病理检查阴性的淋巴结192枚,有11例患者中的28枚淋巴结检出微转移灶,淋巴结微转移阳性检出率14.6%(28/192),有淋巴结微转移患者检出率27.5%(11/40).(3)nm23蛋白阳性表达组淋巴结微转移患者发生率13.04%,nm23蛋白阴性表达组淋巴结微转移患者发生率47.06%,两组阳性率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Ⅰ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病灶中nm23的表达和淋巴结微转移关系密切,联合检测原发癌灶中nm23的表达和淋巴结微转移灶不仅能够评估肺癌侵袭转移的程度,而且对正确评估肺癌的病理分期、预后及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有重要意义.

    作者:王武明;熊汉鹏;刘翼军 刊期: 2007年第09期

  • 血清HA、PCⅢ、Ⅳ-C、LN和内皮素在慢性肝病肝纤维化中的临床意义

    肝纤维化是慢性肝病的共同病理过程,是发展到肝硬化的必经阶段.临床上采用的肝功能试验和影像学检查难以判断肝纤维化程度和早期肝硬化,肝脏活体组织病理学检查仍然是诊断肝纤维化和肝硬化的金标准,但其在临床应用有较多的局限性.目前通过检测血清肝纤维化无创性诊断性指标来判断肝纤维化程度是临床研究热点.

    作者:刘霖敏 刊期: 2007年第09期

  • 中药配合双极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高龄股骨颈新鲜骨折39例

    目的 观察中药配合双极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高龄股骨颈新鲜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应用自拟中药配合双极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高龄股骨颈新鲜骨折39例.结果 39例高龄股骨颈新鲜骨折治疗优良率达87.2%,且无一例出现深静脉栓塞形成和肺栓塞并发症.结论 使用自拟中药方口服配合施行双极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高龄股骨颈新鲜骨折创伤小,安全简单,疗效好,并发症少,是治疗高龄股骨颈新鲜骨折的一种理想的选择.

    作者:周亚福;郭蓬川 刊期: 2007年第09期

  • 心力衰竭患者中脑钠肽浓度与血流动力学关系的研究

    目的 探讨心力衰竭患者脑钠肽(BNP)水平与血流动力学的关系.方法 住院患者83例:(1)各类心脏病患者61例:(2)肺源性呼吸困难组22例.均经干式快速免疫荧光法定量分析检测BNP.超声心动图检查左室舒张期末内径(LVEDD).结果 血浆BNP与各血流动力学指标做直线相关回归分析表明,BNP分别与PCWP、MPAP、RAP显著正相关.LVEDD≥60mm组的血浆BNP浓度显著高于LVEDD<60mm组,而LVEDD<60mm组BNP水平比左、右室舒张期末内径正常的肺源性呼吸困难组BNP显著增高.心源性呼吸困难组BNP水平明显高于肺源性呼吸困难组.结论 心衰患者BNP与PCWP、MPAP、RAP显著正相关,BNP的释放直接与心室压力负荷过度和心室容积扩张相关.快速检测BNP浓度对鉴别呼吸困难是心源性或肺源性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颜小明;陈图刚 刊期: 2007年第09期

  • 美托洛尔治疗冠状动脉心肌桥5例分析

    目的 观察β受体阻滞剂美托洛尔治疗冠状动脉心肌桥的疗效.方法 回顾分析2004年7月~2006年12月我院对200例冠心病患者行冠状动脉造影术中发现5例心肌桥患者,给予美托洛尔治疗3个月的临床资料.结果 本组5例患者治疗3个月后,4例心绞痛消失,1例心绞痛减轻.结论 美托洛尔是治疗心肌桥引起心绞痛的有效药物.

    作者:王素珍;上官俊;徐小华 刊期: 2007年第09期

  • 鼻内窥镜下选择性神经切断术治疗变应性鼻炎56例分析

    目的 观察选择性切断鼻后下神经及筛前神经下鼻甲分支治疗变应性鼻炎的可行性及疗效.方法 在鼻内窥镜下使用钩突刀及双极电凝,在下鼻甲附着缘末端前方约6~12 mm处及鼻丘粘膜处,切断鼻后下神经及筛前神经的下甲分支手术治疗变应性鼻炎.结果 56例患者经6~12个月的随访,51例症状消失,疗效明显,3例患者症状部分缓解,2例仍感无效,总有效率达95%.结论 在鼻内窥镜下选择性切断鼻后下神经及筛前神经下鼻甲分支能有效治疗变应性鼻炎.

    作者:胡建斌;刘绍华;戴锋;涂强 刊期: 2007年第09期

  • 11例膀胱癌术后再发上尿路肿瘤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膀胱癌术后再发上尿路肿瘤的危险因素、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11例膀胱移行细胞癌术后发生上尿路癌的临床资料,原膀胱癌单发5例,多发6例,分级G1~G29例,G2~ G32例;分期T1N0M0~ T2N0M010例,T3N0M01例.结果 行根治性患侧上尿路全切术10例,输尿管部分切除膀胱部分切除输尿管再植术1例.3例膀胱癌再发,其中1例行TURBt,2例因膀胱癌再发行膀胱全切及输尿管皮肤造瘘.11例随访6个月~10年,1例术后2年因肾功能衰竭死亡.结论 膀胱癌多源性可能为再发上尿路肿瘤的危险因素,再发与肿瘤分级、分期无关.B超、CT检查应作为诊断首选方法.根治性上尿路切除是主要治疗方法.

    作者:俞斌;郑旭东;蒋志云;蔡雅富 刊期: 2007年第09期

  • 补佳乐补充治疗在IVF-ET中的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补佳乐补充治疗对IVF-ET结局的影响.方法 选择2003年2月~2006年12月在我中心接受IVF-ET或ICSI治疗,在COH中大卵泡直径为1.5cm时、子宫内膜≤7mm的患者共141个周期,141个周期患者中接受补佳乐补充治疗的为75周期,设为研究组;未口服补佳乐的66个周期设为对照组.结果 两组在不孕原因、不孕时间等无统计学差异性(P>0.05);两组在补充补佳乐前子宫内膜厚度、平均获卵数、平均受精数亦无统计学差异性(P>.0.05),补佳乐治疗后研究组在停Gn日和移植日EM均高于对照组,研究组妊娠率和种植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补佳乐补充治疗后可以改善子宫内膜的容受性,提高IVF-ET患者的妊娠率和种植率.

    作者:赵琰;喻金梅;辛才林 刊期: 2007年第09期

  • 氯普鲁卡因高位硬膜外阻滞在乳癌根治术中的应用

    目的 对国产1%氯普鲁卡因行高位硬膜外阻滞在乳癌根治术中应用的有效性及安全性进行评估.方法 60例择期行乳癌根治手术的患者,ASA Ⅰ-Ⅱ级,年龄23~71岁,体重40~71kg,随机分为观察组(n=30)和对照组(n=30).T1-2或2-3间隙穿刺,向头侧置管4~6cm,观察组注入1%氯普鲁卡因+1:20万肾上腺素5ml,对照组注入1%利多卡因+1:20万肾上腺素5ml,5min后,两组分别给予同类药18ml.观察项目:(1)麻醉起效时间、痛觉消失时间、痛觉恢复时间.(2)给药15min后麻醉阻滞范围.(3)呼吸循环改变:患者入室时、麻醉后10min、20min、30min、60min时HR、BP、RR、SPO2.(4)观察和记录两组患者可能出现的副作用,如头昏、倦怠、感觉异常、肌肉震颤、呼吸抑制.结果 两组病人的麻醉起效时间分别为4.8±0.9min和5.4±1.1min(P>0.05),痛觉消失时间分别为12.2±2.3min和13.3±3.1min(P>0.05),痛觉恢复时间分别为49.2±1.45min和50.1+13.8min(P>0.05).两组患者在麻醉前及给药后HR、BP、RR、SPO2各组数据间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头昏、肌肉震颤、呼吸抑制的发生率分别为1例(3.3%)和6例(20.0%)(P<0.05),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 1%氯普鲁卡因行高位硬膜外阻滞在乳癌根治术中的应用其麻醉效果与1%利多卡因相同,但头昏、肌肉震颤、呼吸抑制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后者.

    作者:王永生;熊振凯 刊期: 2007年第09期

  •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治疗缺血性心脏病的研究进展

    缺血性心脏病在世界范围内,尤其在西方发达国家广泛存在,全球约有数亿缺血性心脏病患者,其发病率有逐年上升的趋势.冠状动脉循环发生病理改变,引起冠脉血流和心肌需求之间失衡,致使心肌血流灌注不足,从而引发心肌的缺血缺氧,是缺血性心脏病的主要原因.

    作者:万小亮;唐燕华 刊期: 2007年第09期

  • 胎盘植入13例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胎盘植入的病因、诊断、治疗.方法 采取回顾性的方法 ,对2003~2005年13例胎盘植入病例进行临床分析.结果 胎盘植入多见于可以导致子宫内膜损伤、胎盘着床位置异常的多次人工流产、多次妊娠分娩、剖宫产及前置胎盘.彩超对胎盘植入的早期诊断能提供参考价值.结论 胎盘植入可以根据植入范围的大小及出血量的多少来决定是否保守治疗.

    作者:李承华;周世琼;钟明艳 刊期: 2007年第09期

江西医药杂志

江西医药杂志

主管:江西省卫生厅

主办:江西省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