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萍凤;鄢玉兰
目的 探讨应用腹腔镜手术诊治不孕症的临床价值.方法 2000年3月~2006年10月.我对78例女性不孕症患者行腹腔镜诊断和治疗,观察术后妊娠率.结果 78例中发现盆腔病变71例占91.0%,慢性盆腔炎是不孕症的第1病因.继发不孕较原发不孕发生率高(P<0.01);其次为子宫内膜异位症、多囊卵巢综合征,原发不孕发生率高于继发不孕(P<0.01);术后妊娠率为44.1%,2例发生异位妊娠.结论 腹腔镜手术对女性不孕症盆腔病变的诊治具有重要的价值.
作者:黄国婷 刊期: 2007年第12期
目的 评价血小板反复输注效果.方法 对57例各类疾病患者,输注血小板前、后24h,以伞自动血细胞分析仪计数血小板,并计算校正血小板增高指数(Corrected Count increment)值.输注后24h CCI≥4.5×10<'9>/L为输注有效,CCI<4.5×10<'9>/L为输注无效.结果 血小板输注有效率,1次输注,有效率84%,2~3次输注有效率67%,4~5次输注,有效率45.7%,6次以上输注,有效率42.9%.结论 首次输注血小板有效率达84%,而反复输注血小板的患者,由于产生同种免疫,随输注次数增多,有效率降低.
作者:万唐;刘华;廖勇;姚卿武 刊期: 2007年第12期
目的 观察口服卡培他滨加腹腔化疗治疗晚期胃癌的近期疗效.方法 卡培他滨用量2500mg/m<'2>,分早晚两次餐后半小时口服,服药14d停药7d为一周期.腹腔灌注化疗方案DDP60-80mg/次(或卡铂200-400mg/次)、5-FU500-1000mg,次.结果 其中CR3例(8.1%),PR 18例(48.64%),NC 9例(24.32%),PD 7例(18.91%)总有效率56.75%,中位生存期12.2个月.1年生存率51.1%.结论 口服卡培他滨加腹腔化疗,疗效较好,毒副作用小,晚期患者能适应.
作者:赵波涛 刊期: 2007年第12期
目的 分析巨大儿不同分娩方式对分娩结局的影响,以寻求恰当的产前处理.方法 对我院2006年分娩的438例巨大儿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两组分娩方式比较,初产妇的剖宫率显著高于经产妇,两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新生儿窒息率比较阴道分娩组窒息率明显高于剖宫产组,两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 剖宫产组的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率较低.故对巨大儿适当放宽剖宫产指针是应该的.
作者:王筱雯;潘明香;陈爱慧;万曦娣 刊期: 2007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以高频率起搏刺激右心耳建立家兔慢性心房颤动模型的方法.方法 20只家兔随机分为实验组及对照组,对照组为假手术组.植入起搏电极但不起搏;实验组10只家兔予开胸植入双极电极并予以(800次/min)刺激右心耳30d,4h/d,术后定期监测起搏、心房颤动的发生情况,同时测定起搏前及房颤发生后心房有效不应期(AERP)的变化.结果 实验组均完成了实验,术后第7d,7只(70%),兔发生了房颤,2周时共有8只(80%)发生了房颤并能稳定维持(与对照组比较,P<0.01),30 d时仍示房颤,其余2只兔至30d时仍呈起搏心律;对照组则未发生任何心律失常情况.AERP缩短,AERP频率适应不良,与基础状态相比有显著意义.结论 长期高频率起搏刺激家兔右心耳是建立慢性房颤模型的有效方法.
作者:陈仁华;刘元庆;彭景添;肖成伟;欧阳长生 刊期: 2007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非脱垂子宫经改良阴式子宫全切除术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将2006年10月~2007年7月62例因子宫良性病变且为非脱垂子宫的患者分为治疗组(32例)和对照组(30例)进行手术.治疗组采用改良阴式子宫切除术.对照组采用传统开腹子宫全切术.观察两组平均手术时间、术中平均出血量、肛门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术后平均住院天数.结果 治疗组平均手术时间65.00±38.23min,术中平均出血量100.00±60.12ml,下床活动时间33.2±10.21h,肛门排气时间 32.18±10.73h.术后平均住院天数5.50±1.50d;对照组平均手术时间90.33±28.40min,术中平均出血量120.33±58.36ml,肛门排气时间49.13±12.66h.下床活动时间58.86±11.10h.术后平均住院天数7.6±2.80d.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 对非脱垂良性子宫病变者实施改良阴式子宫切除术,手术时间短,出血量少,腹部无瘢痕,住院天数少,治疗费用低.
作者:吕向荣;曾敏红;林晓燕;刘燕萍 刊期: 2007年第12期
目的 观察康莱特联合国产长春瑞滨+顺铂方案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及毒副反应.方法 对2004年~2007年6月符合本研究的64例住院患者分为两组,治疗组33例,对照组31例,两组均接受NP方案化疗,进行2周期化疗,观察治疗两组近期疗效.进行生活质量(KSP)评分.结果 两组近期疗效(CR+PR)虽无统计学意义,而治疗组在化疗后消化道副反应及血液学毒性分级情况均优于对照组(P<0.05),具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康莱特联合NP方案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疗效较好,毒副反应轻.
作者:刘晖群;刘敏知 刊期: 2007年第12期
目的 了解我院2006~2007年院内感染常见病原菌耐药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纸片扩散法进行药敏试验.用WHONET5.1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共收集病原菌352株,其中革蓝阳性球菌142株,革蓝阴性杆菌210株;耐甲氧西林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分别占55.6%和72.0%,未发现耐万古霉素的葡萄球菌和肠球菌;大肠埃希菌和克雷伯菌属等革兰阴性细菌对第三代头孢菌素的耐药率较高,且对头孢他啶的敏感性湿著高于头孢噻肟,对亚胺培南高度敏感.结论 加强对细菌耐药性监测是非常必要的.
作者:蓝芬;左斌 刊期: 2007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尿动力学检查评估BPH所致急性尿潴留引起的逼尿肌功能改变及对I临床治疗方案选择的价值.方法 对52例BPH患者发生AUR后分别在24h内、第3d、第7d、第10d进行尿动力学检查,根据检查结果分别采用警惕性等待、药物治疗前列腺手术和膀胱造瘘以后,观察相应治疗效果.结果 采取相应治疗措施后,经3年随访,治疗效果与逼尿肌功能分组具有较好的相关一致性.结论 尿动力学检查能有效地指导BPH所致急性尿潴留患者的临床治疗.
作者:李新长;林伟;黄海鹏;孟栋良;何洁卿 刊期: 2007年第12期
采用10例涎腺粘液表皮样癌石蜡包埋组织标本,以Hedley报道的方法为基础,进行单细胞悬液样品的制备和流式细胞术检测.经反复实验,每例组织块必须经切片、托蜡、水化、漂洗、消化、离心等过程,具体针对,严格操作.10例涎腺粘液表皮样癌上机测定成功,DNA组方图峰形锐利,CV值小.
作者:何琳;汪庆余;唐维平 刊期: 2007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阴道松弛症的综合性治疗方法.方法 对各种原因的阴道松弛,分别实施手术+心理疏导+盆底功能康复锻炼、心理疏导+盆底功能康复锻炼和单纯做心理疏导等多种综合治疗方案.结果 2004年3月以来,共治疗156例阴道松弛患者.收到了较满意的疗效.结论 对于阴道松弛症,要因人而异,除实施单纯的手术治疗外,更重要的是结合心理疏导以及盆底功能康复锻炼,才能获得更满意的疗效.
作者:王斌;黄和平;黄琳玲 刊期: 2007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采用硬膜外麻醉对急症休克病人进行外科手术的安全性.方法 采取硬膜外麻醉小剂量分次给药,静脉快速输血补液、加用适量多巴胺静脉滴注维持循环稳定,必要时静注适量皮质激素和碳酸氢钠.结果 术中生命体征维持平稳.麻醉效果满意.结论 急症休克病人可选用硬膜外麻醉.
作者:董莉萍;董谢平 刊期: 2007年第12期
血液病人由于血小板减少或凝血因子的缺乏,常有不同程度的凝血功能障碍和出血倾向.反复静脉穿刺不仅增加病人的痛苦.
作者:黄六英;陈春花 刊期: 2007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小儿衣原体感染的临床发病特点.方法 对13例小儿衣原体感染特点进行归纳总结,分析小儿衣原体感染临床表现及肺外表现.结果 肺炎衣原体抗体IgM均阳性,不同程度合并有支原体、腺病毒、吸道合胞病毒感染,容易合并副鼻窦炎及分泌性中耳炎.结论 小儿衣原体感染容易合并各种病原微生物感染,肺外表现副鼻窦炎及分泌性中耳炎应引起临床医师重视.
作者:黄勇;应小明;何学颉;陈春法 刊期: 2007年第12期
目的 评价米氮平结合认知行为疗法治疗惊恐障碍的临床疗效、治疗依从性和复发、复燃情况.方法 73例惊恐障碍患者随机分成两组,研究组口服米氮平30mg/晚,合并认知行为治疗;对照组单纯口服米氮平30mg,晚,疗程为12周.采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定疗效,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第2,4,8.12周末各评定1次;1年后随访.结果 治疗第12周末,研究组显效率91.9%(34/37),有效率100%(37/37);对照组显效率69.4%(25/36),有效率88.9%(32/36);两组间显效率、有效率比较分别为:X2=5.932,P=0.015;X2=4.349,P=0.037;治疗第4、8、12周末,两组间HAMA总分差异非常显著(P<0.001);1年后随访,研究组有4例擅自减药或停药,对照组有11例擅自减药或停药,两组间治疗依从性比较:X2=4.357,P=0.037;两组间复发、复燃比较:研究组复发2例;对照组复发4例,复燃4例,X2=4.365,P=0.037.结论 米氮平合并认知行为疗法治疗惊恐障碍比单用米氮平治疗惊恐障碍的近期和远期疗效均更好,起效更快,依从性更好,复发率更低.
作者:彭冬英;孔令军;左小云;朱秋根;刘翔 刊期: 2007年第12期
目的 观察γ-GCS基因的RNA干扰对胰腺癌抗化疗的影响.方法 采用γ-GCS高表达的胰腺癌细胞株扩大培养,分为:实验组:转染γ-GCS dsRNA的胰腺癌细胞;对照组:转染γ-GCS基因反义RNA的胰腺癌细胞;空白组:未转染的胰腺癌细胞.利用RT-PCR、Westem Blot的方法,检测各组癌细胞的γ-GCS、mRNA的表达和谷胱甘肽的活性,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各组细胞凋亡率.结果 实验组γ-GCS和谷胱甘肽mRNA和蛋白水平的表达明显下降,细胞明显凋亡.结论 转染γ-GCS dsRNA的细胞可产生基因沉默效应.使细胞对化疗药物敏感性增强.
作者:陈建勇;沈学文;刘萍 刊期: 2007年第12期
目的 观察胺碘酮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并发室性心律失常的疗效.方法 选择我院2003年5月~2004年5月CHF并发室性心律失常患者76例,给予口服胺碘酮(商品名可达龙)1年.结果 治疗2周后总有效率88.2%.18例短阵室性心动过速消失.QTc由(410±38)ms增至(496±62)ms(P<0.01),治疗1年后总有效率94.7%,20例短阵室性心动过速消失,QTc由(408±42)ms增至(516±72)ms(P<0.01).结论 胺碘酮是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并发室性心律失常有效的药物之一,而副反应轻,使用安全.
作者:付华宾;彭志群;胡孟泉;黄爱英;孙丽萍;刘小兰 刊期: 2007年第12期
目的 观察蛛网膜下腔出血脑脊液置换术的不良反应,探讨其适应症.方法 回顾分析22例行脑脊液置换术的SAH病人的临床资料.结果 3例发生再出血,7例置换后病情反而加重.基本为出血量大者;出血集中在脑千周围,脑室或在脑沟表面形成血块者:有意识障碍者;以及脑脊液压力过低者.结论 对于出血量大的,或出血集中在脑干周围.脑室或在脑沟表面形成血块的.有意识障碍的,以及脑脊液压力过低的病人,慎行脑脊液置换术.
作者:谭晓帆;叶诚 刊期: 2007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胆总管探查术后胆管一期缝合的可行性、手术指征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性地对有胆总管探查指征的病人.于术中胆管切开探查后行胆总管一期缝合23例,并回顾性分析其治疗效果.结果 本组23例全部治愈,无手术死亡病例.全组平均住院8.6d.末发生胆道并发症.全组随访6~24个月,未见结石残留及胆管狭窄,疗效满意.结论 严格选择手术适应证及精细手术操作.胆总管切开探查一期缝合是安全可行的.
作者:沈世平 刊期: 2007年第12期
近年来癌症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正在逐年增加,成为常见的死因.癌症作为身心疾病,患者的不良心理反应和应对方式可通过影响机体的内分泌和免疫功能.进而影响癌症的发展和转归.采用支持性和行为干预等心理治疗方法.可使癌症患者的平均生存期延长[1].
作者:李昱 刊期: 2007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