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允禧;钟爱民;刘鸿;魏小昌;漆映辉;甘小英
目的探讨应用动力加压螺钉(DHS)内固定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56例采用DHS内固定治疗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50例随访均骨折愈合,愈合时间10~16周.结论DHS内固定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是一种有效的方法.
作者:朱晓兵;郭中林 刊期: 2005年第05期
目的探寻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简便而有效的方法.方法对171例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在电视X光机透视下行经皮斯氏针固定术.结果158例得到随访,其中优97例,良44例,可14例,差3例,优良率89.24%.结论经皮斯氏针固定是一种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简便而有效的方法.
作者:邹勇;黎云青;吴许清;朱立新 刊期: 2005年第05期
目的总结腹部手术后并发切口皮下积液的防治经验.方法回顾分析1993年1月~2003年1月在本院行腹部手术的2984例患者的手术切口资料.结果共发生切口皮下积液171例,其中,上腹部手术97例,下腹部手术74例;腹壁脂肪厚度大于5cm122例;营养不良43例.结论腹部手术前应纠正患者的贫血及营养不良;术中应慎用电刀,缝合脂肪层一定要避免留有孔10空;术后要引流通畅,加压包扎.
作者:黄玉军 刊期: 2005年第05期
目的探讨On-line HDF的安全性、病人耐受性及临床疗效.方法设置On-line HDF治疗组(Ⅰ组)和常规HD对照组(Ⅱ组),观察治疗前、中、后病人状况,溶质变化和溶质下降率,包括Cr、BUN、β2-MG、PTH、KT/V.结果HDF治疗中、治疗后病人无发热,6例顽固性血压易于控制,5例在HD中易出现低血压症状好转,3例皮肤瘙痒严重者明显好转,HDF组治疗前后Cr,β2-MG,PTH显著下降;HD组治疗前后β2-MG、PTH相差不显著.治疗前及2月后溶质变化,两组Cr,β2-MG相差不显著;HDF组PTH前后有显著性差异;KT/V值比较,HDF为1.68±0.34,HD为1.21±,两组有显著K性T差异(P<05).结论On-line HDF较传统HDF操作简单,自产回输液安全,病人有较好的耐受性和心血管稳定性,其对小分子、中分子、物质的清除能力优于常规HD.
作者:向允禧;钟爱民;刘鸿;魏小昌;漆映辉;甘小英 刊期: 2005年第05期
目的探讨纳洛酮、苯巴比妥钠早期联合应用对重度窒息新生儿脑损伤的影响.方法对照组常规对症支持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纳洛酮0.1mg/kg静脉注射,后改0.1mg/(kg.d)静脉点滴,连用7d;苯巴比妥钠首剂负荷量20mg/kg静脉注射,12h后改5mg/(kg.d)静脉点滴,q12h,连用5d.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惊厥发生率分别为40%、60.78%,x2=4.573,P<0.05有显著性差异;重度HIE发生率分别为30.91%、54.91%,x2=4.123,P<0.05有显著性差异;轻-中度HIE无显著性差异;NBNA评分<5分,7~8d观察组为27.45%,对照组为65.85%;x2=13.568,P<0.01;12~14d观察组17.65%,对照组为51.22%;x2=11.657,P<0.01.结论早期使用纳洛酮、苯巴比妥钠对防治窒息后脑损伤有确切疗效.
作者:周新玲;彭东兰 刊期: 2005年第05期
目的观察小梁切除联合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治疗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1999年4月~2004年9月收住我院资料完整的原发性闭角型、原发性开角型或继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82例(82只眼),行小梁切除联合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人工晶体植入术,记录手术前、后的视力和眼压,记录手术并发症和滤过泡情况.术后随访至少3个月.结果术后1周和3个月眼压分别为(10.51±5.13)和(11.12±5.13)mmHg,与术前眼压(35.66±13.52)mmHg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01);术后1周与3个月眼压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术后1周及3个月矫正视力较术前明显提高,与术前视力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01);术后1周与3个月视力比较,差异亦有显著性意义(P<0.05).术后无严重并发症发生.术后1周82只眼均有扁平弥散型滤过泡,但术后3个月滤过泡均缺如,仅2只眼眼压≥21mmHg.结论小梁切除联合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人工晶体植入术,可有效治疗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手术安全、便捷.
作者:朱白蕾;钟丘 刊期: 2005年第05期
目的总结非体外循环下冠脉搭桥术的麻醉体会.方法回顾分析21例在非体外循环下行冠脉搭桥术的患者的麻醉资料.结果全麻时间(148±40)min,无一例改体外循环,无一例出现麻醉并发症和手术死亡.结论非体外循环下行冠脉搭桥术对麻醉要求较高.
作者:钱军;胡双飞 刊期: 2005年第05期
目的观察辛伐他汀对非高脂血症糖尿病肾病尿蛋白的影响.方法选取符合糖尿病临床肾病诊断标准的病人38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以达美康口服,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舒降之片(辛伐他汀)口服,1次/d,每次20mg,连续治疗4周.所得数据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治疗组中尿白蛋白明显下降(P<0.01).结论辛伐他汀能使非高脂血症糖尿病肾病患者尿蛋白减少,具有非依赖降脂的肾脏保护作用.
作者:李若福 刊期: 2005年第05期
目的评价预防性气管插管在危重急性中毒病人洗胃时的疗效和价值.方法163例急性中毒昏迷患者预防性气管插管后洗胃,与93例未采用预防性气管插管洗胃的急性中毒昏迷患者进行对比.结果采用预防性气管插管的163例危重急性中毒患者成功洗胃160例(98.2%),吸入性肺炎11例(6.7%),死亡7例(4.3%);而未采用预防性气管插管的93例危重急性中毒患者成功洗胃76例(81.7%),吸入性肺炎18例(19.4%),死亡13例(14.0%).结论对危重急性中毒患者采用预防性气管插管洗胃,可以提高洗胃的效果,预防吸入性肺炎发生,降低死亡率.
作者:吕剑杰 刊期: 2005年第05期
目的探讨血液透析过程中意外失血的原因.方法对近2年行血液透析的17232例次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出血原因进行归纳分类.结果在17232例次透析中,共发生可避免的意外血液丢失571例次,占血液透析总例次的3.31%,其主要原因分别为:拔针后穿刺部位出血占36.95%,穿刺部位渗血(1ml以上)占28.37%,透析器及管路内残留血较多占17.34%,体外循环开放占11.91%,透析器破膜占4.03%,体外循环凝血占1.23%,静脉穿刺针脱出血管占0.18%.结论血液透析过程中意外失血有一定的发生率,采取适当的预防措施可减少失血的发生.
作者:蒋蕴琴 刊期: 2005年第05期
目的观察低分子肝素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UA)的疗效.方法将85例UA随机分为治疗组38例,对照组47例,常规给予硝酸酯类、β-受体阻滞剂、长效钙拮抗剂、阿斯匹林、他汀类药物治疗.治疗组加用低分子肝素40mg皮下注射,每12h 1次,共7d.结果治疗组心绞痛改善总有效率92.10%,心电图改善总有效率76.32%,与对照组比较,P<0.05,有显著差异,而且心血管意外发生率明显降低,无严重出血倾向.结论低分子肝素治疗UA疗效显著,安全性高.
作者:肖艳春;孙向阳 刊期: 2005年第05期
目的研究家兔肾脏缺血再灌注损伤时肠系膜微循环的变化,并探讨其意义.方法用BI医学图像分析系统对8只家兔的肠系膜微循环进行观察,在肾缺血前,缺血30min,再灌注30min、60min时分别记录肠系膜微动脉和微静脉管径、微动脉和微静脉血流速度、管袢数,并进行分析.结果与兔肾脏缺血前比较,缺血30min、再灌注30min、再灌注60min时,兔肠系膜微动脉和微静脉管径缩小(P<0.01),膜微动脉和微静脉血流速度减慢(P<0.01),管袢数减少(P<0.01);再灌注30min、60min分别与缺血30min比较微循环情况恶化,表现为肠系膜微动脉和微静脉口径进一步缩小(P<0.01),膜微动脉和微静脉血流速度明显减慢(P<0.01),管袢数显著减少(P<0.01).结论兔肾脏缺血再灌注时存在肠微循环障碍.
作者:焦勇钢;张耀东;李希忠;陈予 刊期: 2005年第05期
目的评价70岁以上老年人围术期麻醉管理的安全性.方法本组病人288例,术前用药:长托宁0.5mg,咪唑安定0.1mg/kg肌注.麻醉方法:全麻85例,硬膜外麻醉163例,硬膜外麻醉复合全麻40例.术中监测NBP、HR、SPO2.PErCO2.术后使用PCIA镇痛,由专人负责观察镇痛效果及并发症.结果全麻病人NBP、HR、SPO2、PETCO2无明显改变,硬膜外麻醉病人NBP有轻度下降,但无统计学意义,全麻加硬膜外麻醉,病人用药量明显减少,苏醒亦快.镇痛效果两组相似,无恶心呕吐,呼吸抑制,芬太尼镇痛组有2例出现椎体外系症状,停镇痛药后症状消失.结论70岁以上老年人围术期麻醉管理麻醉前应充分地估计病情,并做好充分准备,积极治疗并存疾病,力求在预定麻醉和手术时达到所能达到的佳水平,合理选择麻醉方法,术中维持血流动力学平稳,术后充分镇痛,以预防并发症,提高安全性.
作者:王凤芝 刊期: 2005年第05期
目的提高支气管镜检查成功率,减少患者在检查中并发症的发生率,防止交叉感染.方法采用经鼻滴入鼻道及咽喉部的麻醉方法,行检查支气管镜检查前麻,并与传统经口鼻咽喷雾麻醉进行比较,观察其临床效果.结果经鼻滴入麻醉优良率94.34%,而传统组为80.05%,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01).其中优良率经鼻滴入组为51.50%,传统组为23.81%,差异也有非常显著性.结论经鼻滴入麻醉操作简便,病人易接受,临床效果好,且能有效防止交叉感染.
作者:殷塔耀;曾娟琴;刘美莲;马镛 刊期: 2005年第05期
目的探讨成人水痘患者血液中异型淋巴细胞比例增高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光学显微镜对52例成人水痘患者在患病期及临床治愈后的血片中异型淋巴细胞进行分型统计.结果52例中Ⅰ型(泡沫型)异型淋巴细胞检出27例(占51.92%),Ⅱ型(不规则型)异型淋巴细胞6例(占11.54%),Ⅲ型(幼稚型)异型淋巴细胞5例(占9.62%),随患者病情好转呈下降趋势.结论异常淋巴细胞增多在成人水痘的诊断和鉴别诊断中有重要价值.
作者:梁皓;金磊;孙午;涂艳;熊莺 刊期: 2005年第05期
目的评价阴道镜对CIN的诊断价值.方法对我院2004年4月~2004年12月1901例子宫颈病变患者的阴道镜检查结果和病理结果进行分析总结.结果1901例中,发现CIN病人142例,其中CIN Ⅰ 67例,CINⅡ35例,CINⅢ40例.官颈CIN分级与宫颈糜烂面积不成比例.结论阴道镜检查对发现宫颈癌前期病变、早期官颈癌的诊断有重要意义.并可监测宫颈病变的发生、发展与转归,有效指导临床医生对宫颈病变的治疗.
作者:徐春晓;熊员焕;侯小平;凌燕 刊期: 2005年第05期
目的探讨蒙脱石散在人工肠液中对盐酸左氧氟沙星的体外吸附作用.方法不同剂量的盐酸左氧氟沙星与1小袋蒙脱石散混合于人工肠液中,在(37±0.5)℃水浴恒温1h后过滤,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左氧氟沙星的含量变化.结果在人工肠液中蒙脱石散对左氧氟沙星的吸附率为(99.56±0.01)%.结论蒙脱石散在人工肠液中对左氧氟沙星有强大的吸附作用,因此临床应避免将两药同时服用.
作者:李刚;吴骏;肖汉扬 刊期: 2005年第05期
目的探讨陪护从业人员的现状.方法对我市4所医院担任陪护的85名人员进行年龄、性别、文化程度等调查.结果17.6%陪护人员年龄为60岁以上,58.8%陪护人员学历在初中以下,家政服务公司提供的占49.4%.结论加强对陪护人员的从业管理和培训,对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有重要意义.
作者:许临萍 刊期: 2005年第05期
我们第16批援外医疗队在突尼斯国克比里省医院工作2个月,发现蠕虫性结膜炎2例.本病在国内罕见报道,现报道如下:
作者:刘德胜;陈健 刊期: 2005年第05期
目的探讨绍兴地区高血压病与饮食习惯的关系.方法对2370例绍兴地区体检者进行饮食习惯调查、系统体格检查(包括血压);对调查资料进行归类分析.结果2370例检者调查结果:(1)经常吃霉干菜和腌制食品者905例,占38.2%,其中高血压及血压偏高470例,占51.9%(470/905);(2)经常饮酒者325例,占13.7%,其中高血压及血压偏高者120例,占36.9%(120/325);(3)经常吃霉干菜及腌制食品和经常饮酒者165例,占6.9%,其中高血压及血压偏高100例,占60.6%(100/165).结论嗜霉干菜及腌制食品和经常饮酒可能是绍兴地区高血压多发的重要因素.
作者:陈林;潘峰;钱亚琼;吴先华;张丽霞 刊期: 2005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