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成人水痘患者异型淋巴细胞的测定与意义探讨

梁皓;金磊;孙午;涂艳;熊莺

关键词:成人水痘, 异常淋巴细胞, 瑞氏染色
摘要:目的探讨成人水痘患者血液中异型淋巴细胞比例增高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光学显微镜对52例成人水痘患者在患病期及临床治愈后的血片中异型淋巴细胞进行分型统计.结果52例中Ⅰ型(泡沫型)异型淋巴细胞检出27例(占51.92%),Ⅱ型(不规则型)异型淋巴细胞6例(占11.54%),Ⅲ型(幼稚型)异型淋巴细胞5例(占9.62%),随患者病情好转呈下降趋势.结论异常淋巴细胞增多在成人水痘的诊断和鉴别诊断中有重要价值.
江西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DHS内固定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

    目的探讨应用动力加压螺钉(DHS)内固定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56例采用DHS内固定治疗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50例随访均骨折愈合,愈合时间10~16周.结论DHS内固定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是一种有效的方法.

    作者:朱晓兵;郭中林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透析机自产回输液行血液透析滤过On-line HDF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On-line HDF的安全性、病人耐受性及临床疗效.方法设置On-line HDF治疗组(Ⅰ组)和常规HD对照组(Ⅱ组),观察治疗前、中、后病人状况,溶质变化和溶质下降率,包括Cr、BUN、β2-MG、PTH、KT/V.结果HDF治疗中、治疗后病人无发热,6例顽固性血压易于控制,5例在HD中易出现低血压症状好转,3例皮肤瘙痒严重者明显好转,HDF组治疗前后Cr,β2-MG,PTH显著下降;HD组治疗前后β2-MG、PTH相差不显著.治疗前及2月后溶质变化,两组Cr,β2-MG相差不显著;HDF组PTH前后有显著性差异;KT/V值比较,HDF为1.68±0.34,HD为1.21±,两组有显著K性T差异(P<05).结论On-line HDF较传统HDF操作简单,自产回输液安全,病人有较好的耐受性和心血管稳定性,其对小分子、中分子、物质的清除能力优于常规HD.

    作者:向允禧;钟爱民;刘鸿;魏小昌;漆映辉;甘小英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蒙脱石散在人工肠液中对盐酸左氧氟沙星片的吸附作用观察

    目的探讨蒙脱石散在人工肠液中对盐酸左氧氟沙星的体外吸附作用.方法不同剂量的盐酸左氧氟沙星与1小袋蒙脱石散混合于人工肠液中,在(37±0.5)℃水浴恒温1h后过滤,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左氧氟沙星的含量变化.结果在人工肠液中蒙脱石散对左氧氟沙星的吸附率为(99.56±0.01)%.结论蒙脱石散在人工肠液中对左氧氟沙星有强大的吸附作用,因此临床应避免将两药同时服用.

    作者:李刚;吴骏;肖汉扬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经鼻滴入鼻道及咽喉部麻醉在支气管镜检查中的应用

    目的提高支气管镜检查成功率,减少患者在检查中并发症的发生率,防止交叉感染.方法采用经鼻滴入鼻道及咽喉部的麻醉方法,行检查支气管镜检查前麻,并与传统经口鼻咽喷雾麻醉进行比较,观察其临床效果.结果经鼻滴入麻醉优良率94.34%,而传统组为80.05%,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01).其中优良率经鼻滴入组为51.50%,传统组为23.81%,差异也有非常显著性.结论经鼻滴入麻醉操作简便,病人易接受,临床效果好,且能有效防止交叉感染.

    作者:殷塔耀;曾娟琴;刘美莲;马镛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莲花县15岁以下儿童乙肝疫苗接种率与乙肝发病情况分析

    目的了解莲花县实施儿童乙肝疫苗接种与儿童乙肝发病率的关系.方法对莲花县1993~1999年出生的儿童乙肝疫苗接种率调查以及对1993~2002年儿童乙肝发病率情况进行分析.结果1993~1999年莲花县乙肝疫苗接种率逐年提高,1997年后乙肝接种率达85%以上,高达88.62%,10岁以下儿童乙肝发病率呈逐年下降趋势,降幅达89.86%,2002年其乙肝发病率只有4.46/10万.但11~15岁组2002年的乙肝发病率17.33/10万,较上年上升了28.46%,值得重视.结论只有人群中乙肝接种达到一定的免疫覆盖率,形成较高的免疫屏障,才能有效地预防乙肝发病.

    作者:李少雄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血液透析中意外失血的原因及对策

    目的探讨血液透析过程中意外失血的原因.方法对近2年行血液透析的17232例次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出血原因进行归纳分类.结果在17232例次透析中,共发生可避免的意外血液丢失571例次,占血液透析总例次的3.31%,其主要原因分别为:拔针后穿刺部位出血占36.95%,穿刺部位渗血(1ml以上)占28.37%,透析器及管路内残留血较多占17.34%,体外循环开放占11.91%,透析器破膜占4.03%,体外循环凝血占1.23%,静脉穿刺针脱出血管占0.18%.结论血液透析过程中意外失血有一定的发生率,采取适当的预防措施可减少失血的发生.

    作者:蒋蕴琴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纳洛酮苯巴比妥钠早期联合应用对重度窒息新生儿行为神经评分的影响

    目的探讨纳洛酮、苯巴比妥钠早期联合应用对重度窒息新生儿脑损伤的影响.方法对照组常规对症支持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纳洛酮0.1mg/kg静脉注射,后改0.1mg/(kg.d)静脉点滴,连用7d;苯巴比妥钠首剂负荷量20mg/kg静脉注射,12h后改5mg/(kg.d)静脉点滴,q12h,连用5d.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惊厥发生率分别为40%、60.78%,x2=4.573,P<0.05有显著性差异;重度HIE发生率分别为30.91%、54.91%,x2=4.123,P<0.05有显著性差异;轻-中度HIE无显著性差异;NBNA评分<5分,7~8d观察组为27.45%,对照组为65.85%;x2=13.568,P<0.01;12~14d观察组17.65%,对照组为51.22%;x2=11.657,P<0.01.结论早期使用纳洛酮、苯巴比妥钠对防治窒息后脑损伤有确切疗效.

    作者:周新玲;彭东兰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辛伐他汀对非高脂血症糖尿病肾病尿蛋白的影响

    目的观察辛伐他汀对非高脂血症糖尿病肾病尿蛋白的影响.方法选取符合糖尿病临床肾病诊断标准的病人38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以达美康口服,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舒降之片(辛伐他汀)口服,1次/d,每次20mg,连续治疗4周.所得数据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治疗组中尿白蛋白明显下降(P<0.01).结论辛伐他汀能使非高脂血症糖尿病肾病患者尿蛋白减少,具有非依赖降脂的肾脏保护作用.

    作者:李若福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甲状腺手术技术改进的临床应用与体会

    目的探讨甲状腺手术技术改进方法的临床应用.方法我院于1998年10月~2004年10月共对103例甲状腺手术行了技术改进,即:保持颈前肌群的完整性,创面置引流管行负压吸引,切口美容缝合.结果术后切口全部为甲级愈合,无切口感染、出血、甲状腺危象、永久性神经损伤及甲状腺功能低下等并发症,4例甲状腺癌1年以上未见复发.结论采用甲状腺手术技术改进方法,满足了病人微创及美容的要求,同时缩短了住院时间,取得了比较好的临床效果.

    作者:巫建军;胡智群;邹勇;胡元明;熊海;邓党华;邹平华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70岁以上老年人围术期的麻醉管理

    目的评价70岁以上老年人围术期麻醉管理的安全性.方法本组病人288例,术前用药:长托宁0.5mg,咪唑安定0.1mg/kg肌注.麻醉方法:全麻85例,硬膜外麻醉163例,硬膜外麻醉复合全麻40例.术中监测NBP、HR、SPO2.PErCO2.术后使用PCIA镇痛,由专人负责观察镇痛效果及并发症.结果全麻病人NBP、HR、SPO2、PETCO2无明显改变,硬膜外麻醉病人NBP有轻度下降,但无统计学意义,全麻加硬膜外麻醉,病人用药量明显减少,苏醒亦快.镇痛效果两组相似,无恶心呕吐,呼吸抑制,芬太尼镇痛组有2例出现椎体外系症状,停镇痛药后症状消失.结论70岁以上老年人围术期麻醉管理麻醉前应充分地估计病情,并做好充分准备,积极治疗并存疾病,力求在预定麻醉和手术时达到所能达到的佳水平,合理选择麻醉方法,术中维持血流动力学平稳,术后充分镇痛,以预防并发症,提高安全性.

    作者:王凤芝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阴道镜对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的诊断价值

    目的评价阴道镜对CIN的诊断价值.方法对我院2004年4月~2004年12月1901例子宫颈病变患者的阴道镜检查结果和病理结果进行分析总结.结果1901例中,发现CIN病人142例,其中CIN Ⅰ 67例,CINⅡ35例,CINⅢ40例.官颈CIN分级与宫颈糜烂面积不成比例.结论阴道镜检查对发现宫颈癌前期病变、早期官颈癌的诊断有重要意义.并可监测宫颈病变的发生、发展与转归,有效指导临床医生对宫颈病变的治疗.

    作者:徐春晓;熊员焕;侯小平;凌燕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成人水痘患者异型淋巴细胞的测定与意义探讨

    目的探讨成人水痘患者血液中异型淋巴细胞比例增高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光学显微镜对52例成人水痘患者在患病期及临床治愈后的血片中异型淋巴细胞进行分型统计.结果52例中Ⅰ型(泡沫型)异型淋巴细胞检出27例(占51.92%),Ⅱ型(不规则型)异型淋巴细胞6例(占11.54%),Ⅲ型(幼稚型)异型淋巴细胞5例(占9.62%),随患者病情好转呈下降趋势.结论异常淋巴细胞增多在成人水痘的诊断和鉴别诊断中有重要价值.

    作者:梁皓;金磊;孙午;涂艳;熊莺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高血压与饮食习惯的探讨

    目的探讨绍兴地区高血压病与饮食习惯的关系.方法对2370例绍兴地区体检者进行饮食习惯调查、系统体格检查(包括血压);对调查资料进行归类分析.结果2370例检者调查结果:(1)经常吃霉干菜和腌制食品者905例,占38.2%,其中高血压及血压偏高470例,占51.9%(470/905);(2)经常饮酒者325例,占13.7%,其中高血压及血压偏高者120例,占36.9%(120/325);(3)经常吃霉干菜及腌制食品和经常饮酒者165例,占6.9%,其中高血压及血压偏高100例,占60.6%(100/165).结论嗜霉干菜及腌制食品和经常饮酒可能是绍兴地区高血压多发的重要因素.

    作者:陈林;潘峰;钱亚琼;吴先华;张丽霞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电视胸腔镜食管癌切除术20例报告

    目的总结电视胸腔镜食管癌切除术的临床应用经验.方法1998年10月~2003年10月经电视胸腔镜行食管癌切除手术20例,2例作3~4个1.5cm的小切口,16例附加5~8cm长的小切口,1例附加10cm长的小切口完成食管游离及淋巴结清扫手术,1例中转开胸.结果全组术中出血均在400ml以内,其中13例在200ml以内,术后发生颈部吻合口瘘1例,经保守疗法治愈.术后病理分期为:R2N0M05例,T2N1M03例,T2N2M02例,T3N0M07例,T3N1M02例,T3N2M01例,术后1、3、5年生存率分别为90%(18/20),61%(11/18)和50%(2/4).结论电视胸腔镜可用于T1、T2和周围无粘连的T3期食管癌切除手术.

    作者:匡裕康;胡义玉;吴九发;王东升;阴兵林;黄建;何枝生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蠕虫性结膜炎2例

    我们第16批援外医疗队在突尼斯国克比里省医院工作2个月,发现蠕虫性结膜炎2例.本病在国内罕见报道,现报道如下:

    作者:刘德胜;陈健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132例老年人房颤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老年人房颤病因、特点及治疗.方法选择老年人房颤132例作回顾性调查,找出主要病因和诱因;将不同用药情况的病例分成3组作对比分析;归纳总结老年人房颤的特点及治疗方法.结果老年人房颤病因主要有6个方面,诱因有劳累、情绪紧张、感染和心衰等;特点为发病率高、伴发病多、死亡率随年龄增高、少部分无明显病因、临床症状不典型、冠心病伴发房颤提示心功能障碍、房颤发生与房性早搏关系密切等;治疗要重视4个方面即转复率、控制心室律、抗凝治疗和病因或伴发病治疗,转复率以心律平和胺碘酮较理想.结论要重视老年人房颤的预防,避免诱发因素;转复率与病因治疗兼顾;对高龄患者以治疗原发病、控制心室率及抗凝治疗为佳.

    作者:方春荣;付慎文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罗哌卡因用于自控硬膜外无痛分娩的临床研究

    目的研究应用0.2%罗哌卡因以PCEA(自控硬膜外镇痛)的方式实施无痛分娩的效果、安全性及对母婴和产程的影响.方法选择住院初产妇5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25例).Ⅰ组(PCEA组):应用0.2%罗哌卡因实施PCEA,负荷剂量5~10ml,持续输注速率为4~10ml/hr,一次泵入量2ml,锁定时间15min;Ⅱ组为对照组.整个产程监测BP、HR、RR及SPO2,记录各产程的进展情况、时间、分娩方式及新生儿Apgar评分;按照Mulleetr镇痛强度评分法评定产妇的疼痛强度,按照Bromage法评定产妇的下肢运动神经阻滞情况.结果两组产妇的基本生命体征、下肢活动情况、各产程的进展情况、时间、分娩方式及新生儿Apgar评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Ⅰ组以0.2%罗哌卡因实施PCEA10~20min后,产妇均感到无痛或仅感到轻度极易耐受的疼痛;Ⅱ组对照组产妇均感到中强度以上疼痛甚至因难以忍受而要求行剖宫产术.结论该方法简便,安全有效,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

    作者:周曙峰;周朝晖;王凤芝;黄嗣雄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经鼻内窥镜行慢性副鼻窦炎手术患者的护理

    目的总结经鼻内窥镜行慢性副鼻窦炎手术患者的护理经验.方法对本院自2001年3月~2004年10月行鼻内镜手术的76例患者,术前除常规护理外,给予心理护理;术后密切关注病情,配合医生进行鼻腔清理及鼻腔窦冲洗等.结果治愈率达87%,好转率达100%.结论鼻内窥镜手术前后的护理对疾病的康复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作者:万本秀;洪晓林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急性中毒呼吸衰竭时的紧急气道开放及机械通气治疗

    目的总结急性中毒呼吸衰竭时紧急气道开放及机械通气治疗体会.方法对38例急性中毒呼吸衰竭患者抢救时采用综合措施,紧急气道开放使用机械通气方法治疗.结果带机时间3h~10d,抢救成功率84.21%,其主要并发症为呼吸机相关肺炎,发生率为39.47%.结论紧急气道开放及机械通气治疗急性中毒致呼吸衰竭时成功率高,大大降低病死率.

    作者:郑小平;高仲雷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系统性红斑狼疮的发病机理研究进展

    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是一种自身免疫疾病的原型,以抗核抗体产生及与它相关的多种临床表现为特征,其基本病理变化是炎症、脉管炎、免疫复合物沉积和血管病变.SLE的确切病因尚不清楚.研究表明SLE有明显家族聚集现象,患者的直系亲属中有较高的发病率;而且,SLE在家族中可能与其它器官特异性自身免疫性疾病,如溶血性贫血、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和甲状腺炎并存;SLE在单合子双胎都发生的频率约占25~50%,以及双合子双胎的发生率约5%[1],说明遗传性因素在疾病内因中起了重要作用.然而,大多数SLE患者是散发的,没有共同的遗传内在因素,提示多种因素与它有关.本文主要从遗传性因素、性激素和免疫功能紊乱三方面来阐述它们在SLE发病中的作用.

    作者:徐娟;卢宁平 刊期: 2005年第05期

江西医药杂志

江西医药杂志

主管:江西省卫生厅

主办:江西省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