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剖宫产3051例指征分析

温国群

关键词:剖宫产, 发生率, 指征
摘要:目的探讨2001年12月至2003年11月剖宫产指征的掌握情况,寻找降低剖宫产率的对策.方法对3051例剖宫产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剖宫产率为47.07%,主要指征依次为:妊娠并发症(42.24%)、社会因素(16.91%)、剖宫产史(8.36%)、妊娠合并症(6.16%)、臀位(6.10%)、头位难产(4.13%),其中70.53%的妊高征选择了剖宫产.轻度妊高征占妊高征总数的39.73%.新生儿的窒息率和死亡率分别为1.74%和0.03%.结论高剖宫产率与医患双方有关,应合理掌握剖宫产指征,避免剖宫产指征的扩大化、社会化.
江西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126例颅内动脉瘤夹闭术的麻醉处理体会

    颅内动脉瘤手术对麻醉处理要求很高,尤以麻醉诱导气管插管期,存在心血管应激反应如血压骤升或呛咳而引发脑动脉瘤破裂出血的危险,故需施行控制性降压,以使瘤壁松弛,减少破裂机会,保证手术安全.我院自2000年3月~2004年3月行126例颅内动脉瘤夹闭术,现对其麻醉处理进行总结,报告如下:

    作者:朱中良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髋关节体外功能支撑架在儿童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治疗中的应用

    我们自1996年起,在5例儿童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治疗中,配合使用自行设计的髋关节体外支撑架[1]取得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曾日祥;戴闽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纳米技术在医药领域的研究进展

    纳米是一种度量单位,1纳米为1/100万mm(即1μm),为1/10亿米.据专家预测,到2020年将出现一个崭新的领域-纳米医学,又称纳米医药、纳米生物技术.它是人工纳米技术与天然纳米技术的结合.活的细胞是造化所赐的天然纳米技术.细胞就像纳米机器的仓库,这个仓库由微管构成,而微管只能以纳米测量其直径.细胞的蛋白质在核糖体的纳米流水线上制造,并被另外一种叫做戈尔吉器的纳米装置包裹起来.

    作者:涂新义;高;刘灵灵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抗精神病药对血糖的影响

    抗精神病药有许多副作用,而其中的内分泌和代谢紊乱问题越来越受到关注.本研究就患者服用氯丙嗪、奋乃静、氯氮平、利培酮对血糖的影响进行对照研究.

    作者:丁勤;马俊;聂桂芳;肖黄宜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肝病致低血糖昏迷18例

    肝脏疾病致肝功能损害时,往往造成体内低血糖,严重时使病人出现低血糖昏迷.本人在1981年~2003年的临床工作中曾遇见18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孙明昌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骨关节炎发病机制中的免疫介导

    骨关节炎(Osteoarthritis,OA)通常被认为是一种由生物力学改变和衰老而引起的退行性关节疾病.然而,当前研究提示了炎症过程在骨关节炎发病机制中的作用.骨关节炎临床症状和体征中反映炎症的根据,包括受累关节肿胀、滑膜渗出和关节僵直:OA患者滑液中有单核细胞增加和免疫球蛋白及其补体水平增高:OA患者滑膜也有慢性炎症改变,如滑膜内衬(synovial lining)细胞增生等[1].

    作者:张志平;陈伟高;廖琦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甲巯眯唑引起粒细胞缺乏症7例报告

    粒细胞缺乏症(粒缺)是内科主要危重症之一,1996年1月至2002年12月我们收治了甲巯眯唑引起的粒缺患者7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周吉成;胡桃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乳腺肿块彩色多普勒诊断价值的探讨

    随着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的不断普及,乳腺超声检查已成为临床筛选乳腺肿块的常用方法.我们用彩色多普勒检查乳腺肿块,旨在了解不同肿块的彩色血流信号特点及显示率,为临床诊断提供帮助.

    作者:朱剑芳;蒋筑丽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脾损伤保脾治疗选择体会

    脾破裂传统治疗是脾切除.近年来,对脾脏组织解剖及生理功能的深入研究,保留脾脏成为外科关注的问题.我院对脾脏损伤病例选择性采用非手术治疗31例,手术保留脾脏及部分脾脏18例,疗效尚可.现报告如下:

    作者:汪光云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采用组织芯片技术分析胃癌中泛素对细胞周期调控因子p27表达的影响

    目的研究胃癌组织中泛素(Ubiquitin)对细胞周期调控因子p27表达的影响及意义.方法采用组织芯片技术制作60例胃癌组织芯片,同时用S-P免疫组织化学和原位分子杂交(cDNA-mRNA)方法检测胃癌组织芯片中Ubiquitin、p27、p27mRNA的表达.结果60例胃癌组织中,Ubiquitin、p27、p27mRNA的阳性率分别为3.3%、40.0%、55.0%.淋巴结转移组的胃癌p27和p27 mRNA阳性率显著低于无淋巴结转移胃癌(P<0.01).Ubiquitin表达与p27低表达明显相关.结论应用组织芯片大规模高效检测临床组织样本是可行的,具有快速、方便、经济、准确的特点.p27的表达水平可以作为评估胃癌预后的参考指标,Ubiquitin影响p27的低表达.

    作者:杨海玉;石小玉;刘勇;路名芝;袁晟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Q开关Nd:YAG激光与平阳霉素联合应用治疗草莓状血管瘤和混合型血管瘤

    草莓状血管瘤和混合型血管瘤是小儿常见的先天性皮肤血管瘤,其治疗通常分为手术治疗和非手术治疗.我们联合应用Q开关Nd:YAG激光(波长为倍频532nm)和平阳霉素局部注射治疗草莓状血管瘤和混合型血管瘤17例,均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雷伟;邓小华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口腔与胃中幽门螺旋杆菌相关关系研究

    目的探讨胃与口腔幽门螺旋杆菌分布有无差异性,口腔是否为幽门螺旋杆菌的一个重要储存库方法随机选取经内窥镜证实患慢性胃炎或十二指肠溃疡的患者50名,分别从胃与口腔中取标本进行快速尿素酶、多聚酶链反应和细菌培养以测定幽门螺旋杆菌的存在,对所得的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胃粘膜标本组中快速尿素酶法获45例阳性,多聚酶链反应34例阳性,细菌培养25例阳性.口腔牙菌斑组中快速尿素酶法41例阳性,多聚酶链反应28例阳性,细菌培养17例阳性.结论胃粘膜与口腔幽门螺旋杆菌分布无差异性.

    作者:危由春;蒋泽先;谢勇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重睑线单切口额肌瓣悬吊矫正先天性上睑下垂

    先天性上睑下垂是由于提上睑肌发育不全或支配它的运动神经功能不全所致.利用额肌瓣悬吊矫治先天性上睑下垂,较少发生意外.我们在原有二切口的基础上行重睑线切口额肌瓣悬吊术矫治先天性上睑下垂12例,取得了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邓小华;雷伟;周伏保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17例先天性主动脉窦瘤的外科治疗

    先天性主动脉窦瘤(CASV)较少见,约占先天性心脏病的0.31%~3.56%[1].1998年9月~2003年7月我们共手术治疗CASV17例,无手术死亡.现报道如下:

    作者:谢爱民;方功德;陈艰;柳阳春;张平;龚南平;胡建明;徐全;涂寒剑;章晔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凋亡调节蛋白在手术切除的原发性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

    目的检测凋亡调节蛋白抑癌基因p53和Bcl-2家族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标本中的相关性和预后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用特异性针对人体的p53和Bcl-2家族的抗体检测这些凋亡调节基因在50例存档的、手术彻底切除的NSCLC患者标本中的表达情况,分析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并追踪患者的生存情况,分析其表达的预后意义.结果(1)31例(62%)的NSCLC表达抑癌基因p53,典型的p53染色免疫阳性是细胞核染色.典型的Bcl-2家族蛋白呈胞浆染色,少数也可以呈胞核染色阳性.(2)p53的表达与患者的吸烟史呈正相关(P<0.05),p53与Bcl-2的表达呈显著的正相关(P<0.05),p53与Bax的表达之间呈显著的负相关(P<0.05).(3)p53的表达阴性的肿瘤患者没有发生远处转移,p53的表达与远处转移的发生呈正相关(P<0.05).Bcl-2的表达与原发性NSCLC手术切除患者的生存时间(P<0.05)呈负相关.结论抑癌基因p53和Bcl-2家族蛋白在NSCLC中的表达等都很常见.p53突变可能使Bcl-2表达增加,Bax表达减少而增加远处转移的风险.

    作者:吴镇洲;李清泉;钟立厚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白塞病并发心脏瓣膜及血管性疾病5例报告

    2000年11月至2003年5月,我们收治白塞病并发心脏瓣膜及血管性疾病5例,其中2例多次手术.现报告如下:

    作者:柳阳春;方功德;谢爱民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经皮穿刺腰椎间盘切吸术的临床应用

    经皮穿刺腰椎间盘切吸术(PLD)是近10多年来发展起来的一项新技术.1975年,日本土方贞久首先应用本项技术,初期报道有效率70%;1985年,美国Qink Kambin使本项得到发展和推广,有效率达85%.

    作者:吕志华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用尺骨鹰嘴截骨入路内固定方法治疗肱骨髁间骨折21例

    肱骨髁间骨折是肘关节的一种严重损伤,由于骨折部位呈高度粉碎和严重移位,给治疗带来相当的困难,故也称难治性骨折之一.如何提高手术治疗的效果,尽可能恢复肘关节的功能是骨科医师长期以来探讨的问题.

    作者:陈长春;张群;吴木生;赵斌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135例报告

    目的总结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的临床经验.方法采用美国巴德公司生产的定型产品聚丙稀锥型充填物和网状补片对135例腹股沟疝患者行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观察手术时间、术后伤口疼痛、患者自主能力的恢复、并发症、复发率等.结果平均手术时间30.48min,术后应用止痛药物59例(59/135,43.7%),术后4~8h患者就能下床活动.术后尿潴留9例,切口积液2例,切口下血肿2例,阴囊水肿3例,无一例切口感染.获随访患者127例,复发2例.结论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具有手术操作简便、术后疼痛轻、并发症少、复发率低等特点,并具有更宽的手术适应证.

    作者:潘学峰;卜建国;莫经刚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咪唑斯汀和氯雷他定治疗慢性荨麻疹的比较

    荨麻疹是一种病因复杂,且多难以查出明确诱因的疾病.我们于2002年1月~2002年7月,应用咪唑斯汀(皿治林)治疗了110例慢性荨麻疹病人,并与国产氯雷他定比较获得了满意的疗效.现总结如下:

    作者:卢胜 刊期: 2004年第04期

江西医药杂志

江西医药杂志

主管:江西省卫生厅

主办:江西省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