粱德培;晏日新;彭洪波
本文回顾性调查了我院采用纳络酮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Neonatal hypoxia-ischemic encephalopathy,HIE)的临床资料,以判断纳络酮的疗效,指导临床用药.
作者:许增华 刊期: 2002年第01期
洗胃是清除胃内毒物的有效方法,就地洗胃尤其关键.对农村卫生所、偏远山区卫生院误服中毒约占抢救病人的30%至40%.我院从1984年4月至2001年9月应用改良洗胃管对65例误服中毒进行洗胃,效果很好,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玉才 刊期: 2002年第01期
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rcinoma,NSCLC)约占肺癌总数的80%[1],就诊时,绝大多数患者已失去手术机会.Ⅲ期NSCLC单纯放射治疗或药物治疗局部控制率低是治疗失败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越来越多的肿瘤专家着重研究晚期NSCLC的放射治疗+化疗的综合治疗.随着放射治疗技术的改进,化疗药物的更新,为放疗化疗综合治疗提供了新的机会.江西省肿瘤医院放疗科自1999年11月至2000年12月,采用随机分组法,对符合条件入组的41例不能手术的Ⅲ期NSCLC进行放射治疗+化疗.
作者:罗辉;汤轶强;钟军;龚晓昌;刘明之;康恭礼;廖瑜露;丁强 刊期: 2002年第01期
Plion骨折,即胫前远端爆裂性骨折,指胫骨远端涉及关节面的粉碎性骨折,是由高处坠落时严重的垂直负荷,运动损伤及车祸所致.这种高能量损伤常有骨质的压缩和缺损,并伴有腓骨骨折、韧带等软组织损伤、关节软骨面的损伤和粉碎骨折而造成关节不稳定.治疗上极为困难,预后欠佳,我院自1996年4月至2000年12月,采用有限内固定结合单臂多功能外固定支架治疗Pilon骨折10例,平均随访8个月,优良率80%,现报告如下:
作者:方冰;刘超群;肖雪珍 刊期: 2002年第01期
Dieulafoy病是引起消化道大出血极少见病因之一.是粘膜下的一种恒径小动脉病变.多在胃部出现,该小动脉粘膜破溃时可引起大出血,呈间歇性发作,无其他特殊伴随症状,多见于老年人,纤维胃镜是诊断Dieulafoy病的主要手段,如未发现病灶,必须重复胃镜检查,诊断率可达94%.出血不止者,治疗上以局部血管结扎或骨楔形切除术为主.若对其没有基本的认识,特别又因其病变常很少,一旦发生凶猛出血,将引起诊治上的极大困难.
作者:刘建耀 刊期: 2002年第01期
包皮环切术,常规采用阴茎根部浸润麻醉,用药量偏大,时有毒副作用发作,并伴有局部组织水肿,甚至血肿.
作者:张景辉;徐琳 刊期: 2002年第01期
人参总皂甙(ginsenosides,GS)是从中药人参提取的有效成份.关于中药人参的药理及GS对心血管系统的某些作用国内已有报道[1-4].我院心内科近10年来陆续研究了GS对急性心肌缺血电生理及心肌细胞凋亡的影响,从心电生理和细胞、分子水平探讨GS对心血管的保护作用,为临床用GS辅助治疗心肌缺血,心律失常等提供理论依据,在国内外未见有类似研究报道.
作者:罗伟;程晓曙;吴清华;姜醒华;陈图刚;李菊香 刊期: 2002年第01期
区域性动脉插管化疗广泛应用于中晚期肿瘤的治疗,过去多采用体外置管的方法,该法存在较多的缺陷,如易发生导管堵塞、脱落、难于保留以及容易感染等.近年来皮下植入式药盒的应用,克服了上述缺陷.经植入药盒注射抗癌药物治疗恶性肿瘤正在临床逐渐推广.我院自1997年5月至今使用植人式药盒治疗中晚期恶性肿瘤50例,取得了较好的疗效,报告如下.
作者:王梦龙;郭武华;陈平;曹家庆;肖卫东;程华;孙晋友;谢敏 刊期: 2002年第01期
治疗上消化道出血药物多,为寻求有效的方法,我们于2000年3月至2001年8月用卡洛磺钠与去甲肾上腺素联合用药治疗40例,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俞彤;陶玉玲 刊期: 2002年第01期
当今社会以进入信息时代,人们对资源共享和信息交换与及时传递的需要越来越强.医院信息系统(hospital information system,HIS)就是随着我国信息高速公路和网络信息化管理技术不断发展而逐步成长起来的.作为HIS的重要组成部分,影像储存与信息系统(picture archiving and communications system,PICS)的逐步建立与发展已越来越受到广大影像医务工作者的重视.
作者:黄志华;田克凰;罗江 刊期: 2002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微量多巴酚丁胺介入99mTc-甲氧基异丁基异腈(MIBI)心肌断层显像评价存活心肌的价值.方法 对25例心肌梗死病人先行静态心肌断层显像,24小时后行微量多巴酚丁胺介人显像并行对比分析.结果 25例病人静息心肌断层显像有78个节段放射性分布异常,多巴酚丁胺介入后有50个(64.1%)节段灌注改善.结论微量多巴酚丁胺介入心肌断层显像是临床评价心肌存活安全、可靠且无创的方法.
作者:张青;王梦洪;杨晓青 刊期: 2002年第01期
恙虫病在我国南方大部分地区可见,立克次体经恙螨传播,人感染后可出现高热、皮疹、淋巴结肿大及特征性的溃疡和焦痂、全身毒血症状,并导致各脏器的炎性病变[1].其临床表现多样化、复杂化、极易造成误诊.我院1998年6月份至2001年7月份收治恙虫病12例,在我县尚属首次发现,现报告如下.
作者:尧鸿辉;胡筱慧 刊期: 2002年第01期
目的探讨电视胸腔镜手术治疗肺大疱及并发气胸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借助电视胸腔镜技术手术治疗8例肺大疱并自发气胸,其中右肺4例,左肺3例、双侧肺1例.结果全组病例的患侧肺在术后均复张良好.随访至今无复发,效果良好.结论电视胸腔镜手术具有创伤小、疼痛轻、恢复快、效果好等优点,可作为外科治疗肺大疱及并发气胸的首选方案.
作者:匡裕康;曾来铎 刊期: 2002年第01期
我院自1992年12月至2001年1月开展尸体肾移植24例25次,长存活达9年余.现随访结果总结如下.
作者:熊建华;葛根;孙锡林;潘正跃;吴勇;习小庆;史子敏;刘芳明;邹高德;黄红卫;胡映波 刊期: 2002年第01期
新生儿败血症为新生儿期一常见病,对该病临床表现的进一步认识以及病原菌株的变迁和药物敏感性分析,对指导临床诊断及治疗具有重要意义.但将我院自1990~2000年10年间收治的105例新生儿败血症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罗勤;刘春香 刊期: 2002年第01期
作者: 刊期: 2002年第01期
1 历史回顾弥漫性肺气肿是一种进行性加重疾病,1991年美国COPD死亡率上升至占所有致病死因中的第4位[1].Cooper[2]等人于1995年早报告一组肺减容术(Lung Volume Reduction Surgery,LVRS)治疗肺气肿成功病例.
作者:余健民 刊期: 2002年第01期
患儿,男,3岁,因发热9d,第4d出现皮疹,经治无效高热持续不退,并出现咳嗽.于2001年6月29日入院.查体:T 39℃,R 30次/min,P 120次/min,全身浅清表巴结肿大,左胸前可闻及少许湿性罗音,心脏无异常;肝肋下3cm,质软,脾脏无肿大,神经系统无阳性体征.实验检查:外周血:WBC10.5×109/L,N 63%,L 37%,异淋4%,肝功能:ALT150u,其余正常,肾功能正常,肥达氏反应阴性,抗0500u,血沉18mm/h,X光胸片报告右下肺炎性改变.入院后给予菌必治、病毒唑抗感染治疗无效.后在外院做血清外斐氏OXK反应阳性,确诊为恙虫病,经治疗痊愈出院.
作者:曾丽晨 刊期: 2002年第01期
目的分析TRH兴奋试验峰值与基础sTSH比值在诊断亚临床甲亢中的价值.方法实验分3组,利用TRH兴奋试验在甲状腺功能正常、亚临床甲亢和正常对照组中,于TRH兴奋试验前后分别静脉采血3mi,同批测定0、15、30、60及120min的sTSH含量,求出其峰时与0时的sTSH比值(P/B),了解其诊断符合率.结果静脉注射TRH后30min时,其sTSH值达高峰;兴奋试验前、后其sTSH含量显示有性别差异;基础sTSH值各组男、女诊断符合率分别为94.7%、95.2%,88.3%、86.1%,98.2%、98.8%;而各组男、女的P/B值分别是9.0,11.2;6.3,5.3;9.0,13.5.诊断符合率达100%.亚临床甲亢与甲状腺功能正常组,亚临床甲亢与正常对照组,甲状腺功能正常与正常对照组间其差异性分别是P<0.01、P<0.01、P>0.05.亚临床甲亢与正常对照组的sTSH的升高值有显著性差异,P<0.01;甲状腺功能正常与对照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如用峰时与0时的sTSH比值(P/B)来判断,男性<9.1倍,女性<13.5倍,则揭示垂体-甲状腺轴功能失常.结论基础sTSH在诊断亚临床甲亢中的灵敏度仍有限,欲准确了解垂体-甲状腺轴的功能,明确亚临床甲亢的诊断,作TRH兴奋试验,求出峰时与基础sTSH比值更具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蔡金来;段红华 刊期: 2002年第01期
1 病例报告例1,男,17岁,因活动后心慌、气短3月,加重伴盗汗、厌食、体重下降1月在当地医院就诊,心脏超声心动图检查示:左心功能不全、二尖瓣关闭不全,诊断为风心病、二尖瓣关闭不全、心功能不全,治疗效果欠佳而转入我院胸外科拟行二尖瓣置换术,因心功能差,转入我科进一步诊治.查体:BP左上肢195/155mmHg,右上肢185/155mmHg,左下肢230/175mmHg,右下肢240/160mmHg,心界明显向左下扩大,HR100次/min,律齐,心尖部闻及Ⅲ级收缩期杂音.行胸腹大血管及分支MRI示:(1)心影增大,以左心室、左心房增大为主;(2)升主动脉、主动脉弓、降主动脉、腹主动脉、右肾动脉无异常;(3)左肾缩小,左肾动脉未显示.
作者:危英;彭永平;江时森 刊期: 2002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