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精东;罗新明;王伟科;包国萍;孟翠琴
目的探究高血压左室不同构型与脑血流动力学改变的关系.方法采用超声心动图方法,将91例高血压分成正常构型组、向心性肥厚组和离心性肥厚组;采用经颅多普勒技术检测各组脑血流动力学的参数.结果 (1)正常构型组脑动脉的收缩期峰值流速(Vs)、平均流速(Vm)、舒张末期流速(Vd)明显高于其它两组和正常对照组(P<0.05~0.001);脉动指数(PI)明显低于其它两组(P<0.05~0.001),与正常对照组接近(P>0.05).(2)向心性肥厚组的脑动脉血流速度各参数与正常对照组接近(P>0.05),但PI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和<0.01).(3)离心性肥厚组的脑动脉血流速度各参数显著低于其它两组和正常对照组(P<0.05~0.001),而PI显著高于其它两组和正常对照组(P<0.02~0.001).结论高血压左室肥厚不同构型的演变过程中,伴随有明显的脑血流速度变化.
作者:丁卫江;周玉珍;徐丽君 刊期: 2001年第01期
晚期恶性肿瘤伴骨转移所致的疼痛常常使患者难于忍受,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通常的化疗、放疗和镇痛剂的应用,可以缓解部分疼痛,但作用有限.70年代以来,89SrCl2在国外广泛用于骨转移患者的疼痛,取得较满意的效果.疼痛的缓解更广泛而持久.国内于1997年批准进口89SrCl2的临床应用.本文就近年来我们对4例骨转移肿瘤患者89SrCl2的临床应用的情况作一总结,并就其可能的治疗机理进行初步探讨.现报告如下:1 资料和方法1.1 临床资料:4例骨转移肿瘤的原发癌均经病理诊断确诊.骨转移影像诊断(CT、MRI、X线及核素骨显像)确诊.其中男性2例(肝癌、前列腺癌各1例),女性2例(均为乳腺癌);平均年龄64.25岁(45~82岁).所知的原发病病程为3月至9a,经89SrCl2治疗后随访时间为3月至1a.治疗前查肝肾功能均正常,血液学检查:WBC>3.5×109/L,PLT>60×109/L
作者:刘精东;罗新明;王伟科;包国萍;孟翠琴 刊期: 2001年第01期
髋臼骨折主要由于压砸、撞挤、轧辗或高处坠落等损伤所致,多系闭合伤.由于这种损伤较少见,故以往治疗髋臼骨折多采用保守的闭合牵引治疗方法,外科手术只是针对保守治疗失败或陈旧性骨折才使用.然而,保守治疗的某些结果如复位不完全,出现股骨头坏死或骨关节炎等很难令病人满意.因此,这种深部关节骨折要达到解剖复位,非手术是无法达到这种要求的,外科手术治疗髋臼骨折也就成为目前治疗的主要方法.1997年1月~2000年1月,我院对24例髋臼骨折采用Letournel分类法[1]进行分类,其中16例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现报告如下:
作者:边子虎;罗志平;黄大江;杨立文;曾剑文 刊期: 2001年第01期
目的评价多平面经食管超声心动图(MTEE)诊断风心病左房血栓的临床价值.方法使用经胸超声心动图(TTE)与MTEE观察22例风心二尖瓣狭窄(MS)患者左房血栓形成情况.结果 TTE及MTEE的血栓检出率分别为14%及55%(P<0.01),MTEE能检出左房自发性超声显影(SEC)现象,而TTE则无法显示.结论 MTEE对左房血栓检出率极高,其应用对临床选择治疗方案、预防栓塞并发症等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刘燕娜;李泉水;李沿江;蔡建华;吴清华;程晓曙;吴延庆;李菊香 刊期: 2001年第01期
近年来在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诊断分型方面,有极外侧型(椎间孔及椎间孔外腰椎间盘突出症[1]),游离脱出型[2]等报告.我院手术治疗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中属极外出型者21例,属游离突出型者29例.此两型统称为特殊类型腰椎间突出症,现分析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情况:本组中,大年龄者67岁,小者27岁;男30例,女20例,病程9个月~5a,39例有明确的腰外伤史.1.2 影像学检查:本组50例均作了CT扫描检查,6例作了MRI检查.L4~5椎间盘突出32例,L5~S1,椎间盘突出18例;极外侧型21例(其中腰椎间孔内侧12例,腰椎间孔外侧9例);游离突出型29例(其中旁侧型23例,中央型6例).伴有椎管内病变者15例.极外侧腰椎间盘突出者其CT图像显示一侧椎间盘后缘异常突出,填充于侧隐窝,在椎间孔或孔外侧有条状或椭圆形的突出物,将神经根挤向内侧.游离突出型的CT图像显示突出物压迫神经根或硬膜囊,突出物密度不均,呈不规则,有的呈锐角.
作者:廖忠林;黄朝辉;俞新胜;刘庆志;邹鸿星 刊期: 2001年第01期
我院自1986年以来,采用下半臀大肌皮瓣修复骶尾部褥疮22例,效果满意,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情况:22例中,男20例,女2例,年龄18~43岁,平均年龄29岁.外伤性胸腰段脊椎骨折并截瘫17例(全瘫10例,不全瘫7例).外伤性颅内血肿术后2例.严重复合伤(多根肋骨骨折并血气胸,脾破裂,上下肢多处骨折)2例.产后大出血并DIC子宫切除加双侧髂内动脉结扎术后1例.褥疮面积大10cm×10cm,小5cm×4cm.褥疮发生时间3~20d,半均12d.1.2 臀大肌的应用解剖:臀大肌是臀部大的菱形肌,位置表浅,臀大肌的血液供给主要来自臀上、下动脉.臀上、下动脉的分支均有相应的静脉伴行.臀下神经与臀下血管伴行,支配臀大肌运动.
作者:鄢秋元;涂建国;胡建平;熊志斌 刊期: 2001年第01期
射频消融术(RFCA)治疗室上性心动过速(SVT)业已成为成熟的心脏介入性治疗技术.我院于2000年6月至8月利用胃肠机透视条件初步应用RFCA治疗7例SVT患者均获成功,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情况:接受RFCA治疗SVT患者7例.其中男2例,女5例.年龄39~69岁(平均年龄54.9岁).SVT病史9~50a(平均23.5a).全部患者均行心电图、X线胸片、心脏彩超等检查未见异常.发作时心电图示:SVT,心率188~214次/min.临床诊断:SVT.1例伴有高血压病Ⅰ级.1.2 方法 1.2.1 设备与器材:500mA日本岛津胃肠X光机,北京杰日欧公司产GEP-16型多导生理记录仪及WSI-Ⅱ型500KHz射频消融治疗仪.心内膜标测电极导管及标测消融导管分别产自美国DIAG公司及CORDIS公司.此外尚须备好除颤仪等急救器材.
作者:徐江祥;李起栋;王健;曹原;周海清 刊期: 2001年第01期
先天性胸腹裂孔疝又称Bochdalek孔疝,是先天性膈疝的一种.病人多在婴幼儿期即有症状,有少数病人至成年后始出现症状而来诊治.我院自1986年以来共收治成人先天性胸腹裂孔疝10例,均经手术证实,现结合有关文献资料,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情况:本组病人男6例,女4例,年龄17~25岁,平均20.6岁.病变在右侧2例,在左侧8例.疝内容物右侧的为肝脏,左侧的为脾、肾及部分结肠者5例,为部分胃、脾、部分结肠及空肠者3例.伴有左肺发育不全者5例,伴有肺外型隔离肺者1例,伴有腹腔脏器转位不全者1例.1.2 临床表现:上腹部不适5例,胸闷2例,气紧1例,上腹疼痛伴呕吐2例.主要的阳性体征为上腹不适、胸闷、气紧等.
作者:钟丰文;吉灵 刊期: 2001年第01期
胃粘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MALT)为一原发性胃恶性淋巴瘤,来源于胃粘膜相关淋巴组织,属结外型非何杰金淋巴瘤,包括低恶性B细胞淋巴瘤、伴或不伴低恶性成分的高恶性B细胞淋巴瘤[1].国内近年关于MALT的报告日益增多.我院自1992年以来经手术或内窥镜检查结合病理活检证实MALT共7例,报告如下.
作者:王健;吕农华;王崇文;曾建华 刊期: 2001年第01期
心血管细胞主要包括血管内皮细胞、平滑肌细胞、心肌细胞等,其结构和功能相当程度上决定了心血管的功能状态.近年来发现,心血管细胞凋亡是高血压发生与发展的重要细胞学基础.平滑肌细胞凋亡与增生的失衡使血管失去正常的结构,引起血管重构,加重高血压的病理状态;内皮细胞凋亡增加血液的致凝性,启动或促发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而心肌细胞的凋亡,可导致心室肌细胞数目减少,促进高血压心脏心衰的发生.因此,研究高血压时细胞的凋亡,对阐明高血压的发病机制,指导临床治疗有重要意义.下面就心血管细胞凋亡与高血压的关系进行综述.
作者:赖珩莉;罗伟 刊期: 2001年第01期
p53基因是一种抑癌基因,当其发生丢失或突变时可使细胞无限地生长对肿瘤的发生、发展、预后起到了重要作用.我们通过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对乳腺癌中的p53蛋白进行检测,来探讨p53基因在乳腺癌中的意义. 1 材料和方法160例乳腺癌组织为我院1995~1999年乳腺科手术切除标本.年龄23~78岁,平均年龄46.9岁.上述材料均以福尔马林液固定,石腊包埋.免疫组织化学染色采用S-P法.按试剂说明书进行操作.p53蛋白单克隆抗体及S-P试剂盒均购自福州迈新公司.
作者:吴耀华;刘冬兰 刊期: 2001年第01期
1 病例报告患者,女,25岁,G1P0,停经19周,下腹突然剧痛伴恶心、呕吐、面色苍白30min于1998年5月2日入院.患者平素月经规则,末次月经1997年12月20日,停经3个月时,B超检查提示双子宫右侧子宫妊娠.入院查体:T36.5℃BP8/6kPa,急性痛苦面容,腹部隆起,宫底平脐,有明显压痛,未闻及胎心音,血Hb103g/L.拟诊:妊娠子宫扭转,破裂?决定剖腹探查,探查发现腹腔内少量积血,双子宫、双阴道,各有单一的输卵管及卵巢,妊娠子宫为右侧子宫,表面青紫、质软、无破裂口,颈管细长,顺时针方向扭转360°,右侧卵巢充血,左侧子宫约3×4×5cm大小,输卵管正常,行妊娠子宫次全切除术.术毕剖开宫体,见一死女婴和完整胎盘,宫腔无破裂口,术后7d拆线出院.术后随访,5个月来经,月经正常,于1999年8月8日出现停经,后确定为妊娠,妊娠期间无不适,于2000年5月9日因臀先露珍贵儿剖宫产一活女婴,重3500g,Apgar评分10分,术后情况良好,第9d痊愈出院.
作者:任银珠;黄欣;曾令箭 刊期: 2001年第01期
Wilms′瘤基因(Wilms′Tumor gene,WT1)是早发现的与Wilms′瘤发生发展相关的基因.其复等位基因功能的缺失可导致Wilms′瘤的发生.WT1基因一直被认为是一种肿瘤抑制基因,抑制生长因子(如血小板衍生因子A链、集落刺激因子Ⅰ和胰岛素生长因子Ⅱ)和生长因子受体基因(如胰岛素生长因子Ⅰ受体)及其它基因(如维甲酸受体α、c-myc和bcl-2).现在认为WT1基因具有转录调控的功能,依细胞结构、靶基因启动子和WT1异构体的不同而呈现激活或抑制转录的功能,为双相调节因子.近来发现WT1基因和造血细胞生长增殖也有关,和白血病特别是急性髓细胞白血病的关系更是密切.WT1基因在白血病细胞中高度表达并与白血病的发生、发展和预后相关,对微量残留白血病细胞的检测有重要的临床价值.现综述如下.
作者:王荷花;肖承京 刊期: 2001年第01期
心搏循环骤停是心脏术后严重的并发症之一,是否进行及时有效的心肺复苏术(CPR)决定患者的生命和预后.我们将15例心搏循环骤停的救治经验总结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情况:1993年11月至2000年6月我院共施行各类心脏手术1200例,术后发生心搏循环骤停15例21人次(有2例各发生2次,另2例各发生3次),占1.25%.其中男性5例,女性10例,1例为4岁小儿,其余均为18岁以上成人.手术类型:瓣膜替换术13例,室间隔缺损修补术1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1例.发生时间:术后48h以内14人次,48h以外7人次.诱因:1例小儿为静推头孢霉素过敏,1例机械瓣故障,2例缺氧,6例心律失常,5例诱因不详.
作者:汪朝阳;邵国丰;沈韦羽;张志梁 刊期: 2001年第01期
目的研究兔烧伤休克延期复苏的时间界限及复苏补液和用药的较好方法.方法实验一:6组大白兔,每组6只,全麻后致伤40%Ⅲ度.分别以致伤后0.5h,1h,1.5h,2h,2.5h,3h开始复苏.实验二:4组大白兔,每组7只.均以致伤后2.5h开始输液.液体性质分别为A组:生理盐水;B组:生理盐水+全血;C组:生理盐水+山莨菪碱;D组:生理盐水+全血+山莨菪碱.观察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用显微电视录像技术测定毛细血管口径(CVD)、血流速度(BFV)及血流量(BFR).结果 (1)前三组动物之间各项观测指标无明显差异(P>0.05);后三组之间各项观测指标也无明显差异(P>0.05);但二大组之间的差异有显著性(P<0.05).(2)A组各项指标同实验一;C组MAP、HR值同A组比差别无显著性.B、D二组在补液后5h已同正常值无差别(P>0.05).BFV、BFR指标中,C组有一过性短暂上升,B、D组二组于6h后上升致与A、C二组有显著差别(P<0.05).结论兔烧伤休克大致2h为延期复苏.在抗休克治疗中,胶体的补充是必须的,血管活性药物的使用在此效果不明显.
作者:范锟铻;李国辉;杨鸿明;郭光华;李悦 刊期: 2001年第01期
子宫恶性苗勒管混合瘤少见.现将我院诊治并有随访资料的2例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 例1,69岁,绝经19a,反复阴道流血3个月,间断性呈暗红色,偶感下腹隐痛.1991年5月15日就诊行诊断性刮宫,病理报告为恶性肿瘤、肉瘤可能性大收住院.患者12岁初潮,27岁结婚,G4、P4均为足月顺产,既往月经规律.入院体检:T36.6℃,P72次/min,BP15/10kPa,心肺及腹部检查无异常.妇科检查:外阴萎缩,阴道有少量血性分泌物,宫颈光滑,宫体7×6×5cm,表面光滑活动,质中,双附件未发现异常.B超提示:子宫6.8×5.9×4.8cm,宫腔内可见2.9×2.7cm强回声光团.临床诊断:子宫肉瘤?于1991年5月22日行全宫及双附件切除术.术后病理检查:子宫7.5×6.2×5.4cm,宫腔前壁正中有一1.5×1.5×2.5cm淡红色鱼肉样组织.宫颈及双附件未发现异常.病理报告为子宫癌肉瘤,浸润浅肌层,肉瘤成份以圆形细胞为主,瘤灶较局限,宫颈和卵巢未见癌浸润.术后未补充其他治疗.随诊至1994年5月因本病肺转移死亡.
作者:杨新民;李诚信;钟传庆 刊期: 2001年第01期
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是临床上常见综合症之一,治疗CHF的药物甚多,但均有一定的毒副作用或不足.我们以参麦注射液治疗CHF,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病例选择:将62例CHF患者(病因:冠心病、风心病、扩张型心肌病,按NYHA标准分级)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2例,年龄(23~68岁),平均45.6岁;对照组30例,年龄(22~66岁),平均43.5岁.两组疗程均为14d.(见表1)1.2 治疗方法:治疗组服地高辛0.25mg/d,10%葡萄糖250ml,参麦注射液40ml,静脉滴注,1次/d;对照组服地高辛0.25mg/d,10%葡萄糖250ml,维生素C3g,静脉滴注,1次/d.其它治疗两组均相同,疗程均为14d.1.3 疗效判定:用药后至结束,心功能改善2级者为显效;改善1级者为有效;症状未改善者为无效,出现下列情况之二者考虑为洋地黄中毒:(1)恶心、呕吐;(2)出现频发、多发、多型性室性早搏或房室传导阻滞.
作者:聂增新 刊期: 2001年第01期
目的采用图像分析仪探究前列腺癌(PCa)生物学特性及其应用价值.方法对PCa40例及对照组前列腺增生(BPH)12例进行较为系统的细胞与体视、DNA、AgNORs以及对其生物学特性进行免疫组化标记的定量组化分析等研究.结果各功能模块对PCa的良恶性鉴别、病理诊断分级、临床分期及浸润转移等预后判断均具有应用价值.结论PCa生物学特性的图像分析应用具有重要意义,结合临床病理实践开发专项模块的更具前景.
作者:陈捷;熊礼生 刊期: 2001年第01期
医用透明质酸钠(Hyalurona)作为一种新型生物材料,在临床上已广泛应用于眼科、整形外科、骨科、胸外科和妇产科等的手术中.我们自1999年1月至2000年6月在25例鼓膜修补术中应用透明质酸钠,并与常规对照组25例进行临床对比观察,取得了满意疗效.现报导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50例(耳)是江西医学院二附院确诊的慢性化脓性中耳炎行鼓膜修补术患者,咽鼓管功能正常.排除标准:患耳耳蜗功能极差或完全丧失者,糖尿病患者,耳绿脓杆菌感染及耳源性颅内并发症者.50例(耳)中男28例,女22例.年龄21~52岁,平均年龄31岁.病程1~22a.术前电耳镜检查示鼓膜紧张部中央型大穿孔者32耳,鼓膜紧张部边缘型穿孔者18耳.术前电测听检查示气导平均值(频率为250~3000Hz)听力损失30~45db者38耳,听力损失46~55db者12耳,术前骨导平均值为15db,术前行患耳鼓膜贴补试验均提高10~20db.
作者:徐红;叶彩祝 刊期: 2001年第01期
肺癌脑转移是肺癌治疗失败的常见原因.放射治疗是脑转移有效的治疗手段之一,不仅能缓解症状、延长生命,而且部分病人可获得长期生存.本文就肺癌脑转移的治疗效果及预后因素进行分析和讨论.1 材料和方法1.1 临床资料:对我院1991年3月~1996年2月收治的接受放疗的肺癌脑转移共50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男44例,女6例,年龄32~72岁,中位年龄58岁.脑转移的诊断根据CT和/或MRI.有神经精神症状者72.0%(36/50),有头痛者68.0%(34/50).脑转移单发灶46.0%(23/50),多发灶54.0%(27/50).肺癌病理类型:鳞癌26.0%(13/50),腺癌26.0(13/50),小细胞癌8.0%(4/50),未分类40.0%(20/50).脑转移早于肺部原发灶诊断30.0%(15/50),后于诊断52.0%(26/50),后者相隔的中位时间为7.5个月(1~44个月).脑转移与肺原灶同时发现18.0%(9/50).
作者:万桂芬;徐建华;吴新生 刊期: 2001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