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莉莉
军队“2110工程”是军委总部支持军队院校建设和人才培养的基础性、战略性工程。本文从“2110工程”实际实施管理出发,分析军队“2110工程”实施管理过程中制度建设、经费管理、物资管理三个方面存在的问题,并针对问题提出相应对策。
作者:李同明;赵佳星;贺祥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探讨OEC管理模式在临床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2014年1—12月,将某医院的15个临床科室分为OEC管理组(7个内科科室)和常规管理组(8个外科科室),分别采用OEC管理方法和日常管理方法。比较两组的护理工作质量与护理满意度。结果 OEC管理组护理工作质量(整体护理能力、病室管理能力、基础护理能力及护理文书管理)平均得分明显高于常规管理组(t值分别为2.57、2.07、2.17与2.43,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OEC管理组的护理满意率明显高于常规管理组(χ2=12.82,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OEC管理模式可规范护理管理,提高护理工作质量与护理满意度。
作者:林莉莉 刊期: 2015年第07期
部队干部体检是军队医院一项政治性很强的工作,也是一项光荣的任务。做好军队干部健康管理,是实现将疾病控制在症状出现前的目标的有效措施。本院健康管理中心着眼新时期军人健康需求的多元化和未来军事作业环境的多样性及严酷性,通过科学的健康管理与健康促进体系,利用好有限的医疗卫生资源。
作者:徐金红;王瑜;郑万芳 刊期: 2015年第07期
拓展门诊综合服务信息功能是医院发展的客观需要,是提高医院管理水平、满足患者就诊需求的重要手段。本文从必要性、功能性、可行性、安全性、前瞻性五个方面,阐述拓展门诊综合服务信息功能需要把握的原则。
作者:姜福康;李海峰 刊期: 2015年第07期
建院以来,医院始终立足院区医疗拓展院外服务,方式从巡诊、邮路、电话服务向网络、培训、代职服务转变,有力推动体系部队健康促进工作开展。通过巡诊服务送健康、院内服务给健康、网络互动教健康、院队合作强健康四方面分析,总结医院在体系部队健康促进工作中的做法,提出加强组织领导、开展院队协同、强化人才培训的建议,为进一步做好部队健康促进提供有益的经验方法。
作者:蔡宏伟;谭小云;朱长发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通过临床和机动分队仪器设备操作使用标准与规范的制定,提高军队医院医务人员对仪器设备的操纵能力和平战转换医疗护理效果。方法将医院临床与机动分队有关的仪器设备,包括野战方舱设备归纳分类,制定标准操作手册,以“一机一卡”形式进行规范,同时采取分层施训的培训机制。结果手册及流程卡的应用,方便医务人员操作,提高临床和野战条件下卫勤保障工作质量和效率,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
作者:杨明;李泽;吴迪;郭蕾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调查医院专科秘书工作主动性现状与主观考量的一致性,并对其关系进行分析提出对策。方法2014年12月10日采用广泛调研的方法,使用工作主动性测评表对72名专科秘书进行问卷调查,采用SPSS 16.0进行数据处理。结果经分析发现,秘书主动性测评得分与年度综合测评结果存在密切相关性,并具有统计学意义( r=0.56, P<0.001)。结论四象限分析法,能够有效提升专科秘书工作主动性与工作效率。
作者:许琴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对手术器械处理与使用进行全程、实时、可追溯的管理。方法采用无线射频识别( RFID)技术对手术器械的回收、清洗、打包、灭菌及术后的清点实施记录与全程监控。结果将RFID技术应用于手术器械包管理中,随时可追溯手术器械使用环节中的信息,使手术器械的管理工作更加高效、准确、安全。结论该系统的使用提升手术患者的安全;提高工作效率、患者满意度和医院的信息化程度。
作者:丁燕;黄云;陈多姿;王蓓;陆美芳 刊期: 2015年第07期
为探索军队医院药学部门设置行政助理的新模式,本院药学部通过自愿申请、民主测评和支委会讨论在药学部内选拔1名工作5年以上、有较强行政管理能力的老员工成为行政助理,并制定详细的岗位职责;同时将设置行政助理前后的员工和医患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显示设置行政助理岗位后医患和员工满意度均提高。军队医院药学部门设置行政助理通过优化人力资源配置,有效提高医患和员工满意度。
作者:罗奇彪;李娜;叶涛;王涛;徐昕明 刊期: 2015年第07期
介绍在区域一体化保障改革中,研发区域一体化保障健康管理软件的必要性,阐述一体化保障健康管理软件的特点,分析软件研发过程中面临的运作模式、数据共享、评估模型筛选、信息记录与管理,以及基层部队适用性等方面的问题,提出相关对策。
作者:刘泱;孙金海;陈立富;王国萍;高磊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结合军医大学卫勤专业课程开展的实践,对不同专业、不同级别卫勤专业课程的多维特征进行归纳与对比分析,并提出课程的优化设计建议。
作者:刘旭;陈海萍;张瑞午;王成;张鹭鹭 刊期: 2015年第07期
通过对涉核人员进行普遍教育、随机教育和个性化教育相结合的方式,从健康教育计划设计、健康教育基本流程、健康教育基本内容、健康教育效果评价入手,帮助涉核人员减缓心理压力、改变不良的生活习惯、全面促进身心健康。健康教育使涉核人员对核辐射防护知识有基本了解,减轻心理压力,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达到涉核人员“疗养一期,受益终身”的目的。
作者:李晋红;单守勤;刘晓洁;汪涛 刊期: 2015年第07期
基层全科军医培养具有一定的特殊性,有效提升培养质量是值得部队医院教育管理人员深入研究的课题。本院全科医学教研室建立基层全科军医网络自主学习平台,能够结合此类群体的培养现状及特点,有效提升全科军医的能力素质,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和前瞻性,将成为部队医院打造网络自主学习平台的范本。
作者:赵家义;沈璐;韩一平;袁鹏群;丁红;姚文华;陈晰辉;柯骏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探讨运行电子病历缺陷的原因及管理对策。方法2014年1—12月对医院9088份运行电子病历书写质量进行了检查分析。结果共检查出缺陷1123个,问题涉及病历完成时限、错误拷贝和内涵质量三个方面。这三类问题在手术科室、非手术科室普遍存在。结论运行电子病历检查是监控病历书写时限、改进病历内涵质量的有效措施。
作者:毛夏辉;马万兵;饶灵宁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特勤人员是我军战斗力的重要力量,有效解除他们在战备训练中的心理压力、训练伤、各种污染等伤害,疗养是有效的途径之一。本院除了在疗养硬件和疗养环境上努力营造舒心怡人的氛围外,还通过注重延伸服务领域,坚持把特勤训练纳入疗养体系;注重丰富服务内涵,坚持把特勤教育融入疗养过程;注重强化服务功能,坚持把全面康复引入疗养实践等措施,使特勤疗养员在较短的疗养周期内恢复体力、消除疲劳、增强体质和促进健康。
作者:刘亚莉;余德林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评价临床路径在对于肺结核患者住院期间天数、好转率、死亡率、再住院率、住院费用、药费、检査费用、日均费用等方面的影响。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常规诊治,临床路径组按照肺结核临床路径诊治。比较两组患者在住院天数、好转率、死亡率、再住院率、住院费用、药费、检査费用、日均费用等方面的差异。结果初治菌阳肺结核患者及初治菌阴肺结核两组住院天数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复治肺结核患者两组住院天数有显著差异(P<0.01)。初治菌阳肺结核再住院率有统计学差异(P<0.05)。临床路径组住院费用低于非临床路径组(P<0.05)。结论临床路径的实施可降低住院天数及住院费用,能减轻患者及国家经济负担,同时,临床路径的实施还可降低肺结核再住院率。
作者:陶剑青;陆虹;吴国强;陈晨;黄文明 刊期: 2015年第07期
实施医院等级评审,对加快医院现代化建设,提高整体质量水平,具有积极意义。本文在深入研读军队等级医院评审标准基础上,结合医院“迎评”工作经验,将评审标准中医院感染部分的内容精髓和精神实质作一总结,以期对规范军队医院感控管理工作提供参考。
作者:尹丹萍;肖鹏云;张玉强 刊期: 2015年第07期
通过探索军队干休所家庭病房的运行管理模式,满足长期慢性疾病、行动不便离退休干部的医疗保健需要。家庭病房作为体系医院治疗的重要补充,是离退休干部慢性疾病长期治疗和功能康复锻炼的有效医疗模式。
作者:雷明锐;于家欢;朱琴;李松华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调查分析某军校第二批预选卫生士官学员的多维生活满意度,为推进和保障预选卫生士官教育提供流行病学调查数据的支持。方法采用横断面调查的方法,应用“多维学生生活满意度量表( MSLSS)”对某军校第二批预选卫生士官学员进行流行病学调查研究。结论通过对某军校第二批预选卫生士官学员生活满意度的分析,肯定该所军校在卫生士官培训方面做出的努力。此外,为制定和完善培训方案提供科学的参考依据。
作者:徐武牧;袁金燕;黄婧慧;黄枫;顾伟;方凡夫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了解综合性医院护士的健康促进生活方式水平,探讨其人口学特征对健康促进生活方式的影响。方法采用一般资料问卷和健康促进生活方式量表( Health-promoting Lifestyles Profile-Ⅱ,HPLP-Ⅱ),运用抽样的方法,对3所综合医院360名护士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护士健康促进生活方式得分为(110.84±19.79)分,各维度中得分高的是人际关系维度,得分低的是运动锻炼维度,82.2%的护士生活方式处于良好以下,为不健康,需要改进。不同性别、年龄、工龄的护士健康促进生活方式得分进行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临床护士健康促进生活方式欠佳,医院护理管理者应找出护士健康生活方式的相关影响因素,在医院内有针对性地开展健康促进活动,促进员工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保证员工的身心健康,从而提升护理质量。
作者:李晓敏;彭保艳;刘莹;杜玉凤;孙王乐贤;郝常来 刊期: 2015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