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闯
紫草籽SOD提取工艺为:粗酶液提取,超滤,硫酸铵分级沉淀,DEAE-EF离子交换层析和Sephadex G-100凝胶过滤.实验表明,纯化后的SOD比活达到3289.2U/mg.pro,活性回收为35.4%.紫草籽中黄酮类化合物的佳提取条件为:乙醇浓度60%、固液比1:5、温度50℃、提取时间为2h.然后用HZ816树脂进一步分离纯化得精制黄酮,其纯度为86.3%,总黄酮回收率为77%.进一步实验表明精制黄酮对DPPH的EC50为12.6mg/L,优于茶多酚,与维生素C非常接近.紫草籽精制黄酮对小鼠离体肝、肾和心组织中的MDA生成均有抑制作用,其中对离体肝组织中MDA生成的抑制效果明显.
作者:吴海民;陆领倩;袁勤生 刊期: 2005年第02期
室内保温发酵制酱,由于发酵过程中微生物在适宜的温度下产生发酵作用,所以发酵时间较短,产量较高,但保温发酵所需的设备投资大,能源消耗大,不仅加大了生产成本,更主要的是难以产生天然晒露发酵制酱的特有风味.
作者:韦公远 刊期: 2005年第02期
鸡胆汁是鸡的胆囊汁,味苦、微寒、无毒,主要含鹅脱氧胆酸(CDCA)、牛磺酸(TCA)、胆酸(CA)、甘氨酸等,具有清热、解毒、止咳平喘、消炎、利胆、明目等功能.传统用于治疗小儿百日咳、气管炎、肺炎、高血压、小儿菌痢.
作者:张青 刊期: 2005年第02期
报告近年国内外在银杏黄酮药学方面的研究进展.银杏黄酮的制备、测定方法研究均有新的进展,其调血脂、舒张血管、抗氧化、拮抗血小板活化因子等药理作用的确定为银杏黄酮的开发应用提供了良好的发展前景.
作者:朱红;高尔;王德伟;王汝琴 刊期: 2005年第02期
根据透明质酸合酶基因序列及内参照GAPDH基因序列,设计目的基因和内参照的引物序列,探讨了PCR体系中适宜的退火温度、循环次数和Mg2+浓度.实验结果显示,要保证半定量RT-PCR的准确性与可靠性,目的基因及内参照基因的退火温度均可选择50℃,它们的Mg2+浓度均选择1.5mmol/L,目的基因的循环次数选择30次,内参照基因的循环次数选择35次.在上述适宜的RT-PCR条件下,测定兽疫链球菌中透明质酸合酶mRNA水平.
作者:石艳丽;郭学平;王凤山;凌沛学 刊期: 2005年第02期
对蕹菜的营养成分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每100g蕹菜中含水分92.0g、TSS2.30g、维生素C 22.8mg、蛋白质2.05g、有机酸0.11%,pH值6.82.同时分析了蕹菜的保健功能.
作者:许丽环;张福平 刊期: 2005年第02期
1透明质酸对机体的重要性众所周知,透明质酸在化妆品中被誉为天然保湿因子,实际上透明质酸不仅仅是外用保湿,口服透明质酸也可以增加机体的保水性能.
作者:崔向珍 刊期: 2005年第02期
目的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黄蜀葵花中总黄酮的含量.方法用索氏提取法,以芦丁为对照品,以亚硝酸钠-硝酸铝-氢氧化钠为显色剂,检测波长为500nm.结果线性范围为0.012~0.072mg/ml,平均回收率为99.72%,相对标准偏差(RSD)为2.62%.结论本法为控制黄蜀葵花的内在质量提供了依据.
作者:崔燕;卢志强;景瑞;赵春荣 刊期: 2005年第02期
动物源食物的安全生产包括多重涵义,一是根据人民生活对动物源食物的需要,从量的供应上要平衡有余;二是养殖业生产的可食产品从其源头开始经过产、供、销各个流通环节,后进入餐桌的全过程要保证其安全、卫生、营养;三是健全养殖业上游的种植业、草业、饲料工业与其下游的食品工业、餐饮业,后回归到种植业的良性循环保障体系.上述各行业是既有分工又有联系而不可分割的整体,但其核心是养殖业.
作者:张子仪 刊期: 2005年第02期
分析了当前在中老年、儿童补钙、补钙与疾病、补钙与饮食等方面存在的误区,提出补钙应慎重,要科学,以免乱补造成不良后果,为正确补钙提出了较为全面的科学依据.
作者:陈明之 刊期: 2005年第02期
1腊肉的制作方法1.1原料将猪肋条肉除去肋骨和奶脯,切成长36cm,宽3~4cm的长条肉,并在肉的一端穿一小孔,穿以麻绳供悬挂用.
作者:王敏 刊期: 2005年第02期
目的建立氟罗沙星的二阶导数差示脉冲极谱定量分析方法.方法二阶导数差示脉冲极谱法.结果氟罗沙星在冰醋酸-水(1:9)的溶液中,于-0.09V(vs Ag/AgCl)处出现一良好的二阶导数差示脉冲极谱峰,其峰幅值与氟罗沙星在0.1~1.4mmol·L-1范围内呈非常显著的线性关系,检测限为9.0nmol·L-1.结论本法简便、快速、灵敏,结果准确.
作者:门孝英;梁云爱;梁晓 刊期: 2005年第02期
杨梅是我国南方特有的水果,含有十分丰富的营养成份和一些具有生理活性的物质.本文阐述了杨梅的营养保健作用,对杨梅食品的开发和利用进行了探讨,从而为杨梅食品的生产提供了途径.
作者:蔡健;华景清;金小花 刊期: 2005年第02期
WHO的一项全球预测性调查表明,真正健康的人只占5%,患病的人占20%,75%的人处于亚健康状态.因此,亚健康已经成为当今全球医学研究的热点之一.
作者:单孟渤 刊期: 2005年第02期
近年来,随着肿瘤及艾滋病患者的不断增加,器官移植、导管插管及内窥镜技术的普遍开展,高效广谱抗生素、免疫抑制剂及皮质激素的广泛应用,真菌感染率不断增高,特别是深部真菌感染率急剧增加[1].并且,随着抗真菌药物的大量应用,真菌耐药性不断出现[2],使真菌感染的治疗变得越来越困难.因此,加强对真菌、真菌感染感染及抗真菌药物作用特点与作用机制的了解与认识,对提高真菌感染治疗效果,减缓真菌耐药性的出现,促进抗真菌药物的开发,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孙淑娟;娄红祥;苏乐群;李宏建;范培红 刊期: 2005年第02期
对现行蔬菜农药残留常规去除方法进行了系统总结,指出了蔬菜中农药残留的测定与去除方法存在的误区,并提出了部分对策及建议.
作者:陈伟;高晓娟;陈明珍 刊期: 2005年第02期
中医被视为补充、替代医学(CAM)的一部分美国把西医称为传统医学,其他包括中医、泰医、蒙医、汉医、藏医等统称为补充、替代医学,其中中医药所占份量重.而所谓的补充、替代医学就是指非传统意义上的西医,是独立于西医之外的一种保健、治疗方法.对大多数补充替代医学而言,它的作用和方法仍未被现代科学所解释,因此,补充替代医学是个相对的概念,是为区别于传统西医而人为的定义.一旦某种方法或药物被科学研究所证实,它就可能一跃而被列为传统医学的一部分.补充和替代不同,补充是在西医治疗的同时,加入其它非传统西医的方法作为补充治疗,而替代则完全抛开西医,独立进行治疗.
作者:平凡 刊期: 2005年第02期
介绍了植物甾醇的特性和降胆固醇的生理功能,概述了在医药、食品、化妆品、饲料等行业中的应用.
作者:钟建华;徐方正 刊期: 2005年第02期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02期
DNA修复酶O6-甲基鸟嘌呤-DNA甲基转移酶(MGMT)是机体修复烷基加合物的关键酶.该酶结构与功能异常与肿瘤发生、发现、有效治疗及肿瘤耐药性等方面都有着密切的联系,本文综述了近年来的研究进展.
作者:王小兵;袁玉梅;赵桂森 刊期: 2005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