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茂明;陈雪松
在医疗工作中,医疗纠纷很难杜绝.为妥善解决医疗纠纷,很多医院都采取聘请法律顾问的办法[1,2].我院自1 999年开始聘请法律顾问,在处理医疗纠纷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减轻了医院领导的压力,使业务主管部门从医疗纠纷中解脱出来,保证了医疗正常秩序,维护了医院的合法权益和声誉.那么怎样才能真正发挥好法律顾问的作用,本文仅谈三点粗浅看法.
作者:刘德祥 刊期: 2004年第04期
门诊服务创新是不断提高门诊质量的方法和手段,是医院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本文着重对综合医院门诊服务创新的主要内容加以探讨[1,2].
作者:于启林 刊期: 2004年第04期
在我军大力推进质量建设的新形势下,军队疗养院如何立足现实,与时俱进地建设和发展,是我们必须认真思考的新课题.
作者:赵永光 刊期: 2004年第04期
作者: 刊期: 2004年第04期
本文结合军区医院实际,指出军区医院优化整合是完成编制调整的客观要求,是提高资源利用效能的实际需要,也是增强综合保障能力的重要举措.优化整合的基本原则:一是坚持需求牵引,突出重点;二是坚持区域规划,合理布局;三是坚持保留骨干,优势互补.优化整合的主要做法是:确保战区医疗中枢配置;建立区域医疗救治中心;建立医学信息情报中心;建立医学实验研究中心;综合利用医院疗养院资源;同地区资源配置优势互补.同时优化整合应重点把握四个统一:军委决策与利益调整相统一、资源优化配置与合理利用相统一、医院发展能力与保障效能相统一及创新保障模式与管理机制相统一.
作者:周菊林;郭晓青 刊期: 2004年第04期
面对新形势下军事变革和军队体制编制改革的冲击,对军队医院,特别是对发展建设初期的军队医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院是1999年由一所中心医院转隶为总医院的,转隶初期,医疗设备总值二千余万元,年医疗收入不足二千万元,设备陈旧,技术落后,缺乏明显的专业特色,如何在竞争激烈的医疗市场中生存与发展,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严峻问题,也是我们一直思考的问题[1,2].
作者:祝清华;李志韧;杨永进 刊期: 2004年第04期
1医院形象的概念医院形象是医院在社会和患者中所处的地位和享有的声誉,是医院文化的综合反映和外在表现,是医院精神面貌和品格特征的体现,也是医院全体员工在长期的医疗实践中,通过自身的努力,在社会公众中建立起来的总体印象和评价[1,2].
作者:杨建新;马继红;庄艳 刊期: 2004年第04期
随着国家卫生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入,三军联勤体制的逐步完善,我军医疗保障制度亦全面推开,医院将面临着新的机遇、新的挑战和新的问题.医院只有改革,才能确保部队合理医疗;只有创新,医院才能健康发展[1,2].
作者:崔建新;李中元;胡宝友;乔玉槐 刊期: 2004年第04期
随着国家医药卫生三项改革的不断深入,医疗市场的竞争日益激烈,军内各家医院,特别是中小医院感到前所未有的压力与挑战.军队中小医院如何在军队和地方双重医疗体制下走出一条具有自我特色的建设发展之路[1,2],是当前医院管理者需要迫切研究的课题.本文简要介绍我院重点专科建设的一些基本经验与做法.
作者:张春民;谭绪云;朱道生 刊期: 2004年第04期
面对学科带头人新老交替,部分技术骨干外流,医院吸引力下降,人才队伍竞争力不强的状况,如何加强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保持医院的可持续发展,是新时期军队医院面临的问题[1].
作者:黄始振;周民伟 刊期: 2004年第04期
根据中央军委命令,我院于2004年5月24日并入解放军总医院,组建临床部,这是我院建设发展史上新的里程碑.按照总部首长指示,临床部在解放军总医院统一领导下,科学制定发展规划,突出特色建设,实现平稳过渡,逐步融合.现就归并后临床部的建设和发展思路作如下探讨.
作者:陆龙;黄少平;石骥 刊期: 2004年第04期
本文论述了正确处理军队医院为部队服务与建设发展的关系.文章从正确处理为部队服务与为社会服务的关系,正确处理为部队服务投入与医院自身建设投入的关系,正确处理医院自身建设与支援部队卫生建设的关系三个方面结合本院实际进行了探讨.提出了在保障思想上坚持为部队服务不动摇,在保障方式上努力创新服务模式,在保障措施上把为兵服务落到实处;优先保证为部队服务的投入,合理把握医院自身建设投入,切实落实合理医疗投入;医院自身建设必须使部队官兵受益,帮助部队加强卫生建设等八项措施.
作者:向月应;王庆林;朱世和 刊期: 2004年第04期
知识经济时代已经到来,人才将越来越重要,医疗市场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医院要发展,人才是关键.人才建设是医院建设的战略目标,也是医院谋求进一步发展的基础性工程.在医院人才建设中应处理好以下关系[1]:
作者:刘祥富;叶乔生 刊期: 2004年第04期
一个医院对急危重症病患的抢救水平是其综合实力的体现.成功的抢救,既需要良好的技术能力,又需要高效能的组织协调.特别是对一个没有ICU病房,临床仅设内、外科急诊值班的小医院而言,在抢救工作中,医疗行政干预的介入,具有更为重要的作用.几年来,我们坚持遇有重大医疗抢救,医疗行政管理人员亲自到场指挥,在抢救工作中实施合理的行政干预,对提高抢救的成功率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
作者:沙杭;高岱峰;姜同学 刊期: 2004年第04期
为了从医疗机构角度研究军队伤病员医疗服务需求与供给的变化趋势,探讨医院住院军人的医疗服务需求与供给的平衡关系,本文对1998年到2002年五年期间某军区总医院住院军人医疗服务需求和供给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显示军人医疗费用消耗以人均每年1000元的速度递增,军人医疗费用供给也呈逐年上升趋势,供给的增长主要依赖医疗机构对外经济收入.同时本文提出了提高军队人员医疗保障水平的四项创新措施:一是利用社会资金,提升军队医疗保障实力;二是合理投入,分类分层提供经费保障;三是改进服务,改善军队人员就医环境;四是加快成果转化,让军队伤病员从科技成果转化中受益.
作者:程齐波 刊期: 2004年第04期
济南战区从2001年4月起,开始启动军队医疗保障制度改革试点工作,在组织实施试点工作中的主要做法如下:一是切实加强组织领导,确保试点有序推进;二是广泛开展医改宣教,打牢试点思想根基;三是精心做好实施准备,完善试点运行条件;四是认真抓好运行督导,调控试点运行态势;五是严格规范医疗行为,确保各项政策落实;六是积极开展医改研究,深化试点工作进程.取得的基本成效有:一是医疗保障水平稳步提高;二是优惠医疗政策得到落实;三是职工医改进展良好;四是基层保障能力明显增强;五是医院自身消耗得到控制.
作者:王清刚 刊期: 2004年第04期
1美国医院的战备评估体系简介1.1评估指标评估共包括衡量医院战备能力的12个一级指标,除了第1个和第9个一级指标外,其他的又各自分为2-4个二级指标不等.12个一级指标及其主要内容分别为:①领导管理能力.
作者:郭树森;杜昆 刊期: 2004年第04期
随着国家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和机制创新的不断深入以及军队体制编制调整改革的逐步实施,使医院正面临着外部市场、环境政策变革与内生性增长受限这种前所未有的新形势.如何适应新形势,值得我们深入研究和思考[1-3].
作者:苏博;陈祥才;李维国 刊期: 2004年第04期
随着体制编制调整改革方案的具体实施,各医院在编现役科技干部数量将显著减少,这既是严峻的挑战,也是医院发展的机遇.为了确保编制调整后医院各项业务工作的协调发展,我们结合管理工作实际,就本次体制编制调整改革对军医大学附属医院科研工作的影响及其对策进行了一些思考,与同道商榷.
作者:张永生;袁军;李哲 刊期: 2004年第04期
目的:考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激源)发生在不同地域时,医护人员的情绪变化.方法:采用自编的心理问题调查表对某综合医院内医护人员的心理状况进行调查.结果:医护人员在直接接触应激源前,不管距离应激源远近,不同工作性质的三组医护人员的各类情绪变化是一致的.距离应激源越来越近时,医护人员负性情绪逐渐增高,平静情绪逐渐降低;直接接触应激源后,负性情绪均有缓解和降低趋势,平静情绪增加.结论: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下,医务人员情绪变化经历了从有破坏性或不愉快体验的应激,到有建设性或兴奋体验的应激过渡的过程.这种情绪变化的趋势对于医务人员减轻或降低应激反应具有积极意义.
作者:冯杰;杨君 刊期: 2004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