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双立
目的 探讨瑞舒伐他汀和阿托伐他汀对冠心病患者的调脂效果.方法 选取2013年8月-2014年10月收治的冠心病患者118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瑞舒伐他汀组和阿托伐他汀组各59例.瑞舒伐他汀组应用瑞舒伐他汀治疗,10 mg/次,1次/d,口服;阿托伐他汀组应用阿托伐他汀治疗,10 mg/次,1次/d,口服;两组均连续给药21 d.观察和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TC、TG、LDL-C、HDL-C变化情况.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组内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治疗后,瑞舒伐他汀组和阿托伐他汀组TC、TG、LDL-C、HDL-C分别为(4.06 ±0.35)、(1.59±0.93)、(2.37±0.24)、(1.53±0.24)、(4.53±0.28)、(1.84 ±0.26)、(2.69 ±0.26)、(1.36±0.27) mmol/L,与治疗前的(6.61±0.83)、(2.73 ±0.65)、(4.12 ±0.33)、(1.36 ±0.66)、(6.63 ±0.82)、(2.74±0.57)、(4.13±0.34)、(1.37±0.68) mmol/L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治疗后各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瑞舒伐他汀组总有效率为96.61%,显著高于阿托伐他汀组的84.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临床治疗冠心病患者的实践过程中,与采用阿托伐他汀治疗方法相比较,采用瑞舒伐他汀治疗后,患者的调脂效果更好,临床整体治疗效果更佳,是临床治疗冠心病的理想选择方式之一.
作者:周啸宇 刊期: 2015年第22期
目的 分析对儿童急性肾损伤患儿的疾病评估中加强血清胱抑素C(Cystatin C,Cys-C)测评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3年2月-2014年10月本院收治的98例急性肾损伤患儿作为观察组,并根据急性肾损伤分期情况分为Ⅰ期32例,Ⅱ期33例,Ⅲ期33例;并以同期收治的128例非急性肾损伤患儿作为对照组.比较入选对象的Cys-C、BUN和Scr水平.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和方差分析,两两比较采用LSD-t检验,采用Pearson相关进行相关性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观察组患儿的Cys-C、BUN和Scr水平分别为(2.70±1.05) mmol/L、(18.94±11.02) μmol/L、(295.70±12.69)mg/L,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0.87±0.40) mmol/L、(6.89±2.80) μmol/L、(89.60 ±26.10) m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急性肾损伤Ⅰ期患儿BUN、Ser、Cys-C水平分别为(13.79±7.90) mmol/L、(183.22±11.70) μmol/L、(2.33±1.02) mg/L,Ⅱ期患儿分别为(17.88 ±7.77)mmoL/L、(309.12 ±43.69) μmol/L、(2.66±0.97) mg/L,Ⅲ期患儿分别为(28.11±18.19) mmol/L、(463.57±69.70) μmol/L、(3.30±1.10) mg/L;观察组Ⅰ期、Ⅱ期、Ⅲ期患儿的BUN、Scr、Cys-C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不同分期患儿BUN和Scr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患儿BUN、Scr与Cys-C水平呈正相关关系(r=0.4421、0.5881),GFR与Cys-C水平呈负相关关系(r=-0.8032).结论 Cys-C可作为儿童急性肾损伤的内源性标志物,对其临床评估和诊断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作者:韦慧玲 刊期: 2015年第22期
氟是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如果体内氟蓄积增多,可以引起氟中毒.氟中毒是一种全身性疾病,氟可以在软组织器官蓄积引起不同程度的损害,脑是氟中毒的重要靶器官之一,吸收入体内的氟可以透过血脑屏障在脑组织中蓄积.氧化损伤主要是机体在遭受有害刺激时,活性氧自由基产生过多,氧化程度超出氧化物的清除,氧化系统和抗氧化系统之间严重失衡,从而造成包括蛋白质、脂质、DNA和RNA在内的多种底物发生氧化应激,影响细胞的正常功能.在氟中毒发病机制的研究中,自由基与氧化应激是近年来的热点之一.本文对氧化应激在氟中毒脑损伤中的意义作出综述.
作者:秦双立 刊期: 2015年第22期
目的 探讨含毒性中药材苦参碱对非化疗晚期非小细胞癌患者的抗肿瘤及免疫调节作用.方法 选择2013年1月-2014年10月收治的100例已经失去手术、介入、放射治疗机会的晚期非小细胞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TP化疗方案治疗,观察组采用含毒性中药材苦参碱治疗,50 g/d,水煎分两次服;两组均治疗21 d.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症状评分、癌胚抗原(carcino-embryonic antigen,CEA)、IFN-γ、IL-2、IL-4、IL-5等细胞因子的变化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组内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症状积分为(3.1±1.8)分,优于治疗前的(5.6±3.1)分及对照组的(5.1±2.9)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后CEA分别为(40.89±12.88)、(49.44±15.78) ng/ml,均低于治疗前的(56.75±14.96)、(55.23±12.56) ng/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且两组治疗后CEA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与对照组IFN-、IL-2、IL-4、IL-5水平分别为(10.25 ±2.11)、(12.69 ±3.21)、(36.54 ±4.12)、(38.74±7.56)、(19.65 ±3.14)、(15.16±3.85)、(48.63 ±6.99)、(43.69±8.33) pg/ml,与治疗前的(22.05 ±2.65)、(17.89±3.21)、(68.46 ±7.85)、(83.47 ±6.89)、(22.45 ±2.63)、(17.39±2.85)、(67.21 ±8.46)、(82.76±6.54) pg/ml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且两组治疗后各免疫因子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对照组血红蛋白降低、白细胞降低、血小板降低、谷草转氨酶升高、肌酐升高、恶心呕吐、腹泻发生率分别为70%、68%、52%、76%、22%、70%、56%,观察组分别为2%、0、0、0、0、0、0,两组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含毒性中药材苦参碱具有抗肿瘤,改善晚期患者生存质量,调节免疫力等作用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宁创霞 刊期: 2015年第22期
目的 探讨交锁髓内钉治疗胫骨骨折术后再骨折的疗效.方法 选取2011年1月-2013年12月收治的胫骨骨折术后再骨折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接受钢板内固定治疗,实验组患者接受交锁髓内钉治疗.记录并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患者术后生活质量评分.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检验,P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实验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为(72.64±3.45) ml,明显少于对照组的(112.63 ±6.18)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骨折愈合时间、住院时间分别为(15.96±3.41)、(17.35±3.25)d,明显短于对照组的(22.57±3.26)、(26.37±3.87)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实验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2%,明显低于对照组的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总有效率为1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术后生活质量评分为(82.36±6.33)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1.52±3.87)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交锁髓内钉治疗胫骨骨折术后再骨折,能明显减少术中出血量,缩短骨折愈合时间和住院时间,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总有效率及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王天刚;吴俊涛 刊期: 2015年第22期
目的 探讨外周血WBC、CRP及血糖在手足口病重症病例早期识别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3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60例手足口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病情分为普通病例组27例和重症病例组33例.检测并比较两组患儿的外周血WBC、CRP及血糖水平.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重症病例组的外周血WBC、CRP及血糖阳性率分别为33.3%、93.9%、87.9%,均高于普通病例组的7.4%、37.0%、29.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重症病例组外周血WBC、CRP及血糖水平分别为(10.46±3.52)×109/L、(6.83±3.95) mg/L、(9.85±3.04) mmol/L,均高于普通病例组的(7.16±2.34)×109/L、(3.07±2.28) mg/L、(6.37±1.32) mmol/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外周血WBC、CRP及血糖的检查是早期诊断重症手足口患儿的有效方法,在临床诊断重症手足口病患儿中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作者:吴瑞红 刊期: 2015年第22期
目的 探讨白三烯受体拮抗剂孟鲁司特钠治疗儿童咳嗽变异性哮喘的疗效.方法 选择2014年1-6月收治的60例咳嗽变异性哮喘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丙酸倍氯米松吸入治疗,100μg/次,2次/d;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白三烯受体拮抗剂孟鲁司特钠治疗,3~5岁患儿4 mg/次,1次/d,6 ~ 14岁患儿5 mg/次,1次/d,睡前服用.两组均治疗3个月.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及复发情况.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67%,高于对照组的5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哮喘持续时间、咳嗽消失时间、肺部哮鸣音消失时间分别为(3.59±1.42)、(6.51±0.39)、(3.40±0.33)d,对照组分别为(7.51±1.43)、(10.77±1.20)、(8.79±1.62)d,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白三烯受体拮抗剂孟鲁司特钠治疗儿童咳嗽变异性哮喘效果明显,治疗后不易复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丛荣 刊期: 2015年第22期
疾病导致血糖短暂升高的过程即应激性高血糖,在重症患者中很常见.高血糖会进一步导致机体激活炎性细胞因子和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释放儿茶酚胺、皮质醇、胰高血糖素和生长激素.应激性高血糖入院患者的血糖水平和预后紧密相关.血糖水平过高或是持续时间较长可能导致高渗血症,进而引起多尿、脱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紊乱,严重的甚至可以危害中枢神经.所以,对应激性高血糖的控制在疾病治疗中是非常必要的.本文阐述了应激性高血糖产生的机理,就应激性高血糖对疾病的预后及治疗产生的影响进行综述.
作者:孙玉红 刊期: 2015年第22期
目的 探讨不同剂量的阿托伐他汀对冠脉介入术后患者血脂、脂联素和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 选择2006年2月-2013年8月收治的行PCI的急性冠脉综合症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甲组、乙组、丙组各40例.甲组患者给予阿托伐他汀20 mg/次,口服,1次/d;乙组患者给予阿托伐他汀40 mg/次,口服,1次/d;丙组患者给予阿托伐他汀80 mg/次,口服,1次/d.分别在用药前、用药后1、4周测定患者血脂、脂联素、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计量资料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两两比较采用LSD-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用药后1、4周,三组患者用药后血脂水平均较用药前明显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用药后1、4周,丙组血脂水平与甲组、乙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用药后1、4周,三组患者脂联素水平均较用药前明显升高,CRP、TNF-α、IL-6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丙组脂联素高于甲组、乙组,CRP、TNF-α、IL-6低于甲组、乙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结论 阿托伐他汀不仅能够调节血脂,也能够升高脂联素水平,降低CRP、TNF-α、IL-6水平,且上述作用与用药剂量呈现关联性.
作者:曲伟峰 刊期: 2015年第22期
目的 分析吡拉西坦联合尼莫地平治疗血管性痴呆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2014年2-8月收治的86例脑梗死后血管性痴呆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3例.对照组给予尼莫地平口服治疗,15 ~60 mg/次,2次/d;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吡拉西坦口服治疗,0.8g/次,3次/d;两组均连续治疗6个月.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ini-mental state examination,MMSE)、日常生活活动(activities of daily living,ADL)评分变化情况.计量资料组间采用t检验,组内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6.0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5.1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与对照组MMSE评分分别为(24.84 ±4.38)、(20.15±3.25)分,均高于治疗前的(16.37±3.05)、(16.38±3.14)分;ADL评分分别为(23.45 ±9.84)、(35.15 ±9.72)分,均低于治疗前的(38.20±9.71)、(38.15±10.04)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观察组MMSE评分高于对照组,ADL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吡拉西坦联合尼莫地平治疗血管性痴呆效果显著,能明显改善患者认知及生活能力,且无明显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祁俐 刊期: 2015年第22期
目的 观察雷贝拉唑联合替普瑞酮治疗胃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10年1月-2013年1月收治的123例胃溃疡且Hp阴性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60例和观察组63例.对照组口服雷贝拉唑片治疗,10 mg次,2次/d;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用替普瑞酮胶囊,50 mg/次,3次/d;两组均治疗8周.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溃疡愈合情况、组织病理学改变、瘦素水平及复发、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治疗56 d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83%,高于对照组的81.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溃疡愈合总有效率为95.2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胃溃疡愈合质量为93.65%,优于对照组的6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瘦素水平为(0.221±0.011),明显低于对照组的(0.378±0.02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胃溃疡复发率为3.17%,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雷贝拉唑联合替普瑞酮治疗胃溃疡效果明显,安全,值得推广.
作者:介卫华 刊期: 2015年第22期
目的 探讨胰岛素治疗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血栓前状态分子标志物的变化情况.方法 选取2012年5月-2014年5月收治的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86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3例.对照组予以瑞格列奈口服治疗,0.5 mg/次,3次/d;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甘精胰岛素皮下注射治疗,0.20 U/kg,睡前用药;两组均治疗3个月.观察两组血糖及血栓前状态分子标志物的变化情况及用药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组内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P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FPG、2hPG、HbAlc分别为(5.96 ±2.18)、(10.86±1.94) mmol/L、(6.52±2.78)%,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的(6.72±2.51)、(12.06±2.11) mmol/L、(8.04±3.1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治疗后FPG、2hPG、HbAlc均优于治疗前的(8.26±1.98)、(8.40±1.93)、(15.60 ±4.82)、(14.89±4.63) mmol/L、(13.31±3.89)%、(13.55±3.5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治疗后分子标志物抗凝血酶Ⅲ(Antithrombin Ⅲ,ATⅢ)、D-二聚体(D-Dimer,D-D)、纤维蛋白原(Human Fibrinogen,FIB)、von Willrand (vWF)因子水平分别为(240.96 ±30.56)、(0.43±0.06) mg/L、(3.43 ±0.85) g/L、(50.47 ±4.64)%,与对照组的(224.85±34.26)、(0.51 ±0.16) mg/L、(3.95±1.09)g/L、(57.16±6.87)%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治疗后ATⅢ、D-D、FIB、vWF均优于治疗前的(201.85±30.97)、(204.63 ±29.64)、(0.60±0.11)、(0.62 ±0.13) mg/L、(4.45±1.13)、(4.42±1.17) g/L、(65.58±11.26)%、(64.39±11.0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心血管意外事件发生率为0,较对照组的9.30%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甘精胰岛素治疗初诊2型糖尿病,可将血糖控制在正常范围内,改善血栓前状态分子标志物的水平.
作者:孙政敏;王华;魏巍;赵洁 刊期: 2015年第22期
目的 探讨纵隔负压在心脏病体外循环术后围手术期的应用.方法 选择2011年1月-2014年10月收治的68例经正中开胸心脏病术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36例和观察组32例.两组均行心包持续负压引流.对照组采用传统纵隔持续负压引流技术;观察组采用控制性负压引流技术.比较两组术后胸液引流量、术后输血量、纵隔心包引流管引流时间、心包填塞情况等.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观察组术后6h胸液引流量及术后胸液引流总量、术后输血量分别为(491.43±90.64)、(698.59±83.97)、(581.25±192.50)ml,与对照组的(720.41±108.04)、(971.80±119.49)、(1091.66±271.89)ml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适当纵隔负压可保持引流通畅,但长时间持续强力纵隔负压可加重创面损伤,增加成人心脏病体外循环术后出血量.
作者:魏文学;李凯;孙子瑞 刊期: 2015年第22期
目的 研究基础护理管理在妊娠糖尿病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14年1-12月收治的124例妊娠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62例.对照组患者给予一般护理,研究组患者根据病情特点实施基础护理管理,两组均干预至分娩后一周.比较两组干预后血糖变化情况及妊娠结局、新生儿情况.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组内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P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研究组患者护理干预后FPG、2hPG、HbAlc水平分别为(4.8±0.9)、(7.9±1.3) mmol/L、(5.1±1.3)%,均优于对照组的(6.2±1.1)、(8.6±1.5) mmol/L、(6.4±0.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研究组和对照组干预后FPG、2hPG、HbA1c水平均优于干预前的(7.2±1.8)、(10.8±1.6) mmol/L、(7.6±0.4)%、(7.4±2.0)、(11.2±1.7) mmol/L、(7.7±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研究组孕妇剖宫产发生率为40.32%,明显低于对照组的67.7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早产、胎儿畸形、羊水过多、流产发生率分别为8.06%、1.61%、4.84%、1.61%,对照组分别为20.97%、12.90%、22.58%、1.61%,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研究组新生儿并发症发生率为9.68%,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9.0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新生儿Apgar评分为(8.42±1.31)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45±1.0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基础护理管理可使护士更贴近患者,是满足患者优化护理的重要措施.
作者:吴敏 刊期: 2015年第22期
目的 探究胆囊结石患者行小切口胆囊切除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1年11月-2013年11月收治的100例胆囊结石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胆囊切除术治疗,观察组采用小切口胆囊切除手术治疗,观察两组手术时间、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肛门排气时间、抗生素使用时间及并发症发生情况.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观察组手术时间、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分别为(42.8 ±2.1)min、(5.2±0.9)cm、(53.1±1.5)ml,与对照组的(55.6±2.5) min、(11.8±1.6)cm、(138.7±4.6)ml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抗生素使用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22.1±3.6)h、(5.5±1.2)、(2.9±0.4)d、18%,与对照组的(37.8±5.3)h、(8.9±2.0)、(5.2±0.8)d、4%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对胆囊结石患者行小切口胆囊切除手术,可取得满意的治疗效果,缩短治疗时间,减少术后并发症,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王志民;任红亮 刊期: 2015年第22期
目的 探讨卡前列素氨丁三醇与缩宫素治疗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08年1月-2015年2月收治的182例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91例.对照组采用缩宫素治疗,观察组采用卡前列素氨丁三醇联合缩宫素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产后出血量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4.51%,高于对照组的38.4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10、30 min出血量及总出血量、治疗后出血量分别为(56.1±13.1)、(78.3±12.4)、(421.0±71.0)、(101.2±15.3)ml,低于对照组的(156.0±23.5)、(253.1±13.1)、(610.2±85.1)、(289.0±22.7)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7%,低于对照组的17.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严格掌握适应证的情况下,采用卡前列素氨丁三醇与缩宫素治疗产后宫缩乏力性出血疗效好、不良反应小,使用方便,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葛辉;孙玥 刊期: 2015年第22期
目的 探讨舒适护理在剖宫产产妇母乳喂养中的效果及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2014年1月-2015年4月收治的行剖宫产并进行母乳喂养的产妇14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70例.对照组给予传统产科护理,观察组给予舒适护理,记录并比较两组产妇母乳喂养情况及产妇恢复情况.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观察组泌乳始动时间、48 h内泌乳量充足率、母乳喂养率、每天产妇主动哺乳次数分别为(25.47 ±1.88)h、94.28%、97.14%、(7.11±1.64)次,均优于对照组的(33.98±2.97)h、72.86%、85.71%、(4.88±1.03)次,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肛门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子宫复旧、围生期疼痛评分、临床护理满意度分别为(17.44±2.16)、(31.18 ±2.44)h、(6.13±0.41)cm、(4.11±1.23)分、95.71%,均优于对照组的(22.76±3.98)、(41.97 ±4.88)h、(7.85±0.89)cm、(6.79±2.34)分、75.7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舒适护理应用在剖宫产产妇中可以缩短泌乳始动时间,泌乳量充足,母乳喂养率高,促进产妇术后恢复,值得在临床大力推广使用.
作者:杨华红 刊期: 2015年第22期
目的 观察奥美拉唑、阿莫西林联合养胃舒治疗胃溃疡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选择2013年2月-2015年2月收治的60例胃溃疡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采取奥美拉唑(20mg/次,1次/d)+阿莫西林(500 mg/次,3次/d)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养胃舒治疗,1.2g/次,2次/d;两组均治疗4周.比较两组临床疗效、Hp根除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症状积分变化情况.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组内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等级资料采用秩和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观察组临床治愈16例,显效6例,有效7例,无效1例;对照组临床治愈8例,显效10例,有效5例,无效7例;两组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Hp根除率为83.3%,与对照组的56.7%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后胃溃疡症状积分分别为(27.5±3.4)、(50.1±4.2)分,均较治疗前的(87.2±6.3)、(87.5±6.0)分明显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且观察组治疗后胃溃疡症状积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奥美拉唑、阿莫西林联合养胃舒能明显改善胃溃疡症状,Hp根除率较高,疗效明确且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郑妍;李艳;黄弘 刊期: 2015年第22期
目的 探讨醋酸奥曲肽联合奥美拉唑治疗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2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破裂首次出血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予以奥曲肽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予以埃索美拉唑治疗.记录两组止血成功、早期再出血和迟发性再出血发生情况,观察两组治疗前后内毒素、血清-氧化氮(N0)水平;观察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计量资料组间采用t检验,组内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观察组止血成功率为88.0%,高于对照组的7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前NO及内毒素水平分别为(71.26±5.61) μmol/L、(0.61±0.20) Eu/ml、(72.49±6.33) μmol/L、(0.59 ±0.16) Eu/ml,治疗后分别为(45.16±9.51) μmol/L、(0.34 ±0.11) Eu/ml、(53.64±12.85) μmol/L、(0.45±0.29) Eu/ml,两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且治疗后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醋酸奥曲肽联合埃索美拉唑治疗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可改善血管内皮功能,提高止血成功率.
作者:戴震 刊期: 2015年第22期
目的 探讨补锌干预对孕妇锌营养状况和新生儿生长发育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4年1-10月在济南市第五人民医院定期孕检的孕龄<12周的孕妇256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128例.对照组口服自制葡萄糖胶囊,2粒/次,2次/d;干预组口服富锌康胶囊,2粒/次,2次/d.分别在孕12、27~ 29周及产前抽取孕妇静脉血,测定锌浓度.于产后24 h测定新生儿身长、体重、头围、Apgar评分等指标.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P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孕27 ~ 29周、产前干预组锌浓度分别为(0.96±0.26)、(0.96 ±0.67) μg/ml,高于对照组的(0.82 ±0.38)、(0.79±0.23) μg/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干预组新生儿的出生体重、头围、身长及1分钟Apgar评分分别为(3.87 ±2.31)kg、(34.46±1.31)、(51.02±1.28)cm、(9.72±1.86)分,与对照组的(2.66±1.03) kg、(32.52±2.01)、(47.92 ±2.23) cm、(8.93±2.05)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结论 孕妇每日补充适量的含锌胶囊可改善孕妇孕中、晚期的锌营养状态,显著改善新生儿的生长发育状况.
作者:邹晓燕;何君梅 刊期: 2015年第2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