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家庭式引导教育对脑瘫患儿日常生活自理能力影响研究

胡小娟;王艳波;袁媛;任婷婷;李玉霞;孟丽

关键词:脑瘫, 家庭引导式教育, 日常生活自理能力
摘要:目的 探讨家庭式引导教育对脑瘫患儿日常生活自理能力的影响.方法 50例痉挛性脑瘫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均给予以Bobath手法为主的康复治疗,观察组同时进行家庭式引导教育训练.结果 两组训练后日常生活自理能力障碍程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100.00%,对照组总有效率84.00%.结论 家庭式引导教育对提高脑瘫患儿日常生活自理能力有积极作用,是一种有效的行为干预手段.
社区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鼻咽癌患者诱导化疗的护理

    中晚期鼻咽癌患者采用放疗前的诱导化疗,在诱导化疗期间常见的不良反应有:胃肠道反应、粘膜反应、骨髓抑制、肝肾功能损害等.合理的个性化的护理能减少或减轻不良反应的严重程度,提高患者的耐受力,减轻患者痛苦,帮助患者顺利完成诱导化疗.

    作者:陈简兴 刊期: 2011年第24期

  • 不同麻醉方式手术室感染情况分析

    目的 为降低手术室感染发生率,探讨麻醉方式对手术室感染发生的影响.方法 选择接受手术治疗的1654例患者,对照分析全麻患者与其他麻醉方式患者手术室感染发生率.结果 全麻组患者感染率为3.8%,其他麻醉患者的感染率为0.3%.结论 全麻组手术室感染发生率较高,应增加麻醉设备的消毒频率,使用一次性过滤器、面罩及喉镜安全套,以降低麻醉引起的手术室感染率.

    作者:涂其忠 刊期: 2011年第24期

  • 三伏天补肺扶正汤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三伏天补肺扶正汤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的疗效.方法 对105例中医辨证为肺脾肾虚的COPD稳定期患者,于每年三伏天给予补肺扶正汤治疗,30 d左右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2~3年.结果 105例患者中,临床控制8例,显效58例,有效27例,无效12例,总有效率88.6%.结论 三伏天对COPD稳定期患者采用调补肺脾肾功能的中药治疗,能减少其急性发作,减缓COPD的进展,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严红梅 刊期: 2011年第24期

  • 小儿急性胰腺炎26例诊治体会

    与成年人相比,小儿急性胰腺炎发病率较低[1],但近年来发病率明显升高.儿童期急性胰腺炎的病因和临床表现与成年人不尽相同,而且变化较多.2004年1月-2010年4月共收治小儿急性胰腺炎患者26例,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26例患儿中男16例,女10例;年龄3~14岁.21例患儿为急性水肿性胰腺炎,为腮腺炎病毒感染所致;1例为急性出血坏死性胰腺炎,胆道蛔虫卵阻塞胆总管末端所致;3例为胰腺外伤后胰腺炎;1例患儿保守治疗后出现胰腺假性囊肿.

    作者:孙勇;杜书静 刊期: 2011年第24期

  • 初产妇产后抑郁症相关因素调查

    目的 探讨产后抑郁症(postparturm depression,PPD)的相关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随机抽样法选取银川市三所医院自2010年3月-2010年5月入院分娩的95例初产妇,利用自制调查问卷和抑郁自评量表进行调查分析.结果 95例初产妇PPD 29例,发病率为30.5%.调查显示初产妇的文化程度、产后健康状况及新生儿性别、健康状况等因素与PPD的发生密切相关.结论 了解PPD的相关影响因素,对降低PPD的发病率、提高母婴身心健康水平具有积极意义.

    作者:朴海善;顾晓筱;罗晓霞 刊期: 2011年第24期

  • 菏泽市牡丹区2010年麻疹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目的 对菏泽市牡丹区2010年麻疹疫情与流行病学特征进行分析,探讨控制麻疹的措施.方法 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麻疹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的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牡丹区2010年共报告麻疹病例66例,年发病率为5.42/10万.3-8月份为麻疹发病高峰,以<1岁和>15岁的人群发病率较高,分别占21.21%和25.76%.结论 含麻疹成分的疫苗首针及时接种率较低,是小年龄组发病的主要原因.15岁以上人群免疫水平较低,应通过实施成人麻疹疫苗免疫策略来降低发病率.

    作者:仇翠梅 刊期: 2011年第24期

  • 淄博市不孕不育夫妇细胞遗传学分析

    目的 通过对淄博市不孕不育夫妇细胞遗传学检查研究,探讨淄博地区不孕不育遗传学特点,为不孕不育的治疗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回顾性调查1996-2008年4 026例不孕不育患者,研究其细胞遗传学方面的检查:取外周血染色体培养、细胞收获、制片及G显带,每位患者计数33个分裂相,分析3个以上核型并进行显微照相.结果 检出异常核型203例,异常核型检出率为5.04%,其中女136例,男67例.异常核型分类为:常染色体异常核型130例,其中相互易位核型81例,臂间倒位核型49例;性染色体异常核型59例,其中X染色体异常35例,Y染色体异常24例;其他结构异常14例.结论 染色体异常核型是导致不孕不育的重要因素之一,对不孕不育患者进行细胞遗传学分析,可为临床病因诊断提供可靠依据,也为临床医学与基础医学的研究找到切入点.

    作者:翟桂霞;王智 刊期: 2011年第24期

  • 男性不育症诊断及治疗分析

    不育症是育龄人群中比较常见的疾病,给广大患者及其家庭带来巨大的精神压力和痛苦.为不育症患者提供诊疗服务是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机构的一项基本职能.1 病因1.1 精子生成障碍1.1.1 原发于睾丸损害(1)精索静脉曲张:发病率8%~20%,在不育症中占40%.精索静脉曲张导致阴囊局部温度升高,睾丸生精功能受抑制;重者致睾丸血液循环受影响,从而影响其营养、供氧.(2)隐睾:在新生儿中占3%,双侧隐睾如不治疗可致90%患者不育.隐睾导致睾丸局部温度升高引发变态反应性睾丸炎等病理改变而影响其生精功能.(3)睾丸炎:主由腮腺炎病毒引起,治疗不及时可致睾丸萎缩.约有5%睾丸炎患者睾丸生精上皮损害[1].

    作者:李恒卫;孙在旺 刊期: 2011年第24期

  • 老年慢性支气管炎合并肺结核护理体会

    慢性支气管炎是老年人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常冬春季节发作,持续数月,用一般抗生素治疗效果不好,如果再合并肺结核治疗效果更差.现将2001年2月-2011年2月收治的慢性支气管炎合并肺结核患者58例临床护理情况进行分析,报道如下.1 一般资料慢性支气管炎合并肺结核患者58例,男53例,女5例;年龄55~69岁32例,70~79岁24例,80岁以上2例.咳嗽、咳痰58例,喘息40例,发热28例,心慌26例,胸痛16例,心率100次/min以上39例,双下肢水肿2例,吸烟30例.胸片提示慢性支气管炎58例,肺气肿30例,肺心病20例,继发结核46例,陈旧性肺结核9例.经治疗除2例死亡于呼吸衰竭外,其余均好转出院.

    作者:张丽丽;张宇轩;左乔 刊期: 2011年第24期

  • 吉诺通治疗儿童慢性鼻窦炎44例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吉诺通治疗儿童慢性鼻窦炎的疗效.方法 将88例患儿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吉诺通+罗红霉素)44例,对照组(罗红霉素)44例,两组均连续治疗4周,然后评估两组疗效.结果 治疗组有效率93.2%,对照组有效率为70.5%.结论 吉诺通治疗儿童慢性鼻窦炎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宋全法 刊期: 2011年第24期

  • 加强基础护理、提供优质护理服务实践体会

    为响应卫生部提出的“夯实基础护理,为病人提供优质护理服务”的号召,剑阁县人民医院自2010年初通过示范病房的方式,开展了加强基础护理,提供优质护理服务的实践研究,并从2个示范病房推广至今的全部病房.病人的满意度大大提高,现对本实践研究综述如下.

    作者:吴婷 刊期: 2011年第24期

  • 奥美拉唑治疗消化性溃疡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奥美拉唑治疗消化性溃疡的临床效果及不良反应.方法 选择消化性溃疡患者9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均服用阿莫西林和胶态果胶铋胶囊,观察组加用奥美拉唑,对照组加用法莫替丁.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95.7%,不良反应2例;对照组总有效率74.5%,不良反应6例.结论 奥美拉唑治疗消化性溃疡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小,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朱培红 刊期: 2011年第24期

  • 地屈孕酮、烯丙雌醇联合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治疗先兆流产临床效果对比

    目的 观察地屈孕酮、烯丙雌醇两种药物分别联合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治疗先兆流产的临床效果.方法 80例先兆流产患者随机分为地屈孕酮+HCG组和烯丙雌醇+HCG组,观察用药后先兆流产症状消失时间、治疗成功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地屈孕酮+ HCG组止血时间(4.1±2.3)d、腰腹痛缓解时间(4.5±1.5)d,烯丙雌醇+HCG组止血时间(5.7±2.9)d、腰腹痛缓解时间(5.4±2.5)d.地屈孕酮+HCG组保胎成功率95.0%,不良反应发生率15.0%;烯丙雌醇+HCG组保胎成功率92.5%,不良反应发生率12.5%.结论 地屈孕酮和烯丙雌醇联合HCG均是治疗先兆流产的有效方案,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黄红英 刊期: 2011年第24期

  • 2005-2010年甘肃省漳县法定传染病疫情分析

    目的 了解甘肃省漳县实行网络直报以来法定传染病的发病趋势和流行特征.方法 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进行分析.结果 2005-2010年全县报告法定传染病20种5 049例,死亡7例,年均发病率432.40/10万,年均死亡率3.68/10万,病死率0.16%.2005-2010年(除2009年上升外)发病率呈逐年下降趋势(P<0.05).各类传染病构成:血源及性传播传染病占62.94%,呼吸道传染病占25.37%,肠道传染病占10.00%,自然疫源及虫媒传染病占0.12%,其他类传染病占1.66%.年均发病率居前5位的传染病依次为:病毒性乙型肝炎(乙肝)、肺结核、痢疾、流行性腮腺炎、甲型H1N1流感.结论 漳县传染病工作任务依然艰巨,重点防治是血源性传播传染病、呼吸道传染病和肠道传染病.

    作者:马晓斌 刊期: 2011年第24期

  • 风池穴注射曲安奈德复合液治疗偏头痛及枕大神经痛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风池穴注射曲安奈德复合液治疗偏头痛及枕大神经痛的疗效.方法 80例偏头痛及枕大神经痛患者给予曲安奈德40 mg、2%利多卡因2ml、维生素B12注射液500 μg配伍行风池穴注射.结果 偏头痛1次治愈12例,2次治愈8例,总有效率95.2%;枕大神经痛1次治愈38例,总有效率100.0%.结论 风池穴注射曲安奈德复合液疗偏头痛及枕大神经痛疗效好,值得临床应用及推广.

    作者:卢秀云 刊期: 2011年第24期

  • 麻黄、杏仁配伍对苦杏仁毒性影响及佳比例研究

    麻黄、杏仁配伍主要用于伤寒经症及其变症的治疗,具有广泛的药效学作用,在实际试验观察中发现,麻黄、杏仁配伍应用一方面可以增加其苦杏仁的毒性作用;另一方面亦加强止咳平喘的药效学作用.通过实验观察证实,适当的两药配伍应用,确可以加强其止咳平喘的药效学作用.1 材料与方法1.1 受试药品(1)称取麻黄120 g,置于圆底烧瓶中,加10倍量的水,回流提取2h,过滤,滤液加8倍量的水,提取1.5h,过滤,合并滤液,浓缩至100ml,即得(每毫升含1.2g麻黄).(2)称取麻黄94g,置于圆底烧瓶中,加10倍量的水,烧开后加入苦杏仁38.4 g,回流提取2h,过滤,滤液加8倍量的水,提取1.5h,过滤,合并滤液,浓缩至100 ml,即得(每毫升含0.94 g麻黄和每毫升含0.384 g苦杏仁).(3)称取麻黄75 g,置于圆底烧瓶中,加十倍量的水,烧开后加入苦杏仁48 g,回流提取2h,过,滤,滤液加8倍量的水,提取1.5h,过滤,合并滤液,浓缩至100 ml,即得(每毫升含0.75 g麻黄和每毫升含0.48 g苦杏仁).

    作者:谭镇岳 刊期: 2011年第24期

  • 茵栀黄联合蓝光照射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疗效观察及护理

    目的 探讨茵栀黄联合蓝光照射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的疗效及护理方法.方法 将确诊为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120例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常规应用蓝光照射治疗,治疗组用蓝光照射并口服茵栀黄.结果 治疗组治愈率为58.33%,总有效率93.3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36.7%和68.33%.治疗前两组患儿血清总胆红素无明显差别,治疗后治疗组血清总胆红素明显下降,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不良反应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茵栀黄联合蓝光照射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效果优于单纯蓝光照射,且不良反应小,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张敏;张艳 刊期: 2011年第24期

  • 超声在妇产科急腹症中的诊断价值

    目的 探讨超声检查在妇产科急腹症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57例妇产科急腹症患者进行超声检查,将超声诊断结果与临床诊断及手术、病理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57例妇产科急腹症患者中异位妊娠17例,卵巢黄体破裂出血13例,过期流产9例,子宫内膜异位症4例,盆腔炎性包块4例,先兆流产7例,卵巢囊肿蒂扭转1例,葡萄胎2例,诊断总符合率91.2%.结论 超声检查在妇产科急腹症中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可作为妇产科急腹症的首选检查方法.

    作者:孙正霞 刊期: 2011年第24期

  • 加替沙星治疗下呼吸道感染45例分析

    目的 观察加替沙星治疗下呼吸道感染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对45例下呼吸道感染患者给予加替沙星0.4g静脉滴注,qd,10~14 d为1个疗程.结果 总有效率93.33%,细菌清除率95.56%.结论 加替沙星治疗下呼吸道感染效果显著,安全可靠.

    作者:顾兰兵;卢勇 刊期: 2011年第24期

  • 小儿支原体肺炎75例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小儿支原体肺炎的症状体征特点和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75例小儿支原体肺炎临床资料和治疗过程.结果 患儿X线胸片显示肺部体征轻微,胸部阴影与正常人明显不同.肺炎支原体IgM抗体检测均为阳性.本组所有病例均治愈.结论 小儿支原体肺炎X线胸片异常出现在发病早期,表现形式多样.诊断时结合实验室检查结果大大提高了检出率,红霉素与阿奇霉素的序贯治疗方法临床效果显著.

    作者:赵春妹 刊期: 2011年第24期

社区医学杂志

社区医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