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大豆与小麦混合利用对蛋白质营养价值的改善作用

许振慧;郭红卫

关键词:大豆, 小麦, 营养学评价
摘要:[目的]评价大豆与小麦混合利用对蛋白质营养价值的改善作用.[方法]采用动物试验,分析比较脱脂大豆粉、小麦粉、脱脂大豆粉与小麦粉的混合物及酪蛋白的氨基酸评分、蛋白质功效比值、蛋白质表观消化率等指标,评价脱脂大豆粉与小麦粉混合利用对蛋白质营养价值的改善作用.[结果]5%混合粉组(5%脱脂大豆粉+95%小麦粉)的氨基酸评分为56;校正蛋白质功效比值为1.36,均高于小麦粉组(P<0.05);表观消化率为(83.46±3.34)%,高于脱脂大豆粉组(P<0.05).10%混合粉组(10%脱脂大豆粉+90%小麦粉)各指标优于5%混合粉组.[结论]大豆与小麦混合利用可明显提高蛋白质的营养价值.
环境与职业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大豆与小麦混合利用对蛋白质营养价值的改善作用

    [目的]评价大豆与小麦混合利用对蛋白质营养价值的改善作用.[方法]采用动物试验,分析比较脱脂大豆粉、小麦粉、脱脂大豆粉与小麦粉的混合物及酪蛋白的氨基酸评分、蛋白质功效比值、蛋白质表观消化率等指标,评价脱脂大豆粉与小麦粉混合利用对蛋白质营养价值的改善作用.[结果]5%混合粉组(5%脱脂大豆粉+95%小麦粉)的氨基酸评分为56;校正蛋白质功效比值为1.36,均高于小麦粉组(P<0.05);表观消化率为(83.46±3.34)%,高于脱脂大豆粉组(P<0.05).10%混合粉组(10%脱脂大豆粉+90%小麦粉)各指标优于5%混合粉组.[结论]大豆与小麦混合利用可明显提高蛋白质的营养价值.

    作者:许振慧;郭红卫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上海市吴淞地区大气PM2.5两种提取成分的细胞毒性研究

    [目的]研究上海市吴淞地区大气细颗粒物(PM25)两种提取成分(有机和无机提取成分)的细胞毒性.[方法]采用滤膜法采集上海市吴淞地区大气中PM2 5,以中国仓鼠肺成纤维细胞(chinese hamsterfibroblast cell line,CHL)为靶细胞研究PM25有机及无机提取成分对细胞活力、代谢的影响及氧化损伤毒性,具体包括细胞形态、活力和细胞培养液中乳酸脱氢酶(LDH)、乳酸(LD)、丙二醛(MDA)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的测定.[结果]上海市吴淞地区大气PM25的有机和无机两种提取成分分别以10、50、100、200μg/ml浓度染毒CHL细胞10 h,结果显示随着染毒剂量的增加细胞形态损伤加剧,细胞存活率、SOD含量呈下降趋势,LD和MDA则呈上升趋势,LDH则呈现先升后降趋势.与阴性对照组相比,200μg/ml染毒组的LD含量的升高同100、200μg/ml组的LDH和MDA含量的升高及SOD水平的下降均具有统计学显著性(P<0.05).除200μg/ml染毒组,有机提取成分要高于无机提取成分所染毒细胞的生长抑制率外,其他各染毒浓度组的氧化损伤及代谢指标水平在两种染毒成分之间尚不能认为有差别.[结论]上海市吴淞地区PM2 5的有机及无机提取成分均具有一定的细胞毒性.

    作者:王伟;程硕;谈明光;陆文忠;童永彭;张桂林;李燕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对农药引起敏感性疾病的综合、系统预防体系

    由于职业原因,农业从业人员会在劳动中接触大量、不同种类的农药,关于农药对农业从业人员的健康危害已经有大量的报道.因为缺乏适当的预防措施,在这些危害健康的疾病中,呼吸道和皮肤的过敏性疾病,尤其是接触性皮肤炎,已成为严重的问题.但目前这种系统的、综合的预防体系还没有建立.为此,我们研究农药引起过敏性疾病的病因学和预防医学,主要的研究方法是使用吸入激惹试验对速发性过敏性疾病进行研究,使用贴附试验和豚鼠大量实验对迟发性过敏性疾病进行研究,现在发展到使用细胞培养.目前,我们试图建立一种系统、综合和连续的预防体系对于发现农药对农业从业人员致敏因素和建立适当的控制措施.根据我们的研究结果,我们的预防体系包括以下6个步骤:通过专业采样调查发现可疑的致敏化学物质和工作环境因素;对致敏化学物质进行文献检索,查找有无致敏作用的相关报道;对致敏因素的可靠性进行证实;如果没有可疑化学物质致敏的相关文献报道,就通过实验研究证实可疑化学物质的致敏作用和机制;建立对农业从业人员工作环境的保护体系.后,我们希望通过建立区域性的过敏和免疫中心,以便能有效地管理上述的预防体系.

    作者:上田厚;原田幸一;大森昭子;魏长年;今村和彦;韦庆军;皆本景子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L-精氨酸对接振家兔神经电生理影响的实验研究

    [目的]探讨L-精氨酸对接振家兔体感诱发电位(SEP)及坐骨神经传导功能(MCF)的影响及意义.[方法]将家兔分为接振组、干预组和对照组,对接振组和干预组进行接振试验,干预组在接振10 d后给予L-精氨酸.于接振试验前后对各组家兔进行SEP及MCF测定.[结果]试验后接振组与干预组、对照组比较,SEP各波潜伏时明显延长(P<0.05,P<0.01),坐骨神经运动传导速度显著降低、远端潜伏时明显延长(P<0.01),远端波幅均明显减小(P<0.01);与对照组比较,干预组也发生类似变化,但差异无显著性.[结论]L-精氨酸对接振家兔神经功能的损伤有一定的改善作用.

    作者:林立;曾晓立;张凯;刘云儒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中华预防医学会自由基预防医学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暨第一届学术交流会十月举行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用彗星试验检测苯并(a)芘致小鼠体细胞DNA的损伤

    [目的]建立彗星试验检测苯并(a)芘腹腔染毒小鼠体细胞DNA损伤的方法.[方法]雄性昆明种小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溶剂对照组和高、中、低剂量3个染毒组,每组4只.3个染毒组和溶剂对照组分别腹腔注射二甲基亚砜(0.01 ml/g体重)和苯并(a)芘(250、125、62.50 mg/g体重).染毒3 h后,处死小鼠,取出肝、肾和小肠组织制备单细胞悬液用于彗星试验.IMI彗星分析软件分析彗星尾距(olivertail moment,TM)评价细胞DNA损伤的程度.[结果]高剂量组小鼠肝、肾和小肠细胞的彗星尾距值均增加,中、高剂量组小肠细胞的彗星尾距值均是溶剂对照组的5.22倍(P<0.05);中、高剂量组小鼠肾细胞的尾距值分别是溶剂对照组的8.27和7.16倍(P<0.05).高剂量组肝细胞的彗星尾距值是溶剂对照组的3.99倍.低剂量组仅小肠细胞的彗星尾距均值(1.285 μm)增加(P<0.05).[结论]彗星试验可检测苯并(a)芘腹腔染毒小鼠肝、肾和小肠细胞的DNA损伤.

    作者:袁晶;肖伟;刘慧;鲁文清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有机磷农药的多毒性作用

    有机磷农药(OP)在被用于植物保护和有害生物控制的同时,也对环境安全与职业健康构成威胁,本文综述了OP的毒作用及其对健康的危害机制.OP有很强的神经毒性,对脏器也有严重的毒作用.文中将OP的神经毒性分为急性毒性、中间综合征和迟发性毒性3种类型并进行了详细综述.

    作者:伍一军;杨琳;李薇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上海市虹口区一、二级医院护理人员职业伤害调查

    [目的]了解虹口区一、二级医院护理人员的主要职业伤害和防护现状,为建立医务人员职业伤害防护体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方法调查虹口区7所医院412名护理人员的职业安全和防护情况.数据采用SPSS统计软件处理.[结果]目前护理人员面临的主要职业伤害是针刺伤、锐器损伤、消毒剂灼伤,被损伤者比例分别为92.7%,45.11%,48.45%;在调查的职业伤害中二级医院锐器损伤情况、受病人责难的情况比一级医院严重(x2=24.381,P<0.05;x2=21.174,P<0.05);一级医院护理人员职业防护相对较差(x2=55.186,P=0.000).[结论]医院管理者要重视对护理人员的防护教育,加强防护措施的落实,建立职业伤害报告、监测、治疗体系.

    作者:程芳;王立义;陈必敬;徐萍;胡祖荃;季霆;刘薇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广东南澳岛恶性肿瘤发病及居民饮食习惯的现况调查

    [目的]分析广东省潮汕地区南澳岛1995~2003年恶性肿瘤发病状况及其变化趋势和居民饮食习惯特点.[方法]根据南澳岛肿瘤发病登记系统的资料,收集核实数据,建立数据库,计算肿瘤粗发病率、标化发病率,并分析肿瘤性别分布.用SPSS 10.0作统计处理,应用x2检验作时间趋势分析.另外,通过问卷调查,了解南澳岛土著居民(678名)和梅州客家人群(435名)的饮食和生活习惯,并且委托中国疾病控制中心检测了两地人群毛发样本(随机抽取南澳岛居民93名,梅州客家对照人群25名)22种微量元素含量(ICP法).[结果]1995~2003年,南澳岛恶性肿瘤发病1 286例,其中男性874例,女性412例,年平均粗发病率为203.11/10万.主要恶性肿瘤粗发病率顺序为(1/10万):食管癌(71.07),贲门癌(34.59),肝癌(26.38),肺癌(24.95),胃癌(16.90),鼻咽癌(4.74),乳腺癌(3.79),大肠癌(2.68),膀胱癌(2.05),胰腺癌(1.74).在此9年间,恶性肿瘤发病率表现出上升趋势,其中以肝癌、肺癌、鼻咽癌、乳腺癌、大肠癌发病率上升比较显著;食管癌、贲门癌发病率仍处于高发状态,食管癌发病450人,贲门癌219人,两者合计占恶性肿瘤发病总人数的52.02%,居首位.南澳人群中平均每月烟、酒消耗量均大于梅州客家人群,同时毛发中铜(Cu)、镁(Mg)、钠(Na)、锌(Zn)、钾(K)、铅(Pb)、锶(Sr)、钴(Co)、铬(Cr)、镍(Ni)、汞(Hg)等微量元素含量也明显高于梅州客家人群.[结论]1995~2003年南澳岛恶性肿瘤仍呈高发状态,表明在南澳岛可能存在较稳定的致癌因素,生活及环境因素可能对肿瘤发病有一定影响.

    作者:苏敏;刘敏;田东萍;李晓昀;杨合麟;黄海花;阎慧芳;邹昌淇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一起自来水管理站硫化氢急性中毒急救分析

    1999年5月1日8时,上海市闵行区某自来水管理站4名职工清扫清水沉淀池,约半小时后有人呼救,另3名职工立即先后下池进行救援,1名职工未下池,上述8名职工均无任何防护.在清扫全过程中共有8人中毒,其中7人昏倒.4人送他院急救,诊断为急性硫化氢中毒,其中2人因病情严重抢救无效而死亡.4人急送我院,1人途中死亡.事发3 h后现场测定硫化氢浓度:东北、西南进出口均为48.6 mg/m3,东南通气孔4.5 m处为34.9 mg/m3.

    作者:陈海珍;谢秀芬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慢性苯中毒者体内部分必需元素与GST基因多态性的关系

    [目的]探讨谷胱甘肽硫转移酶(GST)基因多态与慢性苯中毒患者血清中必需元素的关系.[方法]选择接触苯作业的慢性苯中毒工人为中毒组,接触苯而未发生苯中毒的工人为接触组,不接触任何工业毒物,环境及生活条件与前两组相匹配的健康人群为对照组.以含有内对照(白蛋白)的PCR检测GSTT1和GSTM1的基因多态性.采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测定血清镁、铜、锌、铁、钙、锰、硒含量.[结果]中毒组和接触组血清镁、锰、硒均值都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中毒组中GSTM1缺失型的比例明显高于接触组和对照组(分别为52.2%、25.0%和22.5%).中毒组GSTM1缺失型和GSTT1缺失型的血清镁、锰、硒均值都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镁、锰、硒3种元素可能参与了毒物代谢酶GST的合成和激活过程,推测这3种必需元素的减少导致了GST基因多态性的变化;个体对苯的敏感性或耐受性存在差异的主要原因与代谢酶基因多态性有关.

    作者:高晓玲;杨文草;万俊香;夏昭林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烟草作业人员健康状况调查

    有关烟草尘对接尘工人健康影响的研究报道较少.为了解从事该作业工人健康状况,2003年我们对某卷烟厂进行劳动卫生学调查和健康监护.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刘素香;刘俊玲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职业性三苯接触对人外周血淋巴细胞染色体结构的影响

    [目的]探讨长期接触混苯对人外周血淋巴细胞染色体结构的影响.[方法]用细胞遗传学方法对78名混苯作业工人(接触组)和78名食品加工厂工人(对照组)进行外周血淋巴细胞染色体畸变、姊妹染色单体互换、微核率进行测定.[结果]接触组染色体畸变、总畸变率及细胞畸变率均高于对照组(P<0.01),畸变类型以染色体裂隙和断裂为主,而两组的非整倍体检出率、姊妹染色体单体互换差别均无显著性(P>0.05).接触组无论是微核率和微核细胞率均高于对照组(P<0.001).同时发现,饮酒可能增加混苯的吸收,进而增加对混苯接触者的遗传毒性.[结论]职业性混苯接触可引起人外周血淋巴细胞染色体畸变.

    作者:高峰;王宝梅;梁玉珍;徐真;李秀梅;王晓华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集装箱制造业电焊工神经行为功能的调查分析

    [目的]了解集装箱制造业电焊对工人神经行为功能的影响.[方法]应用WHO推荐的神经行为核心测试组合(NeurobehaviorCoreTest Battery,NCTB)对100名集装箱制造业电焊工和100名对照人员进行神经行为功能测试,同时测定作业环境空气中电焊尘、锰的浓度及70名电焊工的尿锰水平.[结果]70名电焊工中尿锰增高者占15,71%,尿锰增高范围(0.011~0.127)g/L;在情感方面,焊工组的抑郁、愤怒分值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而有力分值则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行为功能上,数字跨度、数字译码分值、正确打点数和总打点数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电焊工的情绪情感、即时听记忆能力、手眼协调速度可能已受到影响,提示集装箱制造电焊作业对工人的神经行为功能有一定的影响.

    作者:秦景香;周敏;曹刚;刘武忠;杨连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1,2-二氯乙烷对大鼠体外血脑屏障细胞损伤的形态学观察

    [目的]进一步探讨1,2-二氯乙烷对血脑屏障细胞的损伤作用.[方法]在体外建立了血脑屏障细胞模型,并从形态学上观察1,2-二氯乙烷对血脑屏障细胞的损伤作用.体外培养脑微血管内皮细胞和神经胶质细胞,将生长良好的脑微血管内皮细胞和神经胶质细胞分为4组,即对照组、5、10、20μl/ml组,用1,2-二氯乙烷对脑微血管内皮细胞和神经胶质细胞染毒,染毒0、10、30、60 min后于光镜和电镜下密切观察细胞的形态学变化.[结果]染毒后的脑微血管内皮细胞呈进行性破坏,随着染毒剂量的加大细胞体积逐渐增大,胞膜模糊,细胞与细胞间、细胞与突触间连接减少,甚至消失;随着染毒时间的延长,在10、30、60 min后可以观察到有进行性的细胞膜溶解破坏,胞核模糊,界限不清,突触变短.随着染毒浓度的增加或时间的延长,神经胶质细胞树突数量减少,轴突减少变短,细胞与突触间、胞体与胞体间连接减少甚至消失,超微结构显示胞浆中线粒体膜的破坏、缺失,嵴断裂、肿胀及空泡变,粗面内质网轻度扩张、脱颗粒,细胞核内染色质在核周凝集,胶质细胞间及突触间的连接松解.[结论]1,2-二氯乙烷可造成血脑屏障细胞的损伤,引起血管源性脑水肿.

    作者:牛侨;张勤丽;王林平;牛丕业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1997~2003年某铁路局职工工伤流行病学调查

    [目的]研究某铁路局工伤的分布特点、发生原因及规律.[方法]对某铁路局所属4个分局1997年至2003年间发生的工伤事故进行回顾性调查,资料用Access 2000建立数据库,使用SPSS 11.5 for Windows统计分析.[结果]工伤粗发生率为23.68/10万,致死工伤粗发生率为3.17/10万.伤害的月份分布中以5月(13.4%)较高,1月份(4.2%)低.不同时间段的工伤发生率以8:00~10:00高(28.8%),其次为13:00~15:00(23.0%),有集中于上班后0~1 h的倾向.工伤以车辆伤害(31.0%)和高处坠落(16.9%)为主,而违章操作(61.3%)是其主要原因.在调查的10个工种中,工伤在调车工人和机车车辆钳工中的发生率较高,分别为61/10万、59.8/10万.[结论]应加强生产安全教育和管理,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控制和减少工伤事故的发生.

    作者:王瑾;卢国良;张健;葛中川;侯建华;夏昭林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烹调油烟致大小鼠肺癌的实验研究

    [目的]了解烹调油烟(cooking oil fumes,COF)的动物致癌性.[方法]采用动武染毒法给Balb/c小鼠(雌雄各半)吸入COF浓度为9.09、20.65、38.85 mg/m3,染毒1次/1~2 d,30 min/次,共150次,计8个月;SD大鼠(雌雄各半)吸入COF浓度为6.88、15.06、35.33 mg/m3,染毒1次/2d,30 min/次,共191次,计12.5个月.分别制备COF慢性中毒动物模型;两实验均设空白对照组,吸入与实验组相同温度的清洁空气.[结果]COF诱发Balb/c小鼠实验组肺癌总发生率为18.95%(29/153),低、中、高浓度组肺癌发生率分别为15.09%、20.00%和22.00%,与对照组差异均有显著性,但低、中、高三组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COF诱发SD大鼠肺癌总发生率为9.10%(9/99),低、中、高浓度组肺癌发生率分别为6.45%、8.57%、12.12%,高浓度组肺癌发生率高于对照组(P<0.05).各性别组间肺癌发生率的差别无显著性(P>0.05).[结论]COF可以诱导Balb/c小鼠和SD大鼠肺癌,诱发的肺癌主要为肺腺癌(小鼠28/29,大鼠7/9),余为小细胞肺癌.

    作者:陈锋;张朝晖;龙理良;戴春秀;李程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反复低温暴露对大鼠血压影响机制的研究

    [目的]通过观察低温暴露后大鼠血压的变化,探讨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enin-angiotensin system,RAS)在其中的作用.[方法]选择6~7周龄体重200~250 g雄性SD大鼠18只,适应性饲养1周后随机分为对照组(25℃、相对湿度45%)、低温组(4℃、相对湿度45%)和低温高湿组(4℃、相对湿度80%),分别暴露于相应环境中4 h/d,持续14 d.每天监测大鼠体重、血压、心率的变化.实验暴露14 d后,应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大鼠血浆和下丘脑血管紧张素Ⅱ(angiotensjnⅡ,AngⅡ)水平,下丘脑肾素活性(yenin activity,RA)以及血浆醛固酮(aldosterone,ALD)水平.[结果]实验暴露14 d后,低温组和低温高湿组大鼠血压较对照组明显升高,且差异有显著性(P<0.05);低温组和低温高湿组下丘脑AngⅡ水平高于对照组,且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低温导致大鼠血压升高,可能与循环和脑RAS活性增强有关.

    作者:张颖;王生;何丽华;叶康平;陈斌;郑晓雨;张金良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环氧树脂生产工人血清双酚A与性激素水平的调查

    [目的]了解职业接触双酚A工人的血清双酚A水平及其对性激素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环氧树脂生产过程中接触双酚A的33名男性工人作为接触者,同时从当地选取男性体检健康者43名作为对照组,两组间的一般指标均衡可比.应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工人血清双酚A水平及工作环境空气中的双酚A水平,同时检测工人性激素水平,分析各指标间的关系.[结果]在加料和未加料的状态下,车间空气中双酚A的浓度均值分别为125.8、2.8μg/m3.接触组的血清双酚A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其平均水平为64.6μg/K.操作工的血清双酚A水平显著高于粉碎工和其他工种的工人,分别为110.2、5.3、11.6μg/L.不同年龄、工龄及不同防护措施的职业工人血清双酚A水平差异无显著性.性激素(睾酮、雌二醇、卵泡刺激素、雄烯二酮)水平在接触组和对照组之间差异无显著性,进一步分析工人体内双酚A水平与性激素水平的关系,发现性激素水平与血清双酚A水平无关联(P>0.1).[结论]职业接触双酚A后,血清双酚A水平明显上升,但血清双酚A水平与其性激素水平之间无关联.

    作者:XIAO Guo-bing;肖国兵;石峻岭;何国华;郑力行;吴同俊;周志俊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某钢铁公司炼钢炉前工人口腔疾病调查

    为了解钢铁企业职工口腔健康状况,2003年我们对唐山钢铁公司(以下简称唐钢)炉前工人(工作环境温度在40~50℃之间)及机关工作人员进行了龋病、牙周疾病和楔状缺损3方面的调查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彭伟;张志红;党云萍;王荣国 刊期: 2005年第04期

环境与职业医学杂志

环境与职业医学杂志

主管:上海市卫生局

主办:上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中华预防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