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玲;薄翠华
目的 调查分析泰安市托幼机构卫生状况,为托幼机构的卫生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室内空气细菌总数采用平板沉降法、托幼人员的手及物体表面采用棉拭子涂抹法采样,做细菌检测.结果 3年共检测样品533份,总合格率81.99%.2001年、2002年、2003年合格率分别为68.67%、78.45%、95.05%,年度比呈递增趋势.不同性质的托幼机构卫生合格率存在差异,其中医院办幼儿园合格率高,达91.81%;工厂办幼儿因合格率低,为72.68%.结论本调查样本平均合格率较高,应进一步对托幼机构加强卫生知识宣传与培训,加大监督管理力度,确保儿童健康成长.
作者:张新峰;邱静;刘运强 刊期: 2008年第19期
门诊行乳腺包块切除手术,在确保安全、无痛和术程顺利的同时,要求麻醉起效快、平稳,不良反应少,术后病人苏醒快,安全离院时间短.本文旨在观察盐酸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用于该类手术的麻醉效果.
作者:姜建利;席琳 刊期: 2008年第19期
病理学作为医学教育体系中重要的基础学科之一,其主要任务是研究疾病的病因、发病机制、病理改变和发展规律,为防治疾病提供理论依据.为了使我校护理专业的学生,在短暂的学校学习期间能更多更好的掌握专业知识,提高他们自主学习、分析推理、准确判断等综合能力,毕业后能真正成为实用型护理专业人才,文章根据病理学教学特点,阐述课堂教学改革,以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提高教学效果.
作者:王柏桦 刊期: 2008年第19期
目的 探讨影响高校教师主观幸福感的原因,为高校教师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供依据.方法运用主观幸福感问卷,整体随机抽样,对800名大学教师进行问卷调查.结果高校教师的主观幸福感得分显著高于全国常模;男教师81.75±11.07高于女教师79.73±13.0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工龄在5年以下79.34±13.64、6~10年80.21±12.23、11~15年81.17±12.16、15年以上80.41±15.34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学历为专科81.04±11.17、本科81.74±12.13、硕士80.87±11.02、博士79.41±12.21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职称为助教78.03±12.31、讲师81.72±11.81、副教授79.53±11.62、教授80.11±12.43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高校教师的主观幸福感处于较高水平,性别、年龄、职称、专业对高校教师的主观幸福感有显著影响.
作者:周末;陈江兵 刊期: 2008年第19期
创伤性膈疝是钝性或贯通性损伤致膈肌破裂,腹腔内部分脏器经膈肌破口进入胸腔所致.随着交通、建筑业的发展,创伤性膈疝有增多的趋势.由于临床表现各异,尤其是合并其它严重损伤者,极易漏诊和误诊,早期诊断和治疗是挽救生命的关键.我院1990年1月~2007年6月收治12例创伤性膈疝,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志化;齐显峰 刊期: 2008年第19期
人工流产手术时间短,仅几分钟,一般无需镇痛或麻醉.但毕竟是手术操作,会给受术者带来一定的痛苦,部分病人可以出现心动过缓、心律不齐、血压下降、脸色苍白、大汗淋漓等一系列迷走神经虚脱症状[1].为了寻找简便、安全又经济有效的镇痛方法,笔者选择性地使用针刺加电麻镇痛施行人工流产手术30例,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潘兰 刊期: 2008年第19期
儿童反复呼吸道感染(repeated respiratory infection ofchildren,RRI)是一种常见病,国内资料显示,儿科门诊呼吸道感染病例占就诊总人数的60%左右,呼吸道感染中RRI比例占10%左右[1-2].现对我科2005年9月~2007年4月收治的89例反复呼吸道感染(RRI)患儿和50例体检正常儿童的资料分析比较如下.
作者:熊春奇 刊期: 2008年第19期
自2006年6月~2008年5月,我院共收治脑外伤、脑血管疾病所致的持续植物生存状态患者46例,经过积极的康复治疗和精心护理收到了较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毕经芳;魏代艳 刊期: 2008年第19期
目的 探讨B超在药物流产前后的应用价值.方法对300例欲选择药物流产的早孕妇女,于用药前后进行B超检查.结果用药前B超检查选择适应证,选择出具有药物流产适应证者293例,筛查出带环妊娠、宫外孕及妊娠合并子宫肌瘤等药物流产禁忌证者共7例.用药后B超检查判断药物流产效果,药物流产成功者262例,流产不完全者25例,继续妊娠者6例,使临床选择其他方法流产.结论超声监测在药物流产前后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许玲;厉彦宝;王祥旭 刊期: 2008年第19期
药物性肝病(drug-induced liver disease,DILD)是指在使用某种或几种药物后,由药物本身或其代谢产物而引起的肝脏损害.可表现为目前所知的任何类型急性或慢性肝脏疾病,但以急性肝损伤常见,少数患者可发生威胁生命的暴发性或重症肝功能衰竭,是药物肝毒性临床监测和防治的重点.本文对我院2004年1月~2007年9月药物性肝病(DILD)共149例患者进行分析总结如下.
作者:秦浩歌;杨霞;张凤丹;张晓萍 刊期: 2008年第19期
晚期产后大出血亦称继发性产后出血,是指分娩后24小时后,在产褥期内发生的子宫大量出血,以产后1~2周内发病常见,亦有迟至产后6周发病者[1],是产科主要并发症之一,其发病率虽然不高,但若失血过多可致重度贫血,甚至失血性休克,如果抢救不及时,则可危及患者生命.本文对我院2002年1月~2007年1月,收治的21例晚期产后出血的病例分析报道如下.
作者:杨晓红 刊期: 2008年第19期
前置胎盘是指妊娠28周后,胎盘附着于子宫下段,甚至胎盘下缘达到或覆盖官颈内口,其位置低于胎先露部,是妊娠晚期的严重并发症,也是妊娠晚期出血常见的原因,其典型症状为无痛性阴道流血[1],出血与宫缩的关系报道不多.我们对2000年1月~2005年12月入院的101例前置胎盘做临床观察分析,结果发现71.2%前置胎盘患者阴道流血伴有宫缩,现报道如下.
作者:周仙梅;王淑华 刊期: 2008年第19期
目的 评估子宫切除术后小剂量氯胺酮复合布托啡诺静脉镇痛效果及不良反应.方法选择拟在腰-硬联合麻醉下行子宫切除术患者100例,随机分为2组,每组50例,即B组(0.2 mg/ml布托啡诺)和BK组(0.2mg/ml布托啡诺+2 mg/ml氯胺酮混合液).手术结束时接上镇痛泵,参数设置:负荷量1 ml,背景剂量1 ml/h,指令剂量0.5 ml,锁定时间15 min.观察并记录术后4、8、12、24 h疼痛评分(VAS)、镇痛泵按压次数、布托啡诺总用量以及忍心、呕吐、嗜睡、皮肤瘙痒等不良反应.结果 BK组术后4、8、12、24 hVAs评分显著低于B组(P<0.05);BK组术后24 h布托啡诺总用量较B组减少40%,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嗜睡发生率分别为BK组10%、B组18%.两组患者恶心、呕吐、皮肤瘙痒的发生率无显著性意义.结论小剂量氯胺酮在子宫切除术后病人自控静脉镇痛(PCIA)中能增强布托啡诺的镇痛效果,并减少副作用,无明显氯胺酮相关的副作用.
作者:陈华军;薛涛 刊期: 2008年第19期
良好的营养状况是学生健康成长的基本保障.目前,营养不良和营养过剩已成为严重影响学生健康的公共卫生问题,并引起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本院从2008年4月~6月对上海市彭浦中学613名中学生的营养状况进行监测评价,其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黄秀;蒋云 刊期: 2008年第19期
目的 了解高职大学生乙肝认知水平,为学校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采取整群抽样方法确定抽样调查专业,以专业为单位随机抽出班级为终调查对象.设计调查表,培训调查员,到各班级进行问卷调查.结果高职学生乙肝基本常识认知正确率为42.5%,护理专业学生认知正确率明显高于非护理专业学生(x<'2>=17.01,P<0.01).高职学生对乙肝的预防知识较缺乏,特别是关于乙肝病人的传播途径和隔离方法二个问题,护理专业正确率为29.4%和8.8%,其它专业仅5.2%和1.9%.结论高职院校应该进一步加强对学生的乙肝预防教育,将之纳入学校整个健康教育工作中去.
作者:董玛莉;邵鑫丹;赵碧茹;饶和平;邱惠萍;黄慧霞 刊期: 2008年第19期
目的 分析糖尿病并复治肺结核患者的活化T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情况,探索发病原因与治疗措施.方法采用单克隆抗体碱性磷酸酶标记法(APAAP)检测100例糖尿病并复治肺结核(A组)、100例糖尿病并初治肺结核(B组)及200例单纯肺结核(C组)患者的T淋巴细胞亚群分类,并对所有患者行PPD试验及检测空腹血糖.结果 A组与B组比较,CD<,3+>、CD<,4+>百分率降低,而CD<,8+>升高,A、B两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与C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6个月后比较,CD<,3+>、CD<,4+>上升及CD<,8+>下降的程度分别为C组、B组、A组,A组与C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与单纯肺结核患者比较,糖尿病肺结核患者的细胞免疫功能下降显著,而治疗后糖尿病并复治肺结核患者的免疫功能恢复较慢,提示导致此组患者初治治疗失败的原因可能为较严重的免疫调节异常,亦使再次治疗困难,从而容易形成耐药和难治性肺结核.
作者:王春燕;郭新美;王庆;李沃根;王骏生 刊期: 2008年第19期
化疗作为肿瘤重要治疗手段之一,广泛被肿瘤患者所接受.到目前为止,绝大多数化疗药物治疗仍需依靠静脉输注来完成,许多化疗药物对正常组织具有严重毒性和刺激性.为提高癌症患者的生活质量,对化疗不良反应的防治和护理越来越受到护理界同仁的重视.本文就近年来国内外对化疗不良反应的护理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赵呈云 刊期: 2008年第19期
目的 研究转录因子Sp1在胃癌及正常胃粘膜组织中的表达特征,并探讨其与临床病理参数之间的关系.方法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63例胃腺癌组织、19例胃粘膜不典型增生组织及10例因胃良性病变行部分切除的正常胃粘膜组织中Sp1的表达.结果 Sp1在胃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为58.7%,明显高于在胃粘膜不典型增生组织(21.1%)及正常胃粘膜组织(10.0%)中的表达率,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Sp1蛋白的表达与肿瘤的浸润深度及TNM分期、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结论 Sp1蛋白对胃癌的发生发展起重要作用,检测其蛋白表达水平对于评价患者的预后有一定价值.
作者:成秀梅;冯一中;袁苏娟 刊期: 2008年第19期
在治疗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及重症急性胰腺炎中奥曲肽被广泛应用,并取得较好疗效.但对非静脉曲张上消化道出血的治疗报道较少,此类出血病因复杂,常规药物治疗效果不一.我院2002年11月~2006年9月应用奥曲肽治疗非食管胃底静脉曲张性出血51例,取得较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付政文 刊期: 2008年第19期
颈髓损伤的病人大多并发截瘫.截瘫的病人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而出现排便异常,以便秘为常见[1].我科自2006年起对颈髓损伤并发便秘的患者给予护理指导,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倪梅;王永红 刊期: 2008年第1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