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对小儿上呼吸道感染所致高热的认识及治疗体会

薛明;达春水;王永莉

关键词:上呼吸道感染, 高热, 辨证论证, 辨病施治, 病因病机, 中医学术发掘
摘要:对小儿上呼吸道感染所致高热的病因病机、辨证分型、辨病论治等方面,进行了论述.通过对1000例患者的治疗,得出在辨证论治这一治病求本的基础上,针对上感高热可采取辨病施治,辅以审因论治、对症治疗.
光明中医杂志相关文献
  • 医家程杏轩痰证学术思想探微

    为了深入探讨清代名医程杏轩痰证的学术思想,本文就其代表作《医述》中有关痰证的学术思想,分别从痰证之宿根在于阳气亏损,其源为津液所化;痰之种类繁多而皆由水液所生,痰病症状复杂而均由气窜夹痰所为;治痰注重理气,辨证不忘脏腑等3个方面进行一初步探讨.

    作者:徐重明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陈美华以滋肾平肝、化痰活血法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研究

    目的 观察陈美华主任以滋肾平肝、化痰活血法辨治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疗效.方法 7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5例.两组均予西药降压治疗,治疗组加服中药以滋肾平肝、化痰活血.治疗4周后评价疗效.结果 两组降压疗效比较:治疗组总有效率91.4%,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后收缩压与舒张压均下降(P<0.01),但治疗组降压疗效更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临床症状疗效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症状积分均有改善(P<0.05);治疗组对于改善临床症状更优于对照组(P<0.05),尤其在改善眩晕、头重、胸闷、五心烦热、腰酸、肢体麻木方面更具有优势(P<0.05).血液流变学疗效分析:治疗组治疗前、后比较血浆纤维蛋白原与血小板大聚集率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比较血浆纤维蛋白原与血小板大聚集率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间比较血浆纤维蛋白原与血小板大聚集率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陈美华主任应用其经验方滋肾平肝、化痰活血治疗高血压病疗效良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陈娟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网络环境下大学生自主学习问题与对策研究

    随着数字化、网络化环境的建立,网络信息资源已经融入人们的生活、学习与工作中,并成为其中利用率高的信息资源之一.特别是高校校园网络,拓展了大学生的学习空间和知识领域,便于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和促进个性化发展,有助于提高大学生的综合学习能力.针对目前河南中医学院学生对校园网的利用现状进行问卷调查,分析学生在获取利用网络资源时存在的主要问题,制定切合实际、易于实施的解决对策,进而有的放矢地促进大学生对网络资源的有效利用,提高其有效利用网络资源获取信息、合理评价信息、深入开展自主学习的能力,以便未来更好地为信息化社会服务.

    作者:史占江;刘丹丹;刘文礼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刘友章教授活用甘露消毒丹经验举隅

    刘友章教授是广州中医药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出身中医世家,曾师从国医大师邓铁涛教授.从事中医临床工作30余年,对中医疑难杂症的治疗尤有心得,现将刘教授应用甘露消毒丹临证经验介绍如下.

    作者:丁玲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加味五皮饮治疗慢性心衰所致水肿的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加味五皮饮治疗慢性心源性水肿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门诊因慢性心源性水肿而不愿住院治疗的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对照组给予西药治疗,治疗组在给予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加味五皮饮中药汤剂口服两周.结果 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P<0.05)水肿消退彻底.结论 加味五皮饮治疗慢性心源性水肿能显著改善水肿症状.

    作者:李红宇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针灸治疗慢性湿疹的临床研究进展

    目的 探究近10年针灸治疗慢性湿疹的临床研究进展,为临床治疗慢性湿疹提供较好的针灸治疗方法和临床依据.方法 以“慢性湿疹,针灸”为检索词,查阅2004至2014年中国知网数据库,将检索到的相关文献进行综述.结果 目前临床上常用的毫针剌、火针、自血疗法、梅花针、针药结合等不同的针灸方法,在治疗慢性湿疹上取得了较大进展.结论 针灸治疗慢性湿疹有较好的临床疗效,但目前临床运用仍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亟待完善.

    作者:张贵涛;何新芳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浅析激经、胎漏之不同

    激经是妊娠早期个别女性仍按月经周期有少量出血而无损于胎儿者.胎漏为妊娠期间阴道少量流血,时作时止,或淋沥不断,而无腰酸腹痛、小腹坠胀者.二者均会出现妊娠早期阴道流血,而无腰酸、腹痛及小腹坠胀,但中西医对二者的认识有显著的区别.从中、西医理论、诊断、处理等方面对激经、胎漏的不同作一浅析.

    作者:戴元权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腰椎斜扳法+针刺委中穴治疗急性腰扭伤48例

    目的 急性腰扭伤比较常见,严重影响患者生活.探讨治疗急性腰扭伤的简易方法,尽快解除病痛,恢复患者腰部功能.方法 采用腰椎斜扳法+三棱针点刺委中穴放血的方法治疗.结果 采用腰椎斜扳法+三棱针点刺委中穴放血的方法治疗急性腰扭伤,总有效率97.9%,效果显著.结论 操作简单、治疗时间短、效果显著,值得医务工作者推广应用.

    作者:陈元平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半夏泻心汤加减治疗胃脘痛56例

    目的 研究胃脘痛采用半夏泻心汤的治疗效果.方法 56例胃脘痛患者均分为两组,对照组28例患者采用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28例患者采用半夏泻心汤加减治疗,分析对比两组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有效率以及胃镜检查有效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胃脘痛疾病采用半夏泻心汤加减治疗,应用安全可靠,可显著提高患者生命质量.

    作者:张雪梅;郭燕洁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皮牵引配合五苓散加味膏剂口服治疗儿童髋关节滑膜炎的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 研究皮牵引配合五苓散加味膏剂口服治疗儿童髋关节滑膜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2年3月-2014年3月期间的住院病人确诊为儿童髋关节滑膜炎的患者55例.入院后予以皮牵引配合五苓散加味膏剂口服,评估治疗1周后髋关节功能以评价近期治疗效果,跟踪随访三月评估髋关节积液吸收情况,评测一年后股骨头坏死发生率.结果 治疗1周后的髋关节功能改善率(治愈+好转)为90.9%;跟踪随访三月评估髋关节积液吸收率87.2%;随访一年后无一例发生股骨头坏死,8例复发,复发率14.5%.结论 皮牵引配合五苓散加味膏剂口服治疗儿童髋关节滑膜炎无论是近期效果还是远期效果疗效都非常显著,复发率低,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张才德;黄帅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李宝玲运用补阳还五汤辨治老年性气虚血瘀型眩晕经验

    李宝玲,山西省中医院教授,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北京中医药大学博士,全国著名脑病专家、首届国医大师张学文教授亲传弟子,从事临床教学工作20余年,临床经验丰富,遣方用药巧妙,擅长治疗失眠、焦虑、抑郁、眩晕、头痛、脑梗塞、脑出血等.笔者有幸聆听导师教诲,受益匪浅,现将李宝玲老师运用补阳还五汤治疗老年性气虚血瘀型眩晕的经验介绍如下.

    作者:方庆;李宝玲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高血压中医诊疗思路探索

    目的 探索高血压中医治疗思路.方法 通过阅读整理相关文献,梳理中医诊治高血压的临床经验.结果 总结目前中医治疗高血压的辨证方法、用药特点、疗效评价方法及宣传教育方式.结论 高血压中医诊疗的临床路径尚未统一,仍需不断的探究与改进.

    作者:李花荣;王强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以下法为主治疗新产腹痛运用1例

    妇人产后腹痛多因气血骤虚,胞宫失养,不荣则痛,临床多以产后多伤气血,气血不足为常立法,治疗则以扶正以养荣血为主,然产后腹痛首当分清虚实,若以邪实为主,不可胶柱鼓瑟,扶正则壅滞气机,邪无出路,必腹痛加剧,又不可一味攻邪为主,临床上以下法中之和解法大柴胡汤为代表治之则可兼顾扶正与祛邪.

    作者:龚鹏;胡珂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浅析影响麻黄入汤剂质量的因素

    麻黄是发汗解表,利水消肿的常用中药,影响麻黄入药质量的因素有很多,为了保证麻黄的临床疗效,分析影响麻黄入汤剂质量的因素,从采收季节、贮存时间、炮制方法、煎煮方法几个方面,分析影响因素.采收季节不当、贮存时间过长或过短、生用或者蜜炙、煎煮不足等都会对麻黄的质量造成影响.现论述这几方面对麻黄的疗效的影响.

    作者:孙建丽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臧力学主任治疗乳腺增生的临床经验

    目的 探讨临床上肝郁气滞型乳腺增生的中医内科治疗.方法 臧力学主任医师经过多年临床实践的总结,拟方治疗临床上常见的乳腺增生类型,肝郁气滞型乳腺增生症.结果 臧主任拟方功效见疏肝解郁,活血化瘀,行气止痛,辅以软坚散结,使本病的疼痛和肿块逐渐减轻甚至消失.结论 以本方治疗肝郁气滞型乳腺增生疾病,标本兼治,疗效显著.

    作者:佟佳音;臧力学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护理干预对降低高龄股骨骨折患者压疮发生率的影响

    目的 分析护理干预对降低高龄股骨骨折患者压疮发生率的影响.方法 将我院收治的80例高龄股骨骨折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临床对对照组患者主要采用常规护理,对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护理干预,并观察两组患者护理效果及对压疮发生率的影响.结果 观察组患者舒适度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压疮发生率及次数显著低于对照组,舒适度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护理干预在高龄股骨骨折患者护理中应用,不仅能够有效降低患者压疮发生率,同时对提高患者舒适度和护理质量也具有重要的作用,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范雪梅;辛云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伤寒杂病论》水类煎药溶媒浅述

    目的 总结整理不同之水的性用、材料及备置方法等,供临证时灵活选取,以提高方药疗效.方法 参照历代医家的论述及现代研究的成果,归纳其中水类溶媒的性用,以五行理论为中心,阐述其功效和升降之性.并对其现状和发展提出见解.结果 诸水的五行及升降之性对应为:清水(水;沉),甘澜水(木;升而泄肾邪),清浆水(金、土;敛降火气而养中),潦水(土;降而化湿邪),泉水(金;降而安神),井花水(金;降而熄风),东流水(金;降而荡上焦水饮),麻沸汤(火;浮而上行且可通络).结论 仲景《伤寒杂病论》对方药煎煮溶媒有特定的选择.不同煎药用水具有不同的性用,临证时根据病症的不同择取相应的煎药用水方可更好的发挥临床疗效.

    作者:唐一丹;黄庆;田理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加减小柴胡汤治疗神经性厌食1例

    目的 观察使用加减小柴胡汤治疗神经性厌食症的临床疗效,以期为《伤寒论》中述“但见一症”治疗神经性厌食症提供客观的依据.方法 陈伟刚教授在临床中积极探索,认为少阳病中可有神志、行为和消化道异常症状,以小柴胡汤为主方加减治疗以表里失和、营卫不谐、阴阳失衡、气血不调病机为主的神经性厌食症.结果 加减小柴胡汤治疗神经性厌食症,其临床疗效显著.结论 小柴胡汤但见一症,不必息具,临床用方重在灵活化裁,临床用加减小柴胡汤治疗神经性厌食症疗效显著.

    作者:安云;陈伟刚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基于系统思维对脾藏象内涵的认识

    目的 基于系统思维对脾藏象内涵进行分析.方法 利用系统思维的四个基本原理:整体性原理、动态性原理、有序性原理、自组织原理,对脾藏象及其内涵做系统性探讨.结果 脾藏象理论的形成过程中古代医家应用了系统思维的方式,并取得了巨大的成就.结论 系统思维可以作为中医研究脾藏象的思维方式,进而解决复杂性问题,以期对当代中医基本理论的思维研究起到一定的启示作用.

    作者:亓涛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214例老年H型高血压患者中医体质分型观察体会

    目的 通过对214例老年H型高血压患者的体质进行观察分型,找出该类型患者常见的辨证论治方法,以指导临床实践.方法 查找相关的文献资料,收集患者病例信息,对该类型患者的体质特点进行归纳总结.结果 找出老年H型高血压患者常见的体质类型,以指导老年H性高血压患者的预防和治疗.结论 通过对临床214例老年H型高血压患者的中医证型即Hcy水平的观察研究后,有了一些关于该类型患者中医体质学分析的体会,随着现如今老年病患的增多,H型高血压的特殊致病性,又因为H型高血压是诱发脑卒中的独立危险因素,所以对临床214例老年H型高血压的中医体质分型研究后发现,气虚、血瘀、痰湿体质者相当,所占比例多,阳虚体质者居中,阴虚体质者少,所以把握以上特殊规律,有其特殊意义,能为临床更好的指导用药和预防脑卒中提供理论支持.

    作者:赵荣 刊期: 2016年第02期

光明中医杂志

光明中医杂志

主管: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主办:中华中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