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臧力学主任治疗乳腺增生的临床经验

佟佳音;臧力学

关键词:乳腺增生, 臧力学, 临床经验
摘要:目的 探讨临床上肝郁气滞型乳腺增生的中医内科治疗.方法 臧力学主任医师经过多年临床实践的总结,拟方治疗临床上常见的乳腺增生类型,肝郁气滞型乳腺增生症.结果 臧主任拟方功效见疏肝解郁,活血化瘀,行气止痛,辅以软坚散结,使本病的疼痛和肿块逐渐减轻甚至消失.结论 以本方治疗肝郁气滞型乳腺增生疾病,标本兼治,疗效显著.
光明中医杂志相关文献
  • 浅析激经、胎漏之不同

    激经是妊娠早期个别女性仍按月经周期有少量出血而无损于胎儿者.胎漏为妊娠期间阴道少量流血,时作时止,或淋沥不断,而无腰酸腹痛、小腹坠胀者.二者均会出现妊娠早期阴道流血,而无腰酸、腹痛及小腹坠胀,但中西医对二者的认识有显著的区别.从中、西医理论、诊断、处理等方面对激经、胎漏的不同作一浅析.

    作者:戴元权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毛细支气管炎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泻白散加减佐治小儿毛细支气管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2012年12月-2014年6月我院毛细支气管炎患儿112例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55例,观察组57例.两组均采用常规西医治疗方法,治疗组予口服泻白散加减治疗.观察2组治疗1、3、5天后,咳嗽、痰壅、气促、肺部听诊的评分及综合评分变化,腹泻、食欲不振、睡眠改善的持续时间.结果 治疗组治疗1、3、5天,咳嗽、气促的有效率均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1天痰壅及肺部听诊的有效率两组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3天、5天治疗组有效率及缩短上述表现持续时间均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5天后呼吸道症状、体征治愈的有效率及腹泻、食欲不振、睡眠改善的持续时间治疗组高于对照组.结论 泻白散加减佐治小儿毛细支气管炎起效快、疗程短,值得推广.

    作者:郭燕华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辨证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46例临床分析

    目的 分析中医辨证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方法 中医辨证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患者46例,评价治疗后临床症状及转归、24h动态心电图变化,并进行随访6个月,观察患者心律(率)、用药和安装人工心脏起搏器情况.结果 46例患者在6个月的治疗后,总有效率为95.1%,6个月中药治疗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中医辨证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疗效确切.

    作者:刘鹏;韩萍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皮牵引配合五苓散加味膏剂口服治疗儿童髋关节滑膜炎的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 研究皮牵引配合五苓散加味膏剂口服治疗儿童髋关节滑膜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2年3月-2014年3月期间的住院病人确诊为儿童髋关节滑膜炎的患者55例.入院后予以皮牵引配合五苓散加味膏剂口服,评估治疗1周后髋关节功能以评价近期治疗效果,跟踪随访三月评估髋关节积液吸收情况,评测一年后股骨头坏死发生率.结果 治疗1周后的髋关节功能改善率(治愈+好转)为90.9%;跟踪随访三月评估髋关节积液吸收率87.2%;随访一年后无一例发生股骨头坏死,8例复发,复发率14.5%.结论 皮牵引配合五苓散加味膏剂口服治疗儿童髋关节滑膜炎无论是近期效果还是远期效果疗效都非常显著,复发率低,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张才德;黄帅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浅谈药剂科文化建设

    目的 通过本文叙述为药剂科的文化建设提供一定参考.方法 结合我院药剂科开展文化建设的过程以及所采取的一系列做法,分析文化建设对于科室建设的重要性.结果 我院药剂科重视并加强文化建设后,科室管理及职工凝聚力得以提高.结论 药剂科的发展需要重视并加强文化建设.

    作者:张梅;王成义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韩玲主任医师治疗小儿感冒经验

    陕西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韩玲主任医师1982年毕业于陕西中医学院中医专业,主要从事儿科临床及教学工作近30年,对小儿呼吸系统及肾病的临床及实验有较深研究,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擅长治疗小儿热性病.近5年来公开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编写出版学术著作2部,主持完成各级科研项目2项,现在研课题2项.韩玲主任医师辨治小儿感冒,根据自身多年临床经验结合前人叶天士卫气营血辨证,将其分为卫分、气分、营分、血分等四型,本文重点介绍韩玲主任医师治疗小儿感冒卫气分的辨证选方经验.

    作者:付剑楠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艾灸治疗肾虚型腰痛病的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艾灸对肾虚型腰痛病的影响.方法 将60例符合纳入标准的肾虚型腰痛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行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增加艾灸治疗.结果 两组疼痛评分及疗效对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艾灸治疗对肾虚型腰痛病患者可明显缓解腰痛,减少复发,疗效满意.

    作者:黄雪莉;方云添;郑亚珠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布鲁氏菌病的中医药治疗现状

    目的 通过查询大量文献及资料总结目前布鲁氏菌病的中医药治疗现状.方法 查询文献资料后归纳总结.结果 中医对布鲁氏菌病病名、病机及治疗逐渐达成共识.结论 中医学认为布鲁氏菌病归属湿温,病因病机为感受湿热病邪所致;中医药治疗布鲁氏菌病方式多样,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许早荣;郑爱红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基于系统思维对脾藏象内涵的认识

    目的 基于系统思维对脾藏象内涵进行分析.方法 利用系统思维的四个基本原理:整体性原理、动态性原理、有序性原理、自组织原理,对脾藏象及其内涵做系统性探讨.结果 脾藏象理论的形成过程中古代医家应用了系统思维的方式,并取得了巨大的成就.结论 系统思维可以作为中医研究脾藏象的思维方式,进而解决复杂性问题,以期对当代中医基本理论的思维研究起到一定的启示作用.

    作者:亓涛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浅析影响麻黄入汤剂质量的因素

    麻黄是发汗解表,利水消肿的常用中药,影响麻黄入药质量的因素有很多,为了保证麻黄的临床疗效,分析影响麻黄入汤剂质量的因素,从采收季节、贮存时间、炮制方法、煎煮方法几个方面,分析影响因素.采收季节不当、贮存时间过长或过短、生用或者蜜炙、煎煮不足等都会对麻黄的质量造成影响.现论述这几方面对麻黄的疗效的影响.

    作者:孙建丽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从治未病思想谈卵巢储备功能下降的防治

    卵巢储备功能下降(DOR)是卵巢早衰(POF)的先兆,目前尚无明确的发病机理和有效的治疗方法.中医“治未病”思想是经过历代医家在理论和实践中逐步形成的一种重要的中医学术思想,它强调对疾病的早期干预和防治.本文结合临床实际,探讨和总结“治未病”思想在卵巢储备功能下降防治中的作用,即未病先防,扶正固本;既病防变,防微杜渐;病后防复,巩固疗效,体现了中医药治疗卵巢储备功能下降的优势和特色.

    作者:李慧芳;谈勇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针灸治疗慢性湿疹的临床研究进展

    目的 探究近10年针灸治疗慢性湿疹的临床研究进展,为临床治疗慢性湿疹提供较好的针灸治疗方法和临床依据.方法 以“慢性湿疹,针灸”为检索词,查阅2004至2014年中国知网数据库,将检索到的相关文献进行综述.结果 目前临床上常用的毫针剌、火针、自血疗法、梅花针、针药结合等不同的针灸方法,在治疗慢性湿疹上取得了较大进展.结论 针灸治疗慢性湿疹有较好的临床疗效,但目前临床运用仍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亟待完善.

    作者:张贵涛;何新芳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半夏泻心汤加减治疗胃脘痛56例

    目的 研究胃脘痛采用半夏泻心汤的治疗效果.方法 56例胃脘痛患者均分为两组,对照组28例患者采用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28例患者采用半夏泻心汤加减治疗,分析对比两组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有效率以及胃镜检查有效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胃脘痛疾病采用半夏泻心汤加减治疗,应用安全可靠,可显著提高患者生命质量.

    作者:张雪梅;郭燕洁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从“阴阳辨证”谈《伤寒论》少阴病证治

    以“阴阳辨证”为纲,通过对《伤寒论》少阴篇的相关原文进行分析探讨,认为少阴病的基本病理特点是阴阳俱虚,而从“水火不济”“阴盛阳虚”“阳盛阴虚”三个不同的病理层次进行研究,能更清晰的认识少阴病的病机及证治特点.

    作者:刘弘文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风药在2型糖尿病并发症中的应用浅析

    风药是指具有春气、风木特性的一类药物的总称.在2型糖尿病并发症治疗中,根据肝脾致病的理论,运用风药收效明显.

    作者:侯宇辉;程娜娜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郭选贤教授治杂病验案举隅

    头痛、失眠、腹泻三者皆是内科杂病中颇具代表性的病证,临床表现为反复发作、缠绵难愈,对此类杂病临床辨治思路和疗效反应常作为中医医师医术高低的评价标准.郭教授结合二十余年丰富的临床诊治经验,指出头痛肝疏不畅为其伏因,失眠则重视调理中焦脾胃,在腹泻治疗中主张寒温并用调理枢机.

    作者:温洋洋;谢苗;郭选贤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从临床浅谈血供对骨不连治疗的影响

    目的 通过改善血供促进骨折愈合.方法 笔者抽取我院自2009年-2014年23例骨折不愈合患者,分析之前采用的植骨加内固定疗法对血运的影响,和终采用自体骨髓血介入加补肾活血类中药汤剂口服的疗效.结果 排除感染性骨不连等其他因素.此23例患者之前或进行钢板内固定破坏了骨膜,或骨损伤的位置没有血管供应造成骨不连.经过系统的对症治疗、随访,获得了满意的疗效.结论 不断总结以往经验教训,把改善血运作为突破点,引入国内外先进的技术,如介入技术、分子生物学技术应用于临床,在骨不连的治疗方面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作者:葛飞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腰椎斜扳法+针刺委中穴治疗急性腰扭伤48例

    目的 急性腰扭伤比较常见,严重影响患者生活.探讨治疗急性腰扭伤的简易方法,尽快解除病痛,恢复患者腰部功能.方法 采用腰椎斜扳法+三棱针点刺委中穴放血的方法治疗.结果 采用腰椎斜扳法+三棱针点刺委中穴放血的方法治疗急性腰扭伤,总有效率97.9%,效果显著.结论 操作简单、治疗时间短、效果显著,值得医务工作者推广应用.

    作者:陈元平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王平教授对自汗症的治疗经验

    目的 总结王平教授治疗自汗症的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方法 分别从病因病机、治疗原则、治疗方法等方面论述王平教授治疗自汗症的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并通过列举案例总结王平教授运用“中医元气论”治疗自汗症的独特之处.结果 自汗症多由体质虚弱、情志不调、饮食失节等原因引起,发病机制多为元气亏虚或元气输布运行失调,故王平教授提出调补元气治疗自汗的理论,并总结出温肾健脾、理脾升阳、益肺敛气等治疗方法.结论 王平教授运用调补元气法治疗自汗症疗效显著,在临床上具有推广应用的价值.

    作者:邱怡;王平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加味五皮饮治疗慢性心衰所致水肿的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加味五皮饮治疗慢性心源性水肿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门诊因慢性心源性水肿而不愿住院治疗的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对照组给予西药治疗,治疗组在给予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加味五皮饮中药汤剂口服两周.结果 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P<0.05)水肿消退彻底.结论 加味五皮饮治疗慢性心源性水肿能显著改善水肿症状.

    作者:李红宇 刊期: 2016年第02期

光明中医杂志

光明中医杂志

主管: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主办:中华中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