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如意;庄语;姚鑫
目的 探讨心脏神经官能症的辨证施护后的治疗效果.方法 将63例心脏神经官能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0例,给予常规西药治疗;治疗组33例,除常规治疗外,给予中西医结合辨证施护,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组心电图指标改善明显,优干对照组,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94%,对照组为66.7%,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中西医结合辨证施护治疗心脏神经官能症,能有效缓解症状,其疗效优于单纯西药治疗.
作者:徐青怡 刊期: 2016年第02期
刘友章教授是广州中医药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出身中医世家,曾师从国医大师邓铁涛教授.从事中医临床工作30余年,对中医疑难杂症的治疗尤有心得,现将刘教授应用甘露消毒丹临证经验介绍如下.
作者:丁玲 刊期: 2016年第02期
对小儿上呼吸道感染所致高热的病因病机、辨证分型、辨病论治等方面,进行了论述.通过对1000例患者的治疗,得出在辨证论治这一治病求本的基础上,针对上感高热可采取辨病施治,辅以审因论治、对症治疗.
作者:薛明;达春水;王永莉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 研究通心络胶囊对脑梗塞患者血脂、血液流变学及炎症因子的影响效果.方法 将101例急性脑梗塞患者随机均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两组患者均采用常规治疗及辛伐他汀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通心络胶囊.两组患者均治疗2个月.结果 在血脂影响上,观察组患者治疗后在TC、TG、HDL-C及LDL-C上均明显优于治疗前(P<0.01),对照组患者治疗后仅TC、TG及LDL-C明显低于治疗前(P<0.01),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在TC、TG及LDL-C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而HDL-C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在血液流变学上,观察组患者在全血粘度低切、全血粘度高切、血浆黏度及纤维蛋白原四项指标上均明显低于治疗前(P<0.01),对照组患者在全血粘度低切、全血粘度高切及纤维蛋白原上明显低于治疗前(P<0.01),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血液流变学四项指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两组患者TNF-α、hs-CRP、IL-1及IL-6均明显低于治疗前(P<0.01),而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四项炎症因子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 通心络胶囊可有效调节脑梗塞患者血脂水平异常,降低血液黏稠度,改善脑梗塞患者炎症反应.
作者:吕晓旭;邢铁艳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 总结王平教授治疗自汗症的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方法 分别从病因病机、治疗原则、治疗方法等方面论述王平教授治疗自汗症的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并通过列举案例总结王平教授运用“中医元气论”治疗自汗症的独特之处.结果 自汗症多由体质虚弱、情志不调、饮食失节等原因引起,发病机制多为元气亏虚或元气输布运行失调,故王平教授提出调补元气治疗自汗的理论,并总结出温肾健脾、理脾升阳、益肺敛气等治疗方法.结论 王平教授运用调补元气法治疗自汗症疗效显著,在临床上具有推广应用的价值.
作者:邱怡;王平 刊期: 2016年第02期
麻黄是发汗解表,利水消肿的常用中药,影响麻黄入药质量的因素有很多,为了保证麻黄的临床疗效,分析影响麻黄入汤剂质量的因素,从采收季节、贮存时间、炮制方法、煎煮方法几个方面,分析影响因素.采收季节不当、贮存时间过长或过短、生用或者蜜炙、煎煮不足等都会对麻黄的质量造成影响.现论述这几方面对麻黄的疗效的影响.
作者:孙建丽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 通过改善血供促进骨折愈合.方法 笔者抽取我院自2009年-2014年23例骨折不愈合患者,分析之前采用的植骨加内固定疗法对血运的影响,和终采用自体骨髓血介入加补肾活血类中药汤剂口服的疗效.结果 排除感染性骨不连等其他因素.此23例患者之前或进行钢板内固定破坏了骨膜,或骨损伤的位置没有血管供应造成骨不连.经过系统的对症治疗、随访,获得了满意的疗效.结论 不断总结以往经验教训,把改善血运作为突破点,引入国内外先进的技术,如介入技术、分子生物学技术应用于临床,在骨不连的治疗方面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作者:葛飞 刊期: 2016年第02期
随着数字化、网络化环境的建立,网络信息资源已经融入人们的生活、学习与工作中,并成为其中利用率高的信息资源之一.特别是高校校园网络,拓展了大学生的学习空间和知识领域,便于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和促进个性化发展,有助于提高大学生的综合学习能力.针对目前河南中医学院学生对校园网的利用现状进行问卷调查,分析学生在获取利用网络资源时存在的主要问题,制定切合实际、易于实施的解决对策,进而有的放矢地促进大学生对网络资源的有效利用,提高其有效利用网络资源获取信息、合理评价信息、深入开展自主学习的能力,以便未来更好地为信息化社会服务.
作者:史占江;刘丹丹;刘文礼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 探究《灵枢·九针十二原》中“知机之道者,不可挂以发,不知机道,扣之不发.”的具体内涵以及指导意义、实践途径.方法 主要通过检索历代注家相关注释、古汉语字义,并结合《黄帝内经》原文中的相关内容来探讨经文原意.结果 前人从“间不容发”角度对该经文的理解在很大程度上并不能确实阐明其本义,并且令之难以践行.《黄帝内经》原文实际是以使用弩机为喻,指出了用针重视机宜的重要性.结论 依据《黄帝内经》的启示,把握用针机宜是正确施用针刺补泻手法的重要基础,脉诊以及押手的运用或许是准确判断针刺时机的有效手段.
作者:林文佳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 研究皮牵引配合五苓散加味膏剂口服治疗儿童髋关节滑膜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2年3月-2014年3月期间的住院病人确诊为儿童髋关节滑膜炎的患者55例.入院后予以皮牵引配合五苓散加味膏剂口服,评估治疗1周后髋关节功能以评价近期治疗效果,跟踪随访三月评估髋关节积液吸收情况,评测一年后股骨头坏死发生率.结果 治疗1周后的髋关节功能改善率(治愈+好转)为90.9%;跟踪随访三月评估髋关节积液吸收率87.2%;随访一年后无一例发生股骨头坏死,8例复发,复发率14.5%.结论 皮牵引配合五苓散加味膏剂口服治疗儿童髋关节滑膜炎无论是近期效果还是远期效果疗效都非常显著,复发率低,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张才德;黄帅 刊期: 2016年第02期
妇女正值经期或行经前后,出现的周期性小腹疼痛,或痛引腰骶,严重者可伴有恶心、呕吐、腹泻等不适,甚至剧痛晕厥者,并随月经周期持续发作,甚至影响工作、学习和生活的一类病证,称为痛经,有称“经行腹痛”,是临床常见多发的妇科疾病.现代医学将痛经分为原发性痛经(Primary Dysmenorrhea,PD)和继发性痛经(Acquired Dysmenorrhea,AD).原发性痛经又称为功能性痛经,是指生殖器官无器质性病变者,以青少年女性居多.继发性痛经通常是由于盆腔器质性病变如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腺肌症、盆腔炎或宫颈狭窄等所引起的,多见于育龄期妇女.在我国,痛经的发病率逐年升高,张儒荣[1]对重庆市璧山县中学校的1189名在校女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显示痛经发生率高达78%.
作者:渠艳芳;王金平;张晋峰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 总结整理不同之水的性用、材料及备置方法等,供临证时灵活选取,以提高方药疗效.方法 参照历代医家的论述及现代研究的成果,归纳其中水类溶媒的性用,以五行理论为中心,阐述其功效和升降之性.并对其现状和发展提出见解.结果 诸水的五行及升降之性对应为:清水(水;沉),甘澜水(木;升而泄肾邪),清浆水(金、土;敛降火气而养中),潦水(土;降而化湿邪),泉水(金;降而安神),井花水(金;降而熄风),东流水(金;降而荡上焦水饮),麻沸汤(火;浮而上行且可通络).结论 仲景《伤寒杂病论》对方药煎煮溶媒有特定的选择.不同煎药用水具有不同的性用,临证时根据病症的不同择取相应的煎药用水方可更好的发挥临床疗效.
作者:唐一丹;黄庆;田理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 初步建立中药材鬼针草的质量标准.方法 以芦丁和金丝桃苷为对照品,对鬼针草药材分别采用薄层色谱法和高效液相色谱法进行定性和定量研究.结果 建立了以薄层色谱法鉴别鬼针草药材中芦丁和金丝桃苷的方法.芦丁的线性范围为3.11~99.55 μg· mL-,回归方程为:Y=16.783X-7.895(r=0.9999,n=6),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6.75%,RSD为2.77%(n=6);金丝桃苷的线性范围为3.14~100.6 μg·mL-1,回归方程为Y=22.425X-10.389(r=0.9998,n=6),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4.89%,RSD为1.98%(n=6).结论 本实验方法简单,准确,重复性好,可用于鬼针草的定性鉴别和定量测定,有效控制鬼针草药材的质量.
作者:布紫云;曲婷丽;赵正保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 研究胃脘痛采用半夏泻心汤的治疗效果.方法 56例胃脘痛患者均分为两组,对照组28例患者采用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28例患者采用半夏泻心汤加减治疗,分析对比两组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有效率以及胃镜检查有效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胃脘痛疾病采用半夏泻心汤加减治疗,应用安全可靠,可显著提高患者生命质量.
作者:张雪梅;郭燕洁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 通过查询大量文献及资料总结目前布鲁氏菌病的中医药治疗现状.方法 查询文献资料后归纳总结.结果 中医对布鲁氏菌病病名、病机及治疗逐渐达成共识.结论 中医学认为布鲁氏菌病归属湿温,病因病机为感受湿热病邪所致;中医药治疗布鲁氏菌病方式多样,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许早荣;郑爱红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关节镜治疗膝关节骨关节病的护理措施.方法 选取我院2010年1月-2013年12月80例关节镜治疗膝关节骨关节病患者,予以合理护理方法,分析其临床效果.结果 手术均获得成功,对膝关节功能具有较为显著改善,无膝关节内翻、外翻等畸形发生,患者生活质量得到明显提高.结论 医护人员在关节镜治疗膝关节骨关节病过程中应予以合理护理,由此可以明显提高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鲁素玲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少腹部艾灸配合背俞穴(肝俞、脾俞、肾俞)刺血拔罐治疗寒凝血瘀型痛经的疗效.方法 17例患者采用少腹部艾灸配合背俞穴(肝俞、脾俞、肾俞)刺血拔罐进行治疗.结果 腹部艾灸配合背俞穴(肝俞、脾俞、肾俞)刺血拔罐治疗寒凝血瘀型痛经有效率为94.1%.结论 少腹部艾灸配合背俞穴(肝俞、脾俞、肾俞)刺血拔罐治疗寒凝血瘀型痛经,操作简单,疗效显著,易于推广.
作者:宋如意;庄语;姚鑫 刊期: 2016年第02期
通过在生理学实验双语教学中运用α脑波音乐作为教学背景,并对学生进行问卷调查比较,结果表明,此法可使教学中的实验动物呼吸平稳、心率正常,同时可以缓解学生在双语课堂上的紧张焦虑情绪,提高英语表达能力、思维记忆力,提高实验成功率,使教学效果得到提升,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作者:赵献敏;杜彩霞;高剑峰;王权;朱艳琴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 探究仲景方剂中几种常见的方剂配伍方法以及所治疗的病症,加以分析以便更好地指导临床.方法 对经典的仲景方剂加以归纳分析、加以总结.结果 通过分析归纳得出常见的五种配伍方法(辛苦甘除痞法、咸辛苦泄下法、甘咸苦除燥法、酸甘苦除烦法、酸苦甘除挛法)及治疗病症.结论 从五种配伍方法中得到了启示,药物的五味配伍十分重要,需要医者探索更好的配伍方法.
作者:吴美玉;尹立智;徐强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 观察使用加减小柴胡汤治疗神经性厌食症的临床疗效,以期为《伤寒论》中述“但见一症”治疗神经性厌食症提供客观的依据.方法 陈伟刚教授在临床中积极探索,认为少阳病中可有神志、行为和消化道异常症状,以小柴胡汤为主方加减治疗以表里失和、营卫不谐、阴阳失衡、气血不调病机为主的神经性厌食症.结果 加减小柴胡汤治疗神经性厌食症,其临床疗效显著.结论 小柴胡汤但见一症,不必息具,临床用方重在灵活化裁,临床用加减小柴胡汤治疗神经性厌食症疗效显著.
作者:安云;陈伟刚 刊期: 2016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