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千金苇茎汤对支气管扩张症中铜绿假单胞菌群体感应系统影响的可行性

樊长征;张文江;张燕萍;苗青;张琼

关键词:千金苇茎汤, 支气管扩张症, 铜绿假单胞菌, 群体感应系统
摘要:目的 探究从铜绿假单胞菌群体感应系统研究千金苇茎汤治疗支气管扩张症作用机理的可能行.方法 铜绿假单胞菌对抗生素的耐药性使其感染几乎不可能被清除从而导致肺衰竭终导致患者死亡.研究干扰铜绿假单胞菌群体感应系统的药物是一个很有前景的降低其毒力因子产生、抑制生物膜的形成以及提高药物敏感性的途径.结果 从中医经典方千金苇茎汤治疗支气管扩张症中铜绿假单胞菌感染入手,研究千金苇茎汤抑制铜绿假单胞菌群体感应系统来治疗支气管扩张症中铜绿假单胞菌感染是可行的.结论 从铜绿假单胞菌群体感应系统研究千金苇茎汤治疗支气管扩张症的作用机理,可能是抓住千金苇汤治疗支气管扩张症作用通路、作用靶点的主要环节.
光明中医杂志相关文献
  • 《伤寒杂病论》水类煎药溶媒浅述

    目的 总结整理不同之水的性用、材料及备置方法等,供临证时灵活选取,以提高方药疗效.方法 参照历代医家的论述及现代研究的成果,归纳其中水类溶媒的性用,以五行理论为中心,阐述其功效和升降之性.并对其现状和发展提出见解.结果 诸水的五行及升降之性对应为:清水(水;沉),甘澜水(木;升而泄肾邪),清浆水(金、土;敛降火气而养中),潦水(土;降而化湿邪),泉水(金;降而安神),井花水(金;降而熄风),东流水(金;降而荡上焦水饮),麻沸汤(火;浮而上行且可通络).结论 仲景《伤寒杂病论》对方药煎煮溶媒有特定的选择.不同煎药用水具有不同的性用,临证时根据病症的不同择取相应的煎药用水方可更好的发挥临床疗效.

    作者:唐一丹;黄庆;田理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α-脑波音乐在中医院校生理学实验双语教学中的应用与分析

    通过在生理学实验双语教学中运用α脑波音乐作为教学背景,并对学生进行问卷调查比较,结果表明,此法可使教学中的实验动物呼吸平稳、心率正常,同时可以缓解学生在双语课堂上的紧张焦虑情绪,提高英语表达能力、思维记忆力,提高实验成功率,使教学效果得到提升,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作者:赵献敏;杜彩霞;高剑峰;王权;朱艳琴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布鲁氏菌病的中医药治疗现状

    目的 通过查询大量文献及资料总结目前布鲁氏菌病的中医药治疗现状.方法 查询文献资料后归纳总结.结果 中医对布鲁氏菌病病名、病机及治疗逐渐达成共识.结论 中医学认为布鲁氏菌病归属湿温,病因病机为感受湿热病邪所致;中医药治疗布鲁氏菌病方式多样,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许早荣;郑爱红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对小儿上呼吸道感染所致高热的认识及治疗体会

    对小儿上呼吸道感染所致高热的病因病机、辨证分型、辨病论治等方面,进行了论述.通过对1000例患者的治疗,得出在辨证论治这一治病求本的基础上,针对上感高热可采取辨病施治,辅以审因论治、对症治疗.

    作者:薛明;达春水;王永莉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2014年天津地区144例麻疹患者中西医结合治疗的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我院中西结合科收治的所有麻疹患者的流行病学特征、临床特征及防治措施.方法 对14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44例麻疹患者(男76例,女68例),未成年患者74例(<5岁占92%),成年患者70例;发病季节集中在1、2、3、4、5月份(共124例占86.1%);地域分布差异不明显(城镇患者68例,占47.2%);麻疹疫苗接种(含加强免疫接种)率低(接种患者16例,占11.1%);麻疹患者(儿)接触(含麻疹高发时段去往人口密集区)率高,为127例(占88.2%).发热体温偏高(≥39.0℃患者占66.0%);合并症多样化,由多到少依次为:消化道症状(含恶心、呕吐、腹泻、便秘)为80.6%、心肌炎为75.7%、肝损害为45.8%、肺炎为43.1%、贫血为18.8%、喉炎为11.8%、上呼吸道感染为5.6%、鹅口疮为5.6%;麻疹抗体-IgM阳性检出率高,为79.9%.治愈率高,为100%(平均住院治疗5.79天).结论 此次麻疹的发生呈现两极态势,即8月龄~5岁儿童及18岁以上成年人多见,麻疹患者疫苗接种率偏低,麻疹合并症呈现多样化,持续时间长.因此有必要加强儿童及成人麻疹疫苗的免疫接种,加强医务工作者对麻疹的认识,充分发挥中医药在诊治过程中的作用,避免麻疹疫情的爆发及流行.

    作者:崔涛;郭丽颖;贾建伟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医家程杏轩痰证学术思想探微

    为了深入探讨清代名医程杏轩痰证的学术思想,本文就其代表作《医述》中有关痰证的学术思想,分别从痰证之宿根在于阳气亏损,其源为津液所化;痰之种类繁多而皆由水液所生,痰病症状复杂而均由气窜夹痰所为;治痰注重理气,辨证不忘脏腑等3个方面进行一初步探讨.

    作者:徐重明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李宝玲运用补阳还五汤辨治老年性气虚血瘀型眩晕经验

    李宝玲,山西省中医院教授,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北京中医药大学博士,全国著名脑病专家、首届国医大师张学文教授亲传弟子,从事临床教学工作20余年,临床经验丰富,遣方用药巧妙,擅长治疗失眠、焦虑、抑郁、眩晕、头痛、脑梗塞、脑出血等.笔者有幸聆听导师教诲,受益匪浅,现将李宝玲老师运用补阳还五汤治疗老年性气虚血瘀型眩晕的经验介绍如下.

    作者:方庆;李宝玲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陈美华以滋肾平肝、化痰活血法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研究

    目的 观察陈美华主任以滋肾平肝、化痰活血法辨治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疗效.方法 7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5例.两组均予西药降压治疗,治疗组加服中药以滋肾平肝、化痰活血.治疗4周后评价疗效.结果 两组降压疗效比较:治疗组总有效率91.4%,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后收缩压与舒张压均下降(P<0.01),但治疗组降压疗效更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临床症状疗效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症状积分均有改善(P<0.05);治疗组对于改善临床症状更优于对照组(P<0.05),尤其在改善眩晕、头重、胸闷、五心烦热、腰酸、肢体麻木方面更具有优势(P<0.05).血液流变学疗效分析:治疗组治疗前、后比较血浆纤维蛋白原与血小板大聚集率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比较血浆纤维蛋白原与血小板大聚集率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间比较血浆纤维蛋白原与血小板大聚集率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陈美华主任应用其经验方滋肾平肝、化痰活血治疗高血压病疗效良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陈娟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艾灸对克罗恩病大鼠穴区TRPV表达的影响

    目的 观察隔药灸对炎症性肠病大鼠天枢穴区TRPV1、TRPV3蛋白表达的影响,探讨隔药灸治疗炎症性肠病的穴位局部启动机制.方法 采用雄性清洁级SD大鼠建立炎症性肠病模型.将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模型隔药灸组、正常隔药灸组.正常组、模型组不予任何治疗;模型隔药灸组和正常隔药灸组均取天枢穴施以隔药灸干预.干预结束后,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Immunohistochemistry)检测各组大鼠天枢穴区TRPV1、TRPV3蛋白的表达.结果 隔药灸干预后,模型隔药灸组TRPV1蛋白的表达水平显著高于正常组、正常隔药灸组(均P<0.01)以及模型组(P<0.05);模型组与模型隔药灸组TRPV3蛋白表达水平均显著高于正常组(P<0.05).结论 调节穴区TRPV1、TRPV3可能是隔药灸治疗炎症性肠病的穴位局部启动机制之一.

    作者:洪珏;魏凯;张丹;张琳琳;刘婕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千金苇茎汤对支气管扩张症中铜绿假单胞菌群体感应系统影响的可行性

    目的 探究从铜绿假单胞菌群体感应系统研究千金苇茎汤治疗支气管扩张症作用机理的可能行.方法 铜绿假单胞菌对抗生素的耐药性使其感染几乎不可能被清除从而导致肺衰竭终导致患者死亡.研究干扰铜绿假单胞菌群体感应系统的药物是一个很有前景的降低其毒力因子产生、抑制生物膜的形成以及提高药物敏感性的途径.结果 从中医经典方千金苇茎汤治疗支气管扩张症中铜绿假单胞菌感染入手,研究千金苇茎汤抑制铜绿假单胞菌群体感应系统来治疗支气管扩张症中铜绿假单胞菌感染是可行的.结论 从铜绿假单胞菌群体感应系统研究千金苇茎汤治疗支气管扩张症的作用机理,可能是抓住千金苇汤治疗支气管扩张症作用通路、作用靶点的主要环节.

    作者:樊长征;张文江;张燕萍;苗青;张琼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基于仲景方剂的五味配伍方法初探

    目的 探究仲景方剂中几种常见的方剂配伍方法以及所治疗的病症,加以分析以便更好地指导临床.方法 对经典的仲景方剂加以归纳分析、加以总结.结果 通过分析归纳得出常见的五种配伍方法(辛苦甘除痞法、咸辛苦泄下法、甘咸苦除燥法、酸甘苦除烦法、酸苦甘除挛法)及治疗病症.结论 从五种配伍方法中得到了启示,药物的五味配伍十分重要,需要医者探索更好的配伍方法.

    作者:吴美玉;尹立智;徐强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心脏神经官能症的辨证施护

    目的 探讨心脏神经官能症的辨证施护后的治疗效果.方法 将63例心脏神经官能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0例,给予常规西药治疗;治疗组33例,除常规治疗外,给予中西医结合辨证施护,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组心电图指标改善明显,优干对照组,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94%,对照组为66.7%,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中西医结合辨证施护治疗心脏神经官能症,能有效缓解症状,其疗效优于单纯西药治疗.

    作者:徐青怡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护理干预对降低高龄股骨骨折患者压疮发生率的影响

    目的 分析护理干预对降低高龄股骨骨折患者压疮发生率的影响.方法 将我院收治的80例高龄股骨骨折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临床对对照组患者主要采用常规护理,对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护理干预,并观察两组患者护理效果及对压疮发生率的影响.结果 观察组患者舒适度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压疮发生率及次数显著低于对照组,舒适度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护理干预在高龄股骨骨折患者护理中应用,不仅能够有效降低患者压疮发生率,同时对提高患者舒适度和护理质量也具有重要的作用,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范雪梅;辛云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针灸治疗慢性湿疹的临床研究进展

    目的 探究近10年针灸治疗慢性湿疹的临床研究进展,为临床治疗慢性湿疹提供较好的针灸治疗方法和临床依据.方法 以“慢性湿疹,针灸”为检索词,查阅2004至2014年中国知网数据库,将检索到的相关文献进行综述.结果 目前临床上常用的毫针剌、火针、自血疗法、梅花针、针药结合等不同的针灸方法,在治疗慢性湿疹上取得了较大进展.结论 针灸治疗慢性湿疹有较好的临床疗效,但目前临床运用仍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亟待完善.

    作者:张贵涛;何新芳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关节松动术联合筋结针刺运动在膝骨关节炎中的应用举隅

    目的 阐述关节松动术联合筋结针刺运动在膝骨关节炎中的应用情况.方法 举验案3则,分别叙述先关节松动术后筋结针刺运动、先筋结针剌运动后关节松动术、先关节松动术后行“局部筋结针刺+基于‘巨刺法’指导下的筋结针刺运动”三种不同组合顺序的治疗手段对膝骨关节炎的疗效.结果 灵活应用关节松动术联合筋结针刺运动对膝骨关节炎的治疗卓见成效.结论 针对患有膝骨关节炎的不同人群,制定适合的治疗方案,方能取得良好的疗效.

    作者:章芬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76例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52例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76例,对照组予阿洛西林钠针、喜炎平注射液、丹参酮Ⅱ-a针静滴,治疗组在以上基础上配合针刺、拔罐和中药口服.结果 治疗组治愈率80.26%、总有效率97.37%、复发率11.48%,对照组治愈率48.61%、总有效率62.5%、复发率31.43%,两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 <0.05.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具有加快临床症状消失,减少复发,促进淋巴结消失的作用.

    作者:刘素云;王喜聪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风药在2型糖尿病并发症中的应用浅析

    风药是指具有春气、风木特性的一类药物的总称.在2型糖尿病并发症治疗中,根据肝脾致病的理论,运用风药收效明显.

    作者:侯宇辉;程娜娜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韩玲主任医师治疗小儿感冒经验

    陕西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韩玲主任医师1982年毕业于陕西中医学院中医专业,主要从事儿科临床及教学工作近30年,对小儿呼吸系统及肾病的临床及实验有较深研究,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擅长治疗小儿热性病.近5年来公开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编写出版学术著作2部,主持完成各级科研项目2项,现在研课题2项.韩玲主任医师辨治小儿感冒,根据自身多年临床经验结合前人叶天士卫气营血辨证,将其分为卫分、气分、营分、血分等四型,本文重点介绍韩玲主任医师治疗小儿感冒卫气分的辨证选方经验.

    作者:付剑楠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护理干预对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疼痛的影响研究

    目的 研究护理干预对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疼痛的影响.方法 100例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均分为两组,对照组50例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50例采用护理干预,评估两种不同护理方法对患者疼痛造成的影响.结果 观察组入院前以及入院后20d的PI-NRS评分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入院前与入院后20d比较无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接受系统性护理干预措施,可有效减轻患者疼痛,应用效果显著.

    作者:齐然;马红霞;曲煜霞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电员针运动疗法联合超短波配合功能锻炼对肩周炎患者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电员针运动疗法联合超短波配合功能锻炼对肩周炎患者疗效观察.方法 将9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5例.对照组超短波配合功能锻炼治疗,治疗组在超短波配合功能锻炼的基础上加用电员针运动疗法.结果 治疗组治愈20例,显效18例,有效7例,有效率为100%;对照组治愈3例,显效17例,有效18例,无效7例,有效率为84.4%.两组间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电员针运动疗法联合超短波配合功能锻炼对肩周炎患者疗效肯定.

    作者:肖雪青;上官红 刊期: 2016年第02期

光明中医杂志

光明中医杂志

主管: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主办:中华中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