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岩伟;赵文静
例1 男,62岁,以左眼视物不清2年,于1993年5月21日入院.查体:血压130/82 mm Hg,心肺腹部无异常.眼科检查:视力:左手动,右0.5,光定位准确,左眼外眼无异常,角膜透明,前房深浅正常,虹膜纹理清,瞳孔约3 mm,对光的反应灵敏,晶体白色浑浊,眼压双侧5/5.5=17.30 mm Hg.
作者:曹锐生;苟小莉 刊期: 2007年第23期
中药复方是中医用药的主要形式,大复方是中药复方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其药味多、相应的化学成分复杂,致使药效物质基础难以确定;多成分、多靶点以及含量过低给药理学、分子生物学以及药代动力学研究带来相当大的困难,所以研究药物之间的配伍,在保证药效的基础上简化药味组成,使之便于用现代科学技术方法研究,已成为中药复方现代化道路的必由之路.
作者:王海燕;刁兴彬;孙强 刊期: 2007年第23期
川崎病又名皮肤粘膜淋巴结综合征,是一种以变态反应性全身小血管炎为主要病理改变的结缔组织病.其临床表现为急性发热、皮肤粘膜病损和淋巴结肿大.可以引起冠状动脉病变,心肌梗死是主要死因.我科2005年1月~2006年12月共收治川崎病22例,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朱桂菊;葛凯峰;陈梦婷 刊期: 2007年第23期
我院2006年内科疗区2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住院期间继发脑栓塞.例1 男,42岁,因心前区疼痛1小时而入院,患者2小时前因劳累而突发心前区疼痛,伴大汗,休息、口服速效救心丸不缓解.既往高血脂.查:血压120/70 mm Hg,心音低钝,节律不整,闻期前收缩.心电图示Ⅱ、Ⅲ、avf导联ST段弓背向上抬高0.2 mv.
作者:丁顺 刊期: 2007年第23期
20世纪70年代起,传染病已不再是危害儿童的第一杀手,而恶性肿瘤已经成为我国乃至世界除意外伤害外常见的儿童死亡原因.恶性肿瘤中,白血病发病率占据第一位[1],但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获得长期生存的患者越来越多,如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应用正规化疗,长期无病生存率可达70%~80%[2].
作者:范芹;沈晶晶 刊期: 2007年第23期
目的 观察血管扩张剂辅助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的疗效.方法 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以血管扩张剂川芎嗪、硝苯地平控释片(拜心通)联合基本疗法的治疗组(40例)和基本疗法的对照组(20例).治疗1~2个疗程,观察治疗前后症状、体征、通气功能、血氧饱和度等的变化.结果 两组治疗后,症状均有效缓解,通气功能改善,血氧饱和度增加.两组总有效率无统计学差异;但治疗组显效率为80%,对照组为55%,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血管扩张剂辅助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疗效较好.
作者:邢永刚 刊期: 2007年第23期
目的 观察肾盂肾炎患儿尿液γ-谷氨酰转移酶、碱性磷酸酶、乳酸脱氢酶活性.方法 用速率法对36例肾盂肾炎患儿的尿液γ-谷氨酰转移酶、碱性磷酸酶、乳酸脱氢酶进行检测,并与352例健康儿童尿液进行比较.结果 肾盂肾炎患儿的三种尿酶均高于正常儿童(P<0.01).结论 尿酶的含量与肾功能密切相关,因而尿酶可以作为评价早期肾损伤的敏感指标.检测尿液中GGT、ALP、LDH对诊断儿童肾盂肾炎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作者:刘君;付海明 刊期: 2007年第23期
流感潜伏期短,起病急,经呼吸道飞沫传播容易实现,流感病毒抗原易变异,人群的特异性免疫状况不稳定,对变异株普遍易感,因此流感流行常呈周期性,并容易迅速导致世界性大流行,对人群健康和社会稳定产生重大影响[1].
作者:汪滢;曾光 刊期: 2007年第23期
在现代医疗护理工作中,医护人员如果忽略了病人的权利,很可能会发生侵犯病人权利的事件,甚至会引发医疗护理纠纷,因此,医护人员了解病人的权利,有利于避免医疗护理纠纷的发生.所谓权利,一是法律上的权利,即法律赋予人们享有的某种权益,表现为享有权利的人在宪法和法律的范围内有权做出或不做某种行为和要求他人做出或不做出某种行为,在必要时可请求国家机关协助实现其权益;二是指伦理道德方面的权利,这种权利不具有法律上的强制性,但也有一定时期内社会成员普遍认可并遵循的行为规范[1].病人权利是法律权利和道德权利的综合,是指病人在医疗护理过程中应享受的权力和利益,病人权利的主要内容可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作者:艾淑娟 刊期: 2007年第23期
研究证明,内皮功能受损和内中膜复合体增厚是动脉粥样硬化形成的早期标志,发生于斑块形成之前.发生高血压(HT)时,血管内皮功能失调,促进了动脉粥样硬化(AS)的形成.无创性高分辨率超声出现以前,通常采用病理学检查和动脉造影方法评价动脉粥样硬化,这两种方法不仅不适合疾病早期阶段的研究,而且也不适合评价药物疗效.随着超声技术的发展,应用高分辨率超声技术检测外周血管内皮功能及内中膜复合体的厚度(intima-media thickness,IMT)来评价早期动脉粥样硬化,越来越受到人们关注.
作者:杨艳丽;孙志丹 刊期: 2007年第23期
随着剖宫产技术的改进,以及麻醉、输血技术的进步和抗生素的不断发展,大大提高了剖宫产的安全性,近10年来剖宫产率呈明显上升趋势,然而,剖宫产术后出现的腹壁盆腹腔粘连引起小肠梗阻、盆腔疼痛、不孕等并发症,严重影响了妇女的身心健康,且给再次手术带来困难,降低了妇女的生活质量.因此,本研究通过对我院再次行剖宫产术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不同剖宫产术式所致腹壁、盆腹腔粘连的情况,报道如下.
作者:王波君 刊期: 2007年第23期
产后出血是分娩期严重的并发症,居我国目前孕产妇死亡原因的首位[1],而产后出血又以子宫收缩乏力性产后出血为常见.产妇一旦发生产后出血,预后不佳.若休克较重、持续时间较长,即使获救,仍有可能发生严重的继发性垂体前叶功能减退(席汉综合征)后遗症,严重影响了妇女的生命和健康[2].
作者:吴丽芳 刊期: 2007年第23期
脑膜瘤(meningioma)发病率占颅内肿瘤的第二位,氢质子磁共振波谱(1H-MRS)是一种无损伤性研究人脑的新方法,本文就1H-MRS在脑膜瘤方面的研究进展及临床应用予以探讨.
作者:马隽 刊期: 2007年第23期
目的 了解我市 2004年细菌性痢疾的流行特征,为制定防治对策提供依据.方法 用圆形分布法对我市2004年疫情资料作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发病季节高峰为夏秋季.结论 应进一步加强对居民的健康教育及高发季节时期的预防干预.
作者:辛崇萍;孙中友 刊期: 2007年第23期
目的 探讨直肠癌新辅助治疗及各种手术的护理模式与注意事项.方法 2000年4月~2005年4月,我院共收治直肠癌病人31例,全部按设计要求进行了术前放、化疗和手术治疗,针对新的治疗方法、主要副反应等,对病人给予了全面、连续、有效的护理.结果 所有病人均顺利完成了治疗,康复出院,1年生存率达100%.结论 全面、连续、有效的护理,是保证直肠癌新辅助治疗及手术治疗顺利进行的重要措施之一.
作者:张梅 刊期: 2007年第23期
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加汽化术是近年开展应用于膀胱肿瘤治疗的新方法.2002年9月~2005年12月我院应用storz汽化电切系统治疗膀胱肿瘤35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刘青峰;徐洪 刊期: 2007年第23期
目的 探讨泪囊鼻腔吻合术、Nd:YAG激光泪道成形术和泪道支架成形术治疗慢性泪囊炎的效果.方法 对近四年来应用这三种方法治疗并有随访记录的193例217眼慢性泪囊炎患者的效果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结果 泪囊鼻腔吻合术组81眼,有效75眼(92.59%);Nd:YAG激光泪道成形术组63眼,有效45眼(71.43%);泪道支架成形术组73眼,有效66眼(90.41%).泪囊鼻腔吻合术组与Nd:YAG激光泪道成形术组、Nd:YAG激光泪道成形术组与泪道支架成形术组疗效差别有显著性意义(P<0.005);泪囊鼻腔吻合术组与泪道支架成形术组疗效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泪囊鼻腔吻合术和泪道支架成形术都是治疗慢性泪囊炎的可靠方法.泪囊鼻腔吻合术因操作复杂、损伤大等缺点,在老年体弱、瘢痕体质及年轻患者的应用中受到限制;泪道支架成形术操作简单、损伤小、不切口、不留疤、并发症少、费用低,值得普及开展.
作者:吕宏伟;黄佩琳;黎国培 刊期: 2007年第23期
目的 探讨微创闭式引流在液胸引流治疗中的价值.方法 对Seldinger组、粗管组和细管组进行液胸引流治疗效果和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的比较.结果 在一次置管引流治愈方面,Seldinger组与粗管组无显著差异(P>0.05),但均明显优于细管组(P<0.01).在管周疼痛和并发反应性胸膜炎方面,Seldinger组和细管组优于粗管组(P<0.05).在管道不通畅和需要重复置管引流方面,Seldinger组和粗管组优于细管组(P<0.05).而三组的拔管后医源性气胸、导管性感染以及凝固性血胸形成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Seldinger穿刺技术引导专用的静脉导管作闭式引流治疗液胸,既可以达到治疗的效果,同时也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值得推广.
作者:王盛标;蔡业平;张圣岸;李云锋;陈亮;黎艳晖 刊期: 2007年第23期
目的 明确现阶段本地区SAPS Ⅱ评分与呼吸机撤离的关系,以便更加有效、合理、规范地使用呼吸机,提高呼吸危重症的治疗成功率.方法 入住ICU后第1个24小时内进行SAPS Ⅱ评分.观察SAPS Ⅱ评分各分数段成功撤离呼吸机病人的比例,并进行对比分析研究.结果 SAPS Ⅱ评分越低的病人,成功撤离呼吸机的比例越高.结论 SAPS Ⅱ评分与呼吸机的成功撤离率有关系;SAPS Ⅱ评分作为第三代病情严重度评价系统,能较准确地判断机械通气病人的预后.
作者:侯太辉;张珂瑜;乔华 刊期: 2007年第23期
创伤引起的骨不连、骨缺损的处理和骨肿瘤的保肢治疗以及一些重建手术往往都涉及植骨的问题.目前临床应用的骨移植材料有自体骨、异体骨以及各种人工合成的移植材料替代物,而干细胞、骨形成蛋白(bonemorphogentic proteins,BMPs)和各种生长因子合植骨材料也已进入了临床研究阶段,所有这些骨移植材料都至少具备了以下的一种生物学特性:①骨传导性;②骨诱导性;③成骨作用[1].
作者:杨诚;彭建强;张旗 刊期: 2007年第2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