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慧明
1998年12月~2005年12月我们收治了152例老年人慢性心力衰竭(CHF)病例,现分析如下.
作者:王荣林;周向阳;郭倩 刊期: 2006年第17期
先天性食管闭锁是新生儿期危及患儿生命的一种疾病,因症状不典型易引起误诊.现就我科NICU室内2003年10月~2005年10月住院患儿生后第一次喂乳(或喂水)时出现乳汁反溢现象,甚至呛咳,不能进乳(或水)而行插胃管进程中发现异常,经食管造影确诊为先天性食管闭锁的护理体会,分析如下.
作者:张凤云 刊期: 2006年第17期
目的 全面了解教职工的健康状况,以便对保护好教师的身体健康做一些有益的探索.方法 以2004年10月份对全校教工的体检资料为依据,进行回顾性分析,分年龄段对常见病、多发病进行分析.结果 共检1291人,有1046人均患有各种不同的疾病,总检出率81.02%,检出肿瘤2例并确诊.结论 教师的患病率较高,身体状况不容乐观.提醒应积极改善教工的工作条件,教工也应当加强自身保健减少疾病的发生.
作者:赵嫣红;门德良;赵庆英 刊期: 2006年第17期
随着计划免疫工作的逐步深入,我区的麻疹发病率已控制在一个较低的水平.但由于近年来人口的流动性增大,免疫空白的人群增多,使散在的麻疹疫情时有发生.为了摸清我区麻疹发病的流行病学特征,为科学制订防治策略提供依据,我们对全区2005年的麻疹发病情况进行了分析,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袁建芬;杨坚波 刊期: 2006年第17期
目的 通过孔穴穴位注射垂体后叶素,提高治疗咳血、咯血的疗效.方法 孔穴穴位注射垂体后叶素1~2 U,出血量大于50 ml/日,则加用郄上穴.每日一次,3~4次为一疗程.结果 52例呼吸系统疾病引起的咳血、咯血,经治疗后总有效率达88.46%.结论 孔穴是手太阴肺经之郄穴,配伍郄上穴,辅以泻法,具有清热祛邪、泻火降逆,使血归经而不外溢.加上垂体后叶素之药效,可达到止血之目的.
作者:徐忠敏 刊期: 2006年第17期
格林-巴利综合症又称为急性炎症性脱髓鞘性多神经根神经病(ATCP)[1],是神经系统常见的急危重症病,其中呼吸肌麻痹及合并症是本病的重要死因.根据病情及早使用机械通气是救治呼吸衰竭患者的重要措施.我科将近年来收治的16例格林-巴利综合症患者机械通气的护理体会进行总结,除常规护理外,对机械通气患者呼吸道的湿化、温化、适时吸痰及吸痰方法、吸氧方法等进行了探讨,现介绍如下.
作者:张萍;杨涛 刊期: 2006年第17期
目的 探讨山东乐陵产金丝小枣中微量元素的含量.方法 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9种微量元素的含量.结果 山东乐陵产金丝小枣中含有丰富的微量元素,其中Ca 969.481、Zn 14.821、Fe 24.128、Mn 3.046、Mg35.855、Cr 1.493、Cu0.136.结论 金丝小枣具有一定的药用价值.
作者:刘一兵;董丽花 刊期: 2006年第17期
目的 随着城镇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与10年前相比,学龄前儿童的膳食营养与身体发育状况有何改变对此进行分析研究.方法 按照常规营养调查法对泰安市同一所幼儿园的1993年163名和2003年175名儿童进行膳食调查,体格检查及生化检验.结果 10年后的膳食结构更趋于合理,蛋白质、硫胺素、尼克酸供给量均已达到或超过RDA,而钙与视黄醇仅约为RDA的50%及70%,目前儿童身高、体重、血红蛋白测定比10年前均有明显增加(P<0.05),贫血率由10年前的17.50%降至4.70%.结论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儿童的膳食日趋合理,营养状况逐渐改善;儿童的体重等重要发育指标明显提高.
作者:赵爱华;王进力 刊期: 2006年第17期
目的 探求苯氧乙醇溶液中苯氧乙醇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 利用苯氧乙醇在268.8 nm波长处有大吸收的特点,建立回归方程,然后根据回归方程计算供试品的含量.结果 苯氧乙醇在1.70%~2.30%(ml·ml-1)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6(n=6),回收率为99.2%(n=5).结论 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苯氧乙醇溶液中苯氧乙醇的含量简便、快速,结果准确可靠.
作者:徐秀丽;王莉;贾法玲 刊期: 2006年第17期
乙型肝炎患者,治疗康复时间一般持续较长.整体护理要求我们,除了对患者本人进行健康教育,也要对患者家属进行健康教育指导,使家属在患者的康复过程中发挥大的作用.本研究的目的:通过对乙型肝炎患者家属对健康教育需求的了解,为对患者家属进行健康教育提出护理依据.
作者:曾凤屏;李爱军;陆勤 刊期: 2006年第17期
临床观察发现,初患糖尿病(DM)患者负性情感(焦虑、抑郁)较为严重,使患者承受着精神、心理压力,影响着身心健康和血糖控制水平.因此,初患糖尿病患者的心理干预又成了一个新课题.我们对92例在我院确诊DM患者在常规干预的基础上,采用音乐疗法进行心理干预配合中医中药治疗,使患者的焦虑、抑郁、知识缺乏、认知行为、血糖控制水平都有了明显改善.
作者:杨金和;邱延昭;关博林 刊期: 2006年第17期
连续性静-静脉血液滤过(CVVH)是模拟人体正常肾小球的滤过原理,以对流的方式滤过清除血液中的水分和尿毒症物质,并以补充置换液方法模拟肾小球的重吸收功能[1],已被广泛应用于急性肾功能衰竭(ARF)和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的治疗.现将我院近采用CVVH救治32例MODS合并ARF患者的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王伯霞;刘怡芝;刘淑风;张曼茹 刊期: 2006年第17期
目的 分析上海长宁区现阶段母乳喂养实施状况,并观察父母是否为独生子女对母乳喂养实施的影响.方法 设计母乳喂养实施情况咨询反馈表,重点内容包括:幼儿父母是否为独生子女、幼儿的性别、完全配方奶喂养、母乳喂养小于3个月、母乳喂养3个月~小于6个月和母乳喂养6个月以上(包括6个月)即≥6个月.进行面对面直接问卷调查.结果 ①总体母乳喂养实施情况:434个幼儿,小婴儿期(即小于3个月)母乳喂养率高,总共达到(90.78%),过了小婴儿期,母乳喂养率每3个月下降25%以上,母乳喂养≥6个月的幼儿158人,占36.40%,明显低于母乳喂养小于6个月的幼儿,(χ2=30.88,P<0.01).②幼儿的父母是否为独生子女对母乳喂养实施的影响:父母均非独生子女的幼儿母乳喂养≥6个月的比例明显高于父母均独生子女的幼儿,(χ2=4.20,P<0.05),而父母单方是否为独生子女对母乳喂养实施的影响没有明显差异.结论 长宁区小于3个月婴儿母乳喂养率高,但需要提高母乳喂养持续6个月以上的百分率;尤其是要关注父母均为独生子女的有了孩子,努力保证母乳喂养持续6个月以上.
作者:方凤;刘庆宪;余旬;王宗英;王慧娟;丁红娟;张聆 刊期: 2006年第17期
目的 观察疏血通注射液(其主要成分为水蛭素)对急性脑出血血肿吸收、血肿周围低密度区变化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的影响.方法 190例急性脑出血患者随即分为观察组(n=96)和对照组(n=94).观察组给与疏血通注射液6ml,1次/d静滴,连用20天,同时辅以脱水剂、脑保护剂.于治疗前及治疗后10 d、20d行脑CT检查测量血肿体积、血肿周围低密度区范围,治疗前及治疗后20d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第10 d、20d时观察组血肿体积和血肿周围低密度区明显缩小(P<0.01),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明显减少(P<0.01).结论 疏血通注射液能促进急性脑出血时的血肿吸收、血肿周围低密度区缩小和改善神经功能.
作者:李秋荣;王美莲 刊期: 2006年第17期
经方就是《伤寒论》、《金匮要略》中的方剂,中医要发展,就要再学习中医理论,并在实践中,总结出新的理论.中医护理也是如此.近些年来,本人在临床中边实践、边学习,意识到张仲景的经方在加减配伍上、煎煮使用上,确实奥妙无穷,都直接影响着服用中药后的疗效,这是我们祖先在临床上积累下来的宝贵经验,应当积极发掘加以提高.
作者:赵东萍;朱柏吉 刊期: 2006年第17期
在临床工作中,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比较常见,近年有逐渐增多的趋势.两病并发不仅关系密切,而且在发病、临床表现、治疗、预后等方面都有其特点,已受到医学界的普遍重视.现将我科2003年1月~2005年12月收治的肺结核合并糖尿病56例作一分析.
作者:秦金环;陈永杰;张锐 刊期: 2006年第17期
目的 通过对本院住院的精神病患者进行医院感染的监测,了解住院精神病患者医院感染的变化趋势,制定有效的控制措施,为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率,提供有效的依据.方法 采用前瞻性和回顾性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对2003-2005年本院住院的精神病患者,进行长期、系统、连续性医院感染病例的监测,将有关住院精神病患者医院感染的信息,及时反馈到临床科室,用于指导、改进预防措施.结果 3年间本院住院的精神病患者2686例,发生医院感染124例,平均感染发生率4.62%.感染的主要部位是呼吸道,其次是口腔.124例医院感染的精神病患者,住院时间长者达38年,住院时间达半年以上者95人,占感染人数的76.61%.结论 在3年医院感染的监测工作中,针对可能造成医院感染的因素进行调查,采取有效措施,可达到预防及控制医院感染的发生.
作者:孙花;亓卫国;朱桂荣 刊期: 2006年第17期
目的 探讨剖宫产术后切口感染的术前高危因素,并进行护理干预,以减少切口感染的发生.方法 采用回顾性调查法,对1999年6月-2005年6月在我院行剖宫产分娩,发生切口感染产妇63例的术前相关因素进行分析,同期未发生感染产妇86例的术前相关因素作为对照,确定高危因素并制定护理对策.结果 剖宫产术后切口感染的术前相关因素中,肥胖、胎膜早破、阴道检查、导尿≥2次或肛查≥3次为术前高危因素,感染组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根据剖宫产术后切口感染的术前高危因素制定护理对策,实施护理干预,减少感染发生率.
作者:燕云 刊期: 2006年第17期
目的 了解单纯药物干预和综合性心理干预二种措施的成本,对这二种措施进行分析,探索适合本地实际的高血压病干预措施,为初级卫生保健机构的决策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分别调查辖区内6个社区400名高血压患者的个人特征、家族史、高血压病史,治疗成本费用等,采用生命质量总评分作为健康效果指标,用F检验、t检验和多元回归方法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单纯药物干预措施比药物+综合性心理干预措施成本高;高血压病患者的健康状况越差、个人月均收入越高、年龄越大,无论是单纯药物处理还是药物+综合性心理干预,其成本越高;生命质量各领域得分及总分与成本费用之间呈负相关.药物+综合性心理干预的成本效果优于药物干预(F=52.202,P=0.000).结论 药物+综合性心理干预措施可降低成本,缩短病程,提高治疗效果,是社区高血压治疗效果的重要干预措施.
作者:张文汉;谭勇;胡素君 刊期: 2006年第17期
目的 观察吡格列酮对糖调节受损(IGR)患者糖代谢的影响.方法 将48例糖调节受损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两组均进行生活方式的干预,治疗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口服吡格列酮15 mg/d,连续12周.干预前后分别测定空腹血糖(FBG)、空腹胰岛素(FINS)、餐后2 h血糖(2 h BG)、餐后2小时胰岛素(2 h INS).结果 对照组干预前后各项指标均无明显变化;治疗组干预前后FBG、2 h BG、FINS、2 h INS均降低,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吡格列酮治疗IGR患者,可明显改善其糖代谢及胰岛素抵抗.
作者:尹进波 刊期: 2006年第1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