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按摩联合产后综合治疗仪预防乳汁淤积症的疗效观察

欧阳正平;洪秀莲

关键词:手法按摩, 产后综合治疗仪, 乳汁淤积症
摘要:目的:研究手法按摩联合产后综合治疗仪预防乳汁淤积症的疗效。方法选足月单胎分娩,年龄20~35岁,语言交流正常且乳房发育正常,乳头无内陷和皲裂,均能实行母乳喂养,婴儿能正常吸吮的90例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1及对照组2。观察组采用手法按摩联合产后综合治疗仪按摩,对照组1采用单纯产后综合治疗仪按摩,对照组2采用单纯手法按摩,观察三组泌乳始动时间、产后5天内乳汁淤积发生率。结果对于泌乳始动时间观察组与对照组2有明显的差异性(P2<0.05);产后5天内乳汁淤积的发生率观察组明显低于其他两组,观察组为3%,对照组1为17%,对照组2为10%。结论采用手法按摩联合产后综合治疗仪按摩组的产妇泌乳始动时间明显提前,泌乳量增加;产后乳汁淤积症发生率低;手法按摩联合产后综合治疗仪对预防乳汁淤积症有效果。
光明中医杂志相关文献
  • 电针联合 rTMS 治疗抑郁症患者30例

    目的:观察电针合并重复经颅磁刺激( rTMS)治疗男性抑郁症的疗效及对性功能障碍的影响。方法将60例符合入组标准的男性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研究组予以电针治疗、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对照组单用米氮平片口服治疗,疗程8周。于入组时及治疗后第2、4、6、8周末分别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24项( HAMD-24)、简明性功能自评量表(BSDSRS)、国际勃起功能指数问卷(IIEF-5)进行疗效和性功能评定。结果治疗第2周末、4周末、6周末、8周末两组HAMD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第4周末、6周末、8周末研究组BSDSRS评分、IIEF-5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电针联合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男性抑郁症疗效与米氮平片相当,而且更有利于患者性功能障碍的恢复。

    作者:时增科;梁学军;高存友 刊期: 2016年第14期

  • 穴位注射治疗糖尿病神经源性膀胱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穴位注射治疗糖尿病神经源性膀胱( DNB)的护理方法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DNB患者9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两组均给予穴位注射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个体化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3.3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5.56%,具有显著差异性(P<0.05)。结论在穴位注射治疗DNB的过程中实施个体化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高瑞 刊期: 2016年第14期

  • 中药联合内镜治疗腹泻型大肠息肉的研究

    目的:验证采用中药联合内镜治疗腹泻型大肠息肉疗效要明显优于单纯手术切除息肉的方法来治疗腹泻型大肠息肉。方法针对100例腹泻型大肠息肉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实验组50例确诊患者,经电切息肉后口服加味神术散治疗,后复查大肠镜;对照组50例,单纯手术切除息肉,后复查大肠镜。对每一位患者自入院后病情进行定期观察,在此期间两组未再服用任何可影响息肉生长的药物。结果统计结果表明实验组中只有1例患者有息肉复发现象,复发率仅为2%。对照组有10例患者复发,复发率为32%。实验结果表明采用中药联合内镜治疗腹泻型大肠息肉要优于对照组单纯手术切除。结论加味神术散联合内镜治疗腹泻型大肠息肉疗效显著,可在临床中广泛推广应用。

    作者:邢学义;王志;李群霞;樊明红;石萍 刊期: 2016年第14期

  • 御寒暖胃膏对慢性萎缩性胃炎修复机制的影响

    目的:研究御寒暖胃膏贴敷胃经穴对慢性萎缩性胃炎大鼠胃黏膜TNF-α、PCNA表达的影响,探讨御寒暖胃膏贴敷胃经穴对慢性萎缩性胃炎癌前病变大鼠胃黏膜损伤修复的作用机制。方法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御寒暖胃膏贴敷胃经穴组、药物对照组,采用综合干预方法复制慢性萎缩性胃炎癌前病变大鼠模型,光镜下观察胃黏膜组织的病理变化,采用酶联免疫分析法测定胃黏膜细胞中肿瘤坏死因子α( TNF-α)、增殖细胞核抗原( PCNA)的表达水平。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胃黏膜组织病理学检查提示存在腺体萎缩和一定程度的细胞异型增生,大鼠胃黏膜细胞中TNF-α、PCNA表达水平明显升高( P<0.05);与模型组比较,御寒暖胃膏贴敷胃经穴组和药物对照组大鼠胃黏膜组织的病理损伤得到明显修复,大鼠胃黏膜细胞中TNF-α、PCNA的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5)。结论御寒暖胃膏贴敷胃经穴可以促进CAG大鼠胃黏膜损伤的修复,该作用可能是通过调节胃黏膜细胞TNF-α、PCNA的表达水平来实现的。

    作者:谢宇锋;陈赟;冯军;杨宗保;吴云天;王曙辉 刊期: 2016年第14期

  • 慢性盆腔炎的中医药研究进展

    目的:了解和探讨采用中医药治疗慢性盆腔炎的进展、方法现状和有效率。方法阅读和总结近10多年来有关中医药治疗慢性盆腔炎的文献资料。结果中医药治疗慢性盆腔炎方法多种多样。结论从收集文献来看,中医综合治疗盆腔炎有效率较高,特别是补肾调周法合中西医结合治疗盆腔炎有效率较高,甚至达100%。

    作者:冯彦君;谢京蕊;陈继兰;高艳云;郭晓玲 刊期: 2016年第14期

  • 膝关节镜清理术配合康复训练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膝关节镜清理术配合康复训练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疗效。方法收集经保守治疗无效的KOA患者136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78例。对照组单纯采用关节镜清理术治疗,实验组采用关节镜清理术联合康复训练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在治疗前、治疗后6个月、12个月的膝关节功能评分情况及临床疗效。对比两组12个月内复发情况。结果治疗后6个月、12个月,实验组的膝关节功能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 P<0.05)。结论关节镜清理术配合康复训练治疗KOA能有效的改善患者的膝关节功能,提高临床疗效,降低复发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黄霄汉 刊期: 2016年第14期

  • 通窍活血汤加减治疗脑梗死52例

    目的:探讨通窍活血汤加减治疗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月—2015年2月收治的104例脑梗死急性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两组,每组52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中医通窍活血汤加减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NIHSS量表评分及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治疗后NIHSS量表评分为(8.17±2.62)分,与治疗前比较明显下降(P<0.01);两组治疗后比较,观察组NIHSS量表评分下降更为明显(P<0.01);观察组治疗后临床总有效率为94.23%,对照组为75.00%,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通窍活血汤加减治疗脑梗死疗效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宗政 刊期: 2016年第14期

  • 稳心颗粒治疗缺血再灌注性心律失常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步长稳心颗粒治疗心肌缺血及再灌注性心律失常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我院2012年12月—2015年6月期间收治的130例心肌缺血再灌注性心率失常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入院顺序将130例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5例,对照组采用控制血糖、稳定血压、抗血小板聚集等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步长稳心颗粒治疗,统计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并进行统计学对比。结果经过2周连续治疗,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89.2%,对照组66.2%,二者相比,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步长稳心颗粒治疗心肌缺血及再灌注性心律失常,能显著提高治疗有效率,疗效确切,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郭俊杰 刊期: 2016年第14期

  • 阿尔茨海默病合并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中医护理

    目的:总结11例阿尔茨海默病合并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保守治疗期间的护理。方法通过皮肤、心理、饮食、安全等方面综合护理,根据不同证型辨证施护,配合中药汤剂辨证用药,与患者和家属增进交流,使患者和家属掌握专业护理的知识和方法。结果所有患者住院期间均未出现压疮、下肢深静脉血栓、尿路感染等并发症。结论对阿尔茨海默病合并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运用综合护理方法,能够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保证医疗安全。

    作者:张遂连 刊期: 2016年第14期

  • 从肝肾论治卵巢囊肿

    目的:基于肝肾理论指导下,研究清肝解郁汤加减方治疗妇科卵巢囊肿的临床疗效。方法64例卵巢囊肿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2例,治疗组:清肝解郁汤加减方治疗;对照组:单纯性用桂枝茯苓胶囊治疗。两组以10天为一个疗程,观察三个疗程。结果治疗组治愈27例,显效2例,有效2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6.87%。对照组治愈5例,显效10例,有效9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为75.00%。两者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组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在肝肾理论学说指导下立方清肝解郁汤加减对于治疗卵巢囊肿有良好效果。

    作者:韩凤娟;秦竹;张艳;国光荣;王秀霞 刊期: 2016年第14期

  • 高校青年教师如何处理教学与科研关系的探讨

    教学与科研是高等学校的两项核心职能,两者统一协调、相辅相成才能促进学校的建设与发展。但两者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往往会产生矛盾与冲突,两者关系理论地位不清楚,实践中的严重偏差,从而导致了各种不合理现象的产生。高校青年教师因其自身的教学和科研工作特点,在处理两者关系时往往出现偏差。只有正确理解和处理教学与科研之间的关系,才能成为高等院校可持续发展中的中坚力量。

    作者:武鑫;高剑峰 刊期: 2016年第14期

  • 养老穴针刺结合刺络法治疗踝关节扭伤疗效对照观察

    目的:观察养老穴针刺结合刺络法与常规针刺治疗踝关节扭伤的临床疗效差异。方法将156例踝关节扭伤患者分为综合组(80例)和针刺组(76例),综合组采用刺络配合养老穴针刺治疗;针刺组选用解溪、昆仑、申脉等穴进行常规针刺,每天1次,治疗5次。两组患者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 VAS)评分,观察两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治疗后VAS评分均明显降低( P<0.01),综合组VAS评分低于针刺组P<0.05。综合组治愈31例,显效42例,无效7例;针刺组分别为22例、40例、14例,综合组总体疗效优于针刺组。结论养老穴针刺结合刺络法治疗踝关节扭伤可明显缓解症状,疗效优于单纯针刺治疗。

    作者:杨晶;马德元 刊期: 2016年第14期

  • 脾虚气滞型非酒精性脂肪肝的治疗分析

    目的:分析脾虚气滞型非酒精性脂肪肝采用枳实消痞丸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3月—2015年3月本院110例脾虚气滞型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时所用方案分组,对照组50例行脂必妥片治疗,研究组60例行枳实消痞丸治疗,对资料进行对比和分析。结果研究组TC、TG、ALT指标优于对照组,研究组总有效率96.67%高于对照组44.00%,两组均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脾虚气滞型非酒精性脂肪肝采用枳实消痞丸治疗效果显著。

    作者:张辉凯;孟祥林;李海雷 刊期: 2016年第14期

  • 耳周三穴深刺与浅刺治疗主观性耳鸣的疗效比较

    目的:比较耳周三穴深刺与浅刺治疗主观耳鸣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5月—2015年5月我院收治的64例主观性耳鸣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A、B两组,每组32例。 A组采用耳周三穴深刺治疗,针刺深度为30~38mm,B组则采用浅刺法,深度为15~20mm,比较两组耳鸣症状的改善情况。结果 A组治疗有效率为78.13%,明显高于B组的40.63%,两组治疗有效率经统计学检验有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A组两项评分分别降低至(12.26±11.77)分、(2.12±1.92)分,明显低于B组,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在主观性耳鸣患者的临床治疗中,采用耳周三穴深刺干预,可提高治疗有效率,改善患者耳鸣症状,有较高的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程旭 刊期: 2016年第14期

  • 34例消癌止痛散穴位贴敷止癌痛的护理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消癌止痛散中医特色护理技术对癌性疼痛患者的疗效。方法将消癌止痛散制作成膏剂穴位贴敷,3~4小时后洗去药物,每日1次,15天为一疗程。结果癌痛及相关症状完全缓解3例、明显缓解10例、轻度缓解10例、无效11例,总有效率67.64%(P<0.01)。结论消癌止痛散外用治疗癌性疼痛,疗效明显,可减轻患者的癌性疼痛。

    作者:毕晶;王佛有;冯继红 刊期: 2016年第14期

  • 抹药罐治疗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护理观察

    目的:观察抹药罐治疗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中医证属寒哮)的护理效果。方法将60例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抹药罐联合布地奈德福莫特罗粉吸入剂吸入治疗,对照组采用布地奈德福莫特罗粉吸入剂吸入治疗,疗程均为10天。观察两组治疗前后FEV1%预计值、PEF、中医症候积分等变化。结果治疗组患者肺功能变化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P<0.05)。结论抹药罐治疗支气管哮喘急性加重期有较好的疗效。

    作者:王素平;吴会 刊期: 2016年第14期

  • 补阳还五汤合安神定志丸治疗脑卒中后失眠20例

    目的:观察补阳还五汤合安神定志丸治疗脑卒中后失眠的疗效。方法将40例脑卒中后失眠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0例。治疗组予以补阳还五汤合安神定志丸水煎口服;对照组予以阿普唑仑片0.8mg每晚睡前口服。两组疗程均为2周,治疗后予以疗效评定,并进行统计学分析比较。结果治疗组:治愈11例,显效6例,有效3例,无效0例;对照组:治愈5例,显效3例,有效9例,无效3例。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补阳还五汤合安神定志丸治疗脑卒中后失眠效果更佳。

    作者:孟长君;孟国玮 刊期: 2016年第14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心血管疾病伴焦虑症的疗效分析

    目的:观察在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中医中药治疗心血管疾病伴焦虑症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我院自2012年12月—2014年12月收治的96例心血管疾病伴焦虑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案的不同将96例患者分为观察组48例和对照组4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医西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中医中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结果连续治疗4周后,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5.8%,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81.3%,二者相比,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案能显著提高对合并焦虑症的心血管疾患患者的治疗有效率,用药安全、方便,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郭俊干 刊期: 2016年第14期

  • 从脾虚血瘀论治慢性荨麻疹

    慢性荨麻疹是常见的难治性皮肤病,具有反复发作的特点,西医治疗目前无特效疗法。从传统医学入手,通过中医病因病机的探讨及结合临床的用药经验,来提高慢性荨麻疹的临床疗效。通过对古代中医文献的研究及临床实践,认为荨麻疹的发病机理与脾化生营卫、气机运化及生血统血的功能密切相关,得出脾胃气虚为慢性荨麻疹的病理基础,血瘀是病程演变中重要的病因,同时多有外风兼挟这一结论,因此提出补虚、活血祛瘀、祛风等治法。

    作者:薛锦程;邓咏诗 刊期: 2016年第14期

  • 从“痰瘀”论治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相当于中医的“痹症”“痛症”“痿症”等范畴。该病的发生与五脏病变相关,而痰瘀形成难化,多责之于脾肾二脏,脾肾两虚是本,而痰瘀之象是标,是本虚标实之证。脾肾亏虚是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本,故健脾补肾是本病的关键,豁痰化瘀是本病的重要手段,标实重视“痰瘀”,其脾肾两虚、血瘀、痰浊贯穿本病的始末,临症“见痰休治痰,治病必求本”,提出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之一思路。

    作者:冬梅巴提布尔;Ba Ti Bu Er 刊期: 2016年第14期

光明中医杂志

光明中医杂志

主管: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主办:中华中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