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慢性盆腔炎的中医药研究进展

冯彦君;谢京蕊;陈继兰;高艳云;郭晓玲

关键词:慢性盆腔炎, 发病机制, 中医药疗法
摘要:目的:了解和探讨采用中医药治疗慢性盆腔炎的进展、方法现状和有效率。方法阅读和总结近10多年来有关中医药治疗慢性盆腔炎的文献资料。结果中医药治疗慢性盆腔炎方法多种多样。结论从收集文献来看,中医综合治疗盆腔炎有效率较高,特别是补肾调周法合中西医结合治疗盆腔炎有效率较高,甚至达100%。
光明中医杂志相关文献
  • 中医院校青年教师科研能力现状及培养建议

    中医院校是中医药传承和发展的主阵地,也是推动中医药走向现代化,与世界接轨的重要力量。青年教师是中医院校师资结构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承载着中医药事业走向未来的重任,对他们科研能力的认识和培养,是各个中医院校紧迫和重要的工作。文章分析了目前中医院校青年教师科研能力整体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并对青年教师科研能力的培养提出了合理建议。

    作者:徐华明;刘延鑫 刊期: 2016年第14期

  • 中医体质调查分析鼻咽癌康复者309例

    目的:了解鼻咽癌康复者中医体质类型构成,更好地为治病和康复服务。方法采用中医问卷结合辨证方法对309例鼻咽癌康复者进行中医体质调查。结果气郁质132例,阴虚质123例,血瘀质111例,湿热质94例,气虚质77例,痰湿质73例,血虚质27例,特禀质22例,阳虚质15例,平和质7例。其中偏实质(湿热质、痰湿质、血瘀质)占88.97%,随年龄增大而血瘀质比例增加;偏虚质(气虚质、阳虚质、血虚质、阴虚质)占78.32%。血虚质男女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平和质和特禀质男、女性各年龄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气郁质比例高,随着生存期延长和年龄增大逐渐减少。结论鼻咽癌康复者中医体质类型存在一定的规律性,气郁质、阴虚质、血瘀质、湿热质是鼻咽癌康复者常见的体质,年龄、生存期与性别对气郁质、瘀血质和血虚质体质有一定的影响。

    作者:张灵芝;高奇峰;赖红花;周小军;丘奕文 刊期: 2016年第14期

  • 针刺辅助治疗IVF-ET临床体会

    不孕症是我国10%~15%育龄期夫妇面对的困扰,人们需要更加安全有效的方式治疗。而针灸作为中国的传统治疗方式,越来越多的被用于不孕症的治疗中。研究对针灸治疗不孕症从提高子宫内膜容受性、神经内分泌、卵泡发育、中枢精神心理压力等方面探讨其机制,并通过病案举例表明其在临床上的疗效。针刺是治疗不孕症安全有效的方式,能够提高着床率及妊娠率,因此在辅助生育技术中大力推广有积极的意义。

    作者:黎诗祺 刊期: 2016年第14期

  • 栗属植物总苞鞣质含量的测定

    目的:测定栗属植物干燥总苞的鞣质含量。方法收集不同产地的栗属植物总苞如板栗壳、茅栗壳、锥栗壳、日本栗壳,根据《中国药典》附录ⅩA磷钼钨酸-干酪素法测定鞣质含量,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在760nm波长处测定总酚与不被吸附的多酚的吸光度。结果板栗壳和茅栗壳鞣质含量较高,日本栗壳及锥栗壳鞣质含量较低。结论建立的鞣质含量测定方法准确,可为栗属资源总苞利用提供依据。

    作者:张小慧;刘霞;牛艳艳;席啸虎 刊期: 2016年第14期

  • 中医药治疗血管性痴呆

    血管性痴呆( VD)是发生在脑血管病基础上的以记忆、认知功能缺损为主,伴有语言、视空间、技能及情感或人格障碍的获得性智能的持续性损害。目前国内外对控制本病病程进展尚无有效方法和药物。中医认为髓海不足、肾精亏虚、痰瘀互结、阻滞络脉为VD发生的病理基础,痰瘀蕴积,酿生浊毒,败坏脑络脑髓,为VD发生发展的主要机理。中医通过辨证、特色治疗,有效的缓解了患者的临床症状,延长了患者的生命,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取得了一定的临床疗效。

    作者:孙亮 刊期: 2016年第14期

  • 中医、西医及中西医结合治疗口腔复发性溃疡疗效对比

    目的:对比中医、西医及中西医结合治疗口腔复发性溃疡的疗效。方法选取就诊我院口腔科的150例复发性口腔溃疡患者,随机分为中医组、西医组、中西医联合组各50例。中医组给予中药方剂治疗,西医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中西医联合组给予在常规西药治疗基础上联合中药方剂治疗。统计分析各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中医组与西医组相比,总有效率无差异(χ2=0.199,P>0.05)。总有效率中西医联合组(90%)显著高于中医组(70%)和西医组(7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6.486,P<0.05;χ2=4.465,P<0.05)。中西医联合组未发生不良反应,低于中医组(6%)和西医组(4%)。结论与单纯中医或西医疗法相比,中西医联合治疗口腔复发性溃疡疗效显著,安全性高,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和应用。

    作者:黄喜月;叶慧芬 刊期: 2016年第14期

  • 阳和汤治疗老年腰间盘突出症临床观察

    目的:分析对大于60岁腰间盘突出症的患者行阳和汤加味治疗的效果。方法资料选取本院2014年9月—2015年9月收治的>60岁腰间盘突出症120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治疗时方案分成两组,将行常规西药治疗的54例患者设为对照组,将在对照组基础上行阳和汤加味治疗的66例患者设为观察组,对两组具体治疗效果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比对照组高,且腰腿疼痛、间歇性跛行发生率比对照组低( P<0.05)。结论大于60岁腰间盘突出症的患者行阳和汤加味治疗有利于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具有一定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刘广辉 刊期: 2016年第14期

  • 赵尚华教授治疗皮肤病临床经验

    赵尚华教授为全国第四批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之一,投身中医临床、教学事业40余年,博览医书,勤于钻研,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他治学严谨,对中医外科杂病,尤其是对皮肤病的治疗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拥有独到的见解。通过对扁平苔癣、银屑病、脂膜炎、过敏性紫癜及尖锐湿疣6例临床工作中典型的皮肤病病例加以分析,来总结赵尚华教授的经验和探讨拟创的治疗皮肤病验方的临床疗效,不仅为后辈皮肤专业的学生提供了宝贵的临床资料,也为皮肤病临床工作中疑难病例的治疗提供了理论依据。

    作者:范玲玲;赵尚华 刊期: 2016年第14期

  • 养老穴针刺结合刺络法治疗踝关节扭伤疗效对照观察

    目的:观察养老穴针刺结合刺络法与常规针刺治疗踝关节扭伤的临床疗效差异。方法将156例踝关节扭伤患者分为综合组(80例)和针刺组(76例),综合组采用刺络配合养老穴针刺治疗;针刺组选用解溪、昆仑、申脉等穴进行常规针刺,每天1次,治疗5次。两组患者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 VAS)评分,观察两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治疗后VAS评分均明显降低( P<0.01),综合组VAS评分低于针刺组P<0.05。综合组治愈31例,显效42例,无效7例;针刺组分别为22例、40例、14例,综合组总体疗效优于针刺组。结论养老穴针刺结合刺络法治疗踝关节扭伤可明显缓解症状,疗效优于单纯针刺治疗。

    作者:杨晶;马德元 刊期: 2016年第14期

  • 黄连解毒汤的临床应用探究

    通过对黄连解毒汤的出处、命名、组方、功能主治进行详加论述,以方解及多方面的中医临床运用、中医的诊治加减,阐述黄连解毒汤在祖国传统医学中医药理论下的治疗过程,通过大量的实验研究,探讨其组方的现代药理理论及其毒理反应,通过实验数据,说明了其组方各成份对人体的多个生理指标的影响,以此论述中药方剂黄连解毒汤在中医诊治过程中,如何更好的应用以及在临床治疗疾病中延伸。

    作者:景玉森 刊期: 2016年第14期

  • 天灸治疗感染后咳嗽46例

    目的:观察天灸治疗感染后咳嗽的疗效。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91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6例和对照组45例,治疗组以天炙贴敷指定穴位,对照组以西药常规治疗,疗程7天,使用咳嗽评分表统计治疗前后两组症状改善情况,并统计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两组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均有疗效,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间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治疗组低于对照组。结论天灸治疗感染后咳嗽疗效与西药疗效相同,但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临床应用安全有效。

    作者:江莉君 刊期: 2016年第14期

  • 自拟调脂消斑方治疗动脉粥样硬化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中药调脂消斑方联合他汀类药物治疗动脉粥样硬化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62例痰瘀阻络型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6例(中药联合阿托伐他汀钙),对照组26例(阿托伐他汀钙)。比较治疗前、后血脂水平,颈部动脉内膜厚度、斑块厚度、狭窄率水平,观察心脑血管不良事件的发生。结果完成随访60例,2例对照组患者因肝功异常退出。治疗组及对照组患者TC、LDL水平较前下降( P<0.05)。治疗组患者颈部动脉内膜厚度、斑块厚度及狭窄程度均较治疗前下降( P<0.05)。治疗组,无严重心脑不良事件发生。结论中药调脂消斑方联合他汀药物能有效降低患者血脂水平,改善患者颈部血管粥样硬化程度,且耐受性佳。

    作者:范欣;张建君;杨希;张铎;冯丽莎 刊期: 2016年第14期

  • 当归四逆汤治疗风湿病的临床文献汇总

    《伤寒论》中当归四逆汤以其确切的临床疗效广泛应用于临床各科疾病,报道甚多。在风湿病领域中,基于血虚寒厥的病机特点,用当归四逆汤治疗血虚寒痹证、骨关节炎、类风湿关节炎、硬皮病、雷诺氏综合征、大动脉炎效果显著。现汇总整理了近几年该方治疗风湿病报道文献,冀期更好地指导临床应用。

    作者:汲宗惠;张婷婷;赵云昇 刊期: 2016年第14期

  • 电针联合 rTMS 治疗抑郁症患者30例

    目的:观察电针合并重复经颅磁刺激( rTMS)治疗男性抑郁症的疗效及对性功能障碍的影响。方法将60例符合入组标准的男性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研究组予以电针治疗、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对照组单用米氮平片口服治疗,疗程8周。于入组时及治疗后第2、4、6、8周末分别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24项( HAMD-24)、简明性功能自评量表(BSDSRS)、国际勃起功能指数问卷(IIEF-5)进行疗效和性功能评定。结果治疗第2周末、4周末、6周末、8周末两组HAMD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第4周末、6周末、8周末研究组BSDSRS评分、IIEF-5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电针联合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男性抑郁症疗效与米氮平片相当,而且更有利于患者性功能障碍的恢复。

    作者:时增科;梁学军;高存友 刊期: 2016年第14期

  • 何永生教授治疗紫癜性肾炎经验

    过敏性紫癜是以小血管炎为主要病变的系统性血管炎。何永生教授治疗紫癜性肾炎以临床症状与辨证相结合,蛋白尿、血尿为主要临床表现,认为本病为虚实夹杂,“热”与“瘀”为本病的病理基础,且存在脾肾亏虚的病理变化。治疗以祛邪与扶正并举,健脾益肾、活血化浊法贯穿始终,且注重日常调护。

    作者:张彩云;何永生 刊期: 2016年第14期

  • 化痰通腑汤治疗中风急性期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分析化痰通腑汤治疗中风急性期临床疗效。方法从医院收治的中风急性期患者中随机抽调92例,按1:1比例划为两组,对照组46例采用西医综合治疗,观察组46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结合采用化痰通腑汤治疗,对比疗效。结果观察组治疗后有效率、症状积分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用化痰通腑汤治疗中风急性期疾病,可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应用效果显著。

    作者:段士攀 刊期: 2016年第14期

  • 早期穴位按摩对泌乳时间及泌乳量的影响

    目的:探索手法按摩乳房循经穴位对产妇泌乳时间和泌乳量的影响。方法将200例健康产妇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在产妇产后1天即进行乳房循经穴位按摩配合婴儿吸吮,对照组产后采用常规护理,比较两组产妇开奶时间和泌乳量。结果治疗组产妇的开奶时间早于对照组(P<0.05),泌乳量多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产妇早期进行穴位及乳房按摩不仅能使乳汁分泌时间提前、泌乳量增加,而且还能缓解产后乳房胀痛,促进子宫复旧,预防产后出血,保证母乳喂养。

    作者:赵爱花;袁静 刊期: 2016年第14期

  • 抹药罐治疗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护理观察

    目的:观察抹药罐治疗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中医证属寒哮)的护理效果。方法将60例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抹药罐联合布地奈德福莫特罗粉吸入剂吸入治疗,对照组采用布地奈德福莫特罗粉吸入剂吸入治疗,疗程均为10天。观察两组治疗前后FEV1%预计值、PEF、中医症候积分等变化。结果治疗组患者肺功能变化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P<0.05)。结论抹药罐治疗支气管哮喘急性加重期有较好的疗效。

    作者:王素平;吴会 刊期: 2016年第14期

  • 高校青年教师如何处理教学与科研关系的探讨

    教学与科研是高等学校的两项核心职能,两者统一协调、相辅相成才能促进学校的建设与发展。但两者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往往会产生矛盾与冲突,两者关系理论地位不清楚,实践中的严重偏差,从而导致了各种不合理现象的产生。高校青年教师因其自身的教学和科研工作特点,在处理两者关系时往往出现偏差。只有正确理解和处理教学与科研之间的关系,才能成为高等院校可持续发展中的中坚力量。

    作者:武鑫;高剑峰 刊期: 2016年第14期

  • 从脾虚血瘀论治慢性荨麻疹

    慢性荨麻疹是常见的难治性皮肤病,具有反复发作的特点,西医治疗目前无特效疗法。从传统医学入手,通过中医病因病机的探讨及结合临床的用药经验,来提高慢性荨麻疹的临床疗效。通过对古代中医文献的研究及临床实践,认为荨麻疹的发病机理与脾化生营卫、气机运化及生血统血的功能密切相关,得出脾胃气虚为慢性荨麻疹的病理基础,血瘀是病程演变中重要的病因,同时多有外风兼挟这一结论,因此提出补虚、活血祛瘀、祛风等治法。

    作者:薛锦程;邓咏诗 刊期: 2016年第14期

光明中医杂志

光明中医杂志

主管: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主办:中华中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