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赵尚华教授治疗皮肤病临床经验

范玲玲;赵尚华

关键词:皮肤病, 经验方, 扁平苔癣, 银屑病, 脂膜炎, 过敏性紫癜, 尖锐湿疣, 中医治疗
摘要:赵尚华教授为全国第四批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之一,投身中医临床、教学事业40余年,博览医书,勤于钻研,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他治学严谨,对中医外科杂病,尤其是对皮肤病的治疗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拥有独到的见解。通过对扁平苔癣、银屑病、脂膜炎、过敏性紫癜及尖锐湿疣6例临床工作中典型的皮肤病病例加以分析,来总结赵尚华教授的经验和探讨拟创的治疗皮肤病验方的临床疗效,不仅为后辈皮肤专业的学生提供了宝贵的临床资料,也为皮肤病临床工作中疑难病例的治疗提供了理论依据。
光明中医杂志相关文献
  • 穴位注射联合半夏泻心汤加味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析穴位注射联合半夏泻心汤加味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5月—2015年5月我院收治的60例胃食管反流病患者为研究资料,按患者意愿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给予西医治疗,观察组给予穴位注射联合半夏泻心汤加味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为96.67%,优于对照组的83.33%(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临床症状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穴位注射联合半夏泻心汤加味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临床效果较为显著,可提升患者的生命质量,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和应用。

    作者:黄晓超;侯满萍 刊期: 2016年第14期

  • 34例消癌止痛散穴位贴敷止癌痛的护理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消癌止痛散中医特色护理技术对癌性疼痛患者的疗效。方法将消癌止痛散制作成膏剂穴位贴敷,3~4小时后洗去药物,每日1次,15天为一疗程。结果癌痛及相关症状完全缓解3例、明显缓解10例、轻度缓解10例、无效11例,总有效率67.64%(P<0.01)。结论消癌止痛散外用治疗癌性疼痛,疗效明显,可减轻患者的癌性疼痛。

    作者:毕晶;王佛有;冯继红 刊期: 2016年第14期

  • 慢性盆腔炎的中医药研究进展

    目的:了解和探讨采用中医药治疗慢性盆腔炎的进展、方法现状和有效率。方法阅读和总结近10多年来有关中医药治疗慢性盆腔炎的文献资料。结果中医药治疗慢性盆腔炎方法多种多样。结论从收集文献来看,中医综合治疗盆腔炎有效率较高,特别是补肾调周法合中西医结合治疗盆腔炎有效率较高,甚至达100%。

    作者:冯彦君;谢京蕊;陈继兰;高艳云;郭晓玲 刊期: 2016年第14期

  • 膝关节镜清理术配合康复训练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膝关节镜清理术配合康复训练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疗效。方法收集经保守治疗无效的KOA患者136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78例。对照组单纯采用关节镜清理术治疗,实验组采用关节镜清理术联合康复训练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在治疗前、治疗后6个月、12个月的膝关节功能评分情况及临床疗效。对比两组12个月内复发情况。结果治疗后6个月、12个月,实验组的膝关节功能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 P<0.05)。结论关节镜清理术配合康复训练治疗KOA能有效的改善患者的膝关节功能,提高临床疗效,降低复发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黄霄汉 刊期: 2016年第14期

  • 冠心病围手术期中药足浴护理临床价值探讨

    目的:观察冠心病患者围手术期中药足浴护理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4月—2015年4月住院并行冠脉介入检查和(或)介入治疗的患者20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100例患者按照常规围手术期护理,观察组100例患者常规围手术期护理联合使用中药足浴护理,术前术后各三天,观察患者术中术后血管痉挛及手术相关并发症的发生机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术中出现血管痉挛的人数明显低于对照组( P<0.05);术中术后出现心率慢、血压低、出汗、面色苍白等迷走神经反射的人数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右侧上肢桡动脉搏动减弱或消失、血肿等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冠心病患者围手术期中药足浴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紧张情绪,明显减少相关并发症,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孟克勤;黄巧婵;丰俊鹏 刊期: 2016年第14期

  • 从“痰瘀”论治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相当于中医的“痹症”“痛症”“痿症”等范畴。该病的发生与五脏病变相关,而痰瘀形成难化,多责之于脾肾二脏,脾肾两虚是本,而痰瘀之象是标,是本虚标实之证。脾肾亏虚是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本,故健脾补肾是本病的关键,豁痰化瘀是本病的重要手段,标实重视“痰瘀”,其脾肾两虚、血瘀、痰浊贯穿本病的始末,临症“见痰休治痰,治病必求本”,提出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之一思路。

    作者:冬梅巴提布尔;Ba Ti Bu Er 刊期: 2016年第14期

  • 针刺辅助治疗IVF-ET临床体会

    不孕症是我国10%~15%育龄期夫妇面对的困扰,人们需要更加安全有效的方式治疗。而针灸作为中国的传统治疗方式,越来越多的被用于不孕症的治疗中。研究对针灸治疗不孕症从提高子宫内膜容受性、神经内分泌、卵泡发育、中枢精神心理压力等方面探讨其机制,并通过病案举例表明其在临床上的疗效。针刺是治疗不孕症安全有效的方式,能够提高着床率及妊娠率,因此在辅助生育技术中大力推广有积极的意义。

    作者:黎诗祺 刊期: 2016年第14期

  • 拔罐疗法结合针刺治疗面瘫急性期耳后疼痛33例

    目的:观察拔罐疗法结合针刺治疗面瘫耳后疼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分为2组,试验组33例,对照组27例。试验组:针刺治疗后,取阳白、地仓、颊车、颧髎、翳风、完骨,依次闪罐,至皮肤局部潮红为度,然后在翳风、完骨留罐约3~5分钟。对照组:单纯采用针刺治疗。治疗1周后,均只行电针治疗。结果试验组和对照组治疗时间分别为(18.90±3.82)d、(22.78±3.85)d,两组在治疗时间方面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治愈20例,显效7例,有效6例,无效0例;对照组治愈15例,显效5例,有效7例,无效0例。试验组治愈率及显效率均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拔罐配合针刺治疗面瘫耳后疼痛临床疗效显著,治疗时间、治愈率均优于对照组,可予以临床推广。

    作者:赵正恩;汪玲 刊期: 2016年第14期

  • 史正彬副主任医师温通补虚法治疗顽痹的临床经验

    痹症又称顽痹,是由于风、寒、湿、热等邪气闭阻经络,影响气血运行,导致肢体筋骨、关节、肌肉等处发生疼痛、重着、酸楚、麻木,或关节屈伸不利、僵硬、肿大、变形等症状的一种疾病。中医“顽痹”相当于现代医学风湿免疫性疾病,是一种多发病,常见病,同时也是一种顽疾,病情顽固,缠绵难愈。史正彬副主任医师长期从事其临床实践及研究,以“久病必瘀,久病必虚”为理论指导,提出从脾胃论治,施以温通之法,多有奇效。

    作者:邱娟;王运华;史正彬 刊期: 2016年第14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难治性复发性阴道炎100例

    目的:分析对复发性真菌性阴道炎患者行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本所2013年2月—2015年3月收治的200例难治性复发性阴道炎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成两组,对照组100例,临床中给予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100例,在西医治疗的同时联合中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96.0%,对照组为88.0%,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难治性复发性阴道炎患者进行中西医结合方式治疗可有效改善患者的疾病情况,促进患者的治疗和恢复,值得临床重视和推广应用。

    作者:李玉莲 刊期: 2016年第14期

  • 抹药罐治疗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护理观察

    目的:观察抹药罐治疗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中医证属寒哮)的护理效果。方法将60例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抹药罐联合布地奈德福莫特罗粉吸入剂吸入治疗,对照组采用布地奈德福莫特罗粉吸入剂吸入治疗,疗程均为10天。观察两组治疗前后FEV1%预计值、PEF、中医症候积分等变化。结果治疗组患者肺功能变化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P<0.05)。结论抹药罐治疗支气管哮喘急性加重期有较好的疗效。

    作者:王素平;吴会 刊期: 2016年第14期

  • 从肝肾论治卵巢囊肿

    目的:基于肝肾理论指导下,研究清肝解郁汤加减方治疗妇科卵巢囊肿的临床疗效。方法64例卵巢囊肿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2例,治疗组:清肝解郁汤加减方治疗;对照组:单纯性用桂枝茯苓胶囊治疗。两组以10天为一个疗程,观察三个疗程。结果治疗组治愈27例,显效2例,有效2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6.87%。对照组治愈5例,显效10例,有效9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为75.00%。两者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组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在肝肾理论学说指导下立方清肝解郁汤加减对于治疗卵巢囊肿有良好效果。

    作者:韩凤娟;秦竹;张艳;国光荣;王秀霞 刊期: 2016年第14期

  • 稳心颗粒治疗缺血再灌注性心律失常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步长稳心颗粒治疗心肌缺血及再灌注性心律失常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我院2012年12月—2015年6月期间收治的130例心肌缺血再灌注性心率失常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入院顺序将130例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5例,对照组采用控制血糖、稳定血压、抗血小板聚集等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步长稳心颗粒治疗,统计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并进行统计学对比。结果经过2周连续治疗,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89.2%,对照组66.2%,二者相比,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步长稳心颗粒治疗心肌缺血及再灌注性心律失常,能显著提高治疗有效率,疗效确切,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郭俊杰 刊期: 2016年第14期

  • 中医护理干预对糖尿病肢端坏疽的影响

    目的:探讨中医护理干预在糖尿病肢端坏疽护理应用的重要性。方法选取72例糖尿病肢端坏疽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42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的外科护理,治疗组在其基础上重视中医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效果。结果护理后治疗组病情分级低于对照组(P<0.05),创面面积明显小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总有效率90.48%,对照组总有效率76.67%。结论中医护理干预可以有效提高糖尿病肢端坏疽患者的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灵霞;郑伟;刘媛媛 刊期: 2016年第14期

  • 何立人治疗冠心病经验方浅析

    何立人教授行医数十载,对心血管疾病治疗经验颇丰。何教授认为,冠心病是因脉中血、气、津液发生病变,此病多属本虚标实之证,治疗上以化痰消瘀、和畅营血、清顺气血、流通津液为主,并慎用辛热温散之品。“白玉参景脉通汤”为其临床治疗冠心病的经验用方,治以清心通脉、化瘀安神、理气泄浊。

    作者:张倩;张焱 刊期: 2016年第14期

  • 御寒暖胃膏对慢性萎缩性胃炎修复机制的影响

    目的:研究御寒暖胃膏贴敷胃经穴对慢性萎缩性胃炎大鼠胃黏膜TNF-α、PCNA表达的影响,探讨御寒暖胃膏贴敷胃经穴对慢性萎缩性胃炎癌前病变大鼠胃黏膜损伤修复的作用机制。方法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御寒暖胃膏贴敷胃经穴组、药物对照组,采用综合干预方法复制慢性萎缩性胃炎癌前病变大鼠模型,光镜下观察胃黏膜组织的病理变化,采用酶联免疫分析法测定胃黏膜细胞中肿瘤坏死因子α( TNF-α)、增殖细胞核抗原( PCNA)的表达水平。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胃黏膜组织病理学检查提示存在腺体萎缩和一定程度的细胞异型增生,大鼠胃黏膜细胞中TNF-α、PCNA表达水平明显升高( P<0.05);与模型组比较,御寒暖胃膏贴敷胃经穴组和药物对照组大鼠胃黏膜组织的病理损伤得到明显修复,大鼠胃黏膜细胞中TNF-α、PCNA的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5)。结论御寒暖胃膏贴敷胃经穴可以促进CAG大鼠胃黏膜损伤的修复,该作用可能是通过调节胃黏膜细胞TNF-α、PCNA的表达水平来实现的。

    作者:谢宇锋;陈赟;冯军;杨宗保;吴云天;王曙辉 刊期: 2016年第14期

  • 通窍活血汤加减治疗脑梗死52例

    目的:探讨通窍活血汤加减治疗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月—2015年2月收治的104例脑梗死急性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两组,每组52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中医通窍活血汤加减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NIHSS量表评分及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治疗后NIHSS量表评分为(8.17±2.62)分,与治疗前比较明显下降(P<0.01);两组治疗后比较,观察组NIHSS量表评分下降更为明显(P<0.01);观察组治疗后临床总有效率为94.23%,对照组为75.00%,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通窍活血汤加减治疗脑梗死疗效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宗政 刊期: 2016年第14期

  • 人工关节置换术联合中药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骨折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人工关节置换术联合中药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2010年4月—2014年3月在我院骨科住院治疗的老年股骨粗隆骨折患者100例。采用抽签法将患者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在手术前后未给予中药治疗,试验组在术前1周及术后给予中药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及术后创口愈合时间、住院时间及术后至负重的时间。结果试验组患者的创口愈合时间、术后至负重时间及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 P<0.05)。试验组痊愈率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P<0.05)。结论对老年股骨粗隆间新鲜骨折患者,行人工关节置换术前后口服健脾益肾化瘀的中药汤剂治疗,明显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刘慧 刊期: 2016年第14期

  • 中医治疗耳鼻咽喉科慢性疾病的优势

    目的:探讨耳鼻咽喉科慢性疾病采取中医治疗的优势。方法选择2013年1月—2014年2月来院治疗的90例慢性鼻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给予中医治疗,即采取中药玉屏风散加减内服加针灸治疗。结果中医治疗慢性单纯性鼻炎的痊愈、显效、有效、无效分别为34例(59.65%)、12例(21.05%)、9例(15.79%)、2例(3.51%),总有效率为55例(96.49%);慢性肥厚性鼻炎痊愈、显效、有效、无效分别为17例(51.52%)、8例(24.24例)、7例(21.21%)、1例(3.03%),总有效率为32例(96.67%)。两组病例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不显著(χ2=0.0364,P<0.05)。结论慢性鼻炎患者采取中医治疗的临床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常向辉 刊期: 2016年第14期

  • 中药联合内镜治疗腹泻型大肠息肉的研究

    目的:验证采用中药联合内镜治疗腹泻型大肠息肉疗效要明显优于单纯手术切除息肉的方法来治疗腹泻型大肠息肉。方法针对100例腹泻型大肠息肉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实验组50例确诊患者,经电切息肉后口服加味神术散治疗,后复查大肠镜;对照组50例,单纯手术切除息肉,后复查大肠镜。对每一位患者自入院后病情进行定期观察,在此期间两组未再服用任何可影响息肉生长的药物。结果统计结果表明实验组中只有1例患者有息肉复发现象,复发率仅为2%。对照组有10例患者复发,复发率为32%。实验结果表明采用中药联合内镜治疗腹泻型大肠息肉要优于对照组单纯手术切除。结论加味神术散联合内镜治疗腹泻型大肠息肉疗效显著,可在临床中广泛推广应用。

    作者:邢学义;王志;李群霞;樊明红;石萍 刊期: 2016年第14期

光明中医杂志

光明中医杂志

主管: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主办:中华中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