谌模武;万明君
医院感染管理是医疗质量管理的重要内容,WHO已将医院感染的预防与控制列为医院质量体系的重要指标[1].医院感染控制是通过有效措施,以科学监测为依据,以感染管理为手段,从而达到提高医疗质量,保证患者医疗安全.现将我院具体做法介绍如下.
作者:韦利堂 刊期: 2009年第09期
近年来,念珠菌感染逐渐增多,特别是在院内感染中占重要地位[1,2].因此,其快速鉴定方法已显得尤为重要.科玛嘉(CHROMagar)念珠菌显色培养基是通过菌落的不同颜色和不同形态来进行快速鉴定的培养基.为了全面评价这一培养基在临床的应用价值,我们对85份临床标本同时作CHROMagar念珠菌显色培养基鉴定和接种沙氏培养基经生物梅里埃VITEK YBC卡鉴定,以期对比得出CHROMagar念珠菌显色培养基在临床念珠菌鉴定方面的价值.
作者:张淑珍;李洁平;王惠梅 刊期: 2009年第09期
2008年9月我院采用电脑绘制体温单取代手工绘制体温单.电脑绘制的体温单具有许多优点,但在临床应用的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为了进一步提高护理文件书写质量,改进工作策略,提高护理质量,现对我院实行电脑绘制体温单一年来存在的问题进行总结与分析并提出对策.
作者:李加玲 刊期: 2009年第09期
胸痛是指病人胸部的一种不适或疼痛,是门诊患者就诊的常见原因.胸痛的原因很多,可分为心源性与非心源性两大类.心源性胸痛是指由心脏疾病引起的,临床上可由心电图、心肌灌注及冠脉造影检查确诊.典型的心源性胸痛为冠心病心肌缺血所致的心绞痛,表现为胸骨后压榨性疼痛.非心源性胸痛(non-cardiac chest pain,NCCP)是反映胸痛与冠状动脉疾病无关,可由多种疾病引志,病因包括:食管源性胸痛、消化性溃疡、精神障碍、肋间神经炎、胸膜炎等胸壁局部肌肉筋膜软骨的疾患.
作者:杨小芳 刊期: 2009年第09期
通过班主任工作我体会到:班主任工作是党的教育方针政策的贯彻执行者,是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培育者,是对学生进行教育的组织者和管理者.要想做好班主任工作,首先班主任要有真诚的爱心,还必须有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而且还要有较丰富的知识和工作能力.只有这样才能尽到教书育人的责任和目的 .
作者:柳海艳 刊期: 2009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治疗及护理.方法 做好病情观察便于及时处理;做好各个部位出血及预防出血的护理;加强心理护理建立友好信任关系.结果 通过对症治疗及护理,医患双方建立了良好关系,患儿均痊愈出院.结论 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加强出血护理和心理护理,有助于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儿的康复,减少并发症.
作者:骆桂芬 刊期: 2009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传统胃管固定方法 与新的固定方法 (胶管、寸带法)差异,选择即牢固又简单易行的方法 ,减少病人意外脱管率,解除病人留置胃管带来的心理负担,消除胶布对固定胃管处皮肤的刺激,减少护士工作量.方法 分析比较我院2009年3月~2009年6月分别采用传统固定方法 (109例)与新固定方法 (127例)的意外脱管率、固定胃管处皮肤受损情况及病人担心脱管的心理负担.结果 新固定方法 意外脱管率、固定胃管处皮肤受损发生率及病人的心理负担状况明显降低,传统固定方法 (109例)与新固定方法 (127例)有显著差异(P<O.05).结论 新的固定方法 固定牢固、取材方便、简单易行,在我院使用受到广泛认可.
作者:郭忠华 刊期: 2009年第09期
目的 通过对临沧市1990~2008艾滋病疫情分析,了解艾滋病流行现状和趋势,为防治艾滋病提供科学的依据.方法 采用哨点监测、自愿咨询检测、孕产妇检测、婚姻登记当事人免费艾滋病检测、出入境人员艾滋病检测、监管场所新人所人员艾滋病检测和无偿献血人员检测资料和全市HIV/AIDS病例报告资料.结果 共检测资料各类标本293689人份,检出HIV/AIDS 5108人,其中AIDS病人859人,死亡453人,报告的HIV/AIDS主要为20~39岁,汉族、佤族、傣族为主,以农民和无业人员居多,主要分布在临翔区、耿马县、沧源县等.2008年哨点监测静脉吸毒人群HIV感染率65%,暗娼HIV感染率3.75%,性病门诊性病就诊者HIV感染率为1.94%,孕产妇感染率1.50%,无关联人群HIV感染率O.75%.结论 临沧市HIV流行已从高危人群广泛波及普通人群,HIV流行形势严峻.
作者:郭先荣;李冬洁 刊期: 2009年第09期
人体解剖学是研究正常人体组成、结构的科学,是医学课的基础,只有学好了它才能更好地学习其它的课程,因此,学好人体解剖学是医学生的首要任务.如何搞好这门课程的教学?从十几年来解剖理论和实验的教学中我,我总结如下三点拙见
作者:刘喜军 刊期: 2009年第09期
为了解2008年公安县狮子口镇村卫生室的消毒效果,杜绝医源性疾病传播及院内交叉感染的发生,按照<传染病防治法>、<消毒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我镇配合县卫生监督局对全镇25个村卫生室的消毒效果进行了两次监测,现将结果及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陈明刚 刊期: 2009年第09期
我科自2000年2月~2008年2月共收治18例中毒患儿,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急性中毒18例,男11例,女7例,小的32天.中毒途径:食入7例占39%,呼吸道吸入5例占27.7%,皮肤接触3例占16.7%,肌肉注射及滴鼻3例占16.6%.
作者:胡吉雅;荷玉;银花 刊期: 2009年第09期
目的 了解新生儿期晚发型维生素K1缺乏致出血的原因、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及防治.方法 对近10年来我科收治的本病患儿78例进行回顾性临床分析.结果 本组患儿治愈12例,好转自动出院39例,放弃治疗25例,死亡2例.结论 本病发病突然,无明显表现,易被忽视延误诊治时机,起病急骤,多合并颅内出血,预后差,故应早诊断早治疗,通过静注vitK1 1Omg5~7天止血,重者应同时使用新鲜血浆10~15ml/kg制止出血,严重贫血者应给新鲜压积红细胞纠正贫血.本病重在预防,应加强乳母营养指导,并给所有新生儿生后肌注vitK1,长期腹泻及较长时间使用抗生素,有肝胆病者应每周用肌注vitK1.
作者:张丽萍 刊期: 2009年第09期
脑血管畸形包括动静脉畸形(AVM)、海绵状血管畸形、静脉畸形、毛细血管畸形.AVM是一团发育异常的病理脑血管,是由一支或几支动脉供血,不经毛细血管床,直接向静脉引流.畸形血管团小的直径不及1cm,大的可达10cm以上,体积可随人体发育而增长,其周围脑组织可因缺血而萎缩,呈胶质增生带,有时伴有陈旧性出血.AVM出血的诱因大多数可归纳为:剧烈运动,情绪激动,排便用力,剧烈咳嗽,饮食及天气、血压、季节等变化.因此做好AVM患者的病情观察、保持大便通畅,做好AVM破裂出血的相关宣教知识和心理护理对预防AVM的破裂出血至关重要,现将预防AVM出血的相关因素和护理对策分析如下.
作者:张建辉;郭艳丽 刊期: 2009年第09期
无骨折脱位的颈髓损伤临床上并非少见,以往对此类损伤认识不足,加上影像学方面限制,对此类损伤易发生误诊,治疗上显得被动,自MRI应用以来才对本病有了一定的认识;自2000年3月~2007年10月,我们对11例患者采用脱水和大剂量激素治疗,取得满意的临床效果,总结报告如下
作者:刘继武 刊期: 2009年第09期
鼓膜穿孔是耳科临床常见疾病,我科自2004年~2008年在耳内镜引导下对不同原因引起的鼓膜穿孔实施修补手术,取得了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有完整资料统计病例39耳,其中男24耳,女15耳;年龄18~50岁,平均年龄35.2岁.外伤性穿孔18耳,经临床观察1个月未愈.慢性单纯性中耳炎干耳(陈旧性鼓膜穿孔)3个月以上21耳.所有穿孔均为紧张部中央性穿孔.
作者:王茜 刊期: 2009年第09期
本人认为泄泻病病机以肝郁脾虚为基本病机,肝郁脾虚、脾气亏虚、脾肾阳虚、脾虚湿热阻滞为主要证型.选用痛泻要方加减,治疗慢性泄泻,取得明显效果.
作者:安军 刊期: 2009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人性化关怀照护行为对护理工作质量和病人满意度的影响,为进一步改进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制定护理关怀行为指南,经培训后,在包头中心医院5个病房实施,用修正后的护士关怀行为质量评价表和自编的满意度调查表,于活动前后2次进行访谈和测评比较.结果 护士的关护行为和病人的满意率在实施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护士通过学习人文关怀概论,运用护理关怀行为指南,将人文关怀理念融入日常护理工作中,有利于提高护士的关护行为和病人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作者:白兰 刊期: 2009年第09期
目的 讨论癌症患者的心理特点及护理对策.从而使癌症患者得到更好的护理,使患者从身心两方面得到更多的帮助,使之更加坚定了战胜疾病的决心.同时在配合有效的治疗就会取得比较好的治疗效果.
作者:赵艳春;张晶;董玉馨 刊期: 2009年第09期
随着现代医药科技的发展,小儿用药的品种多种多样,特别是众多纷云的广告药品,一方面给人们传递了医药信息,另一方面也误导了小儿用药的合理性.小儿正处于生长发育阶段关键时期,由于在解剖、生理、病理方面都有着与成人明显不同的特点,许多脏器、神经系统发育尚不完全,对许多药物都极为敏感,在对药物的吸收、分布、代谢、排泄方面更有着其特殊性,因此浅析小儿用药中不合理表现及对策对今后小儿用药的安全、有效、经济、适当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高炳旭;顾百文;黄盛华 刊期: 2009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妇产科手术腹部切口裂开的原因、治疗及预防措施.方法 对我院近5年2269例腹部手术病人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切口开裂的原因,并进一步探索避免及治疗切口裂开的方法 .结果 注意缝合技术和增加组织抗张力的程度,降低腹压,避免危险因素和对危险因素的围手术期处理,及对手术后腹部切口裂开患者抗感染、支持治疗,可以有效地预防手术切口裂开,切口裂开患者均预后良好.结论 妇产科腹部切口裂开与年龄、肥胖、贫血、术后咳嗽、糖尿病、妊高征、水肿、滞产、缝合技术、切口张力增加、术前未使用抗生素密切相关;通过有效手段,减少腹部手术切口裂开,能进一步提高手术的成功率和降低手术的风险,减少病人痛苦和损失,也避免了医疗纠纷.
作者:曹莉;赖晓珍 刊期: 2009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