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左氧氟沙星治疗盆腔炎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考察

陈楚红

关键词:左氧氟沙星, 盆腔炎, 药物安全性
摘要:目的 观察并分析左氧氟沙星治疗盆腔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2011年7月-2012年7月收治的盆腔炎患者27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38例,观察组采用甲硝唑和左氧氟沙星联合治疗,对照组采用甲硝唑和头孢羟氨苄治疗,比较二组患者疗效及不良反应等.结果 观察组治愈率为45.65%,有效率为84.78%;对照组治愈率为32.61%,有效率为57.97%,二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白细胞数恢复正常(3.2±1.5)d,症状消失时间(3.8±1.3)d,与对照组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对照组不良反应率为21.02%,远高于观察组9.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左氧氟沙星在盆腔炎的治疗中疗效显著,且不良反应少,安全性好,适用于盆腔炎的治疗,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食管癌微创治疗进展

    食管癌是临床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之一,在世界范围内存在着地区、种族和病理类型的差异[1].我国食管癌发病率和病死率均较高,尤其好发于50~69岁中老年人群[2].1913年,世界上第一例食管癌食管切除手术成功实施,我国第一例食管癌手术于1940年由吴英恺教授完成.开放性手术是传统的食管癌术式,经过多年的发展和考验,无疑是安全成熟的手术方式.其优点是手术暴露好,直视下操作,手术彻底.同时也存在手术时间长,创伤大,术后生活质量差的弊端.

    作者:孙健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舒芬太尼联合小剂量咪达唑仑在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镇痛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微量注射泵输注舒芬太尼联合小剂量咪达唑仑在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镇痛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100例ASAⅡ~Ⅲ级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手术患者,将上述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S组)和对照组(F组).观察组患者术后给予舒芬太尼1μg/kg+咪达唑仑10mg+生理盐水稀释到50ml,2ml/h持续微量注射泵泵入,对照组患者术后给予芬太尼10μg/kg+咪达唑仑10mg+生理盐水稀释到50ml,2ml/h持续微量注射泵泵入.对二组患者术后12、24、36、48h不同时间点进行疼痛程度和镇静程度评定并记录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术后不同时间疼痛评分分别与对照组同时间点疼痛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二组术后不同时间点镇静程度评分、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微量注射泵输注舒芬太尼联合小剂量咪达唑仑用于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镇痛效果显著,安全可靠.

    作者:李芳;张俊彪;邸永辉;孙秉赋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血红素加氧酶-1在门脉高压性胃病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目的 探讨血红素加氧酶1(heme oxygenase 1,HO-1)在门静脉高压性胃病(portal hypertensive gastropathy,PHG)患者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门脉高压性胃病组织及正常胃黏膜组织中HO-1的表达,分析HO-1表达与临床的关系.结果 形态学研究证实:胃黏膜层和黏膜下层毛细血管扩张,未见炎性细胞浸润.门静脉高压性胃病患者HO-1阳性细胞明显增多,HO-1主要在胃黏膜固有层表达;HO-1蛋白的表达水平亦明显升高,胃黏膜HO-1蛋白表达量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升高(P<0.01).结论 HO-1在PHG患者中表达明显增高,参与了PHG的发生.

    作者:路新卿;沈香荣;任海霞;刘志军;李校天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益气养阴方治疗2型糖尿病的系统评价

    目的 应用循证医学方法对益气养阴方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进行系统评价.方法 在PUBMED、OVID、CNKI、CBM等中外文数据库中检索益气养阴方药治疗2型糖尿病的随机对照试验文献,选择合格研究,应用GRADE系统对文献质量和推荐强度进行分级,运用定性、定量方法分析统计相关数据.结果 共纳入符合要求文献9篇,其中低偏倚风险0篇,偏倚风险不确定9篇,高偏倚风险0篇.益气养阴中药降低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的疗效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益气养阴中药临床治疗无效的人数较对照组为少,表明益气养阴中药治疗2型糖尿病与西药对照组比较有效率更高.结论 由于本次系统评价纳入文献的证据质量较差,益气养阴中药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有待进一步证实,目前不能推荐益气养阴中药作为治疗2型糖尿病的一种独立措施在临床上应用.

    作者:刘畅;葛洪;吴范武;韩刚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某区饮水型地方性氟中毒病情调查结果分析

    目的 掌握饮水型地方性氟中毒病情变化情况和防治效果,为制定防治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根据江苏省2011年度中央补助地方病防治项目方案要求,对病区村分层随机抽样,进行水氟、尿氟、氟斑牙、氟骨症调查.结果 3个村水氟值均未超过国家标准;8~12岁儿童氟斑牙发病率为31.18%,尿氟均值为1.28mg/L;16岁以上成人氟骨症平均患病率为31.57%,尿氟均值为1.34mg/L.结论 儿童氟斑牙患病率显著下降,成人氟骨症患病率、儿童和成人的尿氟水平得到控制,防治效果明显.

    作者:姚成宜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三种方法对综合医院护办室电话的消毒效果观察

    目的 选择一种消毒效果好、对医护人员手无刺激性的消毒剂进行消毒.方法 选用综合医院临床科室护办室的电话40部,每3周的周一早晨8:00对40部电话进行采样后,用84消毒剂、75%乙醇及快速手消毒剂分别对电话进行消毒,待干后进行采样培养,同时,每位护士擦拭5部电话后观察护士手部皮肤.结果 三种消毒剂对电话的消毒均能达到卫生部的标准.但是,84消毒剂及乙醇不仅有刺激性气味,同时对护理人员的手部皮肤也有刺激性.结论 使用快速手消毒剂既能达到卫生部关于医疗用品表面消毒标准(≤10cfu/cm2),对护理人员手部皮肤无刺激性.

    作者:焦桂梅;张芬;张海燕;赵慧萍;袁丽艳;袁蕾;宋靖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老年人自发性乙状结肠穿孔的临床诊治分析

    目的 探讨老年人便秘引起乙状结肠穿孔的防治方法及影响治愈的可能因素.方法 回顾分析2001年6月-2011年12月我院收治11例老年人便秘导致乙状结肠穿孔的临床资料.均行Hartman手术治疗,分析影响治疗效果的可能因素.结果 治愈5例,死亡6例,死亡患者平均年龄、便秘史时间及发病至就诊平均时间均明显高于治愈患者.结论 老年人便秘所致的乙状结肠穿孔有较高病死率,早期诊断和及时手术是治愈的关键,有效治疗便秘可避免老年人乙状结肠穿孔.

    作者:王明泽;王淼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集束化护理干预措施在呼吸重症监护病房患者多重耐药菌感染防控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集束化护理干预措施对MICU患者多重耐药菌感染防控的效果.方法 用前瞻性监测方法,评价集束化护理干预措施对控制MICU患者多重耐药菌感染的效果.结果 医院内鲍曼不动杆菌感染构成比由43%下降至34%,铜绿假单胞感染构成比由32%下降至26%,2012年耐药菌构成比明显低于集束化管理前的2011年.结论 实施集束化护理干预措施,可有效控制多重耐药菌MICU医院感染率.

    作者:戴珩;白晓红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基底节内囊区出血的分型与预后的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基底节内囊区出血血肿发生的部位与预后的关系.方法 依据头颅CT中原发灶的部位与责任血管将基底节内囊区出血分为6个亚型,记录死亡病例,对经治疗后存活的患者3个月后进行随访,记录ADL分级,以评价不同分型的患者预后.结果 Ⅰ型37例,ADLⅡ级以上29例,占78.4%.Ⅱ型18例,ADL分级Ⅱ以上16例,占88.9%.Ⅲ型15例,ADLⅡ级以上13例,占86.7%.Ⅳ型74例,死亡10例,占13.5%;ADLⅡ级以上22例,占29.7%.V型88例,死亡18例,占20.4%;ADLⅡ级以上22例,占25.0%.Ⅵ型65例,死亡29例,占44.6%.无ADLⅡ级以上病例.结论 血肿位置是除血肿量外影响基底节内囊区出血预后的又一重要因素,六型分类法可以预测预后.

    作者:贾济;孙红梅;谢文娟;李彩;刘芳;王启华;乔柏林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丹参酮ⅡA对48例急性期脑出血患者疗效和安全性研究

    目的 观察丹参酮ⅡA对急性期脑出血患者疗效和安全性的影响.方法 96例急性期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二组予以脑出血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丹参酮ⅡA注射液治疗,观察二组临床疗效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NIHHS)、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ADL)治疗前后变化以及不良反应.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1.6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7.08%,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二组NIHSS、ADL评分明显高于治疗前(P<0.05);组间治疗后比较,观察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期间未发生因应用丹参而直接导致的颅内再出血或死亡病例.结论 丹参酮ⅡA治疗脑出血疗效确切,安全性好,值得临床进一步研究.

    作者:尹金泉;李宝生;朱春鹏;张晓仙;杨淑杰;靳风池;赵伟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综合护理对神经外科重症监护气管插管非计划性拔管的干预效果

    目的 探讨NICU病室采用综合护理干预后,气管插管患者发生非计划性拔管的预防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NICU2010年1月-2013年1月收治的130例气管插管患者,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和观察组(针对性综合护理),比较二组非计划性拔管发生率.结果 对照组非计划性拔管发生率约为13.85%;观察组非计划性拔管发生率约为2.0%,二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综合性的护理措施使非计划性拔管的发生显著降低,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周丹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情景领导理论在护理人员管理中的应用

    目的 运用情境领导理论提高护理人员综合素质.方法 根据护理人员的个体状态,将其成长过程分为四个阶段.按每个阶段的不同特点,采取不同的管理方式.结果 提高了护理人员工作学习的积极性,其综合素质得到明显提高.结论 情境领导理论在护理人员管理中的运用,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

    作者:高洁青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酵母多糖对免疫功能低下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

    目的 研究酵母多糖对免疫功能低下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为研发酵母多糖相关产品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通过环磷腺苷制造免疫功能低下的小鼠模型,给予酵母多糖11d后观察小鼠体重、脾脏指数、胸腺指数、血清溶血素滴度和迟发型变态反应强度变化.结果 酵母多糖组小鼠体重、脾脏指数、胸腺指数、血清溶血素滴度和迟发型变态反应强度均较模型对照组显著提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酵母多糖可以显著提高小鼠的免疫功能,可作为提高免疫力的添加剂应用于日常的生活生产中.

    作者:葛淑芝;张庆波;刘印华;王月;安玉萍;王中海;陈会艳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2型糖尿病老年患者并发肺部感染的护理

    目的 探讨老年人糖尿病并发肺部感染的临床特点及护理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50例老年人糖尿病并发肺部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50例患者经综合治疗和护理后,痊愈8例,好转33例,4例死于多脏器功能衰竭,另有5例转上级医院进一步诊治.结论 老年人糖尿病并发肺部感染患者临床症状多不典型,易造成误诊或漏诊,其治疗和护理重点在于控制血糖,以及合理使用抗生素.

    作者:朱秀春;陆皓东;陈苗;朱焕芝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治疗急性结石性胆囊炎87例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在基层医院开展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LC)治疗急性结石性胆囊炎的可行性.方法 回顾分析我科2006-2012年共为87例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患者行急诊腹腔镜胆囊切除的治疗方法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 87例中2例术后出现胆总管结石,行EST取石后痊愈;其余病例术后住院4~9d,平均6d,未发现胆漏、术后出血等并发症,均痊愈出院.结论 只要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术中仔细操作,急诊LC是安全、有效的,能够在基层医院推广.

    作者:高再生;朱泽卫;刘建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经颅彩色多普勒检测复视62例分析

    目的 探讨经颅彩色多普勒(TCD)对复视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对62例双眼复视患者进行TCD检查.结果 复视患者与同龄段人群的正常血流速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复视患者<40岁右侧大脑中动脉、双侧大脑前动脉、双侧大脑后动脉血流速度低于对照组(P<0.001),40~60岁左侧大脑前动脉、右侧大脑后动脉血流速度低于对照组(P<0.001),>60岁双侧大脑中动脉、双侧颈内动脉终末端、双侧大脑前动脉血流速度低于对照组(P<0.001).结论 采用TCD评价复视患者脑血管病变对临床有一定意义.

    作者:张文秋;李秀霞;张淑芳;刘云东;安艳秋;夏静;王艳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骨髓象检查提示假性血小板减少症1例分析

    1 病历报告患者,女,77岁,主因右眼进行性视力下降5年于2013年5月6日入院行白内障手术,临床诊断:年龄相关性白内障(右眼)、玻璃体混浊(双眼)、房颤、风湿性心脏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2型糖尿病.血常规检查白细胞6.44×109/L,红细胞4.39×1012/L,血红蛋白141g/L,血小板24×109/L,临床无出血症状,凝血功能检查正常,尿、便常规正常,生化检查G血糖7.13mmol/L、胆固醇6.42mmol/L,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4.43mmol/L其余肝功、肾功、蛋白均正常.

    作者:王士磊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黄芪注射液对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大鼠IFN-γ的影响

    目的 探讨黄芪注射液对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EAE)大鼠血清IFN-γ表达的影响.方法 利用新鲜豚鼠全脊髓匀浆+完全福氏佐剂免疫Wistar大鼠建立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模型,选用黄芪注射液干预治疗,观察其对大鼠发病率、神经功能评分和病理学改变的影响,并检测血清IFN-γ的水平.结果 黄芪注射液治疗组大鼠发病率明显降低,炎性病灶明显减少,血清中IFN-γ表达减少.结论 黄芪注射液可以改善EAE大鼠的临床症状,减轻脊髓内炎症反应,其作用可能与减少血清IFN-γ的表达水平有关.

    作者:张春阳;石秋艳;田广平;孙原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腰椎间盘突出合并脊神经节细胞瘤1例

    1 病历报告患者,男,55岁.因间歇性腰痛3年,加重伴右下肢麻木、疼痛半月,于2013年4月20日以“腰椎间盘突出症”收入院.3年前,患者无诱因出现腰部疼痛,无明显下肢放射痛,经休息及保守治疗,疼痛可缓解.半月前,患者弯腰劳作时出现腰痛加重,向右下肢放射,需弯腰行走,不能平卧,无大、小便异常.查体:脊柱腰段左侧弯曲,腰椎后伸受限.L5、S1棘突及两侧棘突旁压痛,叩击痛阳性,并放射至右臀部.右足背、足外侧、足底前侧皮肤痛、触觉减退.

    作者:张庆胜;张同军;杨建博;魏巍;李宏元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血清MMP-2水平及新活素对心力衰竭患者的影响

    目的 探讨新活素(重组人脑利钠肽新活素,rhBNP)对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患者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的影响.方法 选定60例CHF患者及正常对照组60例,将CHF组随机分为二组,rhBNP组(A组)和常规治疗组(B组)各30例,治疗前后分别测定血清MMP-2的浓度,并与临床症状的改善及彩色多普勒检测结果进行对照.结果 CHF组与正常对照组之间血清MMP-2测定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rhBNP组治疗后血清MMP-2与对照组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rhBNP可降低CHF患者血清MMP-2水平,从而改善左室重构及心脏功能.

    作者:赵楚敏;王希柱;许涛;郭永辉;李莉;宋月霞;张小民 刊期: 2014年第01期

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

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

主管: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

主办:河北联合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