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护理干预在阴道炎患者治疗中的应用分析

李霞

关键词:阴道炎, 阴道冲洗治疗, 健康宣教, 护理
摘要:阴道炎是阴道黏膜及黏膜下结缔组织的炎症,是妇科门诊常见的疾病.正常健康的妇女,由于解剖学及生物化学的特点,阴道对病原体的侵入有自然防御功能,当阴道的自然防御功能遭到破坏,则病原体易于侵入,导致阴道炎.由于患病部位的特殊及对疾病缺乏了解和认知,患者往往心理上会产生负担.甚至影响女性心理与生活质量,使她们身心疲惫.随着现代护理学的发展,优质护理服务理念的不断提升,健康教育的普及、护理心理干预已成为护理人员的根本任务,从而帮助人们形成正确的行为和观念,促进身心健康.现将我院妇科门诊阴道炎患者进行冲洗治疗时的护理心理干预方法介绍如下.
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腹腔镜下食管裂孔疝修补术的观察与护理

    目的 探讨腹腔镜下食管裂孔疝修补术的观察与护理.方法 对42例腹腔镜下食管裂孔疝修补术观察与护理,积极地术前准备,术中及术后的护理,术后并发症的观察及预防.结果 42例腹腔镜下食管裂孔疝患者均无并发症,术后3~7d出院.结论 由于充分的术前准备以及很好的心理护理,完善的术中及术后护理,均获得成功,并发症低、创伤少、术后恢复快,预后好.

    作者:朱颖;张丽梅;王艳东;费宇萍;郑艳安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胜任力理论在医院人才选拔中的应用

    医院要发展,人才是关键.人才选拔是医院重要的战略性工作,是保证医院健康可持续发展的动力源泉.招聘选拔人才作为医院人力资源管理和开发的基础,其成败直接关系到医院人力资源管理和开发其他环节工作的展开.运用先进、科学的招聘选拔手段及操作流程,可降低人才管理成本,提高选拔准确度,为医院人才梯队建设奠定坚实基础.

    作者:李真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高血糖高渗状态17例抢救和护理

    高血糖高渗状态(HHS),是糖尿病急性代谢紊乱的一种临床类型,以严重高血糖、高血浆渗透压、脱水为特点,无明显酮症酸中毒,患者常有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或昏迷[1],病死率高达40%[2],多见于老年糖尿病患者和既往无糖尿病或仅有轻度糖尿病不需要用胰岛素治疗的患者.本症发生的主要诱因为:感染、急性胃肠炎、胰腺炎、脑血管意外、严重烧伤、血液和腹膜透析、静脉内高营养、不合理限制水分等应激或使用引起血糖升高的药物,或糖摄入过高.本病起病急、病情重,护理难度大.我院近年来收治高血糖高渗状态患者17例,现将该病的抢救和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田伟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显微镜下手术治疗自发性脑出血209例分析

    自发性脑出血是神经外科常见病,是临床常见的脑血管病之一,发病急,病情凶险,具有较高的发病率、病残率、病死率.手术清除血肿能减轻血肿的占位效应及脑组织的缺血,迅速降低颅内压,使受压的神经元有恢复的可能性,防止和减少出血后一系列继发性病理改变,打破危及生命的恶性循环,达到好的治疗效果.而手术后血肿残留和再出血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病情恢复,甚至加重病情,进而危及患者的生命.我们对209例显微镜下小骨窗清除自发性脑内血肿患者进行分析,现报告如下.

    作者:秦怀海;黄秀江;王文蕾;刘智;沈寻;盛森;靳文毅;帅克刚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系统化整体护理对老年骨折卧床患者发生便秘的影响

    目的 分析系统化整体护理干预对老年骨折卧床患者发生便秘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59例老年骨折卧床患者应用系统化整体护理的临床效果,并与59例行常规护理的对照组患者做比较.结果 整体护理组患者发生腹痛16例(27.12%),发生腹泻6例(10.17%),发生便秘10例(16.95%),住院期间护理工作满意度为93.5%;对照组发生腹痛28例(47.46%),发生腹泻11例(18.64%),发生便秘18例(30.50%),住院期间护理工作满意度为73.5%.二组观察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系统化整体护理对降低老年骨折卧床患者便秘、腹痛和腹泻的发生有较好的临床效果,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值得在临床护理工作中推广应用.

    作者:孙丽丽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脑梗死后双眼复视患者的焦虑状态评估

    目的 探讨脑梗死后双眼复视患者焦虑状态的发生率.方法 对观察组66例脑梗死后双眼复视患者使用Zung焦虑自评量表(SAS)进行问卷调查,与对照组66例随机抽取的无复视症状的脑梗死患者比较,评估二组患者的焦虑状态.结果 二组患者焦虑状态高于中国常模标准,脑梗死后双眼复视患者焦虑状态发生率占86.36%,无复视症状的脑梗死患者焦虑状态发生率占59.09% (P<0.05),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脑梗死后双眼复视患者焦虑状态发生率较高.应提前给予干预.

    作者:李秀霞;张文秋;郭霞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德莫林敷贴在剖宫产手术切口愈合中的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德莫林敷贴应用于剖宫产手术切口的愈合效果.方法 将200例有严格剖宫产指征的孕妇随机分为观察组100例(手术切口应用德莫林敷贴)和对照组100例(手术切口应用无菌纱布),统计二组产妇手术切口脂肪液化率、切口愈合和瘢痕形成情况.结果 二组手术切口脂肪液化率、切口愈合和瘢痕形成情况均互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德莫林敷贴应用于剖宫产手术切口,较传统切口固定方法能够促进切口愈合、降低脂肪液化率、减轻瘢痕,从而减少产妇住院时间及费用.

    作者:高平;姚美;贾瑜淑;陈秀玲;付春霞;董薇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自制频谱治疗仪专用支架活动车在临床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自制频谱治疗仪专用支架活动车在临床护理中的应用.方法 2011年1-12月将自制频谱治疗仪专用支架活动车放置频谱治疗仪应用于胸腹术后创口愈合不良、慢性盆腔炎等疾病患者50例,与未采用自制频谱治疗仪专用支架活动车而单纯使用频谱治疗仪照射切口的患者50例作对照,比较二组患者的依从性、心理状态、护理并发症及调查患者及护士使用自制频谱治疗仪专用支架活动车前后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 患者的依从性、心理状态、及对护理工作满意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自制频谱治疗仪专用支架活动车在临床护理中应用省力、方便、舒适,确保疗效、保障患者的安全;减少护士的工作量和患者的经济负担,有效提高了护士工作质量和护理工作满意度.

    作者:廖锡群;李桃香;谢月霞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静脉留置针的护理

    静脉留置针操作简单,能减轻患者由于反复穿刺而造成的痛苦,同时保护血管,减轻了护理人员的工作量[1],为输血和输液提供方便的优点,广泛应用于临床.适用于老人、小儿患者及无自主意识的患者,特别是危重患者,可随时打开静脉通道及早用药,提高抢救成功率[2].2010年4月-2011年10月,我们对211例患者实施留置静脉针穿刺技术,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朱婧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心理干预对前列腺增生患者行尿道电切术后的影响

    目的 探讨心理干预对前列腺增生症(BPH)患者行经尿道电切术后的影响.方法 将70例行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的BPH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5例,对照组按常规治疗和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心理干预.分别观测膀胱冲洗、留置尿管及平均住院的天数及术后并发膀胱痉挛、出血、尿失禁及常见并发症的发生率,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观察组术后膀胱冲洗、留置尿管及平均住院天数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t=7.29,7.53,5.79).观察组术后并发膀胱痉挛、出血、尿失禁的发生率也明显少于对照组,二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x2=4.786,4.375,10.628).结论 心理干预可促进BPH患者经尿道电切术后康复,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张敏;刘艳;魏兰杰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咪达唑仑为基础的短期镇静方案在ICU患者中的应用观察

    目的 观察咪达唑仑在ICU患者中镇静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2011年7月)-2012年10月我院收治50例ICU患者按照基础疾病分为内科组、外科组,分别给予咪达唑仑为基础的短期镇静方案(<48h),定时唤醒.内科组先给予小剂量的负荷量咪达唑仑(0.04~0.2mg/kg)静脉推注,微量泵静脉持续泵入维持量咪达唑仑(0.03~0.30mg/(kg·h)[1],外科组患者同时联合芬太尼0.1μg/(kg·h),根据患者反应,每2h动态调节维持剂量直至达到理想的镇静深度,获得3~4级Ramsay镇静评分,观察各项镇静指标,并记录SpO2、血气分析、停药清醒时间、药物使用剂量和不良反应.结果 二组患者均表现心率、血压、呼吸稳定,SpO2、血气结果都有改善,镇静效果满意.结论 咪达唑仑适用于ICU中各种患者的镇静,短期(<48h)安全性高.但是对于老年患者的循环可能会产生影响,需要根据个体制定计划镇静方案.

    作者:蔡平伟;刘玲翠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外固定支架在长骨干骨折合并脂肪栓塞综合征的多发伤治疗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外固定支架在治疗长骨干骨折合并脂肪栓塞综合征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我院2004年5月-2010年5月早期应用外固定支架治疗28例长骨干骨折合并脂肪栓塞综合征(FES)患者,男20例,女8例;年龄21~58岁,平均32.7岁.初期积极控制危及生命伤情,早期应用外固定支架临时固定骨折,并进一步进行FES的综合治疗.待FSE临床表现消失、综合生命体征平稳后依据骨折特点及分型分别采用非扩髓髓内钉闭合或有限切开复位内固定、微创经皮钢板固定技术(MIPPO)二期固定骨折.结果 本组患者死亡1例,病死率3.5%;除1例死亡,其余患者外固定支架术后FES症状明显缓解,二期骨折固定术后未出现FES复发表现.结论 外固定支架固定术,具有手术操作创伤小、局部血运破坏少、手术时间短的优点,对长骨干骨折合并脂肪栓塞综合征的多发伤患者是一种简单有效的早期治疗方 法.

    作者:王一兵;王宏伟;郑智君;李晓军;李建军;梁卫东;吴啸波;李力更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妇科腹腔镜手术397例围术期护理

    目的 探讨妇科腹腔镜手术围术期的护理体会.方法 2007年7月-2011年12月应用腹腔镜技术治疗397例女性患者,年龄18~67岁.对患者进行术前护理、术后护理以及并发症的护理.结果 提高了整体护理质量,使患者早日重获健康,缩短了住院天数,节省了医疗费用,提高了床位周转率.结论 加强妇科腹腔镜手术围术期的护理,能提高患者对手术的耐受性,预防术后并发症,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作者:王香梅;李晓燕;李明岐;卢美英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脂肪肝患者肝功能与血脂生化指标的变化分析

    脂肪肝是一种由多种诱因引起的疾病,是常见的弥漫性肝病之一,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脂肪肝患者越来越多.为了了解脂肪肝患者ALT、GGT、CHE、TBA、TBil、TG、TC的变化,我们对69例脂肪肝患者的这些生化指标进行了分析.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 脂肪肝组69例,为2009年9月来本院体检人员,男41例,女28例;年龄24~56岁.正常对照组76例,也均为2009年9月来本院体检人员,其中男48例,女28例;年龄23~57岁,经检查无肝胆及心、脑、肾和内分泌疾病.

    作者:杨春庆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早期护理干预对剖宫产产妇母乳喂养的影响

    2008年8-12月,我们对我院剖宫产产妇进行早期护理干预,旨在观察产妇泌乳时间及泌乳量,从而提高产科护理质量,增加母乳喂养率.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选择住院期间100例行剖宫产的产妇,年龄23~32岁,平均(27±3)岁.根据入院号尾数单号者50例为观察组,双号者50例为对照组.二组在年龄、孕周、文化程度、胎产次、新生儿体重、麻醉剂量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均排除严重妊娠并发症及合并症,无哺乳禁忌证,乳房发育正常.

    作者:李凤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护理干预在阴道炎患者治疗中的应用分析

    阴道炎是阴道黏膜及黏膜下结缔组织的炎症,是妇科门诊常见的疾病.正常健康的妇女,由于解剖学及生物化学的特点,阴道对病原体的侵入有自然防御功能,当阴道的自然防御功能遭到破坏,则病原体易于侵入,导致阴道炎.由于患病部位的特殊及对疾病缺乏了解和认知,患者往往心理上会产生负担.甚至影响女性心理与生活质量,使她们身心疲惫.随着现代护理学的发展,优质护理服务理念的不断提升,健康教育的普及、护理心理干预已成为护理人员的根本任务,从而帮助人们形成正确的行为和观念,促进身心健康.现将我院妇科门诊阴道炎患者进行冲洗治疗时的护理心理干预方法介绍如下.

    作者:李霞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胸外科围术期医护一体化快速康复护理

    目的 开展围术期医护一体化快速康复护理.方法 将外科医生、麻醉医生、呼吸科医生、康复医生以及护士组合成集医疗、康复、护理为一体的跨学科的、综合的、一体化的工作模式.结果 缩短了患者住院时间.结论 围术期医护一体化快速康复护理,加速了患者康复,增加了患者满意度.

    作者:王苏华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山东省血友病患者诊疗及健康状况分析

    目的 了解山东省血友病患者诊疗及健康状况,为进一步开展血友病的综合诊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山东省血友病诊疗中心2010年1月-2011年12月在卫生部血友病信息采集系统登记注册的1 165例血友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包括一般情况、地区分布、临床特征、输血相关性病毒感染及生活质量等.结果 1 165例血友病患者中农村患者945例(81.1%),城镇患者220例(18.9%);血友病A 1 009例(86.6%),血友病B 156例(13.4%);有明显家族史者592例(50.8%),无家族史者457例(39.2%),家族史不详者116例(10.0%);年龄0~77岁,平均22.6岁,中位年龄21.4岁.1 003例(86.1%)患者出现关节出血,683例(68.1%)关节出血的患者存在关节活动障碍;首次出血年龄(1.6±1.8)岁,首次确诊年龄(6.6±4.6)岁,二者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1.9%(12/620)的患者从未进行替代治疗,75.0%的患者(465/620)偶尔替代治疗,21.0%(130/620)的患者按需治疗,2.1%(13/620)的患者预防治疗.输血相关性病毒感染指标HBsAg、抗-HCV、抗-HIV和抗-TP的阳性率分别为3.3%(21/628)、9.6%(60/628)、0.6%(4/628)和0.2%(1/628),总阳性率13.7%.FVIII抗体阳性率为2.7%(6/223).6~12岁儿童辍学率18.3%,13~18岁辍学率43.0%,18岁以上文化程度分别为:文盲9.0%,小学59.0%,初中26.0%,高中及中专4.0%,大专及以上学历2.0%.结论 山东省血友病患者以农村患者为主,存在就诊率低、诊疗延迟、治疗严重不足、致残率高、寿命低、儿童辍学率高、成人文化程度低的特点.应加强对专业医护人员及患者家属的宣教及培训,提高就诊率,完善医保制度,改善血友病患者的生存现状.

    作者:张雪芹;滕彬;程彦;房云海;安立;张心声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右美托咪定用于纤维支气管镜球囊扩张术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右美托咪定辅助表面麻醉用于纤维支气管镜球囊扩张术的效果.方法 拟行纤维支气管镜球囊扩张术的患者4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二组(n=20),A组患者术前10min静脉注射0.9%盐水5ml,术前5min以1%丁卡因充分表面麻醉,B组先静脉注射右美托咪定负荷量1μg/kg,再以0.2~0.5μg/(kg·h)的速率静脉输注,表面麻醉方法同A组.记录术前(T0)、纤支镜进镜至声门部(T1)、气管内(T2)、第一次球囊扩张时(T3)、扩张结束后5min(T4)的血压(NIBP)、心率(HR)和动脉血氧饱和度(SpO2).结果 与A组比较,B组球囊扩张的总时间、不良反应及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降低(P<0.05),A组HR、MAP在各时点均升高,B组患者术中血流动力学稳定,与T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右美托咪定可安全有效地用于纤维支气管镜球囊扩张术.

    作者:周广华;李蕾;彭双运;程庆好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希氏束旁起搏治疗缓慢型心律失常

    起搏器已经成为缓慢型心律失常有效的治疗方法.我国每年约有几万名患者需要植入人工心脏起搏器治疗,以往单腔或双腔起搏器心室电极植入右室心尖部,它改变了正常的心室激动顺序,使左、右心室激动不同步,从而对血流动力学和心功能产生不良影响,易出现起搏器综合征、心脏扩大,增加房颤、心衰的风险,增加病死率[1].我们尝试希氏束旁起搏治疗缓慢型心律失常,观察2年,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作者:王向明;陈凤娇;侯钦佩;李莉 刊期: 2013年第03期

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

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

主管: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

主办:河北联合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