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艾英;夏英华;张艳梅
目的 了解并分析大学生参加无偿献血时出现献血反应的原因并探讨预防措施.方法 调查了近3年参加无偿献血并出现献血反应的大学生115例,并结合当前献血模式进行分析.结果 大学生的生理条件、献血环境和医务人员的态度、技术等因素是发生献血反应的主要原因.结论 营造良好的献血环境,提高服务水平及加大宣传力度等可以减少献血反应的发生.
作者:肖素红;卢蕾;成静;杨萍;张伟峰;李艳辉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治疗早期周围型肺癌的临床疗效及机体炎性反应,促进患者术后康复.方法 选取符合标准的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应用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对照组应用传统开胸手术治疗,比较二组患者手术一般情况、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血清炎性因子的变化.结果 二组患者手术时间相似(P>0.05),但观察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术后下床活动时间、胸腔引流管留置时间和术后住院时间等方面,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12.5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二组患者术前血清中CRP、TNF-α、IL-6和IL-10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d,二组血清中CRP、TNF-α、IL-6和IL-10水平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升高幅度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治疗早期周围型肺癌,手术创伤小,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机体炎性反应小,有利于患者术后康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明军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甘草酸二胺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移植治疗博来霉素(BLM)所致的大鼠肺纤维化的干预作用.方法 造模并移入MSC后,腹腔注射甘草酸二胺28d,测定相关生化指标,PCR检测移植MSC向肺脏的迁移、免疫荧光染色观察肺泡Ⅱ型细胞(ATⅡ)的数量.结果 与MSC组相比,甘草酸二胺+ MSC组(GMSC组)大鼠肺组织羟脯氨酸(HPY)和血清MDA含量降低,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升高.sry基因表达明显增多(P<0.01),肺组织ATⅡ增多.结论 甘草酸二胺对MSC治疗肺纤维化有协同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机体内的抗氧化和促进MSC向肺组织的移入和向ATⅡ的转化有关.
作者:黄坤;吴晓梅;王欣燕;康小文;肖金玲;李兆国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 医院感染一直是威胁医护人员自身健康的严重问题,尤其是与患者时刻紧密接触的护理人员,本研究调查黑龙江省某三级甲等医院护理人员自我防护、防止感染等情况,为制定护理人员防护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以无记名的方式分别随机选择某三级甲等医院护理人员220例,调查其掌握医院消毒剂作用范围情况、对医院防护的看法、防护过程中是否接触过患者的血液、是否戴口罩等21项问题,并进行统计学描述分析.结果 现阶段某三级甲等医院的护理防护工作中存在着不足,医护人员及医院不注重防护认识管理,必然导致暴露后感染的增加.结论 应加强对护理人员的职业防护教育管理,建立防护路径,以避免大多数暴露性损伤,并有效减少暴露后感染几率.
作者:王淑芹;吕林英;王伟;王丽;李金玲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 分析认知干预与康复护理应用于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心理状态与生活质量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1年5月-2012年7月,我院相关科室所收治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并将其随机分成二组,对照组40例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40例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认知干预与康复护理.分别以SCL-90(症状自评量表)、SS-QOL(生活质量量表)对二组患者的心理状态、生活质量进行评价.结果 对照组患者的SCL-90评分明显高于观察组,比较二组差异较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的SS-QOL评分明显低于观察组,二组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认知干预与康复护理应用于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有助于改善其心理状态,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效果良好,在临床护理中值得大力推广并普及使用.
作者:李沁 刊期: 2013年第10期
随着国际医学交流日渐增加,当今的医学教育越来越注重医学生专业英语水平的培养和提升.10余年来各大医学院校应教育部的要求,积极推动使用英语进行医学双语教学,侧重于以英语做载体来传授专业知识,这就要求学生必须具备一定的公共英语和医学专业英语能力[1].本文探寻公共英语和双语教学之间的一种衔接教学方法,并尝试将其应用于实践,旨在提升学生医学专业英语水平,减轻双语教学教师压力,提高双语教学效果.
作者:霍阳;高旭光;陈江天 刊期: 2013年第10期
吉尼致美节育器是1984年比利时妇产科专家研制发明的新一代IUD (Intrauterine contraceptive device),因其无支架、固定式、柔性好、体积小、出血少等优点而易被患者接受和应用[1,2].人工流产是目前终止妊娠的常用方法之一,临床中常发现人流后1个月再次妊娠而再次选择流产的患者,我院2010-2011年实施人流同时放置吉尼致美IUD共约295例取得良好效果,现将对其效果观察总结现如下.
作者:王冬梅;解胜兰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神经外科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的有效护理措施.方法 选取我院神经外科2011年3月-2013年3月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49例,其中进行常规护理的对照组23例,实施人性化护理的观察组26例.以二组患者住院时间(d)的长短,护理满意度作为标准来进行护理效果的评价.结果 通过细菌培养检测,共检出病原菌137株,二组患者病原菌检出率高的分别为金黄色葡萄球菌26.23%(对照组),鲍曼不动杆菌25.00%(观察组),二组病原菌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对照组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为18.3d,观察组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为15.4d,二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为96.2%,高于对照组的78.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人性化护理可以显著缩短患者的康复时间,同时可以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
作者:张咏倩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eart fatty acid-binding proteins,H-FABP)对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患者心功能的评估价值.方法 入选2011年4月-2013年3月我科确诊AMI患者74例并记录患者临床资料,于确诊时即采集静脉血测定H-FABP水平.根据其测定值将患者分为二组,A组:H-FABP<65 ng/ml;B组:H-FABP≥65ng/ml.比较二组间临床资料及确诊后30d、180d时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心衰超声指数及不良心血管事件的发生情况.结果 二组间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确诊后30d及180d时LVEF均比B组高而LVEDD、LVESD及心衰超声指数均比B组低,二者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确诊后30d及180d时,A组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低于B组(P<0.05).其中A组严重心力衰竭发生率低于B组(P<0.05);A组恶性心律失常、心源性死亡的发生率、再发心肌梗死及靶病变血管重建的发生率低于B组,但二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FABP的测定为评价AMI患者的短期及长期心功能提供了客观的信息,具有广阔的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李凤云;杨凤兰;张秀萍;刘志明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胰岛素调节瓦斯爆炸伤大鼠中性粒细胞(PMN)凋亡的作用.方法 胰岛素组和非胰岛素组的中性粒细胞(PMN)分别培养,3、6、12、18、24、36h,比较二组PMN凋亡率的变化.结果 胰岛素组的PMN的凋亡率显著高于非胰岛素组(P<0.05).结论 胰岛素促进了PMN以凋亡形式的死亡.
作者:张焱焱;白俊清;郑俊中 刊期: 2013年第10期
我科2012年4月-2013年6月采用椎体成形术,治疗29例38个椎体胸腰椎压缩性骨折,疗效显著.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 本组患者均为中老年女性,年龄55~87岁,平均71岁.骨折椎体共38个,其中陈旧性胸12椎体压缩性骨折1例.所有患者均有明确摔伤或抬重物史,其中1例手提5kg大米后骨折,伤后1h至1月人院,平均3d,1例陈旧性胸12椎体压缩性骨折伤后半年来院就诊;其中主要症状为腰背部疼痛、活动受限,无脊髓神经损伤症状.术前X线片示椎体前缘有不同程度压缩,大压缩程度超过90%;MRI显示伤椎后壁完整,有新鲜出血,伤椎T2加权呈高信号,其中陈旧性胸12椎体压缩性骨折,MRI提示椎体水肿.X线片证实均有不同程度骨质疏松病理基础.
作者:杜宏伟;丛强;连杰;夏传龙;王金锋;张世宇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浆细胞性乳腺炎的临床特点,提高对本病的诊治水平.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22例浆细胞性乳腺炎的诊断及治疗经过.结果 22例全部行手术治疗,其中乳腺区段切除13例;乳晕下导管+乳腺肿块切除5例;切开引流,二期切除病变导管3例;单纯乳房切除术1例.随访20例,复发2例.结论 手术是治疗本病有效的方法,正确选择手术时机及手术方式是治疗成功的关键.
作者:冯艳玉;朱泽卫;林俊青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 通过对放射工作人员辐射剂量进行监测,探讨电离辐射对放射工作人员外周血象的影响.方法 采用流行病学中队列研究的方法,选取唐山市内1 392名放射工作人员作为观察组,选取无射线接触史且其他条件与观察组具有可比性的143名身体健康者为对照组.分别进行一般情况调查、放射剂量测量、血常规检测.结果 观察组白细胞(WBC)、红细胞(RBC)、血红蛋白(Hb)、血小板(PLT)均明显低于对照组,而淋巴细胞数(LY)、单核细胞数(MO)均高于对照组.按不同工种分组,观察组WBC、RBC、Hb、PLT分别依照放射诊断组、工业探伤组、工业放射源组、放免放疗组的次序呈现出明显的递减趋势,而LY、MO均呈现出明显的递增趋势.按不同工龄分析,观察组随放射工龄的增加,WBC、RBC、Hb、PLT在1~20年期间均降低,20年后随放射工龄的增加而升高,而LY和MO在1~20年期间均升高,20年后均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WBC、RBC、Hb、PLT与累积辐射剂量均具有负相关性,而LY、MO与累积辐射剂量均具有正相关性.结论 电离辐射对放射工作人员外周血象可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放射工种不同,受到的辐射剂量不等,导致的辐射损伤程度也不同;辐射损伤与接触射线年限有关;外周血象各指标与累积辐射剂量均有一定程度的相关性.
作者:吴旭梅;钱庆增;曹向可;沈福海;王良群;肖淑玉;柳建强;范雪云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移植联合负压封闭引流术(VSD)治疗Ⅲ、Ⅳ期压疮的临床效果及护理原则.方法 选取我院2011-2012年收治的Ⅲ、Ⅳ期压疮患者143例为研究对象,应用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移植联合负压封闭引流术(VSD)治疗,观察患者愈合时间、效果及护理体会.结果 143例患者中愈合100例,显效23例,好转20例.结论 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移植联合负压封闭引流术(VSD)较单用负压封闭引流术(VSD)及常规治疗方法更好的改善Ⅲ、Ⅳ期压疮创面的愈合,避免患者组织感染,提高压疮患者的生活质量,加强护理管理在临床工作中起重要作用.
作者:杨萍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流行性腮腺炎患者的临床特征及护理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1-2012年收治的143例流行性腮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143例患者以腮腺肿胀或发热为首发症状,大部分发生并发症;有或无接触史,或接触史不详;患者有疫苗接种或无疫苗接种,或接种不详.全年各月均有发病患者,但以1月和5月为高发,分别占20.28%和19.58%.并发脑膜炎10例,并发胰腺炎12例,并发颌下腺炎6倒,并发睾丸炎3例.经治疗及护理后均痊愈出院,住院时间9~15d,平均12d.结论 精心护理对流行性腮腺炎的治愈发挥重要作用.
作者:吴桂香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胸腔镜下老年自发性气胸的手术治疗经验.方法 48例老年自发性气胸患者采取电视胸腔镜手术(VATS)治疗,术中应用防止肺创面漏气、促进胸膜腔粘连措施,观察治疗效果.结果 本组患者全部治愈.对其中40例随访6~12个月,手术部位均未复发.其中由于漏气等原因30例患者胸腔闭式引流保留时间>5d,长1例15d,平均5.26d.结论 老年自发性气胸应采取积极VATS手术治疗,术中分离粘连切除大疱及无功能的病肺组织,必要时采用聚乙醇酸(PGA)垫片防止肺创面漏气、促进胸膜腔粘连的措施;术后促进肺复张、有效的胸腔引流等都是保证良好手术效果的关键.
作者:王永强;耿勇;孔祥国;白山;张卫宁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腹腔镜CO2气腹环境对胃癌细胞增殖转移相关因子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CD44v6表达的影响.方法 体外培养人胃癌MKN-45细胞株,模拟CO2气腹环境,将人胃癌MKN-45细胞株暴露于体外模拟CO2气腹环境中,持续作用1,2,3h后,置于常规培养箱中,分别培养24,48,72h,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各组MKN-45细胞VEGF、CI44v6 mRNA的表达.结果 ①CO2处理后MKN-45细胞VEGF、CD44v6 mRNA的表达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②相同培养时间下,VEGF mRNA的表达量于CO2处理2h达到高峰,CD44v6于1h即达高峰(P<0.01);③相同CO2处理时间下,VEGF mRNA的表达量于培养24h即达高峰,CD44v6于48h达到高峰(P<0.01).结论 CO2气腹环境可促进MKN-45细胞生长转移因子VEGF、CD44v6表达增加,从而增强MKN-45细胞的增殖转移能力.
作者:孙秉赋;孙玉倩;张博;崔明新;栾明翰 刊期: 2013年第10期
1962年,Charnley载文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成功以来,随着高科技材料的开发利用,人工假体性能得到全面提高,加上各国学者对手术路径的几经研究改进,当代的人工髋关节已经成为现代矫形外科学中的重要成就之一.医学影像学资料不仅是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前选择假体的主要依据,而且也是评估手术疗效的重要指标,尽管CT和MRI现已广泛应用,X线对人工髋的检查和评价,既廉洁又方便,仍显示出不能替代的独特优越性.
作者:杨建波;刘玉波;高峰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 观察二组不同剂量甲泼尼龙配合有效地护理措施对儿童腹型过敏性紫癜临床表现及激素副作用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1年1月-2012年12月于我院儿内科住院的腹型过敏性紫癜患儿4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时照组,二组均给予抑酸、解痉、改善血管通透性等常规治疗,其中治疗组26例,给予中大剂量甲泼尼龙[10mg/(kg· d)]治疗,3d后减半量并规律减量至停药;对照组22例给予小剂量甲泼尼龙[2mg/(kg·d)]治疗,病情缓解后激素减量同治疗组.同时二组均给予合理积极地护理治疗.观察比较二组皮疹消退时间、腹痛、消化道出血缓解及消失等消化道症状缓解的时间及二组是否出现消化道出血加重、应激性溃疡、继发感染,严重高血压等明显激素副作用.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皮肤紫癜消退时间更快,同时腹痛、消化道出血等消化道症状缓解所需要的时间更短,且二者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住院期间治疗组与对照组均未出现应激性溃疡、继发感染、严重高血压等明显激素副作用,院外随访1个月无明显异常.结论 早期应用中大剂量甲泼尼龙配合正规有效的护理措施是治疗儿童腹型过敏性紫癜的合理且安全的选择.
作者:李姣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中药三联疗法对急性脑梗死患者治疗效果及对脑血流量的影响.方法 选择我院诊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286例,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予煎服、直肠滴注、静脉滴注中药三联联合治疗.对照组以静脉滴注银杏叶注射液+胞磷胆碱,疗程均为14d.比较二组患者治疗效果及脑血流量改善情况.结果 ①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89.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4.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治疗前,二组患者脑血流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脑血流量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急性脑梗死患者治疗中,中药三联疗法疗效显著,并可以显著改善脑血流量.
作者:阎广会 刊期: 2013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