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宇;徐华平;陈兵
2008年7月,我们收治1例静滴头孢匹胺钠注射液与得尔夫星出现凝集反应的患者,经精心护理,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刘海燕;王晶 刊期: 2009年第11期
目的 观察辛伐他汀(舒降之)治疗高脂血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62例高脂血症患者给予口服辛伐他汀20mg/d,治疗8周.治疗前、后分别测定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等.结果 治疗前后血脂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治疗后血脂降低效果明显.服药期间部分患者出现消化道反应及一过性ALT、AST增高等不良反应.结论 辛伐他汀调脂疗效好,不良反应少.
作者:黄长连;宫运刚 刊期: 2009年第11期
产后尿潴留是产科常见的并发症之一,指产后6~8h因暂时性排尿功能障碍使部分或全部尿不能从膀胱排出,产后尿潴留影响子宫收缩,导致阴道出血量增多,给产妇增加痛苦,也是造成产后泌尿系统感染的重要因素 [1].2006年1月-2007年1月,我们对56例发生产后尿潴留的患者进行原因分析,并采取一系列有效的护理措施,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彩霞;张卫平;田秀琴 刊期: 2009年第11期
门诊是医院面向社会的窗口,是医院接触患者时间早、患者集中且流量大的部门.门诊流程直接关系着门诊工作的质量和效率,对医院的形象和效益也有着直接的影响.因此,对医院门诊服务流程优化有着重要的意义.
作者:董灵花;赵永坚 刊期: 2009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胰岛素强化治疗对急性心肌梗死伴高血糖患者的血清CRP与预后的影响.方法 100例急性心肌梗死伴高血糖患者随机分成二组,治疗组50例给予胰岛素强化治疗,使血糖控制在4.4~6.1mmol/L,观察组50例给予常规胰岛素治疗,使血糖控制在8.3~11.1mmol/L,观察二组患者血清CRP的变化,比较分析二组患者病死率、心律失常、心力衰竭、院内感染、低血糖发生率.结果 强化治疗组患者心律失常、心力衰竭、院内感染发生率、48h CRP水平明显低于常规治疗组(P<0.05),但低血糖发生率强化治疗组明显低于常规治疗组(P<0.05).结论 胰岛素强化治疗有利于降低急性心肌梗死伴高血糖患者血清CRP水平,有助于改善患者预后.
作者:刘伟利 刊期: 2009年第11期
急性脑血管意外是内科较常见的急诊,急诊处理是否恰当,将直接影响患者的预后,因此急性脑血管意外的急诊处理和转运对下一步病情的发展及转归起着重要作用,本文结合工作中的实践体会对这一问题作以下探讨.
作者:秦会珍 刊期: 2009年第11期
C-反应蛋白(CRP)是环状五球体蛋白,属于Oligomeric 钙结合蛋白,相对分子质量约120 000,由5个相同的单体以非共价键构成,主要由炎性细胞因子白介素-6(IL-6)、白介素-1(IL-1),肿瘤坏死因子刺激肝脏上皮细胞合成的.CRP是由TiIlet和Francis于1930年在一些急性病患者的血清中发现,因为它能和肺炎链球菌的荚膜C多糖起沉淀反应而得名.它是非特异性免疫机制的一部分,在钙离子存在下可以结合膜上的磷脂酸胆碱,也可结合染色质激活补体的经典途径,增强白细胞的吞噬作用,刺激淋巴细胞或单核/巨噬细胞活化,起调理作用.
作者:石峻;丁秀荣;唐福美;吴秀萍;王丽娜;孟爱国;赵力欣;李建民 刊期: 2009年第11期
社区卫生服务(Community Health sevices,CHS)是以社区为基础,以社区人群的卫生服务需求为导向,综合、经济、方便、可及的基层卫生服务.我们针对河北省社区卫生服务存在的问题提出一些可行性的建议.
作者:李玉英;陶四海;王明慧;陆广春;崔健 刊期: 2009年第11期
脑动脉粥样硬化是缺血性脑血管的主要病理基础,其发生与遗传因素和生活方式影响的诸多危险因素密切相关.近年来虽在脑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病机制研究方面取得很大进展,但确切机制仍未完全阐明.由于人体研究受到诸多条件的限制,所以建立动物模型成为研究的主要途径.然而,国内外大部分是通过手术方式建立颈动脉狭窄模型.
作者:史志保;董万利;高登元 刊期: 2009年第11期
目前临床上颈椎骨折脱位的治疗多采用牵引复位、颈椎后路减压固定术、颈椎前路减压植骨固定术.对于骨折脱位所造成的脊髓前后方同时受压,颈椎前后柱均遭到严重破坏,以及颈椎骨折脱位牵引复位失败或陈旧性脱位的患者,上述手术方法均无法彻底减压,解除脊髓压迫,恢复脊柱正常序列及重建稳定性,且在复位过程中存在加重脊髓神经功能损伤的可能 [1].我院自2003年7月采用颈椎前路减压植骨带锁钢板螺丝钉固定联合后路减压复位植骨侧块钢板固定的方法治疗颈椎骨折脱位11例,效果满意,报告如下.
作者:杨军 刊期: 2009年第11期
骨质疏松症(OP)是目前中老年人常见的全身骨代谢性疾病.常见的是老年女性绝经后骨质疏松.OP以骨量减少及骨组织微结构退行性变为主要病理特征,牙槽骨是容易出现骨质疏松的部位之一.种植体是20世纪80年代后期发展起来的一种技术.近年来,随着社会进步、健康意识和审美观点的增强,众多中老年患者因美观、咬合功能、牙周病及咬合重建等原因都想通过种植体来提高自己的生活质量.其中相当一部分中老年患者存在一定程度的骨质疏松,然而植入部位骨的质与量对种植体的成功与否有很大影响,因此随着种植技术的广泛开展和应用,作为口腔内一种特殊而常用的修复体,种植体与OP的关系正成为口腔临床医生关注的问题.
作者:靳芳芳;李金源;梁永强 刊期: 2009年第11期
血小板源生长因子(Platelet-derived growth factor, PDGF)是由多种细胞合成和分泌的重要促有丝分裂因子,它与靶细胞上的特异性受体(Platelet-derived growth factor receptor,PDGFR)结合后可产生促进细胞增殖、分化、趋化等生物学效应.为了阐明慢性胰腺炎(Chronic pancreatitis,CP)胰腺纤维化的形成机制,我们通过建立大鼠慢性胰腺炎模型,采用免疫组化技术对PDGF-B及PDGFR-β在CP过程中的表达进行动态观察,以探讨它们在CP胰腺纤维化形成中的作用.
作者:王东盛;寇妍;刘倩;刘明;刘海洋;陆英;王成纲 刊期: 2009年第11期
随着输血事业的发展,机采血小板的需求量逐渐上升.但采集过程中献血者发生枸橼酸盐反应的情况时有发生.现总结本站献血者发生枸橼酸盐反应情况,报告如下.
作者:程晓静;董小平;水波;刘伟 刊期: 2009年第11期
阴道炎是妇科常见病,诊断不准确往往导致病情延误,妇科术前或产前如不彻底治疗,可引发妇科或产科术后感染,因此,妇、产科白带常规检查就尤为重要,现已成为妇、产科检查中的常规项目.白带生理盐水涂片改良法不仅和白带生理盐水涂片法一样简单快捷,还在其原来的基础上增加了检测的准确度.
作者:林凤金 刊期: 2009年第11期
稽留流产是流产的一种特殊类型,指胚胎或胎儿已死亡,滞留宫腔内尚未自然排出者.传统治疗方法多采用口服大剂量己烯雌酚后行清宫术(钳刮术),但药物引起的不良反应较多见,有些患者需二次清宫,增加了患者并发症的发生及相应费用.我院2006年8月-2008年8月治疗稽留流产患者246例,治疗组在人工流产术前应用米索前列醇,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周宇;徐华平;陈兵 刊期: 2009年第11期
糖尿病足是糖尿病的严重并发症之一,主要是由于糖尿病的血管病变,血液黏稠度增高,神经病变引起下肢感染、溃疡形成和深部组织的破坏.它也是护理工作中的一大难题,早发现、早预防和有效的护理,对预防糖尿病足的发生、预后有重要意义.现将我院近年来收治的10例糖尿病足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杨桂英 刊期: 2009年第11期
目的 考察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在经尿道前列腺切除术中应用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80例ASA分级Ⅰ~Ⅲ级、年龄(67.5±6.4)岁的拟行TURP的患者,术前禁食时间均为6h;随机分成硬膜外麻醉组(对照E组)和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组(C组);记录BP,HR,ECG,SpO2、手术时间、利多卡因用量、镇痛药物用量、麻黄碱用量和麻醉效果.结果 二者在BP、HR、ECG、SpO2、手术时间、麻黄碱用量方面无统计学差异,利多卡因用量和麻醉效果有统计学差异.结论 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在TURP手术可以安全有效的应用.
作者:毕经斌 刊期: 2009年第11期
为了避免针刺伤的发生,我院采用安全型静脉留置针,该产品设计合理,方便围术期治疗及观察,对手术患者的输液、急救提供了有效的静脉通道,获得专利的保护夹,能有效的预防针刺伤,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陈迎霞;周建玲;董平 刊期: 2009年第11期
目的 研究辛伐他汀对盐酸异丙基肾上腺素(isoproterenol hydrochloride,Isp)所致心肌纤雄化大鼠单棱细胞趋化蛋白-1(MCP-1)表达及其巨噬细胞浸润的影响,探计其抗纤维化的机制.方法 应用注射Isp方法建立大鼠心肌缺血坏死模型,18只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和辛伐他汀组,每组6只.2周后Masson染色观察心肌间质胶原客积分数(CVF),免疫组化染色观察单核巨噬细胞抗原(ED1)数量,ELISA法和RT-PCR分别检测心肌MCP-1蛋白和mRNA的表达.结果 模型组CVF、ED1阳性细胞数、MCP-1蛋白和MCP-1 mRNA表达均高于对照组(P<0.01).与模型组相比,辛伐他汀组CVF、ED1阳性细胞数、MCP-1蛋白争mRNA表达均降低(P<0.05或P<0.01),但仍高于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 辛伐他汀可能通过降低MCP-1表达、减少巨噬细胞浸润发挥抗心肌纤维化作用.
作者:杨晓奇;卜利;李霞;修国全 刊期: 2009年第11期
临床治疗护理中,常见注射部位硬结红肿、疼痛[1],中医认为硬结为气滞血淤所致,西医认为药物吸收不良或刺激性长时间、反复注射使局部肌纤维损伤、变性、萎缩,结缔组织大量增生形成肿块 [2];皮下淤血常因静脉穿刺失败、穿刺完毕按压血管时间过短,对血管处针眼压迫不正确或不准确等引起局部皮肤形成肿胀、青紫 [3];静脉炎则是由于微粒污染、输入刺激性强的药物、留置针留置时间过长等原因引起的穿刺点疼痛、红肿、硬结,血管条索状改变.以上三种在护理中常见.既给患者带来痛苦.又影响继续治疗,为护理工作带来困难,我科2006年6月-2008年6月采用土豆片外敷治疗注射部位硬结、淤血、静脉炎,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璐 刊期: 2009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