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十二指肠损伤误诊原因分析

李忠民;初兆毅;唐镇

关键词:十二指肠损伤, 误诊
摘要:十二指肠损伤约占腹腔脏器损伤的3%~5%[1].多发生在十二指肠第二、三段(即腹膜外部分),早期症状、体征隐蔽,不易发现,常同时伴有胰腺、胃、结肠、肝脏等相邻脏器损伤,使诊断和处理上都存在不少困难.即使在剖腹探查术中,也常有漏诊.我院近15年共收治十二指肠损伤9例,术前无一例确诊,其中初次手术漏诊再次手术探查1例.现着重讨论分析本组误诊原因.
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乳房自我检查现状调查分析及对策

    乳腺疾病发病呈逐年上升趋势,已严重威胁我国广大妇女健康.其中乳腺癌的发病率在我国已跃居女性恶性肿瘤的首位/第二位[1].乳腺癌患者的预后直接取决于开始治疗时的病变阶段,早期发现、早期治疗和积极的康复是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减少乳腺癌病死率的重要环节[2].乳腺自我检查有利于乳腺癌的早期发现,更有利于所有乳腺疾病的防治[3].通过调查了解女性乳房自检现状,可为采取应对措旋提供依据.

    作者:冯海英;陈长香;王静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严重后鼻孔出血128例临床分析

    鼻出血是耳鼻咽喉科急症,大约有20%首发于后鼻孔[1].我科1999年3月-2003年10月共收治严重后鼻孔出血128例,现就其临床资料作一回顾性分析.

    作者:董玉梅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卡维地洛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86例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β受体阻滞剂卡维地洛对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CHF)的疗效.方法将慢性CHFl6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二组年龄、心力衰竭(心衰)病程、原发病及心功能分级相似,具可比性,二组均给予常规抗心衰治疗,观察组加用卡维地洛片剂,从小剂量2.5mg/d开始,3~5d递增2.5mg,直至病情改善或剂量为10mg/次,2次/d.观察治疗12周后二组患者的NYHA心功能分级、左室射血分数、心排血指数、血压、心率、病死率及副作用等.结果观察组较对照组NYHA心功能分级、左室射血分数、心排血指数均明显改善,血压、心率均明显降低,病死率下降,P<0.05或<0.01.结论在常规抗心衰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卡维地洛治疗慢性CHF,可明显改善患者心脏功能,提高患者生存率,且副作用小,值得临床推荐使用.

    作者:冼洪光;梁维基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女性不孕患者解脲支原体感染与外周血T细胞亚群水平检测

    目的探讨解脲支原体与女性不孕的关系及其可能原因.方法用IST-2试剂盒检测67例不孕妇女生殖道解脲支原体,同时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其外周血CD3+、CD4+和CD8+.结果女性不孕患者支原体阳性率为58.21%,高于对照组(22%),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外周血CD3+、CD4+、CD8+、CD4+/CD8+依次为(67.55±4.12)%、(28.42±3.50)%、(26.72±3.43)%、(1.17±0.96),与阴性患者相比,CD4+、CD4+/CD8+降低,CD8+升高.结论支原体感染是女性不孕的重要原因之一,支原体感染后患者免疫功能受损也与不孕有一定关系.

    作者:杜久伟;许克义;陈天义;朱复希;祁新兰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边远地区闭合性腹外伤189例急救分析

    闭合性腹部损伤多见于车祸、工伤、坠落伤、生活意外、殴斗及灾难事故.由于腹腔内脏器多,腹部损伤时多数致伤机制复杂,病情严重,临床诊治难度大.如急救措施不当常造成严重后果,甚至危及生命安全.我院地处边远彝族山区,交通落后,伤员救治时间普遍较长,使得诊治难度更大.1990年1月-2003年12月,我院急诊手术治疗闭合性腹外伤189例,报告如下.

    作者:伍学明;立克丹体;吴建忠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慢性咽炎咽分泌物培养和病原微生物检测分析

    目的探讨慢性咽炎的病原学感染情况.方法取56例不同类型的慢性咽炎的咽后壁分泌物进行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结果56例患者中,27例(48.21%)出现细菌学异常,治疗2周后10例显效,15例有效,2例无效.结论病原微生物感染不是慢性咽炎的主要病因,但慢性咽炎的患者可出现细菌学异常,应采用针对性的抗生素配合治疗.

    作者:邹恒英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托吡酯长期治疗儿童癫癎的临床观察

    自1999年起,我院开始应用托吡酯治疗小儿各型癫癎,部分病例已用药3年以上.为了解托吡酯长期疗效的稳定性和安全性,我们对用药2年以上的42例进行追踪观察和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赵志霞;郭长根;牛玉红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高血压病防治健康教育的意义与分析

    高血压病是一种常见的多病因的身心性疾病.2005年高血压日公布结果显示:我国已有高血压病患者1.6亿,发病率占总人口的18.8%.高血压病是心脑血管并发症的独立危险因素,治疗高血压的目的不仅在于降低血压本身,还在于全面降低心脑血管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1].

    作者:杜娟;杨婧;赵德顺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在心力衰竭发病机制中的作用和药物干预

    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是一种常见的、预后不良的心血管重症.初认为心力衰竭是心、肾功能异常,应用洋地黄及利尿剂治疗,以提高心肌收缩力,随后认为心力衰竭是持续性血流动力学障碍,因而加用血管扩张药为治疗手段,以改善血流动力学异常.目前已明确,心室重塑是心力衰竭发生发展的基础,神经内分泌的激活在心室重塑中起不良调控作用;在CHF的发展过程中,交感神经及其他神经体液因素的激活可以明显早于心力衰竭症状的出现,如血浆肾素、血管加压素、儿茶酚胺、多巴胺、神经肽Y及内皮素等均有不同程度的升高[1].许多实验和临床证据表明,在这些复杂的体液变化中,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AS)似乎处于一种中心地位,也是研究多及重要的.

    作者:林清飞;苏津自;吴可贵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新生儿泪囊炎60例疗效分析

    新生儿泪囊炎是一种常见病,患儿出现溢泪,内眦部结膜充血,结膜囊有粘脓性分泌物自泪点溢出,或泪道冲洗液自上泪点反流.我科1999-2003年三种方法治疗新生儿泪囊炎60例,收到了较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侯钟明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10%葡萄糖酸钙脐静脉注射预防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剖宫产术中、产后出血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10%葡萄糖酸钙脐静脉注射对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妊高征)患者术中、产后出血的影响.方法观察组85例,在胎儿娩出后立即断脐,经脐静脉向母体方向注射10%葡萄糖酸钙10ml;对照组87例,胎儿娩出后立即子宫切口缘注射缩宫素20U.观察二组患者第三产程时间、术中出血量、产后出血发生率以及观察组用药前后血压的变化.结果①二组患者的年龄、孕周、产次、轻中重度妊高征所占的比例,产前及产时处理、新生儿体重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观察组,第三产程时间(7.16±3.23)min,术中出血量(176.42±93.20)ml,产后出血发生率3.53%(3/85);对照组,第三产程时间(9.35±3.67)min,术中出血量(281.23±122.33)ml,产后出血发生率9.20%(8/87),二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观察组用药前收缩压(153.0±10.6)mmHg,舒张压(96.0±10.3)mmHg,用药后收缩压(136.0±10.4)mmHg,舒张压(80.0±10.2)mmHg,用药前后收缩压及舒张压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妊高症患者术中胎儿娩出后经脐静脉注射葡萄糖酸钙预防术中、产后出血及控制血压效果良好.

    作者:林云霞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十二指肠损伤误诊原因分析

    十二指肠损伤约占腹腔脏器损伤的3%~5%[1].多发生在十二指肠第二、三段(即腹膜外部分),早期症状、体征隐蔽,不易发现,常同时伴有胰腺、胃、结肠、肝脏等相邻脏器损伤,使诊断和处理上都存在不少困难.即使在剖腹探查术中,也常有漏诊.我院近15年共收治十二指肠损伤9例,术前无一例确诊,其中初次手术漏诊再次手术探查1例.现着重讨论分析本组误诊原因.

    作者:李忠民;初兆毅;唐镇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我国自主固定义齿CAD/CAM系统应用研究进展

    1971年法国学者Frances Duret首次将计算机辅助设计/计算机辅助制作(computer aided design/computer aided manufacturing,CAD/CAM)的概念引入口腔修复医学领域,1983年第一台采用CAD/CAM技术制作修复体的样机在法国问世,Duret于1985年报道用于制作患者后牙冠的CAD/CAM系统,CAD/CAM已经对口腔修复医学领域产生了划时代的影响[1].

    作者:韦荣智;张松林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内皮抑素与肿瘤治疗的研究进展

    侵袭、转移是恶性肿瘤本质的特性之一.肿瘤转移的巨大危害性是局部病变扩大为全身多灶性、弥漫性分布的疾病.对于快速增殖、多灶性分布、异质性生长的转移瘤,目前手术、放射治疗和化学治疗等手段常遭失败.20世纪90年代初,Folkman等[1]发现实体瘤及其转移瘤的生长、维持必须依赖于新血管的形成.为了刺激血管的生成,肿瘤上调一系列血管形成因子的分泌,包括成纤维生长因子(aFGF和bFGF),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等[2].同时,许多恶性肿瘤也分泌血管生成抑制因子,包括血管抑素(angiostatin)以及血小板凝血酶敏感蛋白(thrombispodin)[3,4]等.新生血管生成是指从已经成型的新血管上形成新的毛细血管的过程.而肿瘤的生成、转移更是依赖于新生血管的生成.1997年哈佛大学的O'Reilly[5]首先发现的内皮抑索(endostatin)能特异地抑制内皮细胞增殖和迁移,进而可以抑制新生血管的生成,为抑制肿瘤的侵袭、转移找到了新的思路.

    作者:刘学军;孟宪利;王洪琰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血液透析中的低血压及其临床防治

    目的探讨在血液透析(Hemodialysis,HD)中低血压发生的频率、原因及防治措施.方法对我院近年资料完整的60例尿毒症患者进行规律性HD的3 787例次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对老年组(≥65岁)与非老年组(<65岁)的低血压发生率进行了比较.结果HD中低血压发生率为12.1%,其中老年组为13.7%,高于非老年组10.5%(P<0.05),在发生低血压的例次中,超滤量≥6%×体重者占63.8%;通过减低超滤等方法,低血压均得以纠正.结论HD中低血压的发生率为12.1%,老年组高于非老年组,过度超滤引起的有效血容量减少是HD中发生低血压的主要原因,通过减低超滤等方法可以防治HD中的低血压.

    作者:王予冈;张斌;郑山海;马雅欣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腹腔镜下病灶清除加甲氨蝶呤局部注射治疗异位妊娠78例

    2002年1月-2003年12月我院采用经腹腔镜手术加局部注射甲氨蝶呤(MTX)治疗78例输卵管妊娠,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韩爱卿;徐延华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医护记录不一致原因调查与改进措施

    2002年<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医疗机构病历管理规定>、<病历书写基本规范>相继出台.<医疗事故处理条例>明确规定和强化了医疗机构、医务人员在防范和处理医疗事故中的义务,将病历书写的重要性提到了法律高度.为了避免由于护理记录不完善和医护记录不一致引起的医患纠纷.我们抽查2004年四季度146份病历,39份89处出现了医护记录不一致.对不一致原因进行调查并制定整改措施.2005年二季度再次抽查病历152份,医护记录不一致降为5份7处.经过整改,加强了、医护间的沟通,将医护记录不一致降到低限度,保证了护理记录客观、真实、准确、及时、完整.

    作者:杨红霞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失代偿性肝硬化患者并发肝肺综合征25例临床分析

    无原发性肺疾病的肝硬化患者常可出现不同程度的动脉血氧降低,20世纪70年代Kennedy和Kundsoy将与慢性肝硬化相关的缺氧和肺内血管扩张性疾病命名为肝肺综合征(Hepatopulmonary syndrome,HPS).本文通过近年来收治的25例失代偿性肝硬化患者的血气分析结果,分析肝硬化程度与血气变化的关系,探讨其发病机制及临床意义.

    作者:王晓光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人胚胎心脏发育不同阶段心肌酶的动态变化研究

    目的探讨人胚胎心脏发育过程中心肌酶发育分化的变化规律.方法用组织化学方法结合组织扫描光度测定,观察18例胎儿(16周至足月)和2例成人心脏的5种心肌酶.结果乳酸脱氢酶(LDH)、琥珀酸脱氢酶(SDH)、细胞色素氧化酶(CCO)、6磷酸葡萄糖脱氢酶(G-6-PDH)、三磷酸腺苷酸酶(ATPase)含量在胚胎4个月~,有较大幅度的增加,在6个月时达较高水平;6个月~,酶含量继续增加,但增幅较前一阶段小;8个月至足月时各酶均逐渐成熟达较高水平,但尚不及成人水平.结论胚胎发育过程中心肌酶的发育分化表现出连续性和阶段性,并与心肌细胞细胞器的发育分化呈一致关系.

    作者:田清友;卢鹤翔;魏子峰;王守安;张宇新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梅-罗综合征1例

    1病历报告患者,男,23岁,因上唇肿胀1年,右侧口角歪斜3周于2005年6月5日就诊.患者1年前因感冒、发热引起上唇肿胀发痒,在当地医院治疗,症状减轻,但遗有上唇肿胀,时重时轻,反复发作.

    作者:张丽;宋丽芳 刊期: 2006年第04期

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

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

主管: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

主办:河北联合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