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131I治疗功能自主性甲状腺腺瘤25例疗效观察

梁如苏;杜秋红;耿向群

关键词:治疗手段, 功能自主性甲状腺腺瘤, 手术禁忌症, 现报告如下, 疗效满意, 患者, 选择, 方法
摘要:手术是治疗功能自主性甲状腺腺瘤(Plummer病)的首选方法,但患者有手术禁忌症或不愿手术时,131I是可供选择的主要治疗手段。我院自1985-1997年底用131I治疗25例患者,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心脏局部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与缺血性心脏病

    目前已证实心脏局部存在一个独立于循环系统的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enin-angiotensinsystem,RAS),其成分主要包括肾素(Renin)、血管紧张素原(Angiotensinogen,ANG)、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ngiotensin-ConvertingenzymeACE)、血管紧张素I(AngI)和AngⅡ等5种。RAS通过血管紧张素与血管紧张素受体结合产生生物学效应,目前已鉴定出数种血管紧张素,包括Ang-I、Ang-Ⅱ、Ang-Ⅲ和Ang-(1~7)等,其中Ang-Ⅱ重要,RAS的各种生理活动主要通过Ang-Ⅱ产生。Ang-Ⅱ受体分为2种类型:AT-I和AT-Ⅱ。Ang-Ⅱ的生理作用主要由AT-I介导。心肌缺血时心脏局部RAS被激活[1],并参与其病理生理变化过程。本文重点就心脏局部RAS在缺血性心脏病病理生理过程中的作用作—综述。

    作者:郎保平;张宇;陈国生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颅内巨大室管膜囊肿2例

    1病例报告例1,男,36岁。以反应迟钝6个月阵发性头痛2个月,间断性抽搐3次,加重半个月于1998年9月18日入院。查体:神志清,语言流利。颅神经检查及双侧眼底正常。四肢肌力5级,神经系统检查无阳性体征。CT示:左侧额顶区可见一类圆形低密度影,边缘清晰密度均匀,大小约7.8cm×6.1cm×6.0cm。左侧脑室前角受压移位,中线结构右移。MRI示:左侧额叶可见一自左侧额角发出的巨大类圆形长T1、长T2异常信号影。境界清,内部信号均质。

    作者:康铁江;李战义;张志远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肾病综合征并发急性肾功能衰竭临床与病理分析(附12例报告)

    肾病综合征(NS)并发急性肾功能衰竭(ARF)严重影响预后,部分可发展成慢性肾功能衰竭,需终生血透,如能及时诊治,肾功能常可逆转,本文对12例NS并发ARF患者的诊治,病理类型作一分析。

    作者:严山;谭志明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纤支镜检查老年咯血患者113例分析

    咯血是呼吸内科常见症状,大部分患者经X线胸部平片、肺CT均不易明确诊断,尤其是气管或气管粘膜炎症、早期支气管肺癌、气管内膜结核等更难以借助X线及CT明确诊断。应用纤支镜作活体组织及刷检送病理检测可及时确定咯血原因。

    作者:肖兰英;王保法;郝三国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冠心病103例植入支架早期效果的观察

    早期开通缺血相关血管,就能有效地保护或恢复受损心肌功能,维持心电生理的稳定,以球囊为基础的冠脉内支架介入治疗是有效的手段之一。1方法经冠脉造影确诊冠脉狭窄冠心病103例。男69例,女34例;年龄36~83岁,平均62.3岁。冠状动脉病变分型:A型37例;B型52例;C型14例。采用Seldingols法穿刺右股动脉,并置入7F血管鞘,送入导引导管至冠脉口,造影后达诊断狭窄标准的182处,沿导引导管送入导引导丝,越过病变处达病变血管的远端,沿导丝送入PTCA球囊于病变处,通过球囊上的双标志确定后,以6~8ATM预扩张,退球囊送入支架准确定位,以12~16ATM将支架展开,支架覆盖病变,远端血流TImIⅢ级,为手术成功。

    作者:梁波;王伟民;卢明喻;陈步星;吴淳;刘健;赵宏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介入化疗对恶性肿瘤外周血象的影响

    介入化疗,近年来已成为肿瘤治疗的重要手段之一。但化疗药物大剂量动脉灌注,可产生不同程度的毒副反应,其中以骨髓抑制较常见。本文旨在探讨介入化疗对外周血象影响的规律。

    作者:高中度;袁维祥;茅爱武;王月芹;范红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急性外伤性脑肿胀的研究进展

    外伤后急性脑肿胀(Post-traumatic acute Brain Swelling,PABS)病死率很高,国外文献报道可高达87.2%[1],临床上较少见,近年来随着CT、MRI技术的广泛应用,PABS的诊断率逐渐增加。本文着重就其临床分类、发病机制及治疗进展加以论述。PABS是指外伤后数h内(一般4~14h)脑组织广泛肿大或膨胀。它是脑损伤的主要并发症之一,是影响脑外伤预后的重要因素,随着CT及MRI的应用,对该病的诊断有了统一的认识,对发病机制及治疗也有了较大进展。

    作者:王增武;张振兴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右股动脉断裂致休克1例

    1病历报告患者,男,42岁,主因右腹股沟区外伤3h入院。患者于人院前3h骑摩托车与一小推车相撞,小车车辕撞伤右腹股沟区,当时被撞倒在地,感疼痛,并出现右腹股沟区及右阴囊血肿,无昏迷,无恶心、呕吐。急送我院,急诊以右睾丸挫伤收住院。入院查体:T36.7℃,P112/min,BP11.9/9.9kPa,神志清,面色苍白,心肺未见异常。体表未见创口。右腹股沟区及右阴囊高度肿胀、瘀血、青紫,且张力较大。右下肢自膝关节以下缺如(1987年7月因右下肢脉管炎,行右下肢截肢术)。

    作者:王战强;彭艳霞;刘民杰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19726例老年住院患者的疾病构成及死因分析

    随着经济、文化、诊疗技术、疾病防治、卫生保健等方面的迅速发展及饮食结构的变化,威胁老年人健康状况的疾病谱亦在不断地发生变化。为进一步了解老年患病情况,并为研究、防治老年性疾病提供临床资料,我们收集1992年1月—1999年l2月在我院住院的60岁以上老年患者的有关资料,并加以整理与分析。

    作者:杨冬梅;林延鹏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中药治疗颗粒性咽炎76例疗效观察

    1995年3月—1997年2月我们利用中药治疗颗粒性咽炎76例,疗效满意,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全部病例均来自本院门诊。76例中男37例,女39例,年龄6~54岁,病程2个月~3年。检查见咽部粘膜轻度充血,咽后壁及咽侧索颗粒增生。1.2治疗方法板兰根20g、双花10g、鱼腥草20g、玄参10g、射干10g、薄荷5g、黄芩10g、麦冬10g、桔梗5g、僵蚕10g、陈皮10g、旋复花10g、代赭石30g、柴胡10g,若发烧加生石膏,水煎分2次服用或代茶饮。疗程7~20d,每周复诊1次。1.3疗效标准痊愈:临床症状消失,咽部粘膜恢复正常,咽部滤泡消失。好转:临床症状明显改善,咽部粘膜慢性充血,滤泡变少或变小。无效:临床症状无变化。1.4结果痊愈64例,好转6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92.1%。

    作者:徐永赤;于冶铭;路矿新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会厌在喉功能重建中的地位

    喉部分切除后为加速愈合、减少瘢痕和更好地恢复喉的功能,需要进行缺损区的重建。目前常采用的重建材料有游离或带蒂皮瓣、游离或带蒂肌瓣、筋膜或骨膜等。我院于1987-1999年,采用会厌成形瓣修复喉癌术后喉部缺损9例,根据缺损部位和范围不同,设计了不同术式,收到了较满意的效果,报告如下。

    作者:樊杨诗;尚其元;杨新强;桂训海;徐志勇;宋美荣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27例缩窄性心包炎手术的麻醉处理体会

    1临床资料缩窄性心包炎心包剥脱术27例中,男18例,女9例,年龄5~59岁,病史50d~10年,心功能Ⅱ~Ⅳ级,并发心包囊肿、大量胸腔积水等。麻醉时,第一组心功能Ⅱ~Ⅲ级,以硫贲妥钠、琥珀胆碱诱导;第二组心功能Ⅲ~Ⅳ级,以安定、r-oH、芬太尼、琥珀胆碱诱导。术中均以普复液维持麻醉,并间断吸入安氟醚、异氟醚,术中全部行血压、脉搏、心电图、尿量监测;8例CVP监测;第二组出现低血压,心律失常,心衰等;8例CVP监测,于心包剥脱后明显下降。

    作者:王强;李文杰;丁慧兰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腹壁巨大平滑肌肉瘤切除一期腹壁缺损修补1例报告

    1病历报告患者女,46岁,已婚,农民。1988年无明显诱因左下腹壁出现一个直径约1.0cm大小、质硬之肿物,无不适,未行手术治疗。1996年开始肿物增大明显,近2年至胎头大小,因表面破溃,恶臭,于2000年6月10日来我院就诊,门诊以“平滑肌肉瘤”收入院。入院查体:慢性消耗病容,贫血貌,浅表淋巴结无肿大,心肺听诊无异常,肝脾未触及。

    作者:刘传明;陈积民;张学成;蔡保仁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绝经后阴道出血450例临床与病理分析

    绝经后阴道出血是指生理性绝经1年以上的阴道出血或血性白带。绝经后阴道出血是老年妇女常见症状之一,本文对我院1996年6月—1999年9月门诊和住院有病理检查结果的450例绝经后阴道出血患者进行临床病理分析。1资料与方法1.1资料我院1996年6月一1999年9月门诊和住院有病理检查结果的450例患者,绝经年限1~34年,年龄在38~80岁之间,<50岁52例,>50岁398例,平均年龄58.6岁,多数患者表现为阴道不规则少量出血。1.2方法本组病例均经阴道检查,宫颈防癌涂片,阴道分泌物检查,诊断性刮宫术或手术并行标本病理检查。

    作者:张桂云;苗晓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硝苯地平缓释片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内皮功能的影响

    本文旨在观察和研究钙拮抗剂硝苯地平缓释片(商品名:伲福达)对原发性高血压(EH)患者内皮功能的影响。1临床资料根据1993年WHO/ISH的EH诊断标准,选择32例I期、Ⅱ期EH患者(EH组),给予硝苯地平缓释片20~40mg,2/d,疗程2个月,采用高分辨率超声多普勒诊断仪观察其治疗前后的内皮依赖性舒血管功能方面的变化,并与20例正常人(对照组)的检查结果对比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组间差异用t检验。

    作者:苏迈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有机磷农药中毒继发Q-T间期延长37例分析

    为了探讨有机磷农药中毒继发Q-T间期延长的临床特点。自1995年5月—1999年12月,我院急诊科收治有机磷中毒1253例,重度中毒719例,其中继发Q-T间期延长37例(52%),对其Q-T间期延长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本组37例中3911中毒者18例,1605中毒者11例,久效磷中毒6例,敌敌畏中毒2例,均发生在重度中毒中。发生时间:中毒2d者5例,中毒5d者28例,中毒9d者4例;实验室检查:低血钾者34例,低血钙者27例,低血镁者14例,心肌酶增高37例。治疗:常规解毒综合治疗,单纯Q-T间期延长无尖端扭转型室性心动过速(Tdp)者,除常规治疗外,加用保护心肌药物,纠正电解质紊乱,一旦发生Tdp立即给予硫酸镁2g或利多卡因50mg静脉注射,后改为静脉点滴,药物治疗无效者,第一次用200W·s电复律,仍无效者改用300W·s电复律。

    作者:王子英;曹永革;孙风霞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脑出血早期手术后再出血的临床研究

    随着高血压脑出血早期手术的开展,再出血问题愈来愈受到人们的重视。为探讨脑出血早期术后再出血的发生率、发生时间、相关因素和防治措施,我们对我院1993-1999年开展的322例脑出血手术后的69例再出血患者进行观察,并结合临床进行分析,现报告如下。

    作者:常敬民;潘红强;冯光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恶性葡萄胎介入治疗15例分析

    恶性葡萄胎是来自于滋养细胞的肿瘤,为水泡样组织侵入子宫肌层,或转移至临近或远处器官。肌层内水泡样组织继续发展可穿透肌壁引起腹腔内出血;随血运转移至肺、阴道、外阴或其他器官,形成局部组织破坏。出现转移病灶的时间可在葡萄胎未排出前或在排出后数周或数月内。

    作者:彭艳霞;王战强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外科临床抗菌药物应用调查

    抗菌药物在外科疾病的治疗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其重要性也毋庸置疑。但由于不合理应用抗菌药物,导致耐药菌株的增加,并引起医院内感染日益严重的现象,也成为目前临床医学界共同关注的问题,为了解我院外科系统住院患者中抗菌药物使用现状,对我院1999年3月和10月份的外科住院患者共626例,进行回顾性调查,以发现存在问题,寻求解决对策,现将调查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周信永;陈林娟;陈雪影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乌司他丁治疗急性胰腺炎疗效观察

    急性胰腺炎(AP)的重要治疗措施之一是抑制胰腺外分泌以减少自溶,目前临床常用的禁食、胃肠减压、H2受体拮抗剂、抗胆碱药物以及生长抑素等均可减少胰腺分泌。除此之外,乌司他丁作为一种广谱的酶抑制剂,对胰蛋白酶,α-糜蛋白酶,弹性蛋白酶,透明质酸酶均有抑制作用[1]。国内已有动物试验证实其对重症胰腺炎疗效显著[2]。为观察其对急性胰腺炎的治疗作用,我科对1999年8月以来22例急性胰腺炎患者使用乌司他丁治疗,通过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认为有较好的疗效,现总结如下。

    作者:夏兴洲 刊期: 2001年第01期

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

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

主管: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

主办:河北联合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