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现代化手术室护理管理趋向与发展

张秀杰

关键词:现代化, 手术室护理管理, 医疗卫生事业, 技术和仪器, 理念转变, 质量要求, 护理质量, 管理模式, 服务质量, 专业化, 信息化, 数字化, 综述, 要素, 趋向, 患者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医疗卫生事业也处在不断的进步当中,对手术室护理管理而言,大量新技术和仪器的引入,患者对手术质量要求的提高都说明管理理念转变的重要性[1]。手术室护理管理已经逐渐开始向着数字化、信息化、专业化的现代化方向转变,这不光体现在对护理质量的要求上,新的管理模式也是提高整体服务质量的基本要素。现将手术室护理管理趋向与发展综述如下。
齐鲁护理杂志相关文献
  • 一种新型床预防压疮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临床中一种新型床预防压疮的效果。方法:选取ICU病房(不同病区)使用新型床(实验组)和普通床(对照组)的压疮高危患者各30例,观察其指压变白的红斑及压疮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指压变白红斑及压疮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出现指压变白的红斑的时间早于实验组(P<0.05)。结论:此种新型床可减少压疮发生的危险性,有效降低压疮的发生率。

    作者:杨学荣;高玉芳;魏丽丽;梁颠超;苑晶晶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案例分析法在精神专科护士护理知识培训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案例分析法在精神专科护士护理知识培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工作10年以内的精神专科护士60名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30名,对照组采取常规培训,实验组采取案例分析法;两组培训前后考核评分比较,并对培训后自我评价进行分析。结果:实验组护士在培训后考核成绩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取案例分析法进行护理知识培训,对提高精神专科护士的护理知识掌握程度及自我评价效果有积极临床意义。

    作者:尹竹芳;向莉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生肌玉红胶原海绵对促进体表慢性创面愈合的作用

    目的:探讨生肌玉红胶原海绵治疗体表慢性创面的临床疗效。方法:对8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清创后外敷生肌玉红膏,实验组在清创后外敷生肌玉红胶原海绵,14 d为1个疗程,2个疗程后比较两组疗效。结果:实验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 P<0.01);实验组皮肤愈合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肉芽组织开始生长时间显著早于对照组( P<0.05)。结论:生肌玉红胶原海绵治疗体表慢性创面具有确切的临床疗效,无明显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曹鲁梅;樊玲丽;韩晓玲;许睿;蔡晖;吉卉丽;姚昶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护理干预在经皮穿刺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在经皮穿刺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82例经皮穿刺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1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措施的基础上给予护理干预,观察比较两组护理客观评价得分以及患者生活质量评定问卷(GQOL-74)评分情况。结果:观察组服务态度及主动性、关爱与沟通、健康教育等方面的患者满意度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躯体功能维度、心理功能维度、社会功能维度等GQOL-74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经皮穿刺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治疗冠心病患者进行护理干预,能显著改善患者身心状况,对患者生活质量改善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任进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护理研究应用于弱视治疗的新进展

    弱视是一种单眼或双眼佳矫正视力低于正常(低于0.9),又未能与之相应的眼部器质性改变的疾病[1]。随着眼科研究的科学发展,弱视的护理也成为眼科护理中的热点问题,根据近期报道的有关弱视护理的80多篇文章作整理后,对包括儿童弱视的发病率、护理作用、疗效及存在的问题综述如下。

    作者:赖俊娟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呼气末二氧化碳监测在儿科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通过监测行机械通气患儿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 PetCO2)与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 PaCO2)的相关性,探讨呼气末二氧化碳监测在儿科危重患儿护理中的作用。方法:采取回顾性、自身对照研究方法,分别选择机械通气后30 min、1 h、6 h、12 h、24 h 5个时间点进行检测PaCO2,同时观察PetCO2值。比较PaCO2值与PetCO2值的相关性。结果:不同时间点患儿PaCO2和PetCO2有相关性(P<0.01)。结论:行机械通气的重症患儿PetCO2可用于判断PaCO2变化,可连续监测,能减轻患儿痛苦,提高护士工作效率。

    作者:李少莉;陈霞;刘淑芳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中医护理临床带教路径在心内科病房教学中的应用

    目的:建立心内科中医临床护理路径,探讨其在中医院护理实践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60名实习护生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0名,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进行带教,实验组采用中医护理教学路径进行教学,对两组带教效果进行比较。结果:实验组护生对实习任务知晓率及各阶段考核结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P<0.01),实验组对带教老师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医护理临床带教路径是一套既顺应目前教学形势,又能充分体现中医护理特色的教学方法。

    作者:唐荣芳;程友桂;孙开婷;刘萍;姜素琴;王艳萍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器械袋的制作与应用

    目前,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以下简称冠脉搭桥术)是治疗冠心病的有效方法,手术的顺利完成需要洗手护士的密切配合,特别是血管吻合时更是争分夺秒,对洗手护士传递器械的准确性和及时性要求很高。冠脉搭桥手术器械数目多且精细,为方便管理,我科在手术台自制了冠脉搭桥手术器械袋,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冯鸥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饮食日记在控制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高磷血症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记录三日饮食日记在控制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高磷血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4例近期血磷≥1.9 mmol/L、遵医行为较好的患者,连续记录10个月的三日饮食日记,由责任护士一对一计算食物中的含磷量,根据每2个月检测1次的血磷值,调整食谱进行个体化饮食干预,对干预前后的血磷水平、高磷血症发生率、营养状态、饮食知识知晓率进行比较。结果:记录饮食日记后血磷水平、高磷血症发生率明显低于记录前(P<0.05),饮食知识知晓率明显高于记录前(P<0.05)。结论:通过记录三日饮食日记,计算食物中的含磷量,减少含磷食物摄入,能有效降低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血磷水平和发生率,值得推广。

    作者:李霞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老年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行射频消融术75例临床护理

    目的:探讨老年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PSVT)患者行射频等消融术(RFCA)的护理方法。方法:对接受RFCA的75例老年PSVT患者进行严密的观察、护理干预、健康教育、出院指导,以防止发生各种并发症。结果:本组72例1次手术成功,成功率为96.0%,3例AVRT患者第1次手术后PSVT复发。所有病例均未发生与消融及导管操作有关的严重并发症。结论:对老年PSVT患者在RFCA围术期进行严密的病情观察,加强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有利于减少并发症,保证手术的成功率。

    作者:张静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医务人员对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细菌感染患者实施消毒隔离措施现状调查

    目的:调查医务人员对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 ESBLs )细菌感染患者实施消毒隔离措施的现状。方法:采用现场查看和暗访相结合的方式,根据调查问卷对医务人员在治疗护理50例产ESBLs细菌感染患者的消毒隔离措施实施情况进行调查,按照科室不同分为内科组、外科组,按照时间不同分为白天组、夜晚组。结果:医务人员对产ESBLs细菌感染患者的消毒隔离措施实施合格率为49.42%;内科组消毒隔离实施合格率与外科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P<0.01);白天组医务人员对产ESBLs细菌感染患者在医疗物品专用、环境消毒、人员限制,防护用品的使用,手卫生方面的实施合格率与夜晚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提高医务人员对产ESBLs细菌感染患者实施消毒隔离合格率不容忽视,应加强外科和夜晚医务人员对产ESBLs细菌消毒隔离执行力度,是有效预防产ESBLs细菌在院内传播的方法。

    作者:宁小玲;潘玲;刘小芬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开放式管理模式对首发抑郁症患者维持治疗依从性的影响

    目的:探讨开放式管理模式对首发抑郁症患者维持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将100例首次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开放式病房管理)和对照组(封闭式病房管理)各50例,对两组治疗前后应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进行评分,自行设计的不遵医行为问卷进行评估。结果:两组汉密尔顿抑郁评分量表、遵医行为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开放式管理模式对首发抑郁症患者有较好的治疗效果,治疗依从性明显增加。

    作者:张金玲;陈典彩;曹灵霞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综合康复护理对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患者肢体功能恢复的影响

    目的:探讨综合康复护理对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患者肢体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将130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5例,观察组采用综合康复护理,对照组不采用综合康复方法,只给予常规护理。比较两组疗效、Fugl-Meyer和VAS评分。结果:干预后观察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Fugl-Meyer和VAS评分较干预前均有好转(P<0.05),且观察组好转程度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综合康复护理对缺血性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效果显著,能显著改善患者上肢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姚慧娟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患儿家庭功能、家庭访视护理需求状况调查

    目的:探讨注意缺陷多动障碍( ADHD)患儿家庭功能、家庭访视护理需求状况及两者的关系,为该类患儿实施家庭访视护理提供依据。方法:选取97个注意缺陷多动障碍患儿家庭,应用家庭关怀度指数问卷和自制注意缺陷多动障碍患儿家庭访视护理服务需求问卷进行调査。结果:家庭功能总分为(5.56±2.21)分,家庭功能良好33户(34.0%),家庭功能中度障碍36户(37.1%),家庭功能重度障碍28户(28.9%);家庭功能中度、重度障碍组注意缺陷多动障碍患儿的家庭访视护理总需求及健康促进和护理服务需求得分均高于家庭功能良好组( P<0.05);且ADHD患儿家庭功能与家庭访视护理需求呈负相关,其中家庭功能障碍与家庭访视护理需求的健康促进、护理服务各维度均呈负相关( P<0.01)。结论:ADHD患儿的家庭功能有待进一步改善,家庭功能与家庭访视护理需求密切相关。

    作者:麻爱华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2型糖尿病患者焦虑、抑郁与疾病认知、应对方式相关性研究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焦虑、抑郁与疾病认知、应对方式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医院焦虑抑郁量表、疾病认知量表及医学应对问卷对158例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问卷调查。结果:焦虑和抑郁发生率为38.0%和27.8%;疾病认知量表得分高维度为疾病病程,低维度为治疗控制;与常模相比,患者多采用回避、屈服的应对方式;焦虑、抑郁与疾病认知多个维度和应对方式相关;疾病相关性、情绪表征、面对、屈服是焦虑的影响因素,治疗控制和屈服是抑郁的影响因素。结论:医护人员应重视患者疾病认知,引导患者采取积极应对方式,以减少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对健康的不利影响。

    作者:王萍;辛梅;苗娜;祝筠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个性化健康教育在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个性化健康教育在急性冠脉综合征( ACS)患者中的应用及效果观察。方法:对58例ACS患者制定个性化健康教育计划,并观察实施计划后患者血浆总胆固醇( TC)、三酰甘油( TG)、低密度脂蛋白( LDL)、高密度脂蛋白( HDL)、体重指数( BMI)等生理指标及生活方式改变情况。结果:在实施6、12个月后,患者TC、TG、LDL、HDL、BMI等生理指标均较基线值有所下降,实施前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施前后患者生活方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对ACS患者实施个性化健康教育,能更好地改善患者的生理指标,增加其治疗有效性,并使其自觉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从而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徐亚英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男护士自我效能感现况调查及分析

    目的:通过对银川市3所三级甲等医院男护士自我效能感及功能的现状调查与分析,了解银川市男护士自我效能感的特点,分析目前男护士职业发展存在的问题,提出增强男护士自我效能感的建议。方法:运用自我效能感的相关理论,采用国际通用的一般自我效能量表( GSES)进行问卷调查,以银川市男护士为研究对象,通过对银川市3所三级甲等医院的50名男护士进行调查,目前银川市在岗男护士人数较少(50名),并设立对照(相同数量、相同科室的女护士),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50名男护士与50名女护士的自我效能感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男护士自我效能感处于高的阶段;男护士“在困难面前的态度”评分高,“对活动的选择及坚持”评分低;男护士自我效能感不受职称、学历的影响。结论:医院等应对男护士建立完善的支持系统,发掘男护士潜力,合理安排工作,提高男护士自我职业认同感,从而提高男护士的自我效能感。

    作者:陈颖;华桂珍;张佳淇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组合吸痰管口腔护理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及口腔感染64例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组合吸痰管口腔护理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及口腔感染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气管插管行机械通气治疗>48 h的116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64例和对照组52例,观察组用一次性组合吸痰管+生理盐水对口腔进行冲洗,对照组用生理盐水棉球对口腔进行顺序擦洗。比较两组相关性肺炎及口腔感染发生率。结果:机械通气4~5d后,相关性肺炎及口腔感染发生率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 P<0.05)。结论:口腔护理方法的改良,能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及口腔感染的发生率明显降低。

    作者:左拥军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58例急救护理

    目的:探讨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DKA)患者的急救护理方法。方法:将116例DKA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58例,实验组实施急救护理,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结果:实验组临床疗效好于对照组(P<0.05),血酮、尿酮体恢复正常时间、低血糖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做好DKA患者的急救护理工作,有利于患者的临床康复。

    作者:丁燕敏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人文教育在高职《内科护理学》教学中的渗透

    随着现代医学模式的转变,护理对象已由患者转为整体的人,实施以人为本的整体护理更符合当今社会的需求。21世纪的护士必须懂得关心人、理解人、尊重人,具有很好的人文素,这必然对护理教育提出更高的要求[1]。如何将人文教育充分渗透于护理教育中是当代每位护理教师必须要认真思考的问题,亦是教学使命。《内科护理学》作为一门临床主干专业课,充分将人文教育渗透其中,是培养护生人文素养的重要途径。本文就如何将人文教育融入高职《内科护理学》教学中进行探讨,以期深化教学改革,培养具有一定人文素养的新型应用型护理人才。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敏;孔德润 刊期: 2014年第07期

齐鲁护理杂志

齐鲁护理杂志

主管:山东省卫生厅

主办:山东省护理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