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全身化疗联合高聚金葡素或香菇多糖治疗非小细胞性恶性胸腔积液的研究

周怡睿;宫素岗;倪健

关键词:高聚金葡素, 香菇多糖, 恶性胸腔积液
摘要:目的 观察全身化疗联合高聚金葡素或香菇多耱胸腔注射治疗肺非小细胞性恶性胸腔积液的疗效和毒副反应.方法 60例患者随机分为A、B 2组,均行全身NP化疗.A组胸腔内注射高聚金葡素,B组胸腔注射香菇多糖.观察2组治疗前后胸腔积液控制情况、生活质量及毒副反应情况.结果 A、B 2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0%和77%(P>0.05).2组毒性反应轻微,均可耐受,A组发热和胸痛发生率高于B组(P<0.05).A、B 2组中分别有80%和90%的患者生活质量得到提高,2组间无明显差异.结论 全身化疗联合高聚金葡素或香菇多糖胸腔注射治疗肺非小细胞性恶性胸腔积液的疗效均显著,可明显改善患者生活质量,且毒性反应轻微,可耐受.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相关文献
  • 中西药合用的配伍禁忌

    近年来,随着临床中西医结合工作的深入开展,中西药合用防治疾病的情况日趋普遍.合理的联用中西药物能增强药物疗效,减少毒副作用,缩短疗程.但在治疗中若配伍不当,会使药物疗效降低,甚至产生毒副作用,加重病情,导致严重的不良后果.因此,熟练掌握中西药的合理联用至关重要.现将常见的中西药合用配伍禁忌简述如下.

    作者:张海涛 刊期: 2008年第36期

  • 厚朴及其4种混淆品的鉴别

    厚朴是一种常用的中药,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列为中品,具有燥湿消痰、下气除满的作用.因其需生长16 a以上才能剥皮入药,故多年来市场一直供不应求,致使临床用药上出现不少代用品、类似品及伪品,这严重危及人们的身体健康.为了保证临床用药的规范性、安全性、有效性,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加以鉴别.

    作者:彭善祥 刊期: 2008年第36期

  • 白蛋白治愈Ⅲ度褥疮1例的护理

    褥疮是由于身体局部长期受压,导致血液循环不畅、营养缺乏引起的组织坏死.Ⅲ度褥疮溃疡面深及肌肉层.本院采用白蛋白治愈Ⅲ度褥疮患者1例,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张雪娟 刊期: 2008年第36期

  • 甲状腺手术方式改进的临床应用

    2004年9月-2008年1月,我院在常规甲状腺手术的方法上进行了一些改进,取得较满意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上述时期行甲状腺外科手术58例,其中男23例,女35例;年龄18~65岁,平均40岁.甲状腺一侧次全切除34例,一侧全切除6例,双侧次全切除11例,双侧全切除4例,一侧全切除加对侧次全切除3例.病理报告:甲状腺腺瘤46例,结节性甲状腺肿12例.

    作者:崔晓军;胡清林 刊期: 2008年第36期

  • 云南红药胶囊对股骨颈骨折术后继发股骨头坏死的预防作用

    目的 观察云南红药胶囊对股骨颈骨折术后股骨头坏死的发生及负重髋痛程度的影响.方法 将股骨颈骨折切开复位空心螺钉内固定术后患者148例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65例进行常规治疗;治疗组83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术后1周开始口服云南红药胶囊3粒/次,3次/d,连服27 d.2组患者均于术后0.5 a采用股骨头坏死诊断标准评定股骨头坏死发生率,术后1 a采用疼痛目测类比评分评定负重时的髋痛程度.结果 148例患者均纳入结果分析.股骨头坏死发生率治疗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7例股骨头坏死患者中4例出现髋痛,疼痛评分(3.22±0.31)分;对照组16例股骨头坏死患者中13例出现髋痛,疼痛评分(6.07±0.56)分.2组疼痛评分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 股骨颈骨折手术患者预防性服用云南红药胶囊,股骨头坏死的发生率降低,坏死后行走时髋痛的程度减轻.

    作者:李昆 刊期: 2008年第36期

  • 单味中药诱导肿瘤细胞分化的研究进展

    诱导分化(Induction of differentiation,IOD)是指恶性肿瘤细胞在体内外分化诱导剂的作用下,向成熟或接近成熟的细胞分化.肿瘤的诱导分化作为肿瘤治疗的一条新途径,近年来研究非常活跃,国内外对诱导分化剂的研究取得了重大进展.文献报道某些中药能逆转肿瘤细胞的恶性表型,因此进一步探讨中药对肿瘤的诱导分化作用,对于提高肿瘤的疗效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张锐;崔永安;左小东 刊期: 2008年第36期

  • 健康教育在儿童哮喘防治中的应用

    全球哮喘防治创议(GINA)提出,对支气管哮喘患者进行有关哮喘预防和治疗的教育,是保障哮喘管理各个方面成功的关键.我院自1997年开始对支气管哮喘儿童进行健康教育,取得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林芳;孔令洁 刊期: 2008年第36期

  • 湿润烧伤膏在面部创伤中的应用

    面部暴露部位创伤如处理不当常遗留瘢痕,对患者生活、心理造成很大影响.我院对:106例经常规外科处理后的颌面部创伤住院患者,采用烧伤膏暴露疗法,临床疗效满意,无遗留瘢痕.现总结报道如下.

    作者:程胜;汪涛;程开专 刊期: 2008年第36期

  • 女性生殖道尖锐湿疣患者的心理状况调查与护理干预

    尖锐湿疣(condyloma acuminatum,CA)是由人类乳头瘤病毒(HPV)感染所致,好发于生殖器、会阴和肛门部位的柔软赘生物.近年来发病率明显上升,位居我国性传播疾病的第二位[1].随着医学模式的改变,心理因素在疾病的发生发展、康复过程中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患性传播疾病的患者所面临着巨大的心理压力,她们的心理问题已经引起人们的足够重视,本文旨在探讨女性生殖道尖锐湿疣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并针对由此而引发的不同心理状态给予相应的护理干预.

    作者:王梦醒;郑莉彦;齐倩 刊期: 2008年第36期

  • 2003-2005年承德避暑山庄肾综合征出血热监测分析

    目的 通过连续调查承德市避暑山庄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宿主动物来源、种群、带毒情况,探讨疫源地变化的原因,为旅游地区防治HFRS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夹夜法开展鼠密度调查,采集鼠肺用免疫荧光法检测HFRS感染状况,用EXCEL统计分析数据.结果 2003-2005年,避暑山庄内鼠种、鼠密度和鼠带毒情况均有很大的变化,特别是2003年下半年避暑山庄动物因迁出,对该地带毒鼠生存环境产生明显影响,鼠密度和鼠带毒率降低,带毒鼠种群发生变化,避暑山庄内形成了带毒鼠长期存在的环境,成为了承德市自然疫源地之一.结论 外来生物带来的生物安全隐患是HFRS自然疫源地形成的重要因素之一,在今后旅游地区的HFRS防治工作中应进一步得到重视并加以防范.

    作者:吕静;魏淑惠;曾强;季文波 刊期: 2008年第36期

  • 射频消融治疗肝癌的护理

    经皮肝穿刺射频消融(PRFA)是近几年国际上新开展的一种高科技治疗手段,能在局部产生高温达到治疗目的;肝癌细胞比正常细胞耐热性差,42℃就可引起肝癌细胞的破坏和死亡;射频治疗时能在肿瘤局部产生80~100℃高温[1],从而有效杀死癌细胞.因此,PRFA成为各种原因不能行手术切除的肝癌患者较为有效的治疗方法,具有创伤小、适应证广、近期疗效明显、并发症少等优点[2].2005年6月-2007年12月我院对76例不适合手术切除的肝癌患者在B超引导下行PRFA术,取得较好疗效,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陈冯琳 刊期: 2008年第36期

  • 2006年度医院内乙肝表面抗原阳性科室分布情况调查

    为了解2006年度乙肝表面抗原(HBsAg)阳性患者在医院分布情况,笔者对医院本部各临床科室住院患者的相关资料进行了回顾性分析,供同行参考.1 临床资料1.1 标本来源 HBsAg阳性标本均来自本院2006年收治的735例HBsAg阳性患者.其中男416例,女319例;年龄3~82岁,平均44岁.

    作者:陈黔;任福祥;张彦;严毓芬;吕宇杰;郭海;党宝丽 刊期: 2008年第36期

  •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合并低渗性脑病15例

    我院1998-2006年共收治15例慢性肺源性心脏病(肺心病)合并低渗性脑病患者,现将其临床资料分析如下.

    作者:王慧 刊期: 2008年第36期

  • 急性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82例临床分析

    随着检验水平的提高,尤其肌钙蛋白Ⅰ的临床应用,急性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诊断越来越多.为正确认识此病,本文对此病做一探讨.

    作者:庞延友 刊期: 2008年第36期

  • 经腹直肠癌切除术后吻合口瘘的原因和防治

    直肠癌的发病率在我国有逐渐升高的趋势,手术切除仍然是主要治疗方法.经腹直肠癌切除术(Dixon手术)是首选的手术方式,而吻合口瘘是Dixon手术后常见、严重的并发症之一,笔者总结了我院的病例资料,就吻合口瘘的原因、诊断、处理及预防措施分析如下.

    作者:张汝一;甄运寰;颜登国;姬清华 刊期: 2008年第36期

  • 常用抗高血压药物的不良反应及处理对策

    随着社会人口日趋老龄化,高血压的发病率也在逐年增加,高血压在老年人中较为常见,血压升高是脑卒中发病的危险因素,是导致充血性心力衰竭的危险因素之一.药物治疗对控制患者血压,减少高血压并发症的发生效果明显,但药物在治疗过程中也可能会产生不良反应,这不仅影响治疗效果,而且还给患者带来危害.本文就高血压药物治疗中常见不良反应及处理对策综述如下.

    作者:金剑;肖忠革;金芝贵;吴飞华 刊期: 2008年第36期

  • 大肠癌肿瘤标志物研究进展

    肿瘤标志物是指与肿瘤的发生发展相关的一类大分子物质,可以从血或其他体液中检测到,主要是大分子蛋白质,包括肿瘤相关抗原、异位激素、酶和宿主抗肿瘤免疫级联反应的改变,还包括肿瘤诱导糖、脂肪和蛋白质三大代谢的改变.由于肿瘤的发生是多种异常的癌基因、抑癌基因的累积,因此癌基因和抑癌基因也可作为基因标志物.现将近年来发现的与大肠癌相关的肿瘤标志物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作者:陈魁 刊期: 2008年第36期

  • 早期梅毒45例临床分析

    梅毒是一种性传播疾病,几乎可侵犯全身各器官,临床表现各异,近年来发病有上升趋势.早期梅毒虽然症状轻,但传染性强.因此早期诊断,及时治疗很重要.现将我院2005年2月一2007年2月门诊收治的45例早期梅毒病例临床资料分析报道如下.

    作者:马国群 刊期: 2008年第36期

  • 全身化疗联合高聚金葡素或香菇多糖治疗非小细胞性恶性胸腔积液的研究

    目的 观察全身化疗联合高聚金葡素或香菇多耱胸腔注射治疗肺非小细胞性恶性胸腔积液的疗效和毒副反应.方法 60例患者随机分为A、B 2组,均行全身NP化疗.A组胸腔内注射高聚金葡素,B组胸腔注射香菇多糖.观察2组治疗前后胸腔积液控制情况、生活质量及毒副反应情况.结果 A、B 2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0%和77%(P>0.05).2组毒性反应轻微,均可耐受,A组发热和胸痛发生率高于B组(P<0.05).A、B 2组中分别有80%和90%的患者生活质量得到提高,2组间无明显差异.结论 全身化疗联合高聚金葡素或香菇多糖胸腔注射治疗肺非小细胞性恶性胸腔积液的疗效均显著,可明显改善患者生活质量,且毒性反应轻微,可耐受.

    作者:周怡睿;宫素岗;倪健 刊期: 2008年第36期

  • 综合治疗尖锐湿疣50例

    尖锐湿疣作为一种性传播疾病,近年来其发病率逐年升高,仅次于淋病,占性传播疾病的第二位.笔者于近2 a来采用综合方法治疗尖锐湿疣50例,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分析报道如下.

    作者:王凤军;宫桂英 刊期: 2008年第36期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河北分会,中华中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