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本柯;徐达传;王兵;刘行坦;刘萍
目的:通过对上矢状窦(SSS)旁大脑桥静脉的显微解剖、影像学观察及其对照研究,为各种纵裂间手术入路中桥静脉的保护提供基础.方法:分别对30例(60侧)上矢状窦和颈内静脉内灌注蓝色乳胶的成人头颅湿标本、40侧DSA静脉相和16侧CTV进行显微解剖和影像学观察.结果:上矢状窦前部和后部分别有一缺乏桥静脉注入段,显微解剖、DSA和CTV观察上矢状窦旁桥静脉的数量分别为11.2支、8.9支和7.0支,DSA和CTV观察发现桥静脉注入上矢状窦处常显示不清.结论:熟悉和比较上矢状窦旁桥静脉的解剖学和影像学特征有利于各种纵裂间手术入路和手术过程中桥静脉的保护.
作者:陶伟;韩卉;邓雪飞;陈方宏;庞刚;刘斌;赵红 刊期: 2007年第03期
近年来,由于交通事故、坠落、碰撞等原因,管内段视神经损伤发病有增多趋势.管内段视神经损伤的诊断已比较容易,但对视神经间接损伤的治疗争议较大,主要是在选择保守治疗,还是手术治疗,以及选择手术时机上存在分歧[1~3].鉴于此,本实验通过建立与临床损伤相近的管内段视神经损伤动物模型,比较激素和视神经管减压术对管内段视神经损伤的治疗作用,以进一步探讨其损伤机制,为临床手术和非手术治疗管内段视神经损伤提供实验形态学参考资料.
作者:鞠学红;刘光义;李晓双;李若葆;王金平 刊期: 2007年第03期
笔者在解剖一老年男性尸体时,发现其右肾动脉异常.现报道如下:右肾动脉自腹主动脉发出后,经下腔静脉后方,在右肾门内侧,距右肾前面高处水平距离为42.5mm处发出4干;根据其与肾盂的关系将其分为前、后两组:前组两干,其中上干又发出3个分支,1支为肾上腺下动脉,另1支经肾门入肾脏,为上前段动脉,后1支为不经肾门直接入肾的下段动脉,入肾脏处位于其前面下部,距肾下极距离为23.9mm,与肾内侧缘和外侧缘的距离分别为20.4mm和25.3mm;前组下干直接经肾门入肾脏,为下前段动脉.
作者:陶伟;崔英健 刊期: 2007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大鼠松果体细胞增龄变化.方法:SD大鼠,随机分为1~2月龄组,4~5月龄组,11~12月龄组和≥24月龄组4个组.采用H-E染色、Benda胶质细胞染色和TUNEL法细胞凋亡染色光镜观察,超薄切片透射电镜观察.结果:松果体细胞数从4~5月龄组至≥24月龄组递减(P<0.001),而胶质细胞数随增龄递增(P<0.01),松果体细胞凋亡随增龄增多(P<0.01),松果体细胞胞质随增龄电子密度降低,细胞器减少,线粒体扩张、嵴断裂呈空泡状,粗面内质网排列紊乱、池扩张,脂滴增多.结论:大鼠松果体随增龄而出现松果体细胞减少、胶质细胞增多,松果体细胞退变.这些变化可能是导致机体衰老的原因之一.
作者:朱俊德;王景传;许庭良;付文军 刊期: 2007年第03期
目的:观察凋亡细胞在db/db糖尿病小鼠颌下腺中的分布.方法:选取3、4、6、8、10月龄db/db糖尿病小鼠及相应月龄的db/m+小鼠颌下腺,应用TUNEL标记方法染色后进行图像分析,统计凋亡细胞在颌下腺组织中分布的细胞阳性率.结果:随着糖尿病的发展,颌下腺组织出现腺体萎缩及颗粒曲管数目减少,实质细胞排列不整齐,呈簇状堆集,纤维及血管增多.凋亡细胞在对照组及糖尿病组颌下腺中均有分布,糖尿病组凋亡细胞阳性率高于对照组.糖尿病组与对照组凋亡细胞阳性率随月龄增大均呈增加趋势.结论:db/db糖尿病可导致颌下腺组织萎缩及实质细胞形态学改变;凋亡细胞阳性率在糖尿病组随疾病发展而增加显著,这与糖尿病腺体萎缩和功能受损相一致.
作者:刘红艳;高福禄;董福生;宋晓晨;王春艳 刊期: 2007年第03期
随着经济的全球化,高等教育国际化的趋势也日益明显.为适应高等教育发展的形势,我校于2005年秋季招收了首批尼泊尔医学班留学生.为此,我院对留学生教学予以了高度重视和研究.我们课程组率先承担了尼泊尔留学生人体解剖学的教学任务,经过1年的教学实践,成效显著,教学体会具体如下.
作者:傅晓艳;丁明星;胡勇 刊期: 2007年第03期
输尿管走行在腹膜后间隙内,其周围有结缔组织膜包绕,形成输尿管周围鞘[1,2].该鞘对输尿管营养血管有重要的保护作用,外科手术中为了避免造成输尿管缺血坏死,特别注意保护输尿管的营养血管,因此,对掌握男、女性输尿管鞘的结构特点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关于女性输尿管鞘的结构特点作者已描述[3],而对男性输尿管鞘及鞘膜的结构特点等未见有文献报道,为了给临床外科提供详尽的形态学资料,对男性输尿管鞘的形态、结构特点进行了研究.
作者:王开明;陈秀云 刊期: 2007年第03期
目的:进一步了解肝Ⅳa、Ⅳb两亚段门脉分支的解剖学资料.方法:对肝铸型标本供应第Ⅳ段的门静脉分支进行详细地观察和测量.结果:肝门静脉左支横部可发出供应肝Ⅳa亚段的分支;肝门静脉左支发出供应第Ⅳ段的分支数目为3~10支,供应Ⅳa亚段的分支为1~4支,供应Ⅳb亚段的分支为1~8支;门脉左支供应第Ⅳ段的分支直径平均为(2.95±0.98)mm; Ⅳa亚段的门脉分支类型只有一种,Ⅳb的分支类型有两种.结论:肝Ⅳa、Ⅳb两亚段的肝门静脉分支解剖学数据,可为临床上肝第Ⅳ段疾病的术前影像学诊断及亚段手术提供参考.
作者:张健飞;于胜波;隋鸿锦 刊期: 2007年第03期
目的:从文献引证的角度分析、评价了《解剖学杂志》的学术水平和期刊质量.方法:以《解剖学杂志》2000~2003年共24期刊载的论文和被引用的论文为研究对象,采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对载文被引用的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解剖学杂志》2000~2003年共发表论文864篇,被引用309篇、548次.4年中被引率分别为49.49%、39.90%、43.01%、17.65%,平均被引率为35.76%.被引4次以上文献作者群的地域分布16个省、直辖市.被243种中文期刊引用548次,其中《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收录期刊85种,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来源期刊66种.《解剖学杂志》期刊自引率为17.7%,作者自引率为16.79%.引用文献有68篇获国家和省部级基金资助,占被引文献的22.01%.结论:《解剖学杂志》所载文献质量较高,是我国解剖学研究领域重要的信息源之一,也是我国基础医学领域的主要核心期刊.
作者:翁淳光;肖廷超 刊期: 2007年第03期
近年来中等卫生学校解剖学教学时数被一减再减.但是解剖学教学的质量不能因此而降低.我在解剖教学中充分发挥计算机技术的优势,将计算机技术贯穿于解剖教学中,较好地完成教学任务,提高教学效果.
作者:李学祥 刊期: 2007年第03期
目的:测量儿童脊柱解剖学数据,进行脊柱三维重建,为安全开展儿童脊柱侧凸手术及新型器械研发提供形态学依据.方法:9例儿童脊柱标本经CT扫描后分离成单个椎骨,对3例脊柱侧弯儿童患者进行CT三维重建出单个脊椎,测量各节段椎体长、宽;椎体前、后高度;椎管纵径、横径;椎弓根横径及高度.结果:测得儿童脊柱各节段数据,与成人脊柱形态存在显著性差异.三维重建可直观、立体显示脊柱畸形.结论:为安全开展儿童脊柱侧凸手术及新型固定器械的研发提供基本的解剖学数据.
作者:李鉴轶;张余;郑小飞 刊期: 2007年第03期
目的:研究核因子κB(nuclear factor-kappa B, NF-κB)的亚单位p65和p50在正常豚鼠耳蜗中的定位与表达.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结果:NF-κB p65免疫反应活性细胞位于螺旋韧带Ⅰ、Ⅲ、Ⅴ型纤维细胞和根细胞,而螺旋神经节、血管纹和螺旋器均未见染色;NF-κB p50免疫反应活性细胞位于耳蜗螺旋器的内、外毛细胞和支持细胞,此外,螺旋神经节、螺旋韧带和血管纹中也有p50表达,在耳蜗的上述部位中,NF-κB p50免疫染色多位于胞质内,胞核极少.结论:NF-κB p65和p50在正常豚鼠耳蜗的多种细胞中都有表达.
作者:宝东艳;王爱梅;包翠芬;常志杰 刊期: 2007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基质金属蛋白酶7(MMP-7)和微血管密度(MVD)在口腔鳞癌中的表达与相互关系及其在癌侵袭转移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51例口腔鳞癌和10例正常口腔黏膜组织中的MMP-7及CD34的表达,用CD34单克隆抗体进行微血管内皮细胞染色,计算MVD.结果:MMP-7在口腔正常黏膜中不表达,在口腔鳞癌中阳性表达率为60.78%.口腔鳞癌组织中的MVD较正常口腔黏膜组织致密,分别为38.91±12.74和10.37±4.65.口腔鳞癌中MMP-7表达和MVD均与其病理分级、临床分期及淋巴结转移呈显著正相关,而与患者年龄、性别、肿瘤大小无关.结论:MMP-7和MVD在口腔鳞癌的发生、侵袭转移中可能起重要作用,抑制MMP-7的活性将为口腔鳞癌的治疗提供新的靶点.
作者:何家才;周健;陈新;徐文华;陈乔尔 刊期: 2007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周围神经损伤后神经型一氧化氮合酶羧基末端PDZ配体(carboxy-terminal PDZ ligand of neuronal nitric oxide synthase,CAPON)的表达变化与定位.方法: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eal-time fluorescence quantitative PCR, FQ-PCR)、原位杂交与间接免疫荧光相结合的方法,研究大鼠坐骨神经损伤后CAPON mRNA表达变化及其定位.结果:CAPON mRNA主要分布在正常和损伤坐骨神经的雪旺细胞(Schwann cells,SCs)中,损伤后表达增多,分别在神经夹伤后2周以及切断后1周的近、远侧断端中出现表达高峰.原代培养的SCs中也检测到CAPON的表达,其mRNA分布在核周胞质区域.结论:周围神经损伤后引起CAPON mRNA表达上调,增殖的SCs中表达CAPON可能对神经损伤后再生修复发挥一定作用.
作者:严美娟;陈梦玲;沈爱国;程纯;夏春林 刊期: 2007年第03期
目的:探讨二氧化硫大剂量吸入对小鼠脾细胞凋亡和脾脏组织学结构的影响.方法:以不同浓度的二氧化硫分别对小鼠连续染毒7d,用透射电镜法、DNA琼脂糖凝胶电泳法和流式细胞技术观察小鼠脾脏组织学结构和细胞凋亡改变.结果:在二氧化硫染毒组小鼠脾脏的红髓区和白髓区均有典型的脾细胞凋亡发生,在边缘区可见大量核变形淋巴细胞,此外还可见巨噬细胞出现明显的凋亡改变和网状内皮细胞受损.168mg/m3二氧化硫染毒可引起小鼠脾细胞凋亡率增加.结论:大剂量二氧化硫吸入可引起小鼠脾脏超微结构改变,在一定剂量和时间范围内可引起脾细胞凋亡加速,从而对机体的免疫功能造成一定损伤.
作者:白剑英 刊期: 2007年第03期
甲氧滴滴涕(methoxychlor, MXC),属新型有机氯类杀虫剂,其杀虫效果明显优于滴滴涕,并且易于降解,因而已取代滴滴涕成为一种日益广泛使用的杀虫剂.目前,在我国MXC也有生产和使用.但是近年来,MXC及其代谢物的毒性作用不断被发现.经研究已确认,MXC的毒性作用涉及机体多个系统,如神经系统,生殖系统、免疫系统、内分泌系统等,其生殖系统的毒性尤其突出.因而,对MXC的生殖毒性及其作用机制的研究成为近年的热点.本文就近年来国内外对MXC的毒性作用及其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刘伏祥 刊期: 2007年第03期
目的:应用5-羟色胺(5-HT)抗血清研究非洲爪蟾消化道内的5-HT免疫活性细胞的分布密度及形态,并探讨其分布型的成因及细胞形态与功能的关系.方法:免疫组织化学ABC法.结果:5-HT细胞在非洲爪蟾消化道的各个部位均有分布,分布密度近似呈M形,其中以空肠分布密度高,胃贲门部次之,食管低.5-HT细胞的形态多样,呈圆形、椭圆形、锥体形等,主要分布于消化道黏膜上皮细胞之间、上皮基部、固有膜以及腺泡上皮细胞之间等.结论:非洲爪蟾消化道5-HT细胞具有内、外分泌2种功能.
作者:甄靓靓;邱枫;李淑兰;赵文阁 刊期: 2007年第03期
成人股骨头缺血性坏死(avascular necrosis of femoral head, ANFH)是骨科常见病之一,其病因及发病机制至今尚未完全清楚,治疗方法尚需改进完善.近年来随着显微外科的发展,有关股骨头的血管系统特点国内外学者采用不同的方法,积累了大量研究资料,但仍存在许多分歧和不完善的地方[1~3].为此,本研究通过对股骨头的形态,血供来源、动脉及分支分布特点进行解剖观察,为探讨ANFH的发病机制和早期ANFH的介入冶疗及显微外科治疗提供直接而可靠的形态学资料.
作者:许本柯;徐达传;王兵;刘行坦;刘萍 刊期: 2007年第03期
肤纹(dermatoglyphics)是灵长类形态学中一个重要的研究内容.国内有关灵长类肤纹的研究较多,作者曾对太行山猕猴掌(跖)面的花纹强度进行了详细的报道[1],但目前为止尚未见有关太行山猕猴肤纹脊数的研究报道.本研究试图通过对太行山猕猴掌(跖)面相应花纹区肤纹脊数的比较研究,获得较为详实的资料.
作者:胡春红;史留功;赵晓进 刊期: 2007年第03期
目的:探讨血清对雪旺细胞诱导神经上皮干细胞分化的影响.方法:从新生鼠坐骨神经及臂丛神经分离纯化雪旺细胞,从孕11.5d大鼠胚胎分离培养神经上皮干细胞,含0%、 1%、 5%、 10%胎牛血清的培养液联合培养雪旺细胞与神经上皮干细胞,收集上清作为条件培养液诱导神经上皮干细胞分化,1周后MAP-2和GFAP细胞免疫化学染色,显微镜下观察统计神经上皮干细胞分化为神经元与星形胶质细胞的比例.结果:条件培养液促进神经上皮干细胞存活和分化,分化形成的神经元大体形态与成熟神经元相似,0%、 1%、 5%、 10%血清条件培养液组神经元与星形胶质细胞比例分别为1.53∶1、 1.13∶1、 1.03∶1、 0.75∶1.结论:血清影响雪旺细胞诱导神经上皮干细胞向神经元分化,血清浓度增加,神经上皮干细胞分化形成的神经元减少.
作者:暴丽华;李振华;孙晋浩;王家增;杨琳;高英茂 刊期: 2007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