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玉明;朱健;赵兴国;段荣;刘嘉诚;张宏民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健康越来越重视,提高牙齿的修复水平、延长修复后的使用寿命,提高舒适度变得尤为重要.在后牙游离缺失修复中,常使用天然牙与种植体联合支持固定义齿的修复方法.该方法经力学实验证实是可行的,并在临床应用中得到了良好的效果.该修复方法中开然牙与种植牙和义牙有几种连接方式,如固定连接、活动连接、滑动连接、滑动缓冲连接等.
作者:周振平;刘恩 刊期: 2000年第02期
在体成骨细胞受到剪切、拉伸、静压等应力应变的复杂作用,在体外动力模型上单独考察拉伸应变对成骨细胞生物行为的影响,对认识力学因素与骨重建的关系十分重要.
作者:王红兵;黄岂平;王远亮;卢晓;秦建;蔡绍皙 刊期: 2000年第02期
本文的目的是利用骨自优化理论完成椎体的外形、内部结构及生长过程的模拟.采用了一种新的自优化方程与有限元相结合的方法,引入工程拓扑优化思想,从不确定的外形出发进行模拟;实测了人椎体冠状面的外形及内部结构.预测的结果在外形和内部结构上与实测相一致.外形上老年比年轻时的椎体具有更向内凹的腰鼓型,小梁骨主要沿主应力即垂直方向排列,只不过,老年时更疏松.
作者:朱兴华;宫赫 刊期: 2000年第02期
作者:汤谷平 刊期: 2000年第02期
采用自由基接枝改性了聚乳酸,并用红外光谱,13C,1H核磁共振谱,热分析仪对改性产物进行了表征.用微管吸吮装置对接种在材料表面的大鼠成骨原代细胞的粘附行为进行了研究.
作者:潘君;王远亮;秦建;卢晓;蔡绍皙 刊期: 2000年第02期
与平滑肌细胞联合培养的血管内皮细胞在静态时形态就开始发生变化,即由单独培养条件下在的多边形到联合培养条件下的长梭形.切应力作用下,联合培养的内皮细胞的形态在较短时间内发生更进一步的变化.F-actin在维持细胞形态及使内皮细胞与细胞外基质的粘附上起着重要的作用.为了探讨切应力对联合培养的血管内皮细胞F-肌动蛋白的排列的影响,本文应用平滑肌细胞与内皮细胞联合培养模型,将牛主动脉平滑肌细胞和内皮细胞进行联合培养,待内皮细胞形成单层后,用平行平板流动腔,将内皮细胞置于40dyn/cm2稳定层流切应力之下12、24小时,然后用罗丹明标记的鬼笔环肽标记,激光共聚焦扫描显微镜观察内皮细胞骨架F-肌动蛋白的组成及排列形式的变化情况,并与静态条件下单独培养及联合培养的内皮细胞F-肌动蛋白的排列作对照分析.
作者:姜宗来;李玉泉;丛兴忠;张炎;张传森;杨向群 刊期: 2000年第02期
本文应用ANSYS 有限元分析软件对颈动脉狭窄中的非线性的血液流进行数值模拟研究.在该研究中假定颈动脉是刚性轴对称的狭窄管,血液是粘性不可压缩的牛顿流体.
作者:伍时桂;胡利民;王家权 刊期: 2000年第02期
临床调查发现许多脑血管疾病以及颅脑外伤和颅内肿瘤都可能导致颅内压异常升高,进而产生脑疝危及生命.颅内压的监测是预防脑疝发生有效的手段.但由于脑组织被坚硬的颅骨包围,目前临床上颅内压的检测均是有创穿颅的,使颅内压监测受到极大限制.这就使我们考虑能否通过建立模型的方法来研究.
作者:姚伟 刊期: 2000年第02期
内皮细胞的形态及功能受到血流产生的机械应力及平滑肌细胞的影响.而在体条件下的血管壁细胞的功能研究因其所处的生理环境的复杂性、实验条件的不易控制而很难得到满意的结果.因而人们往往通过内皮细胞及平滑肌细胞的体外培养来研究在不同的实验条件下两种细胞的生物学特性.
作者:姜宗来;丛兴忠;李玉泉;覃开荣;徐刚;张炎;杨向群;张传森 刊期: 2000年第02期
目的比较连续、Cross-stitch、Halsted三种肌腱周边缝合的生物力学特性.方法将新鲜成年猪后足Ⅱ区屈趾肌腱造成切割伤,分别用Kessler法和Tang法(多组腱内)进行核心缝合,再分别用连续、Cross-stitch、Halsted三种方法进行周边修复.
作者:王斌;汤锦波;陈峰;潘丞中 刊期: 2000年第02期
Womersley曾用受约束均匀弹性管模型分析动脉中的脉动血液流,由此得出了血流脉搏波波速随血管弹性、血液粘度、脉动频率、血管所受周围结缔组织约束等因素变化的特征.然而,近年来理论和实验研究发现血管存在一个非圆管的零应力状态.
作者:严育兵;柳兆 刊期: 2000年第02期
目的评价锁骨半片骨瓣截取后的生物力学变化.方法选取经防腐固定的成人锁骨左右配对14根标本,测试完整锁骨的扭转刚度:然后随机配对分为两组:一组在靠近锁骨内侧端切取长为85cm的半片骨瓣;另一组在靠近锁骨的内侧端切取长为4.5cm的半片骨瓣.测试切取骨瓣后锁骨的扭转刚度和强度.结果完整锁骨左右两侧的扭转刚度无显著性差异 (P>0.O5)切取半片骨瓣后锁骨的扭转刚度显著下降(p
作者:许本柯;朱青安;舒先涛;钟世镇 刊期: 2000年第02期
由受体介导的粘附是细胞许多功能的基础.而化学反应常数则是受体/配体粘附的决定因素.细胞表面受体/配体键的结合或解离通常发生在有力存在的情况下,这是由于粘附分子主要生物学功能之一就是提供细胞间的物理连接.力对化学反应常数的影响被认为是受体/配体反应的固有性质,正如温度、压力的影响一样.我们采用小系统动力学概率模型和微管吸吮技术,考察了E-选择子Lec-EGF片段与其表达在Colo-205细胞表面之配体反应的化学动力学行为.
作者:龙勉;James Piper;朱承 刊期: 2000年第02期
人膝关节是人体主要也是重要的关节之一.由于其在临床医学、康复工程、生物机械工程等领域的重要研究价值和应用前景,长期来吸引了大量的生物力学研究者投入对其的研究,也是生物力学领域中具挑战性的课题之--.而人膝关节病变更是直接与膝关节处所受应力大小有紧密关系.
作者:王西十;白瑞蒲 刊期: 2000年第02期
文宗曜教授等近年提出的新型激光衍射法与传统激光衍射法的差别在于:把红细胞悬浮在低粘度介质中,测量它们在突然停止剪切之后的动态松弛过程,由快慢两个时相的数据分别得到红细胞的小变形指标 (DI)d 和取向指标 (DI)or.本文由这一小变形指标 (DI)d 出发,通过对于红细胞的受力分析,推算出红细胞膜的剪切弹性模量E.红细胞膜的本构方程指出T=E/2(λ2-1/λ2),这里T是细胞膜小微元受到的张力,λ是细胞膜小微元的拉伸比.
作者:严宗毅;尚俊杰;山慧贤;文宗曜 刊期: 2000年第02期
脑动静脉畸形(脑AVM)是脑血管系统中结构异常的动静脉短路血管组织,其所导致的异常脑循环血流动力学状态是造成脑AVM血管破裂出血和产生某些神经功能障碍以及严重的手术并发症的重要原因之一.
作者:孙树津;严宗毅;王大明;凌锋 刊期: 2000年第02期
呼吸道阻塞在健康者及肺疾病患者中时有发生.如果呼吸道阻塞时间过长,无法重开,将会造成局部气体交换不足,严重时会造成窒息,有一定危险性.受阻塞下呼吸道重开机理十分复杂,其中重要因素是生物力学.本研究从实验和理论分析两个方面讨论了这个问题.
作者:许世雄;Y.T.Chew;H.T.Low;计琳 刊期: 2000年第02期
作者:Cheng Zhu;James W.Piper;Scott E chesla 刊期: 2000年第02期
微力超声波脉冲治疗仪(Low Energy Pulsed Ultrasound, LEPUS)在临床上用于治疗骨折,并有促进骨折治愈的作用,但是其作用机理并不清楚.在骨折治愈的过程中,新的血管形成起着重要作用,近年的研究证实:多种生长因子能诱导新血管形成,还发现成骨细胞和血管内皮细胞的相互作用对骨形成有影响.
作者:邓力;吴立志;陈槐卿 刊期: 2000年第02期
在细胞骨架的三种成分中,微丝和中等纤维可产生张力,这也是悬浮细胞呈现球形的原因.细胞贴壁后铺展的过程因而也是对抗内部张力并产生形态变化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起作用的因素主要是微管的抗压性质和局部粘附(focal adhesion)的形成.事实上,这些力的平衡状态与细胞的迁移、增殖、分化等生理过程密切相关.
作者:张毅奕;高宇欣;陶祖莱 刊期: 2000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