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勇;袁吉祥;高兵;刘珍妮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是新生儿期的常见疾病,血清胆红素过高可导致中枢神经损伤,引起新生儿胆红素脑病,我院儿科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口服微生态制剂双歧杆菌乳杆菌三联活菌片(金双歧)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周红;王国民;彭曙辉 刊期: 2011年第21期
急性呼吸道感染是儿科常见病,也是基层医院儿科住院患者的主要疾病,随着医疗技术的进展,急性呼吸道感染患儿住院后心肌酶谱已列为常规检查,结果发现小儿急性呼吸道感染时心肌酶谱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升高,尤其是合并发热时升高更明显,从而认为是合并心肌受损或心肌炎,造成了家长的恐慌和医疗资源的浪费,为探讨和观察急性呼吸道感染患儿合并心肌酶升高的临床意义,以便确定疗程,早期干预,现对我院收治的116例患儿报道如下.
作者:杨晓丽;田强;惠颖 刊期: 2011年第21期
现代医学认为应激是机体对外界刺激产生的一系列非特异性反应,主要通过交感-肾上腺素髓质系统和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素皮质系统分泌的应激激素来调节并对不同应激作出反应,慢性应激刺激可对机体产生不良影响,大约有2/3的疾病或机体异常与直接或间接的应激反应有关.尽管肿瘤的发病机制及机体对抗肿瘤的机制不确切,但免疫功能的降低在其中起着重要及特殊的作用.
作者:王继云;王建军;张俊权 刊期: 2011年第21期
慢性肾衰竭是各种病因导致肾脏损害和进行性恶化的结果,因病死率高及治疗费用昂贵,已成为全球性的健康问题,维持性血液透析( maintenance hemodialysis,MHD)是目前治疗慢性肾衰竭的重要方法.研究表明MHD患者抑郁症患病率明显增高,严重影响患者的治疗及预后,已经受到高度重视[1].抗抑郁药物氟西汀联合心理治疗干预抑郁症在临床上已经取得了良好疗效,但在血液透析伴发抑郁症的患者中未见报道.本研究拟观察氟西汀联合心理治疗在MHD伴发抑郁症患者中的疗效及安全性.
作者:李晓莉;任晓军;贾忠辉;贾俊亚;刘坤;林珊;闫铁昆 刊期: 2011年第21期
小儿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是严重颅内感染性疾病,严重危害着儿童健康,给家庭及社会造成严重负担,由于临床缺乏特异性,所以极易误诊,目前抗真菌治疗虽然取得了一些成就,但其作用缓慢,疗程长,价格昂贵,且药物不良反应较多,患儿可能难以耐受,所以提高对本病的警惕性,早期诊断是降低病死率及后遗症发生率的关键,现将我院收治的4例小儿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报告如下.
作者:石庆生 刊期: 2011年第21期
患者,女,25岁,因发现血压高6年,胸闷3月余,于2010年8月10日入院.患者6年前体检时发现血压高,当时未予重视,随后出现头胀,午后多见,测血压高达200/100mmHg(1 mmHg=0.133 kPa),未正规用药,近3个月来无明显诱因开始出现胸闷、心悸,晨起及夜间多见,症状可自行缓解.入院体检:心率104次/min,血压220/130 mmHg,身高172 cm,体质量62 kg;口唇色素深,乳腺未发育;双肺呼吸音清晰,未闻及干、湿哕音,心界不大,心率104次/min,律齐,无杂音;双下肢无水肿.心电图示窦性心动过速,T波改变.
作者:卢拥华;潘港 刊期: 2011年第21期
患者,女,4岁.主因反复恶心、呕吐3日,意识不清3小时于2010年3月1日入院.患者于入院前1周无明显诱因出现多饮、多尿,每日饮水量达2 500 ml,尿量同饮水量.入院前3天大量饮用饮料后出现恶心、呕吐,为胃内容物,呈非喷射样,非咖啡色,无呕血,入院前1天症状加重,烦躁明显,不能进食,发热,体温达39℃,当地医院检查为胃扩张,并行胃肠减压等治疗,效果不佳,患者逐渐出现意识淡漠,四肢厥冷,血压下降,昏迷,入我院外科.辅助检查:血白细胞12.56×109/L,中性粒细胞0.849,血红蛋白115 g/L.
作者:邱琳;李彩萍;李爱珍 刊期: 2011年第21期
患者,女,69岁,以心悸、多汗、多食、消瘦29年,加重15天为主诉于2011年2月15日入院.患者29年前出现心悸、多汗、多食、消瘦,2个月内体质量减轻约7.5 kg,于当地医院查甲状腺功能异常,诊断为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甲亢),给予甲巯咪唑(他巴唑)口服约2个月,上述症状明显减轻后自行停药,后上述症状未再出现,亦未再复查甲状腺功能.15天前出现乏力、心悸、多汗,以活动后为著,伴大便次数增多,成形,每日2~3次.遂至当地医院住院治疗,查甲状腺功能示:促甲状腺激素(TSH)低,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游离甲状腺素(FT4)高,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PO-Ab)、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b)阳性.
作者:任蕾;孙良阁;朱亚丽;万荔;李征途 刊期: 2011年第21期
高血压脑出血( hypertensive intracerebral hemorrhage,HICH)作为中老年人临床上常见的一种危重疾病,特点是起病急,病情进展迅速,病死率及致残率较高.我院神经外科采用微创颅内血肿穿刺引流术治疗HICH 66例,效果满意,结果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病例选择 2008年1月至2010年7月我科收治HICH患者144例,发病后均伴有意识障碍和不同程度的偏瘫.纳入标准:①高血压自发性基底节区脑出血;②出血量在30~60 ml;③排除动脉瘤或血管畸形出血;④手术在脑出血后24小时以内;⑤无严重系统器官性疾病;⑥患者有严重神经功能障碍,颅内血肿量小于手术指征容量者亦纳入.
作者:郝晓;李学良;岳力强;高家敏 刊期: 2011年第21期
赛丹又名硫丹,是剧毒类有机氯农药.自20世纪80年代后有机氯农药逐渐被淘汰,赛丹中毒报道很少.但目前农村部分地区有人以赛丹配置毒饵捕鱼.个别家庭存有农药赛丹,偶有口服赛丹中毒病例.几年来,天津市静海县医院重症医学科共收治急性重症赛丹中毒6例.病情极其凶险,病死率、致残率均高.现报告如下.
作者:董绍群;任朝来;樊凌华;张厚亮 刊期: 2011年第21期
小儿由于年龄的特点,喜欢把各类物品放入口中,很容易误咽使部分物品嵌顿于食管,造成食管异物,尤其以金属硬币多见.对于食管异物的取出,传统方法是采用硬直食管镜法直接钳取或电子胃镜活检钳钳取.2008~2010年我院应用无菌乳胶导尿管(简称Forley管,亦称气囊导尿管)成功取出12例小儿食管异物(硬币和纽扣),现报告如下.
作者:刘存学;李艳丽;王强 刊期: 2011年第21期
危重病患者(无论有无糖尿病史)应激性高血糖普遍存在[1],血糖增高可直接或间接损害机体重要器官的功能,进而影响预后,增加病死率.本研究对398例(至少在ICU监护3天且既往无糖尿病史)存在高血糖的危重病患者进行前瞻性随机对照分析,旨在观察缩小血糖变化幅度能否改善危重病患者的预后.
作者:吴子彬;卜彦斌;田勇;常智忠 刊期: 2011年第21期
近年来,甲状腺癌的发病率越来越高,越来越年轻化,且大部分甲状腺癌患者早期无明显不适,这给早期诊断带来困难.虽然分化良好型甲状腺癌(包括乳头状癌与滤泡状癌)预后良好,但仍有一些甲状腺乳头状癌易早期复发和死亡[1].多项研究表明,在诸多影响预后的因素中,分期是其中重要因素之一[2-4].故早期发现是提高甲状腺癌患者预后的重要手段.
作者:赵美丽;范红;杨炜;周云 刊期: 2011年第21期
目的 探讨动态心电图心率波动频谱分析对选择性消融窦房结与房室结周围神经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患者的作用.方法 选择症状严重、拟行起搏器治疗的阵发性心动过缓患者35例,术前行动态心电图检查并进行心率波动频谱分析.对于症状及频谱分析支持心动过缓为迷走神经张力增高所致的患者,在X线与64排螺旋CT心脏解剖影像指导下,标测实性心律下的心房激动顺序,围绕并避开心房早激动点和His束区域,记录心内电图神经组织电位,温控射频消融,观察消融反应,随访治疗效果.结果 成功的30例患者中,28例高频成分(HF)明显,低频成分(LF)存在;2例为LF缺失,HF明显.复发的5例患者中4例为LF缺失,HF明显;1例为HF明显,LF存在.术后动态心电图检查,成功的30例患者中17例HF明显降低,余无明显变化.复发的5例患者中1例HF明显降低,余无明显变化.电生理检查显示,消融后患者基础心率、SNRT、WP、AH间期都得到了明显改善(P<0.01).结论 对于心率波动频谱分析支持心动过缓系由迷走神经张力增高所致的患者,选择性消融窦房结或房室结周围神经有较好治疗效果.
作者:郝蓬;郭成军;刘兴鹏;柳景华;张英川;方东平;赵东辉;刘冰;王国忠;李果;何东方;卢春山 刊期: 2011年第21期
目的 探讨对于中国非缺血性心肌病合并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常规治疗方案的基础上加用曲美他嗪(TMZ)能否使患者临床以及预后等方面进一步获益.方法 系统检索1979年1月至2010年12月中国知网、中国国家数字图书馆、万方数据库,检索词‘曲美他嗪’或‘万爽力’和‘慢性心功能不全’或‘慢性心力衰竭’,剔除包含冠心病或缺血性心肌病的研究,纳入随机对照研究;选用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来评价TMZ对慢性衰竭心肌的临床作用;并以病死率和心血管疾病再入院率等联合预测对其远期预后的影响.结果 共纳入32篇中文文献,1789例患者;在规范心力衰竭治疗的基础上加用TMZ,显著升高LVEF[相对危险度(RR)=0.64,95%可信区间(CI)=0.48~0.81];TMZ组患者因为心血管事件的再入院率(RR =0.21,95% CI =0.11~0.41)和病死率(RR=0.18,95% CI=0.07~0.46)显著下降.结论 对于中国非缺血性心肌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TMZ联合心力衰竭常规系统治疗可以显著提高左心室功能,并减低非缺血性心肌病心力衰竭患者再入院和病死率.
作者:彭澍;吴平生 刊期: 2011年第21期
对比剂对机体的损害作用已逐渐引起临床关注,尤其对心、肾脏功能损害研究较深入,而对肝脏损害关注较少.本研究通过比较使用对比剂前后肝功能变化,了解对比剂对肝脏的影响,旨在为临床提供参考.1 资料与方法1.1 病例选择 2011年3~6月为明确诊断行CT增强检查的本院住院患者32例,男24例,女8例,年龄19~77岁,平均(55.5±20.5)岁,肝囊肿8例,胃肠道肿瘤6例,肺癌18例.所有患者入院后肝功能检查天冬氨酸转氨酶(AST)均<50 U/L,并排除其他肝胆疾病.
作者:黄文福;马德亮;周和平 刊期: 2011年第21期
对于颅内宽颈动脉瘤的治疗,瘤颈重塑技术十分重要,常采用颅内自膨胀支架结合水解、电解弹簧圈栓塞,或采用球囊辅助结合水解、电解弹簧圈栓塞[1].球囊半覆盖瘤颈辅助栓塞技术,国内未见报道,我们采用球囊半覆盖技术辅助栓塞治疗颅内宽颈动脉瘤患者5例,现将临床经验介绍如下.
作者:赵林;李林芳;张楠;刘增品;王铁刚;周存河 刊期: 2011年第21期
目的 探讨应用多途径置金属支架治疗晚期恶性梗阻性黄疸的效果,为临床上选择更适当的方法治疗晚期恶性梗阻性黄疸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分析162例晚期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途径(n=129)、经皮经肝胆管引流(PTCD)途径(n=25)、联合ERCP和PTCD途径(n=8)置入金属支架治疗的情况.通过比较患者术前与术后1周肝功能指标,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间接胆红素(IBIL)、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的变化,评价3种方法的有效性.结果 术后1周复查血清生化指标,TBIL、DBIL、IBIL、ALT、AST均显著下降(P<0.01).并发症发生主要是感染、出血、胰腺炎,经治疗后缓解,没有操作相关的死亡发生.3种方法均显著降低了肝功能指标,术后并发症在ERCP与PTCD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ERCP+ PTCD因例数少,未见有并发症.结论 多途径置金属支架治疗晚期恶性梗阻性黄疸的疗效确切,应该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用合适的途径解除患者的黄疸、改善肝功能,提高生存质量.
作者:侯森林;乔娜;乔占英;康建省;高永平;张立超;韩锦胜 刊期: 2011年第21期
重症患者由于其基础疾病多,病情变化明显,在治疗的过程中,腹泻的发生、发展与多种因素有关,腹泻可以并发于疾病本身,也可以是各种治疗所引起的.重症监护病房( ICU)的患者发生腹泻的比例较高,成为了治疗中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本研究回顾性分析了我院ICU患者发生腹泻的临床资料,对发病相关因素进行分析,并作出风险评估.
作者:赵琳;刘洪波;王竟军;赵顺成 刊期: 2011年第21期
缺血性结肠炎(ischemic colitis,IC)是由于肠壁血流灌注减少或中断所致的肠壁缺血性改变.易发生于50岁以上的老年人.临床表现为腹痛、腹泻、血便或黏液血便等非特异性症状,由于本病在临床上少见,早期不易被发现.近年来随着社会人口老龄化以及对本病的认识逐渐深入,IC的发病率日逐增高[1].我们回顾分析了我院确诊的32例IC患者的临床特点和内镜下表现,现报告如下.
作者:饶向东 刊期: 2011年第2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