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宏志;胡家昌;李艳辉
目的 比较哈萨克(哈族)与汉族胰岛素抵抗、瘦素与血压的关系.方法 抽哈、汉民族共242例研究对象,哈、汉民族各分为原发性高血压组(61例)及对照组(60例),比较两民族的胰岛素抵抗指数、瘦素,采用直线相关分析的方法分析各因素与血压的关系.结果 在原发性高血压组,哈族胰岛素抵抗指数(5.8±2.2)显著高于汉族(4.9±2.0)(P<0.05);在对照组,哈族胰岛素抵抗指数(4.8±1.5)显著高于汉族(3.7±1.5)(P<0.05);哈、汉民族间瘦素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哈、汉民族胰岛素抵抗、瘦素均与血压呈显著正相关(P<0.05).结论 哈族胰岛素抵抗显著高于汉族,存在种族差异;哈、汉民族胰岛素抵抗、瘦素均与血压呈正相关,未见种族差异.
作者:苏向辉;孙侃;郭淑霞;李军;常向云;周婷 刊期: 2007年第03期
医学统计方法在科学研究中的重要性,已为广大科研工作者所公认,但在科研工作实践中有时由于种种条件限制,难于进行大量的样本观察,甚至总样本量只有不足30例,以致常用的x2检验不能适用.下面列举实例来介绍一种小值频数的显著性检验方法--超几何概率分布法(Hypergeometric probability distribution).
作者:刘树贤 刊期: 2007年第03期
急性中毒是医院急诊科常见急危重症之一,目前绝大多数药物或毒物尚无有效拮抗剂和特异性解毒剂,抢救的关键是在内科综合治疗的基础上,积极促进已吸收毒物的排泄,防止毒物长期存留体内引起重要器官的损害.腹膜透析(peritoneal dialysis,PD)可清除体内的有毒物质,达到促进已吸收毒物从体内排出的效果,已成为现代救治急性中毒的重要手段.在我国急性中毒大多发生在农村,应用PD救治急性中毒更适合我国国情,现就近年来相关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作者:孙宏志;胡家昌;李艳辉 刊期: 2007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T(MSCT)灌注成像在急性脑缺血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对发病时间≤24小时的35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应用16排螺旋CT依次进行头颅CT平扫与CT灌注成像(CTPI)检查,观察脑血流量(CBF)、脑血容量(CBV)、平均通过时间(MTT)、峰值时间(TTP)和峰值增强(PE)各个灌注参数图.结果 35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CTPI异常34例,诊断脑缺血的敏感性97.14%(34/35).35例35组CTPI参数CBF、CBV、MTT、TTP和PE异常者分别为34,28,33,32和27例;诊断脑缺血的敏感性分别为97.14%、80.00%、94.29%、91.43%和77.14%.35例140层面灌注参数图像单层面CTPI上述参数异常者分别为108、84、106、98和76例次;诊断脑缺血的敏感性分别为77.14%、60.00%、75.71%、70.00%和54.30%,两者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CTPI的各个参数图异常灌注区面积之间相关性较好.结论 CTPI能够早期准确显示急性脑缺血存在与否及部位、范围,对早期诊断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和早期溶栓治疗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作者:韩献军;沈霞 刊期: 2007年第03期
胰岛细胞增生分弥漫性增生和腺瘤样增生(微腺瘤),占胰源性低血糖的5%~7%[1],其临床表现及处理原则与胰岛素瘤相似,但因其发病率低,诊断和治疗比较困难.现就我院2006年5月收治的1病例结合文献进行分析,探讨其诊疗规律.
作者:王战建;王书畅 刊期: 2007年第03期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具有调节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AS)、保护内皮功能和抗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能显著降低高血压和冠心病患者的心血管事件风险,其对合并左心室收缩功能不全(LVSD)或心力衰竭(HF)的冠心病患者的疗效勿庸置疑.但目前已完成的临床研究中,关于ACE-I对无LVSD或HF的冠心病患者的疗效,并未得出一致的结论.
作者:华琦;李东宝 刊期: 2007年第03期
原发性高血压肾损害,是导致终末期肾病患者迅速增长的主要原因之一,我国高血压患病众多,控制率极低,故高血压导致的肾损害将逐年增加.高血压肾损害早期,常规血液、尿液检查正常,较敏感指标尿微量白蛋白(mALB)已被用于预示糖尿病早期肾损害征兆,而在高血压肾损害早期,尿mALB、β2微球蛋白(β2-MG)检测的意义及其相关因素的研究较少,药物干预对尿蛋白影响需进一步探讨,本研究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检测尿mALB、β2-MG并进行相关因素分析,观察应用替米沙坦前后血压、尿mALB、β2-MG及其他指标变化,现报告分析如下.
作者:倪小玲;刘建社;汪俊汉;陈敏 刊期: 2007年第03期
POEMS综合征是一组罕见的以多系统损害为特征的临床综合征,涉及多个科室,临床表现复杂,极易误诊,为提高大家对此病的认识,现将长征医院1996年至2006年2月收治的17例POEMS综合征患者临床资料回顾分析如下.
作者:黄肖群;赵瑛;曾令海 刊期: 2007年第03期
在我国,原发性肾小球疾病是引起慢性肾功能衰竭主要的原因,对其诊断主要依靠肾脏病理性活检.但肾活检是一种有创伤的检查方法,且需要较高的技术和设备,因此,不同程度地制约了其在基层的广泛开展.
作者:黄海霞;黄海英;吕敬伟;王彦 刊期: 2007年第03期
随着抗菌药物种类不断增多和应用日益广泛,细菌耐药率不断上升.滥用抗菌药物导致耐药菌株增加,使临床上严重感染性疾病的治疗更加困难.同时大量广谱抗菌药物的过度应用,可能导致人体菌群失调,引发二重感染,成为许多危重患者死亡的直接原因.临床应用的抗菌药物都有可能出现耐药菌株,细菌可通过一种或多种机制对一种或多种不同类别的抗菌药物产生耐药性,而且一些致病菌还会对多种抗菌药物呈现耐药性,即多耐药菌株的出现[1].为了解我院医院感染病原菌的分布,有效控制医院感染的发生率,笔者对2005年我院分离的痰标本革蓝阴性杆菌1384株病原菌及药敏结果进行分析,现报告如下.
作者:程彤;赵鹤龄;陈宁;张立志 刊期: 2007年第03期
阵发性心房颤动(房颤)是高血压患者临床常见的并发症之一,预防和维持窦性心律,是改善高血压患者血液动力学,控制心力衰竭的重要手段之一.近年来研究表明房颤存在明显的组织重构和电重构,并且与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过度激活有关[1].本研究旨在观察胺碘酮加氯沙坦对高血压合并阵发性房颤复律后窦性心律维持的效果及对左房内径的影响,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月军;杨承建;徐欣;曹佳宁;叶新和 刊期: 2007年第03期
目的 通过对比研究的方法评价国产Firebird雷帕霉素涂层支架与进口Cypher雷帕霉素涂层支架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应用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选择我院2004年12月至2006年2月诊断为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且发病12小时以内患者中接受Firebird支架的患者38例(Firebird组),接受Cypher支架治疗的患者43例(Cypher组).观察两组住院期间和6个月随访期间的心血管事件及支架内再狭窄的发生情况.结果 住院期间Firebird组无急性、亚急性血栓形成及心绞痛事件发生,9例术后6个月复查冠状动脉造影(3例有心绞痛事件)均未见支架内再狭窄;Cypher组2例于术后复发胸痛,原ST段抬高导联再次抬高,急诊冠状动脉造影示亚急性血栓形成,再次开通.8例术后6个月复查冠状动脉造影(4例有心绞痛事件)1例显示支架内再狭窄,再次植入药物支架.两组各有3例患者心绞痛事件与非支架血管有关.结论 国产Firebird支架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应用具有同Cypher支架一致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作者:张一达;傅向华;谷新顺;郝国贞;姜云发;范卫泽 刊期: 2007年第03期
20世纪50年代初以来,首次应用X线透视下经静脉起搏获得成功后,该技术已成为常用的临时心脏起搏方法.近年来,随着心脏病介入性治疗技术的迅猛发展,临床医生已能熟练掌握X线指导下的经静脉临时心脏起搏,然而由于在临床实际工作中需要进行心脏临时起搏的患者多数发生在紧急情况下,采用X线指导下的临时起搏条件不具备,所以有时需行非X线透视下床旁紧急临时心脏起搏,近年来,笔者应用经左或右锁骨下静脉穿刺途径行床边紧急临时心脏起搏治疗63例严重缓慢性心律失常或心室停搏患者,取得较为理想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危小军;廖伟;钟一鸣;廖祥中;谢东明;王小萍;谢东阳 刊期: 2007年第03期
目前,多个大规模临床试验表明冠心病的罹患是多种危险因素协同作用的结果,诸多因素通过血管内皮损伤导致周围和冠状动脉内膜脂质沉积、内膜灶状纤维化、粥样斑块形成,管腔狭窄,管壁结构成分改变,僵硬度增高.动脉弹性又称动脉顺应性、动脉僵硬度,指动脉容积随压力变化的比值,可反映动脉结构和功能的变化.许多研究证实,动脉弹性降低与冠心病及其危险因素相关,是心血管疾病的重要标记,对心血管病临床事件的早期预防有重要价值[1].笔者就冠心病及其危险因素与动脉弹性的关系进行综述.
作者:孟晓敏;孙宁玲 刊期: 2007年第03期
患者,女,75岁,因头痛、恶心、呕吐9天入院.9天前患者无明显诱因出现头痛伴恶心,呕吐,呕吐物为胃内容物,无言语不利,无明显肢体力弱.于当地医院就诊,查颅血管超声示:颅内大脑中、前动脉,颅内动脉末段血流速度下降,基底动脉、左椎动脉血流速度下降.未治疗.5天前来我院就诊.查体:血压150/80 mm Hg(1 mm Hg=0.133 kPa),神志清楚,言语流利,近记忆力差.视力、视野粗测正常,眼底窥入不满意,双眼各方向运动正常,双侧瞳孔直径不等大,右侧2.5mm,左侧3 mm,对光反射存在,右侧中枢性面舌瘫,余颅神经检查正常.
作者:李群彦;张凤菊;高枫;郝洪军 刊期: 2007年第03期
血管性假血友病因子(vWF)、血小板α颗粒蛋白(P-选择素)及D-二聚体(D-dimer)为血液凝固过程中不同阶段的分子标志物,其含量增高提示体内存在血小板活化和继发性纤维蛋白溶解亢进,是高凝状态和血栓形成的分子标志物.国外文献已报道P-选择素及D-二聚体在脑膜炎的发病机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多局限于动物实验阶段.据此我们检测了60例化脓性脑膜炎患儿P-选择素、血浆vWF及D-二聚体水平变化,以期进一步探讨化脓性脑膜炎时的病理变化以指导临床治疗.
作者:王炜;李芳;王秀霞;罗克娴;李根山 刊期: 2007年第03期
例1,男,78岁.主因疲乏无力2个月,加重10天,于2004年3月16日入院.患者于2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周身乏力,无头晕耳鸣、无恶心呕吐、无尿色尿量改变、无关节肿痛、无齿龈出血.近10天乏力加重,活动后伴心前区不适,无放射痛、无心悸气促、无发热,偶有咳嗽,病后患者精神饮食睡眠可,大小便正常.
作者:张成侠 刊期: 2007年第03期
人们生活在大气环境中,人体机能为了适应天气气候的变化随时进行着调节,如果调节的节奏跟不上,就容易引起各种疾病,大量事实表明很多疾病发病率与气象条件有密切关系[1-3],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地理位置特殊,气候条件独特且为冠心病高发区,开展气候与冠心病发病关系的研究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作者:王玲;白原;刘小云;何涛;梁戎;张元;李雪梅 刊期: 2007年第03期
目的 研究阿托伐他汀负荷量治疗对ACS患者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 入选64例ACS患者随机分为阿托伐他汀常规量组和负荷量组.常规量组入院后30分钟内及术后每晚服阿托伐他汀10 mg,负荷量组入院后30分钟内服阿托伐他汀80 mg,术后连续3天服80 mg,后改为每晚10 mg,共观察14天.两组术前、术后3天、7天、14天分别抽血查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白细胞介素-6(IL-6)、血浆纤溶酶原激活剂抑制物(PAI-1)和P选择素水平.结果 第14天时阿托伐他汀负荷量组血清细胞因子水平显著低于常规量组,两组分别是hs-CRP(3.37±0.12)mg/L vs(5.54±0.10)mg/L、IL-6(2.96±0.18)ng/L vs(5.28±0.24)ng/L和PAI-1(6.57±0.24)ng/L vs(7.33±0.57)ng/L,均P<0.05.起始3天负荷量较常规量对血脂水平无更大影响.结论 阿托伐他汀负荷量较常规量能更显著抑制PCI术后的炎症反应,降低血清hs-CRP、IL-6、PAI-和P选择素水平.
作者:苏华;杜优优;潘宏伟;刘厂辉;周胜华 刊期: 2007年第03期
心房颤动(房颤)是临床上常见的心律失常.在我国南方地区风湿性心脏病仍高发,风湿性心脏病是房颤常见病因,尤其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占63.76%[1].近年来积累的证据提示,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AAS)与房颤的发病有密切关系[2],其机制可能与其促进心房重构,尤其是心房结构重构有关.为此,我们测定了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患者循环肾素活性(PRA)、血管紧张素Ⅱ(AngⅡ)、醛固酮(Ald)的水平,并探讨其与房颤的关系及临床意义.
作者:吴玉付;李醒三;何显菁 刊期: 2007年第03期